第134章 他張獻忠瘋了不成?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一個日不落帝國 作者:落葉之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隻恨當初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能立馬籌齊兵馬,趕到京師勤王,讓陛下受驚了!”
楊廷麟跪在朱由檢麵前,一臉的自責。
而朱由檢也明白,楊廷麟為了能夠募兵進京勤王,已經是拚盡了全力,作為大明朝的臣子,楊廷麟這種忠臣是極其少見的!
而朱由檢此刻也是因為楊廷麟的出現,滿心歡喜。
“前幾日,臣聽聞陛下大破李自成,還將十萬建州遼藩擋在關外的事情,就打算進京,奈何張獻忠手下的兵馬,近來多次襲擾江西,加之福王叛亂,臣一直不敢冒然進京!”
“前幾日忽聞朝廷七萬王師大破南京叛軍,臣這才得以入京!”
接下來,楊廷麟便如實說出了自己過去數日在江西募兵勤王的事情。
朱由檢聽完點點頭:
“江西之事,朕打算今後交給新任的江浙總督史可法代管,朝廷接下來也要南征,張獻忠部襲擾江西的事情,你大可放心!”
“朕今日急忙召你入宮,是要你擔任陝甘寧總督一職!由你陝甘寧總督,和山西總督鄭子昂,加之山海關總兵方正化三人,恢複我大明朝的九邊防禦!”
“建州遼藩野心勃勃,妄圖南下入主中原,但隻要朕在一天,那就絕不讓他建奴一兵一卒南下!”
楊廷麟看著一臉堅決的朱由檢,而後沒有任何推辭,直接領命。
“臣願任陝甘寧總督一職!陛下要恢複九邊防禦乃是社稷之幸。”
“而微臣以為朝廷今後理應逐步放棄守邊策略,在蕩平張獻忠後,再來一次成化犁廷,將建州遼藩屠戮幹淨!”
“如此一來禍根盡除,朝廷一年能從九邊省下幾百萬兩的白銀!”
聽到楊廷麟這話,朱由檢隨即看向其他大臣。
“諸位愛卿看看楊大人,朝廷要的就是這樣的能臣幹臣狠臣,對於遼藩,對於我大明朝的敵人,隻能戰不能和!”
“朕把陝甘寧總督一職交給你,算朕沒有看錯人!”
“至於再現成化犁廷,朕相信要不了多少時日就能辦到!”
到現在,朱由檢算是見識到這身為主戰派代表的楊廷麟是有多鷹派了。
交代完陝甘寧的事情朱由檢便看向了倪元璐。
“倪元璐,現在整個山東和河南,也已經被朝廷逐步收複,過往數年,這兩地流賊頗多,民亂頻繁!”
“山東銜接江浙和北直隸,可以先行推行新政,至於河南,在蕩平張獻忠之前暫緩收複,眼下朝廷要集中所有糧草,供給大軍揮師南下!”
說著,朱由檢的神色便變得猙獰起來。
“既然這陝甘寧和山東河南的事情敲定,那接下來,朕就要和諸位卿家商議下這備戰平賊南征張獻忠的事!”
話音落下,整個禦書房內安靜一片,隨後朱由檢就看了看一旁的杜陽,杜陽便拿出一個折子念了起來:
“西廠密報!張獻忠在前幾日攻破成都府後,改成都為西京,自號大西國王,改元**年號大順。”
“設左丞相汪兆麟,任右丞相嚴錫命,開六部五軍都督府,王國麟、江鼎鎮、龔完敬等人被任為尚書。”
“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李定國等都被任命為將賜姓張氏,分赴各府州縣。”
聽到這話,在場的官員無不驚奇,這些日子,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都在福王造反的事情,壓根就沒有人知道張獻忠有關的事情。
當得知張獻忠在成都府**的事情後,在場的大部分官員都是詫異至極。
但緊接著,杜陽繼續道:
“上月密報,張獻忠在攻破成都之後,屠城數日,洗滌城池,數日之間,屠戮百姓,不下三十萬人,成都府血濺十日不見青天。”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徹底震驚了。
“破了成都府,屠殺數十萬人?”
“這……這……簡直就是泯滅人性!”
“這要是讓他張獻忠打過黃河,這還了得!”
“陛下,這張獻忠絕對不能再留了,再放任下去,這張獻忠可就真的成氣候了!”
看著百官惶恐的樣子,朱由檢笑著念了幾句張獻忠的七殺歌:
“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台,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
“這是他張獻忠所寫之七殺歌,爾等聽聽,多狂啊,狀元百官都如狗,諸位大人可否膽寒?”
張獻忠作為一介平民,對於權貴的仇恨已經到了不能調和的地步,而麵對張獻忠這等殺神,百官必然是極為畏懼的。
朱由檢繼而道:
“接下來幾日,戶部繼續征集民夫,三大營繼續擴編,多籌集調撥些軍費軍糧輜重……”
“此番大軍平定西南,戰事必然持久,非一兩月就能攻克,故而糧草輜重必不可少!”
說著,朱由檢將幾個兵部的官員全部叫到近前,又讓人拿了輿圖:
“此番平定西南朕打算此番兵分三路!一路自河南入湖廣由兵部直接統領,一路由江浙總督史可法調遣,從福建宣撫司入兩廣!兩路夾逼,事半功倍!”
“另一路,也就是西路大軍,由太原府和陝甘寧共出一路大軍,自甘南繞道直入蜀地,斬首張獻忠!”
“所以此番備戰,三路都要一道籌備軍糧輜重……”
朱由檢一邊說,戶部的官員一邊記。
“其次,工部要加緊趕製彈藥,還有各種新式武備,務必要讓三大營在南征之前,都用上新式武備!”
範景文聞言趕忙點頭。
“陛下,這幾日兵仗局早就有一部分庫存,給整個神機營換新式武備,完全沒有問題的!”
聞言朱由檢也是點了點頭。
“眼下多事之秋,免不了要在軍備上麵花費銀子,兵仗局能擴建就擴建,銅鐵煉製,更是要抓緊速度!”
“除此之外,西廠加大在蜀地安插的暗諜人手!敵軍的動向,朝廷必須要牢牢掌控!”
做完部署,百官也都一臉堅定,朱由檢也是一臉狠厲地看著輿圖上的成都府。
“他張獻忠想學唐朝的黃巢,那朕就讓他知道知道,大明朝,隻能有一個天,那就是朕!”
楊廷麟跪在朱由檢麵前,一臉的自責。
而朱由檢也明白,楊廷麟為了能夠募兵進京勤王,已經是拚盡了全力,作為大明朝的臣子,楊廷麟這種忠臣是極其少見的!
而朱由檢此刻也是因為楊廷麟的出現,滿心歡喜。
“前幾日,臣聽聞陛下大破李自成,還將十萬建州遼藩擋在關外的事情,就打算進京,奈何張獻忠手下的兵馬,近來多次襲擾江西,加之福王叛亂,臣一直不敢冒然進京!”
“前幾日忽聞朝廷七萬王師大破南京叛軍,臣這才得以入京!”
接下來,楊廷麟便如實說出了自己過去數日在江西募兵勤王的事情。
朱由檢聽完點點頭:
“江西之事,朕打算今後交給新任的江浙總督史可法代管,朝廷接下來也要南征,張獻忠部襲擾江西的事情,你大可放心!”
“朕今日急忙召你入宮,是要你擔任陝甘寧總督一職!由你陝甘寧總督,和山西總督鄭子昂,加之山海關總兵方正化三人,恢複我大明朝的九邊防禦!”
“建州遼藩野心勃勃,妄圖南下入主中原,但隻要朕在一天,那就絕不讓他建奴一兵一卒南下!”
楊廷麟看著一臉堅決的朱由檢,而後沒有任何推辭,直接領命。
“臣願任陝甘寧總督一職!陛下要恢複九邊防禦乃是社稷之幸。”
“而微臣以為朝廷今後理應逐步放棄守邊策略,在蕩平張獻忠後,再來一次成化犁廷,將建州遼藩屠戮幹淨!”
“如此一來禍根盡除,朝廷一年能從九邊省下幾百萬兩的白銀!”
聽到楊廷麟這話,朱由檢隨即看向其他大臣。
“諸位愛卿看看楊大人,朝廷要的就是這樣的能臣幹臣狠臣,對於遼藩,對於我大明朝的敵人,隻能戰不能和!”
“朕把陝甘寧總督一職交給你,算朕沒有看錯人!”
“至於再現成化犁廷,朕相信要不了多少時日就能辦到!”
到現在,朱由檢算是見識到這身為主戰派代表的楊廷麟是有多鷹派了。
交代完陝甘寧的事情朱由檢便看向了倪元璐。
“倪元璐,現在整個山東和河南,也已經被朝廷逐步收複,過往數年,這兩地流賊頗多,民亂頻繁!”
“山東銜接江浙和北直隸,可以先行推行新政,至於河南,在蕩平張獻忠之前暫緩收複,眼下朝廷要集中所有糧草,供給大軍揮師南下!”
說著,朱由檢的神色便變得猙獰起來。
“既然這陝甘寧和山東河南的事情敲定,那接下來,朕就要和諸位卿家商議下這備戰平賊南征張獻忠的事!”
話音落下,整個禦書房內安靜一片,隨後朱由檢就看了看一旁的杜陽,杜陽便拿出一個折子念了起來:
“西廠密報!張獻忠在前幾日攻破成都府後,改成都為西京,自號大西國王,改元**年號大順。”
“設左丞相汪兆麟,任右丞相嚴錫命,開六部五軍都督府,王國麟、江鼎鎮、龔完敬等人被任為尚書。”
“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李定國等都被任命為將賜姓張氏,分赴各府州縣。”
聽到這話,在場的官員無不驚奇,這些日子,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都在福王造反的事情,壓根就沒有人知道張獻忠有關的事情。
當得知張獻忠在成都府**的事情後,在場的大部分官員都是詫異至極。
但緊接著,杜陽繼續道:
“上月密報,張獻忠在攻破成都之後,屠城數日,洗滌城池,數日之間,屠戮百姓,不下三十萬人,成都府血濺十日不見青天。”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徹底震驚了。
“破了成都府,屠殺數十萬人?”
“這……這……簡直就是泯滅人性!”
“這要是讓他張獻忠打過黃河,這還了得!”
“陛下,這張獻忠絕對不能再留了,再放任下去,這張獻忠可就真的成氣候了!”
看著百官惶恐的樣子,朱由檢笑著念了幾句張獻忠的七殺歌:
“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台,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
“這是他張獻忠所寫之七殺歌,爾等聽聽,多狂啊,狀元百官都如狗,諸位大人可否膽寒?”
張獻忠作為一介平民,對於權貴的仇恨已經到了不能調和的地步,而麵對張獻忠這等殺神,百官必然是極為畏懼的。
朱由檢繼而道:
“接下來幾日,戶部繼續征集民夫,三大營繼續擴編,多籌集調撥些軍費軍糧輜重……”
“此番大軍平定西南,戰事必然持久,非一兩月就能攻克,故而糧草輜重必不可少!”
說著,朱由檢將幾個兵部的官員全部叫到近前,又讓人拿了輿圖:
“此番平定西南朕打算此番兵分三路!一路自河南入湖廣由兵部直接統領,一路由江浙總督史可法調遣,從福建宣撫司入兩廣!兩路夾逼,事半功倍!”
“另一路,也就是西路大軍,由太原府和陝甘寧共出一路大軍,自甘南繞道直入蜀地,斬首張獻忠!”
“所以此番備戰,三路都要一道籌備軍糧輜重……”
朱由檢一邊說,戶部的官員一邊記。
“其次,工部要加緊趕製彈藥,還有各種新式武備,務必要讓三大營在南征之前,都用上新式武備!”
範景文聞言趕忙點頭。
“陛下,這幾日兵仗局早就有一部分庫存,給整個神機營換新式武備,完全沒有問題的!”
聞言朱由檢也是點了點頭。
“眼下多事之秋,免不了要在軍備上麵花費銀子,兵仗局能擴建就擴建,銅鐵煉製,更是要抓緊速度!”
“除此之外,西廠加大在蜀地安插的暗諜人手!敵軍的動向,朝廷必須要牢牢掌控!”
做完部署,百官也都一臉堅定,朱由檢也是一臉狠厲地看著輿圖上的成都府。
“他張獻忠想學唐朝的黃巢,那朕就讓他知道知道,大明朝,隻能有一個天,那就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