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的皇室在得知消息後,不敢想象,如此一個強國,居然會親自來他們這裏。


    東瀛的天皇罕見有了智慧,突然命所有部下翻閱史書。最終終於找出了從前這些皇帝在攻打時就喜歡翻閱史書,明成祖朱棣,當年就曾打著,為漢高祖劉邦報白馬之圍之仇的理由,攻打漠北。


    為了出兵,拿一千多年前的事當理由。


    而且漢朝那會兒找不到理由,就讓使者去送死,死在那兒,自己就去攻打。


    當初一個叫樓蘭的國家,就是將使者殺死,當時都已經準備好軍隊準備攻打了,結果樓蘭滅亡了,當時這口氣就憋在他們心裏。導致後麵的詩人,為了報效國家,都會寫“不破樓蘭終不還。”


    東瀛的天皇氣的罵人:“八嘎!他們一幫滿人,幹嘛還要學漢人那套‘師出有名’,裝什麽禮儀之邦呀?!而且我們向來忠誠於他到底是為什麽!他想滅了我呀?所有人!一定要記住!絕對不能讓使者死在咱們這!”


    “是!”


    ……


    使者經過月餘的長途跋涉,可算到達東瀛,一下船,使者先觀察這個國家,確保自己國家打的時候,不會吃虧。


    在確定東瀛比不上他們之後,使者就開始由眼睛看人,慢慢轉變為用鼻孔看人?


    因東瀛的國花是菊花,所以使者一來,就看到這些黃的白的各種菊花。


    那官員雖然知道自己此次前來必死無疑,但看著這些菊花,總感覺好像是在提前送他的,怎麽看怎麽晦氣:“這些花不好,都換成牡丹,大氣,不!換成本使最喜歡的蓮花。”


    那官員想著反正自己都要死了,臨死之前享受一把能怎麽樣呢?


    這點,東瀛皇室早有準備,提前兩個月用溫泉水開了一批荷花,還特地用冰塊保存了一些梅花,為了這些東西,整個皇室的吃穿用度都大大減少。


    因東瀛的習俗,進入室內需要脫靴。


    那官員就直接一伸腳:“小國鼠頭,還不趕緊給爺爺脫鞋。”


    東瀛天皇立刻麻溜的把他的鞋給脫下來,並擺放整齊。


    那官員不屑的切了一聲:“小國就是小國,窩囊。”


    官員進門後,天皇的妻女都站在那裏迎接,扇子一拿,給官員嚇一激靈。


    隻見這些女子臉如白牆,沒有眉毛,牙如黑炭。關鍵是船靠岸正好是晚上,官員為了找事,就挑著晚上,一下船就來了,大晚上,一個臉煞白煞白的女鬼站在這兒。


    當即給那官員嚇得捂著心髒就說不行了,給天皇嚇得心悸症都犯了。


    那官員這個時候就恨自己沒有心悸症,因為自己叫喚了半天,皇後和公主們的妝都卸掉了,他都一點事沒有。


    官員:我身子什麽時候這麽康健了?


    眾人此次出行,特意沒有帶太醫,就是害怕突然出現什麽事兒,那太醫本能反應把人給救活了。


    天皇就料到這點,因此特地安排了會醫術的人在旁邊陪著。


    盡管現在很晚,但依然備了豐富的膳食,據天皇所說,整整二十道菜,是東瀛的最高規格。


    官員還挺期待,因為他從來沒有吃過別國的飯菜。


    首先是第一道菜,也是本次的前菜。


    官員看著那隻有一口的量,懷疑對方應該是想把自己餓死,雖然這個死法有些難受,但最起碼也能死。


    之後是禦椀,也就是清湯,官員對此的評價是,不愧叫清湯,真清呀!


    第三道是向付,也就是生魚片。官員看著麵前的生魚片,想起西周時,當時的人稱之為魚膾,一直到三國時期,當時曹植也很喜歡,還喜歡拿它蘸蝦醬吃,《齊民要術》中也記載了對於吃這種生魚片的八種調味料。


    這麽想想,這東西還是唐朝的時候傳過來的,於是那官員就夾起一片,沾了沾碟中的醬油,微微嚐了一口。


    嗯,魚是好魚,蘸料不是好蘸料。


    第四道是燒的料理,天皇說是燒鳥。官員正在想會是什麽名貴的鳥,甚至把他們最喜歡的綠雉都想到了,結果端上來三顆燒雞心。


    官員:……“野蠻!”但本著一心求死,還是拿起來吃了,口感挺奇特。


    之後就是炸的料理,蒸的料理和煮的料理。


    炸是炸的豬肉,蒸是蒸的蝦,煮則是煮的米湯。之後就是米飯,涼拌菜和小菜,還有甜品。


    這些飯無一例外是量少,一口就能吃上。


    甜品倒是挺多的,有鯛魚燒、三色團子、羊羹、櫻餅、銅鑼燒和水信玄餅。宮女又遞上來一罐金平糖。


    那官員將這些甜品都吃完之後,才稍稍感覺吃飽了。


    之後又嫌棄榻榻米睡得硬,前前後後鋪了好幾床褥子,官員甚至把天皇蓋的都拽過來了,說這樣才勉強能睡。


    天皇哪受過這種委屈,嘿,他今天就嚐到了。


    那官員看到天皇一怒之下,給自己又鋪了一層褥子,默默給大清皇帝寫奏折。由於擔心任務完不成,官員急的都用上大白話了。


    “東瀛的天皇,伺候奴才就跟伺候孫子一樣,實在找不到死的機會啊,這晚膳又是生魚片,又是甜品,這大概是把所有好東西都端上來了,搶了他們的褥子都不生氣。”


    “而且咱們是強國,對付他們一個宵小,何須要死一個使者呢?”


    永琰收到奏折時,衛嬿婉正好準備給永琰選秀。


    聽到有奏折,永琰趕緊借口跑了,但看到奏折的內容後,也是提筆寫下:“朕不管,你想辦法,你絕對不能活著迴來,不是有生魚片嗎?那你多吃點,得個腸炎,想辦法死在那兒。”


    對於這個官員疑惑,為什麽一定要派個死者過來?永琰也做出了解釋:“朕告訴你,從古至今,漢人永遠有你想象不到的爆發力,不管是哪個民族統治了漢,他到最後都得漢化,咱們的‘滿漢一家’就是例子,漢人講究‘師出有名’,咱們如今,就算在外麵也要謹記自己是禮儀之邦出來的,凡事要講道理。”


    那官員收到奏折後,就開始要求頓頓都吃生魚片,雖說這個死法實在丟人,但最起碼能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務。


    天皇想到曾有人生魚片吃多鬧肚子的事情,嚇得把生魚片都做熟了送過去,問,就是說要按照客人家鄉的方式對待,要讓使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調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桔醬的莫若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桔醬的莫若父並收藏如懿傳之調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