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皇後也得知了衛嬿婉平安生下九阿哥的事情。不禁點頭道:“好啊,如今嬿婉也算是兒女雙全了。”
然而,跟著這個消息一同到的,還有科爾沁部求娶大清嫡出公主的事情。
這按照科爾沁部曆來的傳統,親王之子成親是要居住在科爾沁部的,這就相當於遠嫁。
皇後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離別父母嫁到偏遠之地去,況且這去撫蒙的女子,無一不是早逝,亦或者是一生無子。
畢竟這蒙古哪怕是求娶公主,可仍然覺得滿人的血脈終究與蒙人不同,再加上那邊的風俗習慣,所嫁去的公主很難有生下孩子的。
皇後立刻命人收拾東西,準備前往齊魯之地,畢竟見麵三分情,再加上自己前不久剛死掉了小兒子。
皇後已經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的女兒嫁到那麽偏遠的地方去。
皇上的聽說皇後要過來時,起初也是吃了一驚,隨後心中也了然,知道皇後此次前來定是為了科爾沁部求娶嫡出公主的事情。
皇上對於此事猶豫不決,可朝中的大臣們卻有意出嫁皇後的女兒。
太後已經遠嫁了一個女兒,若是另一個也遠嫁,大臣們擔心太後會老懷傷心,可實際上是擔心太後實力龐大,容易威脅到皇上。
雖然皇後娘娘前不久剛死了兒子,如今膝下隻有和敬公主一人,若和敬公主若是遠嫁,那更是要了皇後的命。
但就算要了命,又如何呢?
沒有了皇後,那就表示後位空了出來,那些出身上三旗的士族們便都認為自己的女兒能有機會。
如今,宮中高位的妃子們,純貴妃雖然有二子一女,可卻是漢軍旗出身,兒女雙全的衛嬿婉也是漢人,大清曆朝曆代都沒有出過漢人皇後。
雖說聖祖康熙皇帝的親額娘是漢人,但也是直接封了太後,而沒封皇後。
清朝皇帝登基後,往往會將自己的親額娘封為皇後,將自己納入嫡子的名頭,可康熙皇帝卻一直都是庶子的身份,隻因自己的母親是漢人,遭到大臣們的反對,無法將其封為皇後。
嘉妃金玉妍又是李朝玉氏送來的貢品,一個貢品怎麽可能做皇後呢?
這大清朝又不像元朝,是不會讓一個貢品做皇後的。
慎妃出身下五旗,又是宮女上位,膝下更是隻有一個女兒,後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嫻貴妃雖然出身上三旗的烏拉那拉氏,但是家中早已沒有重臣,誰都知道烏拉那拉氏沒有前朝的重臣,隻有後宮的女人。
而如今的嫻貴妃更是窩囊,自己的阿瑪死了,雖說當初是在冷宮,可出冷宮後卻隻往家裏寄,那些賣不出去的首飾,老夫人沒了丈夫,也沒有什麽門路能賣掉那些首飾,隻能放在家裏招灰。
太後得知皇後突然過來,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但又覺得應該是富察氏那邊給她施壓了。
可直到皇後快到了,太後這才從玫嬪的口中得知,前朝商議科爾沁部求娶嫡出公主的事情。
太後立刻通知訥親,聯合朝中大臣堅決反對到底,玫嬪和慶貴人也來勸說,舒嬪來了之後,也隻是勸皇上不要那麽心煩。
……
等皇後走後,宮中就隻剩下如懿一個嬪妃,如懿早就察覺自己這些紅疹隻是接觸一些東西引起的,並非是痘疫。
一直等到皇後離開,如懿才找到機會,偷偷換上平民的衣服,準備悄悄前往齊魯之地找皇上。
可臨走前,一個繡娘將一封信交給如懿,說這是海蘭臨死之前拚死送出來的,之前之所以不敢拿出來,是害怕人多口雜。如今,這宮中隻剩下如懿一個嬪妃,自然也不需要再隱瞞。
如懿開信封,裏麵開頭皆是海蘭對她的叮囑,說是往後沒了自己,希望姐姐能夠好好的,自己會在天上永遠保佑姐姐。
越往後看,如懿的心中越忐忑。
“我當初是被我兄長送進王府,一開始兄長拚命打通關係,確實是想讓我成為當今皇上的女人,可我太害怕了,我打小就不喜歡那些男人,覺得他們粗魯,可誰知,當皇上得逞後,居然直接離開,我被毀了清白,本來隻有一死,幸得姐姐相救。”
“慢慢的,我覺得姐姐是那麽的溫柔,可我卻擔心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直到當時,姐姐生辰當天的一句話,姐姐說:我喜歡藍色,而姐姐喜歡紫色,一紫一藍最相配。打那之後我便認定,姐姐對我的情誼也是一樣的……”
後麵的內容如懿不敢再看,直接將那幾遝紙全部燒掉,燒掉之後,如懿直接幹嘔起來。
想不到,海蘭真的對自己有那樣的感情,怎麽可以?自己與她清清白白,她居然這樣去想自己,難怪自己的少年郎在自己出冷宮後,雖然表麵上寵愛自己,但實際上,大多數都是蓋著被子純聊天,原來是因為海蘭。
如懿立刻命芸枝和菱枝準備東西,再讓三寶外出悄悄安排馬車,同時也遞個消息給李玉,希望他能在那邊接應她,來個裏應外合,絕對不會讓人察覺到。
如懿對著鏡子梳妝,同時戴上自己最精致的護甲。她要去向自己的少年郎解釋清楚,從始至終,自己的心中隻有他一人,從沒有過別人。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既斷腸。
如懿看著鏡中的自己,決心不再軟弱,宮中的主子有三位皇上,皇後與太後,皇上肯定是站在自己這邊,剩下的就是想辦法得到太後的庇佑。
芸枝得知如懿所想,心中也覺得如懿這次應該是真的想通了,看來往後,她們便不會再跟著吃苦,每逢年節的賞賜也能增多。
芸枝笑的開心:“主兒聰慧。”
……
然而,跟著這個消息一同到的,還有科爾沁部求娶大清嫡出公主的事情。
這按照科爾沁部曆來的傳統,親王之子成親是要居住在科爾沁部的,這就相當於遠嫁。
皇後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離別父母嫁到偏遠之地去,況且這去撫蒙的女子,無一不是早逝,亦或者是一生無子。
畢竟這蒙古哪怕是求娶公主,可仍然覺得滿人的血脈終究與蒙人不同,再加上那邊的風俗習慣,所嫁去的公主很難有生下孩子的。
皇後立刻命人收拾東西,準備前往齊魯之地,畢竟見麵三分情,再加上自己前不久剛死掉了小兒子。
皇後已經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的女兒嫁到那麽偏遠的地方去。
皇上的聽說皇後要過來時,起初也是吃了一驚,隨後心中也了然,知道皇後此次前來定是為了科爾沁部求娶嫡出公主的事情。
皇上對於此事猶豫不決,可朝中的大臣們卻有意出嫁皇後的女兒。
太後已經遠嫁了一個女兒,若是另一個也遠嫁,大臣們擔心太後會老懷傷心,可實際上是擔心太後實力龐大,容易威脅到皇上。
雖然皇後娘娘前不久剛死了兒子,如今膝下隻有和敬公主一人,若和敬公主若是遠嫁,那更是要了皇後的命。
但就算要了命,又如何呢?
沒有了皇後,那就表示後位空了出來,那些出身上三旗的士族們便都認為自己的女兒能有機會。
如今,宮中高位的妃子們,純貴妃雖然有二子一女,可卻是漢軍旗出身,兒女雙全的衛嬿婉也是漢人,大清曆朝曆代都沒有出過漢人皇後。
雖說聖祖康熙皇帝的親額娘是漢人,但也是直接封了太後,而沒封皇後。
清朝皇帝登基後,往往會將自己的親額娘封為皇後,將自己納入嫡子的名頭,可康熙皇帝卻一直都是庶子的身份,隻因自己的母親是漢人,遭到大臣們的反對,無法將其封為皇後。
嘉妃金玉妍又是李朝玉氏送來的貢品,一個貢品怎麽可能做皇後呢?
這大清朝又不像元朝,是不會讓一個貢品做皇後的。
慎妃出身下五旗,又是宮女上位,膝下更是隻有一個女兒,後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嫻貴妃雖然出身上三旗的烏拉那拉氏,但是家中早已沒有重臣,誰都知道烏拉那拉氏沒有前朝的重臣,隻有後宮的女人。
而如今的嫻貴妃更是窩囊,自己的阿瑪死了,雖說當初是在冷宮,可出冷宮後卻隻往家裏寄,那些賣不出去的首飾,老夫人沒了丈夫,也沒有什麽門路能賣掉那些首飾,隻能放在家裏招灰。
太後得知皇後突然過來,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但又覺得應該是富察氏那邊給她施壓了。
可直到皇後快到了,太後這才從玫嬪的口中得知,前朝商議科爾沁部求娶嫡出公主的事情。
太後立刻通知訥親,聯合朝中大臣堅決反對到底,玫嬪和慶貴人也來勸說,舒嬪來了之後,也隻是勸皇上不要那麽心煩。
……
等皇後走後,宮中就隻剩下如懿一個嬪妃,如懿早就察覺自己這些紅疹隻是接觸一些東西引起的,並非是痘疫。
一直等到皇後離開,如懿才找到機會,偷偷換上平民的衣服,準備悄悄前往齊魯之地找皇上。
可臨走前,一個繡娘將一封信交給如懿,說這是海蘭臨死之前拚死送出來的,之前之所以不敢拿出來,是害怕人多口雜。如今,這宮中隻剩下如懿一個嬪妃,自然也不需要再隱瞞。
如懿開信封,裏麵開頭皆是海蘭對她的叮囑,說是往後沒了自己,希望姐姐能夠好好的,自己會在天上永遠保佑姐姐。
越往後看,如懿的心中越忐忑。
“我當初是被我兄長送進王府,一開始兄長拚命打通關係,確實是想讓我成為當今皇上的女人,可我太害怕了,我打小就不喜歡那些男人,覺得他們粗魯,可誰知,當皇上得逞後,居然直接離開,我被毀了清白,本來隻有一死,幸得姐姐相救。”
“慢慢的,我覺得姐姐是那麽的溫柔,可我卻擔心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直到當時,姐姐生辰當天的一句話,姐姐說:我喜歡藍色,而姐姐喜歡紫色,一紫一藍最相配。打那之後我便認定,姐姐對我的情誼也是一樣的……”
後麵的內容如懿不敢再看,直接將那幾遝紙全部燒掉,燒掉之後,如懿直接幹嘔起來。
想不到,海蘭真的對自己有那樣的感情,怎麽可以?自己與她清清白白,她居然這樣去想自己,難怪自己的少年郎在自己出冷宮後,雖然表麵上寵愛自己,但實際上,大多數都是蓋著被子純聊天,原來是因為海蘭。
如懿立刻命芸枝和菱枝準備東西,再讓三寶外出悄悄安排馬車,同時也遞個消息給李玉,希望他能在那邊接應她,來個裏應外合,絕對不會讓人察覺到。
如懿對著鏡子梳妝,同時戴上自己最精致的護甲。她要去向自己的少年郎解釋清楚,從始至終,自己的心中隻有他一人,從沒有過別人。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既斷腸。
如懿看著鏡中的自己,決心不再軟弱,宮中的主子有三位皇上,皇後與太後,皇上肯定是站在自己這邊,剩下的就是想辦法得到太後的庇佑。
芸枝得知如懿所想,心中也覺得如懿這次應該是真的想通了,看來往後,她們便不會再跟著吃苦,每逢年節的賞賜也能增多。
芸枝笑的開心:“主兒聰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