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我倒是也不知道。”


    徐知年聽到蘇年他們迴來說的地攤,也是有些意外,頗有些想要去看看的想法。


    蘇年趕緊攔住了他,說實話那邊的地攤賣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沒什麽看頭。


    “看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地攤產業,你覺得瀾城的特色是什麽?”


    麵對徐知年的問題,蘇年陷入了沉思。


    瀾城確實是國內的二線城市,如果按照城市麵積來算,除了少有的幾個大城市之外,瀾城都算得上是相當大的了。


    這樣的一座城市,擁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但是瀾城地攤的特色是什麽?


    他曾經聽人說過,老京城的地攤是最有特色的。


    從多少年前開始,那裏都匯集著全國最優秀的攤主,曾經有精彩的把式,現在傳承下來的也有許多的手藝和特色小吃。


    其他城市的地攤,或者依靠著文化底蘊,或者和旅遊業一起,總之都有自己的特色。


    那麽瀾城地攤行的特色到底是什麽?


    蘇年搖搖頭,實在是有些想不出來。


    瀾城是個大城市,兼容並包,而且文化十分的純淨,曆史上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麽外來文化的衝擊。


    不管是從飲食、藝術,還是從人們的人們的生活習性上來說,都是自成一體的,這樣的文化環境,想要形成行業特色應該並不成問題。


    可是就蘇年了解,就算是老地攤行裏麵,也很少會有符合當地特色的某些東西存在。


    這是為什麽?


    徐知年靠在沙發上說道:“大概因為瀾城的人都太懶散了吧……而且是第一批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城市,你懂的。”


    蘇年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蘇曉問道:“為什麽?”


    蘇年說道:“國內第一批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因為當時國內環境較為封閉,所以相對來說城市的文化交流還是以和其他的城市為主。”


    “大量的外來人口在這樣的地方工作,帶來了許多國內其他地方的文化習慣。”


    “所以慢慢地,很多種的文化都融入到了當地的文化裏麵。”


    “這就導致了當初的這一批城市,基本上都形成了一種非常兼容的文化環境,才能夠包容這麽多不同的人。”


    “但是最兼容的環境,永遠都是最沒有特色的,才能不和外來的文化特色產生衝突。”


    “而緊接著第二批發展起來的開放口岸,和後來的一線二線城市,反而是因為和國外文化的衝擊,顯現出了本地文化的特色重要性。”


    “這個時候不管是從政策上還是從人們的心裏,都認定了他們是和外來者不同的。”


    “於是整個城市都開始注重保存自己的特色文化。”


    “但是顯然,像瀾城這樣的城市,尤其是最初受到重點關照的城市,當時也必須要遵循當時的社會潮流,才能更好的發展。”


    “到最後就導致了這樣的情況發生。”


    “緊接著,就是重工業的落幕,高新科技發展起來之後,重汙染被整治,重工產業都開始整頓。”


    “瀾城這邊當然也不例外,工廠搬走,開始發展其他的經濟產業。”


    “但是瀾城之前的文化核心都在重工,現在將重工抽走之後,瀾城的文化就更加沒有任何的特色了。”


    蘇曉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但是現在蘇年已經陷入了職業模式。


    他的腦子裏現在全都是瀾城的地攤,以及尋找瀾城特色的事情。


    這段時間長時間泡在地攤行的敏銳感知,讓蘇年覺得,這可能是瀾城地攤行一次進階的機會。


    不過不管他怎麽想,都想不到從什麽樣的方向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


    到了中午的時候,徐知年拍了拍他:“行了,不在這一會兒!你累不累啊?出來玩一趟還勞心勞力的。”


    蘇年也是搖了搖頭,覺得自己確實有點著急了。


    現在係統任務還沒完成,怎麽突破地攤的極限還不清楚,想這麽多也沒用。


    當務之急還是要盡量尋找地攤本身的發展,然後才是文化層麵上的東西。


    中午徐知年把文卿從房間裏忽悠了出來,沒有在別墅裏吃飯,而是到了一處眺海酒店,麵對著大落地窗外的海浪,吃了一頓飯。


    文卿的性情這才徹底好轉過來。


    吃過飯,徐知年早就安排好了項目,帶著他們上了一艘遊艇。


    他們到了的時候,船上已經有很多人了,上麵有提示說下午兩點的時候準時開船,還有巡行路線。


    其實這個路線都不太遠,畢竟這邊還是旅遊區,深海反而沒什麽意思。


    遊艇上什麽人都有,入口也分兩個,一個是普通票,一個是貴賓票。


    徐知年他們走的是內部通道。


    蘇年問道:“遊艇是你家的?”


    “哪能啊?”徐知年笑著搖頭:“大南灣又不是特區,誰吃飽了撐的自己搞個遊艇玩?能不能批另說,就算批給你了,恐怕都開不出去。”


    “像這種,大型的遊艇都是得備案的,必須掛在旅遊公司的名下,定時還得接受監督檢查,裏麵調監控和安全設施也都得達標。”


    “個人想弄一個這個?天真!”


    蘇年懂了:“那你們家是旅遊公司的股東?”


    “不算大股東,不過也不小。”徐知年說道:“一般有錢的老家夥們都自持身份,在二層的位置不下來。”


    “一層甲板就是普通票的遊客了,進船倒是沒有什麽特權,隻是貴賓票的休息室更高級。”


    “至於二三層的加班,入門還得買一張票,這也是正規操作,符合規定的。”


    “就跟旅遊景點的套票和裏麵某些區域的專票一樣。”蘇年心領神會。


    上了船之後,還沒到開船的時候,徐知年帶著他們領了門卡,先去休息室裏麵認了個門。


    徐知年一間,文卿一件,小慕和小廖一間,蘇年和蘇曉一間。


    蘇年的臉上也有些古怪。


    徐知年解釋說:“休息室而已,又不是睡覺的地方,你們倆不是一直都在一塊兒嗎?分那麽多幹嘛?”


    蘇年一針見血地拆穿:“我可是看見船上寫了,兩點開船,明天早上八點才迴來。”


    “是……是嗎?”徐知年臉色一僵,假裝不知道:“哈哈哈,我可能……沒看見?不過也換不了了,船上房間有限,你們湊合湊合?”


    蘇年無奈,看向了文卿。


    文卿歎了口氣說道:“晚上要睡的話,到我這兒來吧。”


    蘇曉低聲應了一下,蘇年也是鬆了一口氣。


    徐知年說道:“其實晚上還有活動,幹脆通宵不就行了?這裏有遊戲廳,晚上還有海上煙花表演,聽說還安排了整場的響聲,二樓男團女團和話劇。”


    “項目這麽多的嗎?”蘇年意外。


    “那是,你以為都跟電視劇上演的?上來就全都是什麽打牌的?做生意嘛,滿足最廣大顧客的需求才行。”


    這倒確實。


    徐知年安排道:“一會兒開船之後,順著巡遊路線,一樓甲板上會有專業的解說員帶著沿途看風景。”


    “解說之後會有潛水表演,不過船上這麽多人,也就看看拉倒,親自下水肯定是不讓的。”


    “看完潛水表演,我們去看個電影,然後正好到晚上吃飯的時候,在三層吃頓飯。”


    “海上煙花大概在晚上八點的時候,晚上隨意,怎麽樣?”


    蘇年點頭說道:“行啊!”


    其他人當然也沒有什麽意見,徐知年對這艘船知根知底,當然是聽他的最好,而且他向來也都很靠譜。


    於是將隨身的一些東西放在了休息室裏麵,等到廣播裏麵通知巡航解說要開始的時候,他們便一起到了一樓甲板上。


    解說員當然都是身材窈窕,聲音柔軟的美女。


    蘇年突然想到,如果白湫來做這種工作,好像也很不錯的樣子?


    不過他自問不是那種隨便找人幫忙的人。


    更別說現在是出來玩了,來玩一趟看著人家船上的工作好,就找徐知年給自己同學安排工作?


    這種破事兒也就腦子一根筋的人才辦的出來。


    不過他還是拍了個視頻,發給了白湫,讓她感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了解,通過正規渠道投遞簡曆就行了。


    蘇曉全神貫注地聽著解說員小姐姐講述著南海和大南灣的曆史,根本沒注意到蘇年的動作。


    如果不是聽解說說起,蘇年自己也都差點忘了,大南灣這邊,也曾經是一片戰火紛繁的戰場。


    當年南海範圍的海戰不計其數,大南灣這邊也曾經發生過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


    不過當年的戰鬥,並不是怎麽光彩,雖然湧現了幾位英雄人物,可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除了這些曆史之外,剩餘的就是一些水文環境和魚類分部都介紹,以及遠眺岸邊的風景講解。


    巡航路線走的並不快,時間漸漸過去了大概兩個多小時。


    甲板上並非隻有一位解說,而是分布在船邊的十幾名,在不同的角度解說不同的風景。


    各處也提供了休息的桌椅和餐飲。


    他們在甲板上轉了一圈,徐知年到是對這些都司空見慣,主要是蘇年、蘇曉和文卿更加感興趣。


    小慕和小廖就更不用說了,還是膩膩歪歪的,在哪都沒區別。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蘇年就察覺到了一道有點熟悉的視線。


    一轉頭,他就看到了當初在海上看到的那些年輕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攤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簷閣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簷閣主並收藏大攤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