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是個好孩子,再加上永琰如今才二十一歲,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衛嬿婉前腳催生,兩個月後,宮中的三人再次被診出有喜脈。
當時又正值除夕,永琰總覺得,三人是憋到一塊兒說的,畢竟她們又不是除夕正式懷上,而是在除夕公之於眾,周圍人都吹捧,這是大吉之兆等等等。
永琰覺得吧,當時皇後在除夕之夜生下龍鳳胎,確實是大吉之兆,但這應該就不算了吧?
不過聽著眾人的誇讚,也覺得這話動聽,大吉就大吉吧,誰不喜歡吉利話呢?
然而,嬪妃懷孕,大臣們催促皇上選秀的折子又如潮水一般遞了上來。
衛嬿婉和皇後也暗戳戳的想讓永琰選秀,盡管天下人都知道,皇上不選秀是為了要更好的處理朝政,但他們不敢直接說皇上,但總得有個人,為首的皇後就站在了刀口上。
喜塔臘氏不止一次遞折子進來,想讓皇後將族中適齡的女子接進宮,想辦法讓皇上冊封她。
皇後看過密信後,心中苦澀,永琰很知道如何去愛人,不可否認,她們三人都對永琰動了真心,她們也不想打破這個平靜。
但礙於自己皇後的職責,皇後還是答應,以思念族妹為由,接了喜塔臘氏一名女子進宮。
可誰知,當時永琰正忙著處理政務,沒有去後宮,那女子在紫禁城逛了兩圈都沒碰上皇上。
皇後的父親在養心殿裏,那是那個急呀,不停的暗示皇上要不要去趟後宮,或者是坐累了出去走走,永琰都說不用,先處理政務要緊。
眼看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到了,那女子連永琰的麵還沒碰上,皇後也隻好讓那女子拿著一盒點心,以皇後的名義去養心殿,給永琰送去,結果是到養心殿門口了,點心還沒送進去,就被從裏麵出來的永璘全拿走了
這女子最後又是無功而返,日子也到,隻好送走。
喜塔臘氏一族不信邪,又讓皇後再以思念族妹為由,把她再接進去,因為適齡的隻有她一個,剩下的庶女那是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到。
然而,皇後一次兩次的請求,讓永琰也疑惑了,便詢問皇後:“朕記得你一直在京城長大,而你這個族妹是在江南,你從來沒去過江南。光通信……感情就這麽好嗎?”
這給皇後說的一愣,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幸好永琰也沒有深究,大手一揮就同意那女子再次進宮陪伴皇後。
喜塔拉氏一族千挑萬選了一個好日子,正好是不怎麽忙的時候,果不其然,在半個月後,終於讓那女子抓到永琰去禦花園散心的時間,趕緊梳妝打扮,畫的美美的去禦花園偶遇皇上。
正好皇上正和昭王爺說話,周圍的侍衛都遠遠的跟著,那女子瞅準時機,假裝頭暈,就打算往永琰懷裏撲,
但這女子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永璐比永琰高,再加上他們兄弟二人之間沒那麽多規矩,所以一直都是永璐走的比較靠前,那女子一下子就倒在永璐懷裏了
當時就給永璐看愣了,差點把這女子當成刺客宰了。永琰雙手抱胸在一旁看戲。
那女子勾引皇上不成,反倒讓昭王爺誤會,以為是永琰看自己都二十六歲了也不成家,特地找來的女子勾引他,氣的永璐當即就折一根樹枝,拉著永琰在禦花園就給他一頓抽。
這給永琰委屈的,捂著屁股就跑到慈寧宮,躺在地上就給衛嬿婉一頓哭,轉頭還警告皇後,他不想在宮裏再看見她的族妹,往後不管哪個嬪妃的妹妹進宮,都讓她老老實實呆在她自己姐姐的宮裏,不許到外麵亂走,
最後就導致這名女子,還沒到日子就被提前送出宮了。
而這女子家中也得到了警告,讓這女子守口如瓶,不許借此威脅昭王爺,收起她那顆想做昭王妃的心思。
衛嬿婉對自己大兒子快三十了還不成家,已經麻木了,其實她也看的出來,當時那女子是想勾引永琰,隻是沒想到永璐一個王爺會走在皇上前頭。
有這女子這麽一個例子,鈕祜祿氏與劉佳氏這邊也都收了想要安排她們族妹進宮的心思。
但這長久以來也不是個辦法,衛嬿婉在皇後三人來給自己請安時,順便叫來了剛下朝的永琰。
經過一通商議,永琰最後鬆口同意選秀,但如今,她們三人正懷著身孕,就算要選,也要等她們全都出了月子再選才行,等她們出了月子,才有心思幫他好好安排選秀的事情。
最後定下,等三位娘娘都出了月子之後才開始準備選秀事宜,這次放寬了點,條件允許平民女子進宮選秀,宮女表現出色,也可由嬤嬤舉薦,通過查驗後沒什麽問題,也可以跟著這些八旗女子一同選秀。
永琰又不喜歡比他小太多的,於是就把年齡定在十六到二十歲。
之前的要求都是十三到十七歲,如今一下子延長這麽多,原因是永琰考慮到有些家裏非常想把女兒送進宮,再加上自己一直不選秀,所以就一直拖,難免有拖的年齡大的女子。
……
嘉慶六年年底,皇後喜塔臘氏誕下一個男孩,是皇上的三阿哥,皇上賜名綿恆。貴妃鈕祜祿氏也同樣誕下一個男孩,四阿哥取名為綿忻,劉佳氏生下的五阿哥取名為綿忨。
永琰皺著眉頭看著這三個繈褓中的孩子:“怎麽全是男孩兒啊?一個女孩都沒生嗎?上迴多好啊,兩男兩女,這次三個男孩。”
臨走還揉了揉大阿哥綿寧的頭:“要給弟弟們做榜樣喲。”隨後暗暗嘟囔一句:“到時候沒準又會出現血雨腥風的一麵。”
皇後三人當然明白是什麽意思,而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剛出生的弟弟們身上,並沒有注意到他們皇阿瑪說的話。
在三人出了月子後,皇上給貴妃鈕祜祿氏賜封號為“和”,有順從和諧之意,諴妃劉佳氏封為貴妃,二人共同協助皇後處理六宮事務。
……
當時又正值除夕,永琰總覺得,三人是憋到一塊兒說的,畢竟她們又不是除夕正式懷上,而是在除夕公之於眾,周圍人都吹捧,這是大吉之兆等等等。
永琰覺得吧,當時皇後在除夕之夜生下龍鳳胎,確實是大吉之兆,但這應該就不算了吧?
不過聽著眾人的誇讚,也覺得這話動聽,大吉就大吉吧,誰不喜歡吉利話呢?
然而,嬪妃懷孕,大臣們催促皇上選秀的折子又如潮水一般遞了上來。
衛嬿婉和皇後也暗戳戳的想讓永琰選秀,盡管天下人都知道,皇上不選秀是為了要更好的處理朝政,但他們不敢直接說皇上,但總得有個人,為首的皇後就站在了刀口上。
喜塔臘氏不止一次遞折子進來,想讓皇後將族中適齡的女子接進宮,想辦法讓皇上冊封她。
皇後看過密信後,心中苦澀,永琰很知道如何去愛人,不可否認,她們三人都對永琰動了真心,她們也不想打破這個平靜。
但礙於自己皇後的職責,皇後還是答應,以思念族妹為由,接了喜塔臘氏一名女子進宮。
可誰知,當時永琰正忙著處理政務,沒有去後宮,那女子在紫禁城逛了兩圈都沒碰上皇上。
皇後的父親在養心殿裏,那是那個急呀,不停的暗示皇上要不要去趟後宮,或者是坐累了出去走走,永琰都說不用,先處理政務要緊。
眼看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到了,那女子連永琰的麵還沒碰上,皇後也隻好讓那女子拿著一盒點心,以皇後的名義去養心殿,給永琰送去,結果是到養心殿門口了,點心還沒送進去,就被從裏麵出來的永璘全拿走了
這女子最後又是無功而返,日子也到,隻好送走。
喜塔臘氏一族不信邪,又讓皇後再以思念族妹為由,把她再接進去,因為適齡的隻有她一個,剩下的庶女那是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到。
然而,皇後一次兩次的請求,讓永琰也疑惑了,便詢問皇後:“朕記得你一直在京城長大,而你這個族妹是在江南,你從來沒去過江南。光通信……感情就這麽好嗎?”
這給皇後說的一愣,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幸好永琰也沒有深究,大手一揮就同意那女子再次進宮陪伴皇後。
喜塔拉氏一族千挑萬選了一個好日子,正好是不怎麽忙的時候,果不其然,在半個月後,終於讓那女子抓到永琰去禦花園散心的時間,趕緊梳妝打扮,畫的美美的去禦花園偶遇皇上。
正好皇上正和昭王爺說話,周圍的侍衛都遠遠的跟著,那女子瞅準時機,假裝頭暈,就打算往永琰懷裏撲,
但這女子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永璐比永琰高,再加上他們兄弟二人之間沒那麽多規矩,所以一直都是永璐走的比較靠前,那女子一下子就倒在永璐懷裏了
當時就給永璐看愣了,差點把這女子當成刺客宰了。永琰雙手抱胸在一旁看戲。
那女子勾引皇上不成,反倒讓昭王爺誤會,以為是永琰看自己都二十六歲了也不成家,特地找來的女子勾引他,氣的永璐當即就折一根樹枝,拉著永琰在禦花園就給他一頓抽。
這給永琰委屈的,捂著屁股就跑到慈寧宮,躺在地上就給衛嬿婉一頓哭,轉頭還警告皇後,他不想在宮裏再看見她的族妹,往後不管哪個嬪妃的妹妹進宮,都讓她老老實實呆在她自己姐姐的宮裏,不許到外麵亂走,
最後就導致這名女子,還沒到日子就被提前送出宮了。
而這女子家中也得到了警告,讓這女子守口如瓶,不許借此威脅昭王爺,收起她那顆想做昭王妃的心思。
衛嬿婉對自己大兒子快三十了還不成家,已經麻木了,其實她也看的出來,當時那女子是想勾引永琰,隻是沒想到永璐一個王爺會走在皇上前頭。
有這女子這麽一個例子,鈕祜祿氏與劉佳氏這邊也都收了想要安排她們族妹進宮的心思。
但這長久以來也不是個辦法,衛嬿婉在皇後三人來給自己請安時,順便叫來了剛下朝的永琰。
經過一通商議,永琰最後鬆口同意選秀,但如今,她們三人正懷著身孕,就算要選,也要等她們全都出了月子再選才行,等她們出了月子,才有心思幫他好好安排選秀的事情。
最後定下,等三位娘娘都出了月子之後才開始準備選秀事宜,這次放寬了點,條件允許平民女子進宮選秀,宮女表現出色,也可由嬤嬤舉薦,通過查驗後沒什麽問題,也可以跟著這些八旗女子一同選秀。
永琰又不喜歡比他小太多的,於是就把年齡定在十六到二十歲。
之前的要求都是十三到十七歲,如今一下子延長這麽多,原因是永琰考慮到有些家裏非常想把女兒送進宮,再加上自己一直不選秀,所以就一直拖,難免有拖的年齡大的女子。
……
嘉慶六年年底,皇後喜塔臘氏誕下一個男孩,是皇上的三阿哥,皇上賜名綿恆。貴妃鈕祜祿氏也同樣誕下一個男孩,四阿哥取名為綿忻,劉佳氏生下的五阿哥取名為綿忨。
永琰皺著眉頭看著這三個繈褓中的孩子:“怎麽全是男孩兒啊?一個女孩都沒生嗎?上迴多好啊,兩男兩女,這次三個男孩。”
臨走還揉了揉大阿哥綿寧的頭:“要給弟弟們做榜樣喲。”隨後暗暗嘟囔一句:“到時候沒準又會出現血雨腥風的一麵。”
皇後三人當然明白是什麽意思,而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剛出生的弟弟們身上,並沒有注意到他們皇阿瑪說的話。
在三人出了月子後,皇上給貴妃鈕祜祿氏賜封號為“和”,有順從和諧之意,諴妃劉佳氏封為貴妃,二人共同協助皇後處理六宮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