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名為流民,實為賊寇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一個日不落帝國 作者:落葉之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看著一步步逼近的流賊,一時間也有些神情恍惚。
密密麻麻的人潮看不到盡頭,掀起的塵土彌天蔽日,“順”字旗戳天如林,震天的喊殺聲更是讓城頭的人感到窒息。
隨著朱由檢的旨意下達,死寂一般的城頭之上也響動了起來,各色令旗翻,傳令兵的聲音也響徹城頭。
“流賊攻城,全軍戒備!”
從拂曉到現在,幾乎沒怎麽休息的兵卒們聽到號令,再次強打起精神,麵色複雜地看著城下的李自成大軍。
能不能守住?
不光朱由檢在問,這群年輕的兵卒們也在捫心自問。
隨著太陽上到最高的位置,李自成的先頭部隊這才晃晃悠悠地進入明軍的射擊範圍。
但是就在這時候,這些先頭部隊紛紛散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叫喊著衝殺起來。
這個時候,朱由檢才迴過神來,李自成的攻城開始了。
片刻後,城牆上響起稀稀拉拉的炮聲。
明末的紅衣大炮射程雖然不遠,但是攻擊力還是肉眼可見。
炮彈落下的一瞬間,硝煙彌漫,城牆下就會出現焦黑的彈坑,以及十幾具屍體。
流賊太多了,以至於炮彈每次落下,敵軍都會有傷亡。
但是李自成的先頭部隊似乎已經對火炮免疫了,盡管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他們依舊執著地衝向麵前的城牆。
禦史李邦華跟在朱由檢身後,提醒起來。
“陛下,城下此刻衝在最前麵的,是李自成麾下招攬的流民,是故意來消耗咱們火炮的,要不要先讓火炮歇一歇?”
“等李自成主力過來的時候,再放炮?”
聞言,朱由檢皺著眉頭搖了搖頭。
“不,現在有多少炮彈,全都打出去,李自成的主力不會輕易出動,真正危險的,正是這些流民。”
聽到這話,王承恩是一臉困惑,朱由檢繼續解釋:
“一旦讓這些流民衝到城牆根他們就會挖牆角扣牆磚,等挖牆根挖得差不多,再用火藥給城牆放崩。”
“到時候不用先登攻上城牆,隻要把城牆轟開一個缺口,流賊就能從豁口入城了,可謂不攻自破。”
聽到這話,跟在朱由檢後麵的李邦華一臉的難以置信。
身為禦史,李邦華和皇帝打了多少年的交道,對於崇禎再了解不過。
自家陛下,雖然兢兢業業,一心謀國,但是在用兵上可謂欠缺許多。
所以當聽到朱由檢分析眼下時局的時候,李邦華隻覺得頭疼。
“陛下,李自成曆來攻城都是先讓流民消耗火炮,等守軍困乏之後再派主力和先登攻城。”
“如今城中物資緊缺,城池被圍,即便能守住今日,闖軍還會再攻十次百次。”
“臣以為,我軍應當做好長遠打算,省著些火炮。”
隨著城頭百炮齊鳴,效果也逐漸顯現出來,方才還朝著城牆瘋狂湧來的流民們在看到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終究是怕了!
而且城牆上的士兵也紛紛舉起火銃弓箭朝著城下射擊。
越是靠近城牆,就越是容易被射中!
對於李邦華的直言勸諫,朱由檢並沒有生氣。
持久戰的準備是必要的,但是李邦華不知道的是,李自成最可怕的,根本就不是他的主力。
反而是這群看起來最沒用的流民。
“李禦史,朕知道你是怎麽想的,朕也知道必須得做好日久守城的打算。”
“但是你可知道,李自成手下的流民,要比李自成麾下的主力兵將更應該提防?”
聽到朱由檢這話,李邦華略顯錯愕。
“陛下此話何意?”
朱由檢指了指城下的流民。
“朕這幾日縱觀順軍往日數次攻城,並非依靠主力破城,而是靠這些流民!”
聽到這話,李邦華滿臉震驚,王承恩也將腦袋湊了過來。
“這些流民也不需要什麽軍功糧餉,李自成隻需要告訴他們,攻入城中,有掠不完的金銀,吃不完的糧食,睡不完的女人。”
“那這些人就會義無反顧的為李自成衝殺在前!”
“名為流民,實為賊匪,一群亡命之徒,豈能以民而論?”
聽到朱由檢這話,李邦華還一時間反駁不了。
被說服氣的李邦華趕忙衝朱由檢拱手一拜:
“陛下聖明,是臣愚鈍了!”
接下來的時間,城樓上的明軍炮火喧天,城下的順軍攻勢在短暫停滯後,又很快恢複到方才喊殺震天的局麵。
朱由檢遠遠就看見一排騎著駿馬手握鋼刀的監軍趕著流民向前。
“傳令,火銃弓箭齊發,絕不能放任這些流民衝到城牆下麵,一旦有流賊靠近城牆,立馬將火油澆下去!”
說著,朱由檢也就近要過一支禁軍手中的魯密銃,對著城下射了起來。
明末時期,火銃的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水平。
明軍的佛朗基火銃,最遠射程能達到一千米遠。
此刻的城牆上,明軍用的火銃就是五花八門,有魯密銃,佛朗基銃,三眼銃,還有一些老舊的火繩槍。
雖然裝填彈藥和火藥非常麻煩,但是精準度和射擊的射程效果很好。
朱由檢也是抬起火銃就來。
擊發後,朱由檢有些詫異的是這火銃的後坐力比他想象中還要大。
彈丸打出去後,火銃的前後都會冒出一股濃煙,帶著刺鼻的味道。
而讓在場的王承恩震驚的是,皇帝第一次摸火銃竟然就這般熟練。
但更讓在場之人詫異的,是朱由檢這一槍下去,直接就將四五個剛貼近城牆根的流賊給打翻在地。
這一幕也落到了城牆上不少士兵的眼中,除了訝異天子會使用火銃外,更多的是對守城有了信心。
人都是這樣的,當自己拚死累活時看見上級袖手旁觀,自然會失去動力。
但當看到上級也和自己一起堅守在崗位上,除了會表現得更加積極外,內心也會變得平衡起來,進而更有幹勁。
“陛下這火銃的準頭,比神機營的神射手還要強!”
聽著身後幾人的恭維,朱由檢卻笑不出來了。
因為李自成的流民先鋒此刻已然衝到了城牆下。
明軍畢竟兵力有限,東直門攏共就安排了三千人。
而李自成麾下的流民卻是無窮無盡。
城樓上幾尊紅夷大炮因為常年不用,有些跑打了幾發就炸了膛。
密密麻麻的人潮看不到盡頭,掀起的塵土彌天蔽日,“順”字旗戳天如林,震天的喊殺聲更是讓城頭的人感到窒息。
隨著朱由檢的旨意下達,死寂一般的城頭之上也響動了起來,各色令旗翻,傳令兵的聲音也響徹城頭。
“流賊攻城,全軍戒備!”
從拂曉到現在,幾乎沒怎麽休息的兵卒們聽到號令,再次強打起精神,麵色複雜地看著城下的李自成大軍。
能不能守住?
不光朱由檢在問,這群年輕的兵卒們也在捫心自問。
隨著太陽上到最高的位置,李自成的先頭部隊這才晃晃悠悠地進入明軍的射擊範圍。
但是就在這時候,這些先頭部隊紛紛散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叫喊著衝殺起來。
這個時候,朱由檢才迴過神來,李自成的攻城開始了。
片刻後,城牆上響起稀稀拉拉的炮聲。
明末的紅衣大炮射程雖然不遠,但是攻擊力還是肉眼可見。
炮彈落下的一瞬間,硝煙彌漫,城牆下就會出現焦黑的彈坑,以及十幾具屍體。
流賊太多了,以至於炮彈每次落下,敵軍都會有傷亡。
但是李自成的先頭部隊似乎已經對火炮免疫了,盡管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他們依舊執著地衝向麵前的城牆。
禦史李邦華跟在朱由檢身後,提醒起來。
“陛下,城下此刻衝在最前麵的,是李自成麾下招攬的流民,是故意來消耗咱們火炮的,要不要先讓火炮歇一歇?”
“等李自成主力過來的時候,再放炮?”
聞言,朱由檢皺著眉頭搖了搖頭。
“不,現在有多少炮彈,全都打出去,李自成的主力不會輕易出動,真正危險的,正是這些流民。”
聽到這話,王承恩是一臉困惑,朱由檢繼續解釋:
“一旦讓這些流民衝到城牆根他們就會挖牆角扣牆磚,等挖牆根挖得差不多,再用火藥給城牆放崩。”
“到時候不用先登攻上城牆,隻要把城牆轟開一個缺口,流賊就能從豁口入城了,可謂不攻自破。”
聽到這話,跟在朱由檢後麵的李邦華一臉的難以置信。
身為禦史,李邦華和皇帝打了多少年的交道,對於崇禎再了解不過。
自家陛下,雖然兢兢業業,一心謀國,但是在用兵上可謂欠缺許多。
所以當聽到朱由檢分析眼下時局的時候,李邦華隻覺得頭疼。
“陛下,李自成曆來攻城都是先讓流民消耗火炮,等守軍困乏之後再派主力和先登攻城。”
“如今城中物資緊缺,城池被圍,即便能守住今日,闖軍還會再攻十次百次。”
“臣以為,我軍應當做好長遠打算,省著些火炮。”
隨著城頭百炮齊鳴,效果也逐漸顯現出來,方才還朝著城牆瘋狂湧來的流民們在看到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終究是怕了!
而且城牆上的士兵也紛紛舉起火銃弓箭朝著城下射擊。
越是靠近城牆,就越是容易被射中!
對於李邦華的直言勸諫,朱由檢並沒有生氣。
持久戰的準備是必要的,但是李邦華不知道的是,李自成最可怕的,根本就不是他的主力。
反而是這群看起來最沒用的流民。
“李禦史,朕知道你是怎麽想的,朕也知道必須得做好日久守城的打算。”
“但是你可知道,李自成手下的流民,要比李自成麾下的主力兵將更應該提防?”
聽到朱由檢這話,李邦華略顯錯愕。
“陛下此話何意?”
朱由檢指了指城下的流民。
“朕這幾日縱觀順軍往日數次攻城,並非依靠主力破城,而是靠這些流民!”
聽到這話,李邦華滿臉震驚,王承恩也將腦袋湊了過來。
“這些流民也不需要什麽軍功糧餉,李自成隻需要告訴他們,攻入城中,有掠不完的金銀,吃不完的糧食,睡不完的女人。”
“那這些人就會義無反顧的為李自成衝殺在前!”
“名為流民,實為賊匪,一群亡命之徒,豈能以民而論?”
聽到朱由檢這話,李邦華還一時間反駁不了。
被說服氣的李邦華趕忙衝朱由檢拱手一拜:
“陛下聖明,是臣愚鈍了!”
接下來的時間,城樓上的明軍炮火喧天,城下的順軍攻勢在短暫停滯後,又很快恢複到方才喊殺震天的局麵。
朱由檢遠遠就看見一排騎著駿馬手握鋼刀的監軍趕著流民向前。
“傳令,火銃弓箭齊發,絕不能放任這些流民衝到城牆下麵,一旦有流賊靠近城牆,立馬將火油澆下去!”
說著,朱由檢也就近要過一支禁軍手中的魯密銃,對著城下射了起來。
明末時期,火銃的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水平。
明軍的佛朗基火銃,最遠射程能達到一千米遠。
此刻的城牆上,明軍用的火銃就是五花八門,有魯密銃,佛朗基銃,三眼銃,還有一些老舊的火繩槍。
雖然裝填彈藥和火藥非常麻煩,但是精準度和射擊的射程效果很好。
朱由檢也是抬起火銃就來。
擊發後,朱由檢有些詫異的是這火銃的後坐力比他想象中還要大。
彈丸打出去後,火銃的前後都會冒出一股濃煙,帶著刺鼻的味道。
而讓在場的王承恩震驚的是,皇帝第一次摸火銃竟然就這般熟練。
但更讓在場之人詫異的,是朱由檢這一槍下去,直接就將四五個剛貼近城牆根的流賊給打翻在地。
這一幕也落到了城牆上不少士兵的眼中,除了訝異天子會使用火銃外,更多的是對守城有了信心。
人都是這樣的,當自己拚死累活時看見上級袖手旁觀,自然會失去動力。
但當看到上級也和自己一起堅守在崗位上,除了會表現得更加積極外,內心也會變得平衡起來,進而更有幹勁。
“陛下這火銃的準頭,比神機營的神射手還要強!”
聽著身後幾人的恭維,朱由檢卻笑不出來了。
因為李自成的流民先鋒此刻已然衝到了城牆下。
明軍畢竟兵力有限,東直門攏共就安排了三千人。
而李自成麾下的流民卻是無窮無盡。
城樓上幾尊紅夷大炮因為常年不用,有些跑打了幾發就炸了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