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的封號和位份都定下來後,就到了傳旨的日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內務府總管大臣衛清泰長女衛嬿婉,著封為正五品貴人,賜封號‘令’,與十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眾人:“謝皇上隆恩。”
傳旨的公公又展開另一封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淮陰知縣索綽倫·桂鐸長女索綽倫·箬芸,著封為正六品常在,賜封號‘慎’,與十月十二日進內,欽此。”
桂鐸在聽到自己女兒是以“慎”字作封號時,心就顫了一下,還是衛清泰提醒他,才趕緊跟著謝恩。
“諸位請起。”傳旨公公向眾人介紹身旁的嬤嬤:“衛大人,索大人,這位是宮中教導禮儀的福伽姑姑。”
衛嬿婉與箬芸一同行禮問好:“姑姑安好。”
衛嬿婉怎麽也沒想到,這次來教導她禮儀的人會是福伽,不過想來也是,福伽是在槿汐陪公主遠嫁後才被指到身邊的,如果她禮儀不好,上輩子怎麽可能會去伺候太後呢?
傳旨公公:“兩位主兒好生伶俐,二位大人教女有方。”
“謝公公誇獎。”
福伽姑姑跪下向二人問安:“奴婢福伽,參見令貴人、慎常在,兩位主兒吉祥。”
“姑姑請起。”
衛楊氏與桂鐸的小廝紛紛上前塞了銀子給傳旨的公公。
衛楊氏給的是銀子,桂鐸因陪女兒趕來路途較遠,所以用的都是些銀票,但看那厚度也知道不少,專旨的公公眼睛都快笑沒了,隨後又暗示了幾句,又說既然衛嬿婉與箬芸住在一塊,那兩人在這一個月內就不用再安排其他教引姑姑過來。
家中長輩將公公送走後,桂鐸就趕緊拉過衛清泰:“怎麽迴事,為什麽我們家妞妞的封號是‘慎’字啊?”
“這我哪裏知道,我又不是皇上肚子裏的蛔蟲。”衛清泰猜測:“會不會是你就留下一本冊子,然後丟下活來陪你女兒選秀?所以皇上不滿呀。”
“不可能,我這次還是挑的進京述職的時候,按理來說,進京述職,我確實可以在京城留幾天。”桂鐸越想越心慌:“按理來說,妞妞的聖旨應該在三天前就下來,怎麽今天才下來呀?我打聽過同樣入選的葉赫那拉氏,她三天前聖旨就定下了。哎呦,一定是我做的哪裏不對,讓皇上不滿,影響了我姑娘!”
衛清泰:“想開點,箬芸這不也挺好嗎?按照你的官職,她最多頂下天還是個常在,現在都有封……額……”
“哎呦。”桂鐸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哪裏不對。
衛清泰想起來了:“高斌!”
“高大人怎麽了?”
“對!就是高斌!”
桂鐸沒明白:“高大人到底怎麽了?”
“你怎麽還不明白呀?高大人在皇上登基的時候就賜個抬旗之榮,女兒更是賜了封號封為貴妃,甚至遠在哲妃娘娘之上,你想想啊,這榮耀多了,是不是就有點功高震主,皇上是不是會忌憚。”
桂鐸悟了:“是因為我跟高大人走的近!”
衛清泰:“你是治水的人才,皇上有意提拔,但你卻依附於高斌,皇上這是在點你,讓你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子。”
看桂鐸恍然大悟的樣子,衛清泰道:“你跟我一個包衣來往稍微密切點沒關係,但高大人可是重臣呀,你從前能夠躲開烏拉那拉氏,改為依附高大人,你現在要是有眼力見,就該暗中依靠皇上。”
“我肯定忠於皇上!”桂鐸:“我一定要讓皇上看到我的忠心,沒準……能給我姑娘把封號換了!”
……
這邊福伽姑姑正在給衛嬿婉和箬芸講這次選秀的秀女:“兩位主兒,此次入選的秀女共四位,是分兩批入宮,相信令主兒也能看到,慎主兒雖然位分在您之下,但卻比你早三天入宮。”
“慎主兒在十月十二日當天,與葉赫那拉氏的舒貴人一同入宮,令主兒則是與太常寺少卿家的陸常在一同入宮。”
……
在教導禮儀之前,需要先明白紫禁城目前的情況。福伽姑姑給兩人講解:“尋常百姓府中都有自己的主子,紫禁城中雖然在外人看來,皇上與皇上的嬪妃都是主子,但正經的主子如今隻有兩位,那便是皇上和皇後。”
“其餘的嬪妃皆稱為主兒,或者是小主,是絕對不能亂了嫡庶尊卑,就像當今皇上最寵愛的慧貴妃,就算再得盛寵,也得稱為慧主兒,尊敬些便稱其為貴妃娘娘或者是慧貴妃娘娘。”
“娘娘,這兩個字隻有一宮主位才擔得起,也就是嬪位及以上,成了一宮主位,居住主殿。如果在一個宮裏有兩個主位,那便由先晉封的,或家世高、或受寵的,住在正殿裏。”
“在紫禁城中,皇後有皇貴妃,隻有一位貴妃兩位,妃四位,嬪六位,貴人、常在、答應和最末尾的官女子,可以要多少有多少。平日裏晉封是要按規矩來,不可越級晉封,若是特別得寵,可以有例外。”
……
另一邊,皇後已經將各個嬪妃要居住的宮殿整理好了,舒貴人和陸常在,住在目前尚未有人居住的儲秀宮和景陽宮。
本來是將慎常在安排進啟祥宮,衛嬿婉住在距離養心殿最近的永壽宮。
但皇上就覺得衛嬿婉才十四歲入宮,年齡太小,聽聞她與慎常在從前一直有書信來往,桂鐸父女此次也是居住在衛嬿婉家,便把她兩人安排到一處去,同在永壽宮居處。
……
這邊福伽姑姑再給兩人講解宮中目前的嬪妃:“因先帝三阿哥並未有皇位之意,五阿哥學業不佳,便隻有四阿哥能夠擔此重任,所以咱們當今皇上在皇子時並未有任何封賞,是直接一步成為了皇上,娶的是滿洲大姓,沙濟富察氏為嫡福晉。”
“當今哲妃娘娘雖與皇後娘娘同為富察氏,但哲妃娘娘是屬於噶哈裏富察氏,二人是族親姐妹,哲妃娘娘的年歲略長於皇後娘娘。”
“慧貴妃高佳氏也是皇上的側福晉,在皇上登基時,會不會飛的父親有功於社稷一家子都抬了旗,這讓本就受寵的側福晉,雖無兒無女,卻封了貴妃之位,哲妃娘娘雖有一子一女,但……大阿哥是哲妃娘娘所出,因一些原因隻能暫居於妃位。”
“純嬪娘娘蘇氏是黃三子永璋的生母,純嬪娘娘是漢女出身,生了三阿哥後被皇上抬為下五旗,也給她的父親封了一個閑職;嘉嬪娘娘金氏是李朝送來的玉氏貴女,又誕下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子,四阿哥永珹,被皇上封為嬪;儀貴人黃氏,原先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婢女,是皇後有孕不方便侍奉,便舉薦儀貴人侍奉皇上。”
“最後一位也是在潛邸就伺候皇上的,也是目前宮中唯一的一位蒙古嬪妃,海官女子珂裏葉特氏。”
箬芸有些不明白:“既然是潛邸侍奉,為何隻有官女子?就算不像儀貴人那樣,再怎麽說也是個常在,或是答應呀。”
福伽姑姑隻是淡淡道:“海官女子在井底時,是一位繡娘出身,偶然被醉酒的皇上臨幸,事後一直尋死覓活,再加上皇上當時……所以在登基後便封珂裏葉特氏為官女子,當然,這些事情若是進了宮,都是不能到處說的,在宮裏要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但也不能什麽都不知道,所以奴婢在這裏給二位主兒解釋。”
“按照規矩,皇後可以有十個宮女伺候,皇貴妃和貴妃都是八人,妃和嬪是六人,貴人四個,常在三個,答應兩個,因官女子本就是宮女,隻不過是能伺候皇上過夜的宮女,所以大部分是沒有宮女伺候,除非是比較受寵,或是向海官女子一樣,是從潛邸就伺候,所以身邊才會跟著一個宮女,但也隻有一個。”
最後,福伽姑姑道:“兩位主兒進宮,也可以帶一到兩個宮女作為陪嫁。宮中也會為主人們安排一個宮女,如若是答應位分,進宮時就帶了兩個宮女,那內務府安排的那個就會被內務府再領迴去,若想留下,那就隻能自己出錢來供她的月俸,而且也隻能做一個散役,若是想提拔,那就隻能退下一個,不能出現有三個貼身宮女的情況。”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內務府總管大臣衛清泰長女衛嬿婉,著封為正五品貴人,賜封號‘令’,與十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眾人:“謝皇上隆恩。”
傳旨的公公又展開另一封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淮陰知縣索綽倫·桂鐸長女索綽倫·箬芸,著封為正六品常在,賜封號‘慎’,與十月十二日進內,欽此。”
桂鐸在聽到自己女兒是以“慎”字作封號時,心就顫了一下,還是衛清泰提醒他,才趕緊跟著謝恩。
“諸位請起。”傳旨公公向眾人介紹身旁的嬤嬤:“衛大人,索大人,這位是宮中教導禮儀的福伽姑姑。”
衛嬿婉與箬芸一同行禮問好:“姑姑安好。”
衛嬿婉怎麽也沒想到,這次來教導她禮儀的人會是福伽,不過想來也是,福伽是在槿汐陪公主遠嫁後才被指到身邊的,如果她禮儀不好,上輩子怎麽可能會去伺候太後呢?
傳旨公公:“兩位主兒好生伶俐,二位大人教女有方。”
“謝公公誇獎。”
福伽姑姑跪下向二人問安:“奴婢福伽,參見令貴人、慎常在,兩位主兒吉祥。”
“姑姑請起。”
衛楊氏與桂鐸的小廝紛紛上前塞了銀子給傳旨的公公。
衛楊氏給的是銀子,桂鐸因陪女兒趕來路途較遠,所以用的都是些銀票,但看那厚度也知道不少,專旨的公公眼睛都快笑沒了,隨後又暗示了幾句,又說既然衛嬿婉與箬芸住在一塊,那兩人在這一個月內就不用再安排其他教引姑姑過來。
家中長輩將公公送走後,桂鐸就趕緊拉過衛清泰:“怎麽迴事,為什麽我們家妞妞的封號是‘慎’字啊?”
“這我哪裏知道,我又不是皇上肚子裏的蛔蟲。”衛清泰猜測:“會不會是你就留下一本冊子,然後丟下活來陪你女兒選秀?所以皇上不滿呀。”
“不可能,我這次還是挑的進京述職的時候,按理來說,進京述職,我確實可以在京城留幾天。”桂鐸越想越心慌:“按理來說,妞妞的聖旨應該在三天前就下來,怎麽今天才下來呀?我打聽過同樣入選的葉赫那拉氏,她三天前聖旨就定下了。哎呦,一定是我做的哪裏不對,讓皇上不滿,影響了我姑娘!”
衛清泰:“想開點,箬芸這不也挺好嗎?按照你的官職,她最多頂下天還是個常在,現在都有封……額……”
“哎呦。”桂鐸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哪裏不對。
衛清泰想起來了:“高斌!”
“高大人怎麽了?”
“對!就是高斌!”
桂鐸沒明白:“高大人到底怎麽了?”
“你怎麽還不明白呀?高大人在皇上登基的時候就賜個抬旗之榮,女兒更是賜了封號封為貴妃,甚至遠在哲妃娘娘之上,你想想啊,這榮耀多了,是不是就有點功高震主,皇上是不是會忌憚。”
桂鐸悟了:“是因為我跟高大人走的近!”
衛清泰:“你是治水的人才,皇上有意提拔,但你卻依附於高斌,皇上這是在點你,讓你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子。”
看桂鐸恍然大悟的樣子,衛清泰道:“你跟我一個包衣來往稍微密切點沒關係,但高大人可是重臣呀,你從前能夠躲開烏拉那拉氏,改為依附高大人,你現在要是有眼力見,就該暗中依靠皇上。”
“我肯定忠於皇上!”桂鐸:“我一定要讓皇上看到我的忠心,沒準……能給我姑娘把封號換了!”
……
這邊福伽姑姑正在給衛嬿婉和箬芸講這次選秀的秀女:“兩位主兒,此次入選的秀女共四位,是分兩批入宮,相信令主兒也能看到,慎主兒雖然位分在您之下,但卻比你早三天入宮。”
“慎主兒在十月十二日當天,與葉赫那拉氏的舒貴人一同入宮,令主兒則是與太常寺少卿家的陸常在一同入宮。”
……
在教導禮儀之前,需要先明白紫禁城目前的情況。福伽姑姑給兩人講解:“尋常百姓府中都有自己的主子,紫禁城中雖然在外人看來,皇上與皇上的嬪妃都是主子,但正經的主子如今隻有兩位,那便是皇上和皇後。”
“其餘的嬪妃皆稱為主兒,或者是小主,是絕對不能亂了嫡庶尊卑,就像當今皇上最寵愛的慧貴妃,就算再得盛寵,也得稱為慧主兒,尊敬些便稱其為貴妃娘娘或者是慧貴妃娘娘。”
“娘娘,這兩個字隻有一宮主位才擔得起,也就是嬪位及以上,成了一宮主位,居住主殿。如果在一個宮裏有兩個主位,那便由先晉封的,或家世高、或受寵的,住在正殿裏。”
“在紫禁城中,皇後有皇貴妃,隻有一位貴妃兩位,妃四位,嬪六位,貴人、常在、答應和最末尾的官女子,可以要多少有多少。平日裏晉封是要按規矩來,不可越級晉封,若是特別得寵,可以有例外。”
……
另一邊,皇後已經將各個嬪妃要居住的宮殿整理好了,舒貴人和陸常在,住在目前尚未有人居住的儲秀宮和景陽宮。
本來是將慎常在安排進啟祥宮,衛嬿婉住在距離養心殿最近的永壽宮。
但皇上就覺得衛嬿婉才十四歲入宮,年齡太小,聽聞她與慎常在從前一直有書信來往,桂鐸父女此次也是居住在衛嬿婉家,便把她兩人安排到一處去,同在永壽宮居處。
……
這邊福伽姑姑再給兩人講解宮中目前的嬪妃:“因先帝三阿哥並未有皇位之意,五阿哥學業不佳,便隻有四阿哥能夠擔此重任,所以咱們當今皇上在皇子時並未有任何封賞,是直接一步成為了皇上,娶的是滿洲大姓,沙濟富察氏為嫡福晉。”
“當今哲妃娘娘雖與皇後娘娘同為富察氏,但哲妃娘娘是屬於噶哈裏富察氏,二人是族親姐妹,哲妃娘娘的年歲略長於皇後娘娘。”
“慧貴妃高佳氏也是皇上的側福晉,在皇上登基時,會不會飛的父親有功於社稷一家子都抬了旗,這讓本就受寵的側福晉,雖無兒無女,卻封了貴妃之位,哲妃娘娘雖有一子一女,但……大阿哥是哲妃娘娘所出,因一些原因隻能暫居於妃位。”
“純嬪娘娘蘇氏是黃三子永璋的生母,純嬪娘娘是漢女出身,生了三阿哥後被皇上抬為下五旗,也給她的父親封了一個閑職;嘉嬪娘娘金氏是李朝送來的玉氏貴女,又誕下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子,四阿哥永珹,被皇上封為嬪;儀貴人黃氏,原先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婢女,是皇後有孕不方便侍奉,便舉薦儀貴人侍奉皇上。”
“最後一位也是在潛邸就伺候皇上的,也是目前宮中唯一的一位蒙古嬪妃,海官女子珂裏葉特氏。”
箬芸有些不明白:“既然是潛邸侍奉,為何隻有官女子?就算不像儀貴人那樣,再怎麽說也是個常在,或是答應呀。”
福伽姑姑隻是淡淡道:“海官女子在井底時,是一位繡娘出身,偶然被醉酒的皇上臨幸,事後一直尋死覓活,再加上皇上當時……所以在登基後便封珂裏葉特氏為官女子,當然,這些事情若是進了宮,都是不能到處說的,在宮裏要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但也不能什麽都不知道,所以奴婢在這裏給二位主兒解釋。”
“按照規矩,皇後可以有十個宮女伺候,皇貴妃和貴妃都是八人,妃和嬪是六人,貴人四個,常在三個,答應兩個,因官女子本就是宮女,隻不過是能伺候皇上過夜的宮女,所以大部分是沒有宮女伺候,除非是比較受寵,或是向海官女子一樣,是從潛邸就伺候,所以身邊才會跟著一個宮女,但也隻有一個。”
最後,福伽姑姑道:“兩位主兒進宮,也可以帶一到兩個宮女作為陪嫁。宮中也會為主人們安排一個宮女,如若是答應位分,進宮時就帶了兩個宮女,那內務府安排的那個就會被內務府再領迴去,若想留下,那就隻能自己出錢來供她的月俸,而且也隻能做一個散役,若是想提拔,那就隻能退下一個,不能出現有三個貼身宮女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