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思雨隱約還記得昨天自己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還有被蘇年架到廁所去吐,簡直就是把人丟大了。
蘇曉安慰說:“沒關係的呀!蘇年不會在意的。”
她不說還好,這一說,寧思雨就更加難受起來了。
總你隻,是有一點時間他不會想再見蘇年了,至於之前對於蘇年的怨念,也開始消散了。
蘇年倒是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笑著對蘇曉說:“那倒是還多虧喝了這一頓酒了。”
看向蘇年的電腦上,蘇曉就看到了上麵的合同。
“蘇年,你要開公司了嗎?”
蘇曉苦笑了一下,心道我倒是想,但是係統現在還沒有給我開放商業用地的擁有權,怎麽開公司?
於是他將自己和蒲蓉的合作說了一遍,蘇曉聽得也是有些懵逼。
“原來還能這麽操作的嗎?那……那蘇年,你以後是不是就可以坐著收錢了?”
蘇年笑道:“哪有那麽容易?地攤上的形式瞬息萬變,想要掌控地攤行的走向,總得我自己摸清楚才行。”
“哦。”蘇曉很想說那不還是整天沒時間?
看著她的樣子,蘇年便知道著姑娘在想什麽,便說道:“不過也不用天天都去,你看我現在,其實就已經夠清閑的了。”
蘇曉嘿嘿一笑,坐在蘇年的旁邊,輕輕晃著身子,哼著歌。
寧思雨和蘇年和好了,她很開心,以後蘇年還能多些時間陪自己,她又多開心了一點。
蘇年也是微微一笑,繼續看著上麵的合同。
合同是蒲蓉找專門的人起草的,不是說蘇年害怕蒲蓉坑自己,而是今後他總要接觸這些東西。
現在,他應該學著去看這些文件了。
花費了好長的時間,查了不少的資料,蘇年才將一份合同看完,然後長出了一口氣。
上麵的這些條款,有很多看起來簡單的很,但是實際上換一種說法,就能多出許多理解方法。
人類怎麽能搞明白這種東西?蘇年有點頭疼。
徐知年哈哈笑著:“你可以請個律師幫忙給你看,等看得多了,你自己也就都能看懂了。”
蘇年搖了搖頭,他還是喜歡親自來,不過找個律師幫忙提醒,或許真的可行。
蒲蓉的行動很快,或者說是蒲鏵的手下行動很快。
他們的公司沒過幾天就徹底變了個樣子,從以前的一個進出貨物的公司,徹底變成了人力派遣。
公司裏隻留下了幾個必要的行政人員,其他的人全都遣散了。
但是這些被遣散的人倒是都沒有不開心,反而是歡天喜地離開的公司。
在蒲氏企業這樣的地方,但凡是個有點上進心的員工,誰不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
本來他們被派到這個半死不活的公司挺不樂意的,隻不過是總公司的指派,他們沒有辦法反抗。
現在有機會離開,總公司肯定不至於讓他們失業,全都分派到了其他的實缺上,今後自有大展宏圖的機會。
而蒲蓉公司留下來的那幾個人,也不知道這個公司將來會變成什麽樣。
剩下的,就是將原本從孤兒院出來的那些人整編,然後開始培訓。
培訓的教官當然就是肚子的那些兄弟。
這些人原本都隻是一些不入流的小混混,後來跟著蘇年賺了錢,一個個也都開始學著變成文明人。
現在蘇年告訴他們,他們不僅可以賺錢,而且還能進入公司,擁有正式的職位,享受五險一金的福利待遇。
這樣的好事情,他們怎麽可能放過?
夭夭和楚楚也是有點沒反應過來,怎麽突然就有了一個公司?
總之,這一次蘇年的地攤行是真的變得正規化了,從培訓到處理收入和支出,都有了一個正式的管理方式。
不過雖然公司是存在了,但是公司的功能畢竟隻是人力派遣。
公司沒有能力負責進貨出貨,也沒有能力將所有地攤的收入統合,隻能作為一個人力的中轉站。
而其實蘇年要保持的也正是這樣的模式。
他早就說過,地攤之所以是地攤,那就是因為地攤是以人為本位的。
人們逛地攤,享受的不僅僅是挑選更實惠商品的過程,還有那種和人交互的方式。
今後他的分攤位上,依然還是要以分攤主為主,甚至讓他們開發出自己獨特的地攤形式才更好。
於是在這樣的轉變下,十一月份剛開始沒過多久,蘇年的第二個大型攤位在逢源街展開了。
逢源街原本是有地攤聯盟的,學習蘇年的地攤聯盟家裏的一個內部合作組織。
蘇年的突然出現,讓這個聯盟的成員都是有些慌張。
“你們說,蘇年會不會想接手我們的聯盟?畢竟承溪路那邊的聯盟,也是以蘇年為主導,我聽說大學那邊的……”
“嗬!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聯盟,怎麽能讓他說拿走就拿走?”
“可是我覺得,蘇年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如果他能帶著我們一起發財的話……”
“發財?你還真以為地攤能發財了?你擺了一輩子地攤怎麽到老傻了?”
“是啊,地攤畢竟隻是地攤,想靠著這個發財?除非你是倒鬥的吧?”
“而且你可看清楚了,蘇年能生意興隆,靠的就是他那些稀奇古怪的商品,他能把那些東西拿出來跟我們分享嗎?”
“這……”
一眾聯盟的成員都是陷入了沉思。
過了良久,終於有人開口再次說道:“總之,蘇年來了,我們一定要小心!”
“對,逢源街的地攤聯盟是大家一起組建的,就算是蘇年也不能橫插一手,不過如果他願意接受聯盟的調控……”
“這你就不要想了,我們調控什麽?人家是開箱的攤位,你能控製價格嗎?而且蘇年又不隻是一個攤位,他所有的攤位都是平價的。”
“說的也是,總之我們就萬分小心,做好自己,這些就足夠了。”
於是逢源路的地攤聯盟組成了提防蘇年統一戰線,小心地觀察著蘇年的動向,小心著他會有什麽越界的地方。
但是蘇年似乎真的隻是來這邊開拓生意的。
來到逢源路的當天下午,他還找了逢源路地攤聯盟的兩位發起者一起吃了個飯,飯局上什麽都沒說,隻說是打個招唿。
至於蘇年的攤位到底鋪開多大,到底有沒有什麽新的改變,這些他們都沒管。
畢竟逢源路的地麵也不小,而且這邊的地攤文化發展還不如承溪路,有大塊的地方供蘇年施展。
蘇年幾乎是兩天便將第二個大攤位建立了起來,並且迅速進入了盈利狀態。
他的開箱地攤本來在瀾城就已經是眾所周知了,現在逢源路上多了他的攤位,自然是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不過大街上開箱的攤位也不少,最後竟然變成了掛字號的程度。
這還是肚子一個小兄弟想出來的招數,定製了幾麵上麵寫著“蘇”字的錦旗,掛在攤位的頭前。
就跟商店的招牌一樣。
好好地商業街,就因為這麵旗,突然就多了些古風的韻味。
蘇年也沒有抗拒,這樣反而能夠增加他的知名度,他現在要一口氣打開四個大攤位,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名氣。
於是蘇年又在網上火了一次。
蘇曉看著網上的信息,為蘇年開心的同時,也是有點幽怨。
之前蘇年就告訴過她,一旦進入十二月份,第一場大雪下完之後,地攤行的生意就將進入一個低迷的時期。
他一定要在十一月份盡量地將自己的攤位鋪開,借助著公司成立和現在的勢頭,以及從單繆那裏弄來的商品。
所以這些天她一定是很忙的,甚至有時候臉吃飯都顧不上。
確實,蘇年真的已經沒時間吃飯了,他經常奔走在很多不同的攤位上。
在逢源路上第一個大攤位成功之後,蘇年就徹底放開了大步子。
在拿出單繆商品的同時,在文士路上同時打開了另一個大攤位,除此之外,老城區以及批發市場的位置,他也同樣開了兩個大攤位。
老城區和批發市場的攤位,可以說是讓蘇年最操心的。
他從來都沒有嚐試過在這樣的地方開箱,畢竟老城區和批發市場的氛圍,是他掌控不住的。
這裏的生活節奏和風格,與商業街和大學附近完全不同。
這裏的人們更加務實,對於商品的選擇更趨向於實用和實惠,開箱這種生意更多了些娛樂性質,顯然和這裏的範圍格格不入。
而除了開箱之外,蘇年目前尚且還沒有找到其他攤位突破地攤極限的方法。
所以,蘇年這些天就一直在這兩個地方跑著,結果努力了大概四天的時間,發現確實是完全不能盈利。
年哥,要不我們換地方吧?
在這兩個重要攤位上的,自然都是自己熟悉的人,是肚子那幫兄弟裏麵的人。
他們當然也看出來了,老城區的人對開箱什麽的根本就不感冒。
而且現在整個公司都開始正式進行績效工資的形式,誰賺得多誰賺的少一目了然,畢竟都是自己擺攤賺來的錢。
蘇年皺了皺眉頭,難道真就要放棄這一片市場了嗎?
蘇曉安慰說:“沒關係的呀!蘇年不會在意的。”
她不說還好,這一說,寧思雨就更加難受起來了。
總你隻,是有一點時間他不會想再見蘇年了,至於之前對於蘇年的怨念,也開始消散了。
蘇年倒是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笑著對蘇曉說:“那倒是還多虧喝了這一頓酒了。”
看向蘇年的電腦上,蘇曉就看到了上麵的合同。
“蘇年,你要開公司了嗎?”
蘇曉苦笑了一下,心道我倒是想,但是係統現在還沒有給我開放商業用地的擁有權,怎麽開公司?
於是他將自己和蒲蓉的合作說了一遍,蘇曉聽得也是有些懵逼。
“原來還能這麽操作的嗎?那……那蘇年,你以後是不是就可以坐著收錢了?”
蘇年笑道:“哪有那麽容易?地攤上的形式瞬息萬變,想要掌控地攤行的走向,總得我自己摸清楚才行。”
“哦。”蘇曉很想說那不還是整天沒時間?
看著她的樣子,蘇年便知道著姑娘在想什麽,便說道:“不過也不用天天都去,你看我現在,其實就已經夠清閑的了。”
蘇曉嘿嘿一笑,坐在蘇年的旁邊,輕輕晃著身子,哼著歌。
寧思雨和蘇年和好了,她很開心,以後蘇年還能多些時間陪自己,她又多開心了一點。
蘇年也是微微一笑,繼續看著上麵的合同。
合同是蒲蓉找專門的人起草的,不是說蘇年害怕蒲蓉坑自己,而是今後他總要接觸這些東西。
現在,他應該學著去看這些文件了。
花費了好長的時間,查了不少的資料,蘇年才將一份合同看完,然後長出了一口氣。
上麵的這些條款,有很多看起來簡單的很,但是實際上換一種說法,就能多出許多理解方法。
人類怎麽能搞明白這種東西?蘇年有點頭疼。
徐知年哈哈笑著:“你可以請個律師幫忙給你看,等看得多了,你自己也就都能看懂了。”
蘇年搖了搖頭,他還是喜歡親自來,不過找個律師幫忙提醒,或許真的可行。
蒲蓉的行動很快,或者說是蒲鏵的手下行動很快。
他們的公司沒過幾天就徹底變了個樣子,從以前的一個進出貨物的公司,徹底變成了人力派遣。
公司裏隻留下了幾個必要的行政人員,其他的人全都遣散了。
但是這些被遣散的人倒是都沒有不開心,反而是歡天喜地離開的公司。
在蒲氏企業這樣的地方,但凡是個有點上進心的員工,誰不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
本來他們被派到這個半死不活的公司挺不樂意的,隻不過是總公司的指派,他們沒有辦法反抗。
現在有機會離開,總公司肯定不至於讓他們失業,全都分派到了其他的實缺上,今後自有大展宏圖的機會。
而蒲蓉公司留下來的那幾個人,也不知道這個公司將來會變成什麽樣。
剩下的,就是將原本從孤兒院出來的那些人整編,然後開始培訓。
培訓的教官當然就是肚子的那些兄弟。
這些人原本都隻是一些不入流的小混混,後來跟著蘇年賺了錢,一個個也都開始學著變成文明人。
現在蘇年告訴他們,他們不僅可以賺錢,而且還能進入公司,擁有正式的職位,享受五險一金的福利待遇。
這樣的好事情,他們怎麽可能放過?
夭夭和楚楚也是有點沒反應過來,怎麽突然就有了一個公司?
總之,這一次蘇年的地攤行是真的變得正規化了,從培訓到處理收入和支出,都有了一個正式的管理方式。
不過雖然公司是存在了,但是公司的功能畢竟隻是人力派遣。
公司沒有能力負責進貨出貨,也沒有能力將所有地攤的收入統合,隻能作為一個人力的中轉站。
而其實蘇年要保持的也正是這樣的模式。
他早就說過,地攤之所以是地攤,那就是因為地攤是以人為本位的。
人們逛地攤,享受的不僅僅是挑選更實惠商品的過程,還有那種和人交互的方式。
今後他的分攤位上,依然還是要以分攤主為主,甚至讓他們開發出自己獨特的地攤形式才更好。
於是在這樣的轉變下,十一月份剛開始沒過多久,蘇年的第二個大型攤位在逢源街展開了。
逢源街原本是有地攤聯盟的,學習蘇年的地攤聯盟家裏的一個內部合作組織。
蘇年的突然出現,讓這個聯盟的成員都是有些慌張。
“你們說,蘇年會不會想接手我們的聯盟?畢竟承溪路那邊的聯盟,也是以蘇年為主導,我聽說大學那邊的……”
“嗬!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聯盟,怎麽能讓他說拿走就拿走?”
“可是我覺得,蘇年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如果他能帶著我們一起發財的話……”
“發財?你還真以為地攤能發財了?你擺了一輩子地攤怎麽到老傻了?”
“是啊,地攤畢竟隻是地攤,想靠著這個發財?除非你是倒鬥的吧?”
“而且你可看清楚了,蘇年能生意興隆,靠的就是他那些稀奇古怪的商品,他能把那些東西拿出來跟我們分享嗎?”
“這……”
一眾聯盟的成員都是陷入了沉思。
過了良久,終於有人開口再次說道:“總之,蘇年來了,我們一定要小心!”
“對,逢源街的地攤聯盟是大家一起組建的,就算是蘇年也不能橫插一手,不過如果他願意接受聯盟的調控……”
“這你就不要想了,我們調控什麽?人家是開箱的攤位,你能控製價格嗎?而且蘇年又不隻是一個攤位,他所有的攤位都是平價的。”
“說的也是,總之我們就萬分小心,做好自己,這些就足夠了。”
於是逢源路的地攤聯盟組成了提防蘇年統一戰線,小心地觀察著蘇年的動向,小心著他會有什麽越界的地方。
但是蘇年似乎真的隻是來這邊開拓生意的。
來到逢源路的當天下午,他還找了逢源路地攤聯盟的兩位發起者一起吃了個飯,飯局上什麽都沒說,隻說是打個招唿。
至於蘇年的攤位到底鋪開多大,到底有沒有什麽新的改變,這些他們都沒管。
畢竟逢源路的地麵也不小,而且這邊的地攤文化發展還不如承溪路,有大塊的地方供蘇年施展。
蘇年幾乎是兩天便將第二個大攤位建立了起來,並且迅速進入了盈利狀態。
他的開箱地攤本來在瀾城就已經是眾所周知了,現在逢源路上多了他的攤位,自然是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不過大街上開箱的攤位也不少,最後竟然變成了掛字號的程度。
這還是肚子一個小兄弟想出來的招數,定製了幾麵上麵寫著“蘇”字的錦旗,掛在攤位的頭前。
就跟商店的招牌一樣。
好好地商業街,就因為這麵旗,突然就多了些古風的韻味。
蘇年也沒有抗拒,這樣反而能夠增加他的知名度,他現在要一口氣打開四個大攤位,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名氣。
於是蘇年又在網上火了一次。
蘇曉看著網上的信息,為蘇年開心的同時,也是有點幽怨。
之前蘇年就告訴過她,一旦進入十二月份,第一場大雪下完之後,地攤行的生意就將進入一個低迷的時期。
他一定要在十一月份盡量地將自己的攤位鋪開,借助著公司成立和現在的勢頭,以及從單繆那裏弄來的商品。
所以這些天她一定是很忙的,甚至有時候臉吃飯都顧不上。
確實,蘇年真的已經沒時間吃飯了,他經常奔走在很多不同的攤位上。
在逢源路上第一個大攤位成功之後,蘇年就徹底放開了大步子。
在拿出單繆商品的同時,在文士路上同時打開了另一個大攤位,除此之外,老城區以及批發市場的位置,他也同樣開了兩個大攤位。
老城區和批發市場的攤位,可以說是讓蘇年最操心的。
他從來都沒有嚐試過在這樣的地方開箱,畢竟老城區和批發市場的氛圍,是他掌控不住的。
這裏的生活節奏和風格,與商業街和大學附近完全不同。
這裏的人們更加務實,對於商品的選擇更趨向於實用和實惠,開箱這種生意更多了些娛樂性質,顯然和這裏的範圍格格不入。
而除了開箱之外,蘇年目前尚且還沒有找到其他攤位突破地攤極限的方法。
所以,蘇年這些天就一直在這兩個地方跑著,結果努力了大概四天的時間,發現確實是完全不能盈利。
年哥,要不我們換地方吧?
在這兩個重要攤位上的,自然都是自己熟悉的人,是肚子那幫兄弟裏麵的人。
他們當然也看出來了,老城區的人對開箱什麽的根本就不感冒。
而且現在整個公司都開始正式進行績效工資的形式,誰賺得多誰賺的少一目了然,畢竟都是自己擺攤賺來的錢。
蘇年皺了皺眉頭,難道真就要放棄這一片市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