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也不多。”肚子說道:“就是晚上的時候趁著他們收攤,讓兄弟們到旁邊聽了兩句。”


    “還有三光馮他們平時也聽說了一些消息,就說純季網咖門口的攤位打算離開,然後那邊就要空出來了。”


    “離開的原因一人說的一個樣,有的說是攤主賺了大錢準備去開店鋪了,有人說是開始虧損準備趁早轉行不幹了……”


    “總之說什麽的都有吧,還有說攤主得了重病就要死了的。娘的,那人我見過,那叫一個虎背熊腰!”


    “我死了他都死不了。”


    “整個承溪路上的攤主能做大的也就那麽些人,有野心把攤位鋪開的都是年輕的。”


    “我們當初籠絡的那些人都不在內,做到同樣攤位大小的一共五家,都是後來的,而且都是三四十歲的樣子,還有一個外地人。”


    “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眼紅,攤位大了,賺的錢肯定多,畢竟能留住的人就多了。”


    “但是後來我就感覺吧……嘖嘖!”肚子搖了搖頭。


    蘇年笑著問道:“感覺怎麽樣?仔細說啊!”


    肚子搜腸刮肚組織了一下語言:“我感覺這些人剛開始是膨脹了,後來有點死撐的意思。”


    “怎麽個死撐法?”


    “具體的說不上來,但是年哥,我也跟著您幹了有些小半年了吧?加上之前也在舊貨市場混日子,這種事兒我還是看到得出來的。”


    肚子指著遠處的大攤位說道:“表麵上看著這些個攤位都是生意興隆,我是沒仔細數過,但是這些攤位的人流總量和能出錢的顧客比例,跟我們其實也差不太多。”


    “如果是這樣的話,到底應該怎麽計算成本和收益就算不清了。”


    “何況人家雇人的工本費還有進貨渠道我們都不清楚,也不知道人家是賺錢還是不賺錢。”


    “不過收攤的時候我去他們那邊溜達過幾次,總感覺他們背地裏都是愁眉苦臉的,應該是不賺錢!”


    蘇年點頭說道:“確實,地攤的經濟形勢局限性就在這兒了。一個地攤不管你攤開多大,人流量和顧客數的比例都有一個上限,而且上限極低。”


    肚子問道:“年哥你早就想到了?”


    “嗯,上次去鄯殳的時候,我看見了他們那邊的地攤。那邊的地攤行業比我們這兒可發達得多了,但是也沒有出現這種大型攤位。”


    肚子愣了一下,才知道蘇年是上次去外地也不是白去的。


    蘇年繼續說:“鄯殳的地攤環境得天獨厚,咱們這邊比不了。可是地攤就是地攤,問題都一樣。”


    “地攤的優勢就在於多點開花,每一個攤位上的商品價格都或許有變動,你可以在地攤上找到更多的樂趣和實惠。”


    “其次就是在方便,走過路過隨便看看,不用花多少時間,就像平常刷小視頻一樣的感覺,或許還會有驚喜。”


    “但是地攤一旦做大,賺錢的機會或許會變多,但是優勢也會減弱。”


    “首先就是攤位上的商品,一個大攤位,必然是要擺放更多商品的。你又不是賣大件,肯定要花樣繁多才行。”


    “可一旦商品琳琅滿目起來,顧客走過的時候看到就會眼花繚亂,失去了選擇的欲望,因為太麻煩了。”


    “而且如果你的商品包羅萬象,他們為什麽不去百貨商場?如果商品偏向一個方麵,挑來挑去都是差不多的,那還看個什麽勁兒?”


    “所以我才告訴你,攤位暫時就維持在這個水平上。”


    蘇年說:“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們的攤位極限在哪,但是至少可以保持在可以盈利的範圍內。”


    “如果一步一步擴張嚐試呢?”肚子問道。


    蘇年搖頭:“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地攤的擴張和收益是一個什麽樣的變化關係,萬一是突變的呢?到時候就很難迴頭了。”


    肚子點頭,知道確實是這樣。


    就算擴張到一定程度發現開始賠錢了,他們也不可能輕易地就將攤位給收縮迴來。


    一方麵是因為,顧客看到你們擴張,結果過兩天又縮迴去了,到時候顧客會以為你們要涼了。


    另一方麵你擴張攤位總要擴大進貨,大攤位就要增加商品種類,你總不能就跟人家要兩三天的貨就不要了吧?


    肚子有些失望:“看來還是得看看他們是什麽情況。”


    蘇年站起來,拍了拍肚子的肩膀:“沒事兒,不著急,我們才做了多長時間?現在已經到這種規模了,而且穩賺不賠,不要太貪心。”


    肚子點頭:“是我有點膨脹了。”


    “楠楠?”一個軟乎乎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蘇年一迴頭,就看到了那個叫童彤的女人走過來,問肚子:“她天天來?”


    肚子點點頭,有點緊張。


    不過蘇年也沒在意,反正肚子現在隻要負責總攬全局,多個人也不耽誤事兒。


    “那我就先迴去了,什麽時候那倆人能自己出攤了,你打給我。”


    肚子見蘇年沒有不開心,也是鬆了一口氣,和童彤一起把蘇年送走,然後才轉向了自己的女票。


    迴頭看了看肚子的狀態,蘇年總是覺得心裏古怪得很。


    或許是因為那種莫名的熟悉感,或許是因為童彤這個名字實在是跟夭夭和楚楚之類的有點像。


    但肚子的事情,他也不好說什麽,隻要不耽誤攤位上的事,蘇年不想開口。


    沒有離開承溪路,蘇年就順著路邊一直走,到了純季網咖的門口。


    純季網咖這裏是個小路口,門前有一大塊的空地,白天的時候網咖生意並不太好,擺攤也不影響什麽。


    占據這裏的,就是肚子說的那個攤主。


    門口的攤位已經鋪開了將近二十米,好幾個人在旁邊看著,攤位上賣的都是電子產品居多。


    什麽分線器、轉接頭,尤其是usb轉3.5mm耳機口的,在這種網吧的門口特別暢銷。


    畢竟還是有不少人抗拒網吧油乎乎的耳機的,而網吧提供的耳機接口有些其實也都不怎麽好用。


    剩下的就是從mp3到耳機,從移動硬盤到鍵盤,各種外接設備,還有零散的內部零件,甚至還有筆記本電腦的屏幕,應有盡有。


    蘇年點了點頭,便知道了這家攤主的意圖。


    電子商品其實利潤算不上最高,可是也很可觀。尤其是這種小廠商的商品,利潤浮動很大,而且有些還能當成高端貨賣出去。


    承溪路這一片附近也是有居民區的,而且也有兩所大學,來這邊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所需要。


    不過顯然,攤主高估了承溪路對電子商品的吸收程度。


    蘇年其實早就做過調查,承溪路上各個店鋪什麽類型的商品賣得最好,什麽賣的最差。


    在他統計的數據裏麵,電子產品的銷量穩穩地占據在倒數前十的位置上。


    一個是因為現在網購十分方便,另一個就是整個瀾城一共有三家大型的電子商場,兩條電子產品商業街。


    電子產品這種東西,很多時候都是你需要的時候才去買的,畢竟便宜的產品哪都能買到,稍微貴點的平常也沒有需求。


    所以很多人都選擇網上購買,或者去專門的店鋪,逛街隨手購的情況不多。


    怪不得是這一家攤位先打算搬家了,蘇年心裏有了底。


    又去看了其他的幾家大攤位,規模都差不太多,看來他們互相之間也有所交流,應該是商量好了一起擴張。


    剩下的攤位兩家是雜貨,一家是服飾布藝,還有一家是賣實木家具的,打得是實木純手工的名頭。


    當然,這種名頭也就能偏偏那些居家主婦,蘇年是清楚他們到底什麽路數。


    別說是實木的家具,現在從網上買個實木的鍵盤手托,不過一塊模板就得幾百塊錢,一百塊一把椅子?想多了吧?


    就算再次的木料,一把椅子這麽點錢也是下不來的。


    現在可不是古代那種滿地都是大樹的時候了,有年頭的樹木限製砍伐,速生林的木質又不好。


    家裏麵如果自己種樹,十幾年二十幾年能出一套家具都不錯了,上哪給你弄那麽多?


    總之這些木頭要麽就是合成木板,要麽就不是木頭的。


    蘇年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在福利院,有一次出去在地攤上買了一副棉手套,軍綠色的那種。


    百貨商店標價四十多,當時就花了十塊錢,結果買迴來發現不保暖。


    福利院的阿姨發現手套的手感不太對,拆開來一看發現裏麵全都是衛生紙。


    而且還是廉價的衛生紙。


    蘇年從那時候就知道,地攤上的東西金玉其外的不在少數。


    不過家具攤生意不錯,勝在便宜。


    在這些攤位上走過一圈之後,蘇年就知道肚子說的那種感覺了。


    這幾個攤位表麵上似乎很繁華的樣子,但是實際上總是讓人感覺到一種衰敗。


    “你幹嘛呢?到底買不買?不買趕緊滾蛋,別擋著後麵的人!”


    就在蘇年思索這種衰敗到底從何而來的時候,人群裏傳來了這麽一句話。


    蘇年走過去一看,聲音的來源正好是那家賣家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攤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簷閣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簷閣主並收藏大攤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