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皇上用過午膳後正在午睡,旁邊還有地方官員進獻的女先兒在旁給皇上彈琴唱曲兒,唱的是夫妻之間情深意切的詞曲。
皇上躺在榻上換了個姿勢,進忠立刻來到皇上跟前跪下:“皇上要是聽累了,就再歇一會兒吧,要不……去各位主兒那兒走走?”
“皇後要處理後宮的事務,容妃朕前些日子剛見了她,其他人一臉討好獻媚,像是沒骨頭似的,朕誰都不想見。”
進忠迴頭看了一下那個說書的女先兒,隨後壓低聲音,湊到皇上耳邊道:“那……晚上水姑娘會過來。”
一聽這話,皇上立刻精神了:“極好,那……今晚照舊翻豫妃的牌子。”隨後,皇上便坐起身,進忠趕緊在旁扶著。
皇上邊朝外走一邊道:“這個女先兒說的書不錯,賞賜後封為官女子,交由皇後安排。明晚讓她侍寢。”
那女先兒趕緊放下手中的琴,叩頭謝恩:“謝皇上隆恩。”
出來後,皇上也放低聲音:“你安排水玲瓏的事情,太後知道嗎?”
“請皇上放心,這事兒奴才都不知道,另外,奴才我不敢居功,皇後娘娘感念皇上這幾年處理政務辛勞,豫妃娘娘將人都安排好了。皇後那邊,照舊每日安排嬪妃去服侍太後,隻是因皇上許久不見宮中其他嬪妃,皇後便讓奴才來請示皇上,可否每日午膳,與宮中嬪妃同用?”
皇上想了想,每日他從禦舟上迴來後,就得補覺,早上的話他起不來,確實太累,正午正好用完午膳後還能再睡一會兒:“好,那便全權交由皇後安排吧。”
“嗻。”
……
此時的宮外也有一頂轎子,上麵蓋著淺藍色的紗,轎子上的人被擋住臉,看不清,但一身胭脂紅色的衣裙格外鮮豔,手上還貼著水仙花箔。
眾人紛紛議論,說著青樓楚館的水玲瓏姑娘,可能是傍上哪個富商或者是官員了,紛紛感歎,要是自己有錢的話,將來一定娶十個和水玲瓏一樣的媳婦。
衛嬿婉都命人仔細檢查過水玲瓏,也沒有像上輩子那樣身著團龍紋的衣裳,在人來人往的街市招搖,而百姓們也沒有那些個腦袋,敢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編排皇上。
……
這天,太後召集戲班子,在午膳前,請宮中眾嬪妃與皇上聽戲,進忠隻好將皇上勸起來,皇上迷迷糊糊的,讓進忠他們給自己穿好衣服,上了轎子好歹還清醒了一點。
但聽著那些戲曲,皇上又開始昏昏欲睡。
今日唱的是牡丹亭,遊園驚夢:“姐姐,小生那一處尋不到,卻在這裏,小生恰好在花園內,折得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詩書,何不作詩一首?以賞此柳枝乎”
太後一扭頭,就發現皇上不知道什麽時候睡著了,太後不禁在心中懷疑:看來皇上與哀家的隔閡越來越深,連哀家編排的戲,皇上都不想聽。
但又看到皇上眼下烏青,便有些懷疑:“皇帝。皇帝?”
皇上猛地驚醒,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睡著了:“啊,皇額娘。”
“皇帝,怎麽出來了還如此疲倦?看你眼下的烏青,昨夜是不是沒睡好啊?要不,迴去歇息吧,不用陪哀家看戲了。”
皇上突然想起,昨天他用過午膳後就去了禦舟上,所以當晚沒“翻牌子”。
正想著如何解釋,衛嬿婉道:“迴皇額娘,皇上昨夜翻看蘇杭地方誌,了解風土人情,所以倦怠了。”
“是啊,皇額娘。”皇上很滿意衛嬿婉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兒子既然來了,就想多了解一些當地民情,畢竟距離上次,已經過去好多年了。”
太後也不知道信沒信:“喔,皇帝辛苦。”
皇上趕緊給衛嬿婉使眼色,示意她找個借口讓自己離開,他太困了,要迴去睡覺。
今日是太後做東請眾人看戲,皇後自然不能離開,衛嬿婉就朝豫妃使眼色:“皇上,讓豫妃扶您迴去歇息吧。”
“也好,皇額娘,那兒子就先告退了。”
“去吧。”
豫妃也起身:“臣妾告退。”
衛嬿婉帶領眾妃,與公主、皇子起身:“恭送皇上。”
……
“皇上好好歇息,夜來才能盡興呀。”說完豫妃還拉著皇上的衣服撒嬌:“而且,皇上昨天都沒帶著臣妾,虧了還是臣妾安排。”
“好好好,朕今夜一定帶著你。”
“臣妾多謝皇上。”
……
富察傅恆是皇上的禦前侍衛,帶領人在岸邊駐守,他自然也能察到,一些脂粉香氣濃鬱的女子,晚上登上禦舟,但因京城也沒有什麽關於皇上不好的留言,富察傅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
今日,衛嬿婉正好得了皇上的允許,微服前往民間,身旁除了茂倩,還有璟妧、永璐和璟妘跟著。
“額娘你看!”璟妘看著踩高蹺,頂著碗碟的藝人:“這人是會輕功嗎?”
永璐道:“這有什麽了不起,你哥哥我也會。”
璟妘道:“哼,神氣什麽,我也會,雖不如你的輕功厲害,但上個牆上個樹還是可以的。”
“你見過誰家公主上牆上樹?”
衛嬿婉提醒:“誒,永璐,今日微服出巡民間,小心引起百姓們注意。”
璟妧手拿著桂花糕跑迴來:“額娘,那邊有說書的。”璟妧壓低聲音道:’“和皇阿瑪有關。”
“哦?”
璟妧將桂花糕分給額娘和弟弟妹妹們:“可能是來的次數多了點,這百姓,還編排出了一個叫夏雨荷的人。還弄出了一個,流落在民間的格格。”
衛嬿婉笑道:“也是民間百姓傳的笑話,誰也不敢真的去編排皇上,不然,這皇上的女兒,怎麽能是格格呢?”
永璐道:“聖祖皇帝在位期間曾六次下江南,也從江南帶迴宮了不少女子,隻是當時,天下初定,平定吳三桂叛亂和收複三藩不久,雖然傳,但也沒有這麽嚴重。”
衛嬿婉:“如今太平盛世,人人吃喝不愁,自然會將注意放在別的方麵。”
璟妘道:“額娘,時候不早,咱們也早些迴去吧。”
“嗯,好。”
……
皇上躺在榻上換了個姿勢,進忠立刻來到皇上跟前跪下:“皇上要是聽累了,就再歇一會兒吧,要不……去各位主兒那兒走走?”
“皇後要處理後宮的事務,容妃朕前些日子剛見了她,其他人一臉討好獻媚,像是沒骨頭似的,朕誰都不想見。”
進忠迴頭看了一下那個說書的女先兒,隨後壓低聲音,湊到皇上耳邊道:“那……晚上水姑娘會過來。”
一聽這話,皇上立刻精神了:“極好,那……今晚照舊翻豫妃的牌子。”隨後,皇上便坐起身,進忠趕緊在旁扶著。
皇上邊朝外走一邊道:“這個女先兒說的書不錯,賞賜後封為官女子,交由皇後安排。明晚讓她侍寢。”
那女先兒趕緊放下手中的琴,叩頭謝恩:“謝皇上隆恩。”
出來後,皇上也放低聲音:“你安排水玲瓏的事情,太後知道嗎?”
“請皇上放心,這事兒奴才都不知道,另外,奴才我不敢居功,皇後娘娘感念皇上這幾年處理政務辛勞,豫妃娘娘將人都安排好了。皇後那邊,照舊每日安排嬪妃去服侍太後,隻是因皇上許久不見宮中其他嬪妃,皇後便讓奴才來請示皇上,可否每日午膳,與宮中嬪妃同用?”
皇上想了想,每日他從禦舟上迴來後,就得補覺,早上的話他起不來,確實太累,正午正好用完午膳後還能再睡一會兒:“好,那便全權交由皇後安排吧。”
“嗻。”
……
此時的宮外也有一頂轎子,上麵蓋著淺藍色的紗,轎子上的人被擋住臉,看不清,但一身胭脂紅色的衣裙格外鮮豔,手上還貼著水仙花箔。
眾人紛紛議論,說著青樓楚館的水玲瓏姑娘,可能是傍上哪個富商或者是官員了,紛紛感歎,要是自己有錢的話,將來一定娶十個和水玲瓏一樣的媳婦。
衛嬿婉都命人仔細檢查過水玲瓏,也沒有像上輩子那樣身著團龍紋的衣裳,在人來人往的街市招搖,而百姓們也沒有那些個腦袋,敢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編排皇上。
……
這天,太後召集戲班子,在午膳前,請宮中眾嬪妃與皇上聽戲,進忠隻好將皇上勸起來,皇上迷迷糊糊的,讓進忠他們給自己穿好衣服,上了轎子好歹還清醒了一點。
但聽著那些戲曲,皇上又開始昏昏欲睡。
今日唱的是牡丹亭,遊園驚夢:“姐姐,小生那一處尋不到,卻在這裏,小生恰好在花園內,折得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詩書,何不作詩一首?以賞此柳枝乎”
太後一扭頭,就發現皇上不知道什麽時候睡著了,太後不禁在心中懷疑:看來皇上與哀家的隔閡越來越深,連哀家編排的戲,皇上都不想聽。
但又看到皇上眼下烏青,便有些懷疑:“皇帝。皇帝?”
皇上猛地驚醒,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睡著了:“啊,皇額娘。”
“皇帝,怎麽出來了還如此疲倦?看你眼下的烏青,昨夜是不是沒睡好啊?要不,迴去歇息吧,不用陪哀家看戲了。”
皇上突然想起,昨天他用過午膳後就去了禦舟上,所以當晚沒“翻牌子”。
正想著如何解釋,衛嬿婉道:“迴皇額娘,皇上昨夜翻看蘇杭地方誌,了解風土人情,所以倦怠了。”
“是啊,皇額娘。”皇上很滿意衛嬿婉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兒子既然來了,就想多了解一些當地民情,畢竟距離上次,已經過去好多年了。”
太後也不知道信沒信:“喔,皇帝辛苦。”
皇上趕緊給衛嬿婉使眼色,示意她找個借口讓自己離開,他太困了,要迴去睡覺。
今日是太後做東請眾人看戲,皇後自然不能離開,衛嬿婉就朝豫妃使眼色:“皇上,讓豫妃扶您迴去歇息吧。”
“也好,皇額娘,那兒子就先告退了。”
“去吧。”
豫妃也起身:“臣妾告退。”
衛嬿婉帶領眾妃,與公主、皇子起身:“恭送皇上。”
……
“皇上好好歇息,夜來才能盡興呀。”說完豫妃還拉著皇上的衣服撒嬌:“而且,皇上昨天都沒帶著臣妾,虧了還是臣妾安排。”
“好好好,朕今夜一定帶著你。”
“臣妾多謝皇上。”
……
富察傅恆是皇上的禦前侍衛,帶領人在岸邊駐守,他自然也能察到,一些脂粉香氣濃鬱的女子,晚上登上禦舟,但因京城也沒有什麽關於皇上不好的留言,富察傅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
今日,衛嬿婉正好得了皇上的允許,微服前往民間,身旁除了茂倩,還有璟妧、永璐和璟妘跟著。
“額娘你看!”璟妘看著踩高蹺,頂著碗碟的藝人:“這人是會輕功嗎?”
永璐道:“這有什麽了不起,你哥哥我也會。”
璟妘道:“哼,神氣什麽,我也會,雖不如你的輕功厲害,但上個牆上個樹還是可以的。”
“你見過誰家公主上牆上樹?”
衛嬿婉提醒:“誒,永璐,今日微服出巡民間,小心引起百姓們注意。”
璟妧手拿著桂花糕跑迴來:“額娘,那邊有說書的。”璟妧壓低聲音道:’“和皇阿瑪有關。”
“哦?”
璟妧將桂花糕分給額娘和弟弟妹妹們:“可能是來的次數多了點,這百姓,還編排出了一個叫夏雨荷的人。還弄出了一個,流落在民間的格格。”
衛嬿婉笑道:“也是民間百姓傳的笑話,誰也不敢真的去編排皇上,不然,這皇上的女兒,怎麽能是格格呢?”
永璐道:“聖祖皇帝在位期間曾六次下江南,也從江南帶迴宮了不少女子,隻是當時,天下初定,平定吳三桂叛亂和收複三藩不久,雖然傳,但也沒有這麽嚴重。”
衛嬿婉:“如今太平盛世,人人吃喝不愁,自然會將注意放在別的方麵。”
璟妘道:“額娘,時候不早,咱們也早些迴去吧。”
“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