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朔的產生,其實是武行一手造就的。
蘇年聽著莊燦說起了蓬朔的曆史和武行的曆史,說起來的時候,莊燦還有點得意和自豪。
這個城市原本並不是個很大的城市,以前隻是一個比較大的鎮子。
鎮子起源於什麽時代已經不可考證了,但是根據城裏的老人講,當初蓬朔的曆史,能夠一直追溯到唐代。
在那個時候,蓬朔這個位置,就相當於邊境。
向裏走就是繁榮的東土,向西就是浩瀚無邊的西域,裏麵生活著剽悍的匈奴,以及西域各國的居民。
因此這樣的邊鎮,幾乎就相當於軍鎮差不多了。
由於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加上民族交融,所以蓬朔的民風才會一直這樣剽悍,世世代代都十分好武。
武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並且紮根在了蓬朔。
隨著時代的推移,在近代戰爭時期,蓬朔的武術發展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當初這個鎮子甚至一度因為人員的流失和死亡而差點荒廢下來,但是武行總會留下一些人看守著鎮子,等待著居民的迴歸。
後來,因為在附近發現了煤礦,蓬朔這個已經有些沒落的鎮子才被重新啟用。
鎮子附近的交通是現成的,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西出的商隊經過,於是上麵就將工廠的位置定在了這裏。
隨著城市被建立起來,以前蓬朔的老居民也都慢慢地重新迴到了祖地。
武行的人們迴來了,帶來了代代流傳的武學,並且在這裏繼續流傳下來。
隻不過這個時候,他們教學的對象變成了外地來的工人和商人子弟。
莊燦說道:“那個時候其實還很忌諱這些的,國家把武術變成了一種健身和觀賞性更重的活動,而將搏擊的部分分離出去成為了現代搏擊。”
“那個時代教人練武不止會被調查,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被處理。所以隻能偷偷地教,也不敢收錢,隻能是讓學生家裏輪流提供飯吃。”
“你要知道,練武和做苦工是不一樣的。工廠的工作太過繁重,如果去幹活了,武功就練不好了。”
“老一輩的武行人基本上都不會選擇去工作,所以隻能用這種辦法來維持生計。”
“不過好在,蓬朔的zf當時也很看好這種傳統,所以請了幾個老師傅到警隊當教員,年輕的武行人也進入了係統。”
“武行就是這樣慢慢傳承下來的。”
“後來世道好一些了,漸漸地有人開始靠著這一行吃飯,蓬朔就多了很多武館,我師傅家的就是其中的一家。”
“那你師父的仇人呢?”蘇年問道。
莊燦解釋說:“我師傅的仇人不是蓬朔的人,聽說是京城來的,那個地方習武的人也很多。”
“當年真的基因為你師父踹了他一腳,他就記恨了這麽多年?”蘇年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嗯……還可能是因為我師傅娶了我師娘?”莊燦說道。
“哦。”這就是家務事了,蘇年不想繼續這種話題,便問道:“你知道蓬朔哪兒有賣犛牛角梳的嗎?正宗的那種。”
“啊?”任莊燦摸爬滾打這麽多年,也差點沒反應過來蘇年的思維跳躍。
羅英在旁邊“噗嗤”一笑,越發覺得蘇年有意思了。
這個時候,莊燦也反應過來,說道:“犛牛角梳的話,其實養犛牛的地方還在蓬朔的更西邊,雖然蓬朔也有,但還是去西邊比較好。”
“西邊?另一個城市嗎?”
“那倒不至於,那一片犛牛的養殖草場,其實也不是很正規,隻不過因為犛牛養得很正,所以出名。大概就在蓬朔西邊不遠,和另一個城市的中間。”
“哦,燦爺熟悉嗎?”
莊燦搖頭:“我是不熟悉,但是有人熟悉,到時候我接受給你。其實你要是不說,我也會建議你去看看。”
“為什麽?”
“因為那個地方是地攤的天下,真正的好東西,都在地攤上。”
說完,莊燦便不多說了,蘇年知道他的意思是讓他倒是自己去看看就清楚了。
於是蘇年的心中就梗棘期待了起來。
從瀾城到蓬朔,這個路程可比之前去大南灣的時候還遠,整整三十個鍾頭的火車,中間還要倒兩次車。
至於為什麽不坐飛機,是因為飛機也不能到蓬朔的附近,之後就要坐汽車,那樣花費的時間更長。
而火車能夠直接到蓬朔附近的一個城市,下了火車,汽車的車程也不過兩三個小時。
莊燦已經來熟了,一切都聽他安排就對了。
上了車沒過多久之後,莊燦便躺在臥鋪上不出聲了。
他們三個人坐車,一個軟臥的隔間還有一個陌生人,莊燦他們也不好談什麽私人的事情。
跟他們一個隔間的是個小姑娘,看起來二十歲上下的模樣。
上車之後偷偷探頭看了看包廂裏麵,發現裏麵還有羅英這麽一個女生,便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蘇年在火車上和蘇曉一邊聊天一邊看著蓬朔的一些資料,還有網上購買犛牛角梳的旅行經驗。
確實和莊燦說得一樣,蓬朔的西邊有一個很大的犛牛產品集散地,大批量的犛牛產品在這裏分銷。
除了正規的銷售之外,在附近也伴隨著大量的私人攤位。
這些人都是從更西邊來,到養殖基地養殖犛牛,又會點手藝,能自己做點手工藝品的養殖場職工或者職工家屬。
不過這個地攤行的口碑不錯。
集散地隻出售半成品,進一步的加工都是送到大廠子做的。
所以如果想要購買成品,在集散地的正規出售點是沒有希望的,隻能從這些地攤上購買。
而這些職工又都是正宗的西邊人,有些人甚至從小就跟犛牛睡在一起。
他們的手藝都是祖傳的,製作的時候手法專業,又沒有什麽小心思,做的十分精致耐用。
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網紅地攤,十分受歡迎。
蘇年又看了看幾個蓬朔有名的拍照點,其中一個就是在蓬朔附近的山上,從山頭上俯瞰城區。
新城區和老城區的涇渭分明,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十分的奇特。
這麽看著,過了大概二十個鍾頭,他們就到了第一個停留站,下了車之後開始等待轉車。
蘇年敏銳地在候車大廳發現了那個和他們一個包廂的女孩。
“怎麽?喜歡那種類型的?”羅英問道:“喜歡就去搭訕啊!偷看算什麽本事?最好趁著等車這兩個鍾頭把她……”
“停停停!”不能讓這個老巫女繼續說下去了:“我就是看了一眼,你到底腦補了多少的東西?”
羅英嗬嗬一笑:“看一眼不就足夠腦補出兩個多小時了?”
莊燦偷笑,蘇年無奈,站起身來說道:“我去買點東西吃,你們想要什麽?”
在這兒就隻有蘇年的年齡最小,當然是他去跑腿,他特別有自知之明。
莊燦一點都不客氣:“樓上啃爺的雞腿堡,給我來三個,一份辣翅,大杯可樂。”
羅英說道:“那我就順便一起吧,隨便一個漢堡,最好是海鮮的,一杯奶昔。”
蘇年點點頭,轉身上了樓,迴來的時候遞給他們兩個一人一個紙袋,自己則是拿出了順手買的肉夾饃。
“我曹,我們吃快餐,你居然吃肉夾饃?”莊燦說道。
蘇年無辜道:“你們不是說要啃爺?”
羅英被逗笑了,對莊燦說道:“有人給你買著吃就不錯了!還挑什麽挑?你怎麽不自己買去?真把自己當爺了啊!”
蘇年看著他們倆,問道:“你們倆是怎麽認識的?”
莊燦吃著雞腿堡,想了半天,最終迴憶全都化為了一聲歎息:“唉!孽緣吧!”
羅英卻絲毫不給麵子,直接說道:“這家夥當年看上了我妹妹,然後被我打了一頓。”
“分明是你被我打了一頓!”莊燦絲毫不示弱。
感情這是勢均力敵了,怪不得莊燦會請羅英過來助拳。
“這也行?你不同意?”蘇年問。
羅英無奈:“不是我不同意,實在是因為當時他以為那是我妹妹,但是其實那是我弟弟。”
說到這裏,莊燦的臉上也是難看起來:“我是個老實人,哪兒知道還有女裝大佬這種東西?”
蘇年也被逗笑了。
莊燦假意冷笑著威脅:“這件事情你就給我爛在心裏,如果讓我知道你透露給別人……”
“行行行,您燦爺在瀾城地頭上還是好使,我可不敢外傳。”
“這還差不多!”
三個人吃完了飯,莊燦就看著蘇年一口一口將五個肉夾饃吞進肚子裏,連口水都沒喝。
“怪不得你這麽能打,比我還能吃?”他詫異了。
蘇年說道:“能吃不一定能打,我舍友吃雞腿堡,一頓至少七個起呢,體側都不及格。”
這能一樣嗎?莊燦無語。
等了一個多小時,上了另一趟車,三個人找好鋪位坐下等待著發車,便看到門口探進來一個腦袋。
探進來左右看了看,然後鬆了一口氣的樣子,畫麵很熟悉。
這個時候,門口的姑娘也發現了,這不就是上一趟車一起的那三位嗎?
“那個……好巧啊!”
蘇年聽著莊燦說起了蓬朔的曆史和武行的曆史,說起來的時候,莊燦還有點得意和自豪。
這個城市原本並不是個很大的城市,以前隻是一個比較大的鎮子。
鎮子起源於什麽時代已經不可考證了,但是根據城裏的老人講,當初蓬朔的曆史,能夠一直追溯到唐代。
在那個時候,蓬朔這個位置,就相當於邊境。
向裏走就是繁榮的東土,向西就是浩瀚無邊的西域,裏麵生活著剽悍的匈奴,以及西域各國的居民。
因此這樣的邊鎮,幾乎就相當於軍鎮差不多了。
由於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加上民族交融,所以蓬朔的民風才會一直這樣剽悍,世世代代都十分好武。
武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並且紮根在了蓬朔。
隨著時代的推移,在近代戰爭時期,蓬朔的武術發展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當初這個鎮子甚至一度因為人員的流失和死亡而差點荒廢下來,但是武行總會留下一些人看守著鎮子,等待著居民的迴歸。
後來,因為在附近發現了煤礦,蓬朔這個已經有些沒落的鎮子才被重新啟用。
鎮子附近的交通是現成的,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西出的商隊經過,於是上麵就將工廠的位置定在了這裏。
隨著城市被建立起來,以前蓬朔的老居民也都慢慢地重新迴到了祖地。
武行的人們迴來了,帶來了代代流傳的武學,並且在這裏繼續流傳下來。
隻不過這個時候,他們教學的對象變成了外地來的工人和商人子弟。
莊燦說道:“那個時候其實還很忌諱這些的,國家把武術變成了一種健身和觀賞性更重的活動,而將搏擊的部分分離出去成為了現代搏擊。”
“那個時代教人練武不止會被調查,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被處理。所以隻能偷偷地教,也不敢收錢,隻能是讓學生家裏輪流提供飯吃。”
“你要知道,練武和做苦工是不一樣的。工廠的工作太過繁重,如果去幹活了,武功就練不好了。”
“老一輩的武行人基本上都不會選擇去工作,所以隻能用這種辦法來維持生計。”
“不過好在,蓬朔的zf當時也很看好這種傳統,所以請了幾個老師傅到警隊當教員,年輕的武行人也進入了係統。”
“武行就是這樣慢慢傳承下來的。”
“後來世道好一些了,漸漸地有人開始靠著這一行吃飯,蓬朔就多了很多武館,我師傅家的就是其中的一家。”
“那你師父的仇人呢?”蘇年問道。
莊燦解釋說:“我師傅的仇人不是蓬朔的人,聽說是京城來的,那個地方習武的人也很多。”
“當年真的基因為你師父踹了他一腳,他就記恨了這麽多年?”蘇年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嗯……還可能是因為我師傅娶了我師娘?”莊燦說道。
“哦。”這就是家務事了,蘇年不想繼續這種話題,便問道:“你知道蓬朔哪兒有賣犛牛角梳的嗎?正宗的那種。”
“啊?”任莊燦摸爬滾打這麽多年,也差點沒反應過來蘇年的思維跳躍。
羅英在旁邊“噗嗤”一笑,越發覺得蘇年有意思了。
這個時候,莊燦也反應過來,說道:“犛牛角梳的話,其實養犛牛的地方還在蓬朔的更西邊,雖然蓬朔也有,但還是去西邊比較好。”
“西邊?另一個城市嗎?”
“那倒不至於,那一片犛牛的養殖草場,其實也不是很正規,隻不過因為犛牛養得很正,所以出名。大概就在蓬朔西邊不遠,和另一個城市的中間。”
“哦,燦爺熟悉嗎?”
莊燦搖頭:“我是不熟悉,但是有人熟悉,到時候我接受給你。其實你要是不說,我也會建議你去看看。”
“為什麽?”
“因為那個地方是地攤的天下,真正的好東西,都在地攤上。”
說完,莊燦便不多說了,蘇年知道他的意思是讓他倒是自己去看看就清楚了。
於是蘇年的心中就梗棘期待了起來。
從瀾城到蓬朔,這個路程可比之前去大南灣的時候還遠,整整三十個鍾頭的火車,中間還要倒兩次車。
至於為什麽不坐飛機,是因為飛機也不能到蓬朔的附近,之後就要坐汽車,那樣花費的時間更長。
而火車能夠直接到蓬朔附近的一個城市,下了火車,汽車的車程也不過兩三個小時。
莊燦已經來熟了,一切都聽他安排就對了。
上了車沒過多久之後,莊燦便躺在臥鋪上不出聲了。
他們三個人坐車,一個軟臥的隔間還有一個陌生人,莊燦他們也不好談什麽私人的事情。
跟他們一個隔間的是個小姑娘,看起來二十歲上下的模樣。
上車之後偷偷探頭看了看包廂裏麵,發現裏麵還有羅英這麽一個女生,便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蘇年在火車上和蘇曉一邊聊天一邊看著蓬朔的一些資料,還有網上購買犛牛角梳的旅行經驗。
確實和莊燦說得一樣,蓬朔的西邊有一個很大的犛牛產品集散地,大批量的犛牛產品在這裏分銷。
除了正規的銷售之外,在附近也伴隨著大量的私人攤位。
這些人都是從更西邊來,到養殖基地養殖犛牛,又會點手藝,能自己做點手工藝品的養殖場職工或者職工家屬。
不過這個地攤行的口碑不錯。
集散地隻出售半成品,進一步的加工都是送到大廠子做的。
所以如果想要購買成品,在集散地的正規出售點是沒有希望的,隻能從這些地攤上購買。
而這些職工又都是正宗的西邊人,有些人甚至從小就跟犛牛睡在一起。
他們的手藝都是祖傳的,製作的時候手法專業,又沒有什麽小心思,做的十分精致耐用。
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網紅地攤,十分受歡迎。
蘇年又看了看幾個蓬朔有名的拍照點,其中一個就是在蓬朔附近的山上,從山頭上俯瞰城區。
新城區和老城區的涇渭分明,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十分的奇特。
這麽看著,過了大概二十個鍾頭,他們就到了第一個停留站,下了車之後開始等待轉車。
蘇年敏銳地在候車大廳發現了那個和他們一個包廂的女孩。
“怎麽?喜歡那種類型的?”羅英問道:“喜歡就去搭訕啊!偷看算什麽本事?最好趁著等車這兩個鍾頭把她……”
“停停停!”不能讓這個老巫女繼續說下去了:“我就是看了一眼,你到底腦補了多少的東西?”
羅英嗬嗬一笑:“看一眼不就足夠腦補出兩個多小時了?”
莊燦偷笑,蘇年無奈,站起身來說道:“我去買點東西吃,你們想要什麽?”
在這兒就隻有蘇年的年齡最小,當然是他去跑腿,他特別有自知之明。
莊燦一點都不客氣:“樓上啃爺的雞腿堡,給我來三個,一份辣翅,大杯可樂。”
羅英說道:“那我就順便一起吧,隨便一個漢堡,最好是海鮮的,一杯奶昔。”
蘇年點點頭,轉身上了樓,迴來的時候遞給他們兩個一人一個紙袋,自己則是拿出了順手買的肉夾饃。
“我曹,我們吃快餐,你居然吃肉夾饃?”莊燦說道。
蘇年無辜道:“你們不是說要啃爺?”
羅英被逗笑了,對莊燦說道:“有人給你買著吃就不錯了!還挑什麽挑?你怎麽不自己買去?真把自己當爺了啊!”
蘇年看著他們倆,問道:“你們倆是怎麽認識的?”
莊燦吃著雞腿堡,想了半天,最終迴憶全都化為了一聲歎息:“唉!孽緣吧!”
羅英卻絲毫不給麵子,直接說道:“這家夥當年看上了我妹妹,然後被我打了一頓。”
“分明是你被我打了一頓!”莊燦絲毫不示弱。
感情這是勢均力敵了,怪不得莊燦會請羅英過來助拳。
“這也行?你不同意?”蘇年問。
羅英無奈:“不是我不同意,實在是因為當時他以為那是我妹妹,但是其實那是我弟弟。”
說到這裏,莊燦的臉上也是難看起來:“我是個老實人,哪兒知道還有女裝大佬這種東西?”
蘇年也被逗笑了。
莊燦假意冷笑著威脅:“這件事情你就給我爛在心裏,如果讓我知道你透露給別人……”
“行行行,您燦爺在瀾城地頭上還是好使,我可不敢外傳。”
“這還差不多!”
三個人吃完了飯,莊燦就看著蘇年一口一口將五個肉夾饃吞進肚子裏,連口水都沒喝。
“怪不得你這麽能打,比我還能吃?”他詫異了。
蘇年說道:“能吃不一定能打,我舍友吃雞腿堡,一頓至少七個起呢,體側都不及格。”
這能一樣嗎?莊燦無語。
等了一個多小時,上了另一趟車,三個人找好鋪位坐下等待著發車,便看到門口探進來一個腦袋。
探進來左右看了看,然後鬆了一口氣的樣子,畫麵很熟悉。
這個時候,門口的姑娘也發現了,這不就是上一趟車一起的那三位嗎?
“那個……好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