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五年,外交方麵還出過一件大事,其實是去年的事情,隻不過當時正忙著打仗,沒顧得上管他們。


    如今,李朝和東瀛都已經收入囊中,那對於這方麵的事情,自然也得管管。


    這件事情就是,從羅刹(俄國)那邊的蒙古遊牧部落土爾扈特部,突然全族往東邊跑,說要迴老祖宗的地兒,重新向大清表示恭順。


    說真的,這個部落其實名聲不怎麽好,起初他們是在新疆省生活,和準葛爾部靠的挺近,本來這個部落,幾百年來祖祖輩輩都是在那裏生長,但慢慢的,準葛爾部崛起,土爾扈特人不想被這個部落統治,就扔下老家,全族往西遷移,跑到羅刹的伏爾加河下遊,找新的安身之處去了。


    他們走了之後,清朝也曾聽聞過他們的消息,他們雖然遠離家鄉,但祖輩那套英勇能打的傳統可一點沒丟,再加上他們有自己的信仰,並不受其他宗教的影響,慢慢也就在那裏站住了腳。


    還在伏爾加河那邊弄出一塊好地方,完全不把,那裏本來存在的,兩種教派的信徒放在眼裏,可威風了,想幹什麽幹什麽。


    但慢慢的,羅刹那邊的沙皇變得越來越強,老是對土爾扈特部下手,又是征兵又是征糧的,還派東正教會的傳教士來搞同化那一套。


    被這麽又壓迫剝削,又受文化衝擊的,土爾扈特部的上層和喇嘛的精神領袖最後就鐵了心,得找個法子改變這種狀況。


    正好他們打聽到,先帝將準葛爾部落打的一敗塗地,徹底把他們打服了,不僅如此,寒部也收入囊中。


    當初土爾扈特部之所以離開,就是因為準葛爾部,現在這麽一個心腹大患沒有了,再加上這邊又生活不下去了。於是,整個部落都達成一致意見,男女老少一塊兒上,渥巴錫汗帶著十七萬人馬集合好,越過一道道難關,踏上了漫長的迴家之路。


    他們在迴來時,正巧聽聞大清正在打仗,好像是登基沒幾年的嘉慶皇帝,突然出兵東瀛和李朝。


    土爾扈特部雖然有十七萬人,但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長途跋涉,那些體弱的老幼婦孺,死的死病的病,實在經不起折騰,他們隻好先在邊界線暫時安頓下來,等著打完之後再迴來。


    他們既然是在邊境,那自然也會被守衛邊境的軍士發現,說明癌疫後,當地的官員就寫了一封奏折傳到京城。由於當時永琰主要處理就是打仗和改革的事情,這個就暫時被放到一邊。


    直到嘉慶五年,永琰將宮裏不用的東西都賣完,籌出錢來送走後,這才閑下來翻看奏折,第一件處理的自然就是土爾扈特部。


    事關重大,永琰還在早朝上將此事提及,整個大清王朝都被震到了!有一支離開家鄉一百多年、向來不怕被人說背叛的遊牧外族,突然集合起來,一門心思要舉族迴到東邊來!


    對於這種從沒見過的怪事兒,永琰肯定是心中警惕,畢竟這個部落都走了一百多年了,在外麵沾染了什麽惡習也不知道,現在國家剛打完仗,又正值改革,正是缺錢的時候,可經不起瞎折騰了。


    ……


    養心殿內。


    永琰命德公公將沏好的茶端給永璐,永璐端起來喝了一口:“你這養心殿的茶,怎麽換成香片了?”


    永琰:“凡事一切從簡,茶嘛,不過都是解渴的,該省省,該花花,再說這香片有什麽不好的,還護嗓子。”


    永璐也不多囉嗦:“說吧,需要本王幹什麽?”


    永琰道:“土爾扈特部如今突然迴來,雖說不排除有在外麵活不下去的原因,但也不能就這麽信了,自從土爾扈特部離開之後,大清不是沒有派人去規勸過,聖祖皇帝那會兒更是派去了使者,雖說當時已經開始步入盛世,可能去的使者有點囂張,總之,每一個使者過去勸,他們都非常冷淡。”


    “唉,其實這麽想也是,人家在那邊過的好好的,這邊準葛爾部越來越強大,人家當初就是為了躲他走的,到了雍正爺那會兒,準葛爾部慢慢變成了大清的心頭刺,當時為了出兵平叛,又派使者去那邊勸,結果人家還是不來,他們雖然不喜歡準葛爾部,卻也不願意和大清合作。”


    永琰翻開奏折:“先帝爺解決掉準葛爾後,又派使者過去說,人家呢,不僅在攻打準葛爾一事上沒有出力,如今準葛爾被解決了,他們還是很冷淡,你說這一個對母國冷淡,不念皇家恩情的,突然就迴來,也不是朕疑心,這實在是國家經不起折騰了,這改革不知道要改到什麽時候,可不能再讓他們成長為第二個準葛爾。”


    永璐接過永琰遞過來的奏折:“土爾扈特部完全就是悄悄過來的,行軍路線什麽的,一概不說,他們想迴來倒也要有點誠意呀,這麽偷偷摸摸的,任誰看都覺得不對。”


    “誰說不是呢。”永琰道:“所以,朕思來想去,這事兒也就隻有哥哥你能辦了,你這次過去除了要探聽消息外,還要查查是不是真的,羅刹的沙皇把他們逼得這麽緊,一定要讓他們偷偷摸摸的過來。還有一點。”


    永琰又翻出一本奏折:“他們過來的時候和哈薩克汗國起了衝突,其實也就是土爾扈特部迴大清,需要從那邊路過,你說路過也就路過吧,非得攻打他們的遊牧民族,打就打吧,還打的那麽狠,咱們要是收了他呀,估計還得和哈薩克汗國起衝突。”


    永璐點點頭:“行,本王知道了,絕對讓你的統治之路走的穩穩的。”


    當然,永璐臨走前,還順走了永琰養心殿的瓜果和糕點。


    永琰:“跟誰學的?怎麽連吃帶拿的?每次哥哥來,朕這養心殿總得少點什麽。”


    德公公知道皇上並不是真的埋怨:“皇上與昭王爺兄弟情深,讓天下人羨慕。”


    永琰看著這堆積如山的奏折:“這麽多的奏折,有一大半都是說廢話,朕昨天心血來潮臨時抽了三份,三份都是同一個官員,問朕吃不吃芒果。”


    德公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調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桔醬的莫若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桔醬的莫若父並收藏如懿傳之調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