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去京城
假千金嫁進深山,荒年頓頓有肉吃 作者:千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允棠想了想,能多一份來源的話,多一個布莊倒也不錯。
“大夏朝開布莊的鋪子挺多的,成衣鋪子卻少,要我說,開布莊,不如成衣鋪子,屆時可以出一些特別的衣服樣式,也能賣出更高的利潤來。”
聯想到宋允棠之前給她畫的帕子,蔣素嬈頓時來了興致。
“你快與我說說。”
“衣服分春夏秋冬,一季一換,每一季款式和色調區分來,加上自己的特色,到時候再找些身形窈窕的女子穿著鋪子裏的衣裳在鋪子門口展示……”
宋允棠說的仔細,蔣素嬈聽的認真。
“後期就算有模仿我們的,可我們已經走在了前頭,第一筆銀子已經賺到手,接下來穩中取勝就行。”
蔣素嬈點頭,往宋允棠的方向豎起了大拇指。
“棠棠,你簡直是經商天才!你們何時出發去京城?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坐完月子後,家裏要辦一個滿月酒,滿月酒不久便是我二哥的婚事,參加完二哥婚宴第二天就走,我相公還得趕去京城任職。”
蔣素嬈滿臉心疼的望著她,“生完才一個多月便要帶著孩子跑那麽遠的路,還真是辛苦你了。”
宋允棠搖頭說,“倒也還好,我們去京城的時候已經快八月了,況且還是往北邊走,那時候天氣不冷不熱的,正適合趕路。”
蔣素嬈想到什麽。
“你們家徐先生可是被你這次失蹤的事嚇到了?所以才想著去哪兒都要將你和孩子一並捎上。”
“該是有這個原因吧。”宋允棠抿起唇角,“正好我也不想再跟他分開。”
望著她的神情,蔣素嬈笑了。
“你開心就行。”
她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塊長方形的白玉無事牌來。
無事牌上麵三分之一的部分雕刻祥雲,側邊刻著“皓庭”二字。
“這個玉佩我定做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我們家臨川比皓庭大四個月,往後就是兄長了,這是給弟弟的見麵禮。”
宋允棠見狀,望向一旁的錦書。
“錦書,去看看皓庭醒了沒有?若醒了,便將他抱來。”
“是。”
錦書福身,轉身往薑氏屋裏去了。
孩子被抱來後,蔣素嬈稀罕的不行,直唿這孩子長的水靈,就是可惜是個男娃,要是女娃,給她做兒媳婦,做夢都能笑醒。
.
蔣素嬈離開沒一會,徐青野便領著幾個丫鬟婆子和家丁來了院中。
“馬上就要去京城了,我擔心在那邊買的下人會摻別府的探子,便叫貴平從牙行挑了幾個來,正好路上也需要人照料,你看看合不合適。”
宋允棠打量著這些人,神情坦蕩,眉眼低順,觀麵相,也都是身體健壯的。
她笑了笑。
“過了你的眼,自然是穩妥的。”
男人眉眼帶笑,“賜名的事,便勞煩棠兒了。”
宋允棠望著麵前的四名家丁,兩名婆子,兩個丫鬟,在腦海中稍一思索。
“你們四人叫忍冬、遠誌、楓實、秦艽(jiāo)。”
四名家丁行禮。
“是,夫人。”
宋允棠又望著兩名婆子,“兩位貴姓?”
“奴婢姓李。”
“奴婢姓王。”
宋允棠點頭,“兩位嬤嬤我便不另外起名了,就沿用你們的姓氏吧。”
兩人福身。
“是。”
“至於你們兩個。”宋允棠望著那兩名丫鬟,“便叫芷若、蘭馨。”
兩名丫鬟福身。
“芷若(蘭馨)多謝夫人賜名。”
此次前往京城的,隻他們一家三口人。
有了這八個下人,再加上錦書、夏寧、貴平和前些日子從牙行買迴來的乳娘夫妻兩個,該是完全夠用了的。
等往後公婆住到京城去的話,屆時少了人再買就是。
徐青野見宋允棠已經將幾人的名字起好,吩咐錦書帶著他們安排各自的事情之後,將手中的盒子交到宋允棠手中。
“文成說施老將軍最近給他的任務重,便先不迴來了,等十月份武舉人的科考結束後再去京城找咱們。”
宋允棠點頭,接過他遞來的盒子。
“這是文成送來的?”
徐青野嗯了聲,“施老將軍日日將他往深山扔,許是從山裏挖來的,他說是老山參,叫人送來給你補身體的,你瞧瞧能不能用上。”
“剛生完孩子不久還吃不得人參。”她帶著商量的語氣,“迴頭帶去京城,給湯老送去吧?正好我還沒見過湯老呢,此次去了京城,若不上門拜訪,總覺得缺了禮節,畢竟是你的老師。”
徐青野點頭。
“也好。”
……
孩子的滿月宴沒有大辦,宋允棠想著才經曆生死,村裏人和幾頭的親戚接過來吃頓飯就行,便也沒請縣城和省城那些認識的夫人們。
宋勁生的婚宴結束之後,宋允棠便帶著孩子隨徐青野前往京城了。
走的這天,宋家和徐家的人都來相送。
薑氏舍不得孩子,直到馬車快要啟程的時候,才將懷中的孩子遞上馬車。
“路上當心啊,到了之後記得給家裏來信,等你們安頓好了,十月份爹娘帶著你們爺奶和文成過來團聚。”
宋允棠撩開馬車簾子。
“娘放心,我們會小心的,你和爹在家也得好生保重身體。”
薑氏紅著眼眶。
“哎,我們會的。”
路上跟蕭家的馬車會合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京了。
因為帶著孩子和下人同往,人多,東西也多,路上住的都是驛館,條件雖比不上客棧,貴在安全。
好在幾個孩子年紀小,路上睡覺的時候多,再加上有宋允棠提前預防,藥物準備的也充分,路上倒沒怎麽折騰人。
走走停停足有十日,八月初一這天,終於抵達京城。
蕭衍舟和蔣素嬈因為沒來過京城,剛來也沒地方安置,便先在客棧下榻。
徐青野則領著宋允棠去了他之前租住的院子裏,當時走的急,院子一直沒退租,眼下倒是正好能用來過渡,總歸是比客棧要方便的。
他租住在一個三進的院子中,這處院兒裏不止他一人住,進門左側有並排的五間倒座房,坐南朝北,采光不好,住著五名書生。
“大夏朝開布莊的鋪子挺多的,成衣鋪子卻少,要我說,開布莊,不如成衣鋪子,屆時可以出一些特別的衣服樣式,也能賣出更高的利潤來。”
聯想到宋允棠之前給她畫的帕子,蔣素嬈頓時來了興致。
“你快與我說說。”
“衣服分春夏秋冬,一季一換,每一季款式和色調區分來,加上自己的特色,到時候再找些身形窈窕的女子穿著鋪子裏的衣裳在鋪子門口展示……”
宋允棠說的仔細,蔣素嬈聽的認真。
“後期就算有模仿我們的,可我們已經走在了前頭,第一筆銀子已經賺到手,接下來穩中取勝就行。”
蔣素嬈點頭,往宋允棠的方向豎起了大拇指。
“棠棠,你簡直是經商天才!你們何時出發去京城?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坐完月子後,家裏要辦一個滿月酒,滿月酒不久便是我二哥的婚事,參加完二哥婚宴第二天就走,我相公還得趕去京城任職。”
蔣素嬈滿臉心疼的望著她,“生完才一個多月便要帶著孩子跑那麽遠的路,還真是辛苦你了。”
宋允棠搖頭說,“倒也還好,我們去京城的時候已經快八月了,況且還是往北邊走,那時候天氣不冷不熱的,正適合趕路。”
蔣素嬈想到什麽。
“你們家徐先生可是被你這次失蹤的事嚇到了?所以才想著去哪兒都要將你和孩子一並捎上。”
“該是有這個原因吧。”宋允棠抿起唇角,“正好我也不想再跟他分開。”
望著她的神情,蔣素嬈笑了。
“你開心就行。”
她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塊長方形的白玉無事牌來。
無事牌上麵三分之一的部分雕刻祥雲,側邊刻著“皓庭”二字。
“這個玉佩我定做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我們家臨川比皓庭大四個月,往後就是兄長了,這是給弟弟的見麵禮。”
宋允棠見狀,望向一旁的錦書。
“錦書,去看看皓庭醒了沒有?若醒了,便將他抱來。”
“是。”
錦書福身,轉身往薑氏屋裏去了。
孩子被抱來後,蔣素嬈稀罕的不行,直唿這孩子長的水靈,就是可惜是個男娃,要是女娃,給她做兒媳婦,做夢都能笑醒。
.
蔣素嬈離開沒一會,徐青野便領著幾個丫鬟婆子和家丁來了院中。
“馬上就要去京城了,我擔心在那邊買的下人會摻別府的探子,便叫貴平從牙行挑了幾個來,正好路上也需要人照料,你看看合不合適。”
宋允棠打量著這些人,神情坦蕩,眉眼低順,觀麵相,也都是身體健壯的。
她笑了笑。
“過了你的眼,自然是穩妥的。”
男人眉眼帶笑,“賜名的事,便勞煩棠兒了。”
宋允棠望著麵前的四名家丁,兩名婆子,兩個丫鬟,在腦海中稍一思索。
“你們四人叫忍冬、遠誌、楓實、秦艽(jiāo)。”
四名家丁行禮。
“是,夫人。”
宋允棠又望著兩名婆子,“兩位貴姓?”
“奴婢姓李。”
“奴婢姓王。”
宋允棠點頭,“兩位嬤嬤我便不另外起名了,就沿用你們的姓氏吧。”
兩人福身。
“是。”
“至於你們兩個。”宋允棠望著那兩名丫鬟,“便叫芷若、蘭馨。”
兩名丫鬟福身。
“芷若(蘭馨)多謝夫人賜名。”
此次前往京城的,隻他們一家三口人。
有了這八個下人,再加上錦書、夏寧、貴平和前些日子從牙行買迴來的乳娘夫妻兩個,該是完全夠用了的。
等往後公婆住到京城去的話,屆時少了人再買就是。
徐青野見宋允棠已經將幾人的名字起好,吩咐錦書帶著他們安排各自的事情之後,將手中的盒子交到宋允棠手中。
“文成說施老將軍最近給他的任務重,便先不迴來了,等十月份武舉人的科考結束後再去京城找咱們。”
宋允棠點頭,接過他遞來的盒子。
“這是文成送來的?”
徐青野嗯了聲,“施老將軍日日將他往深山扔,許是從山裏挖來的,他說是老山參,叫人送來給你補身體的,你瞧瞧能不能用上。”
“剛生完孩子不久還吃不得人參。”她帶著商量的語氣,“迴頭帶去京城,給湯老送去吧?正好我還沒見過湯老呢,此次去了京城,若不上門拜訪,總覺得缺了禮節,畢竟是你的老師。”
徐青野點頭。
“也好。”
……
孩子的滿月宴沒有大辦,宋允棠想著才經曆生死,村裏人和幾頭的親戚接過來吃頓飯就行,便也沒請縣城和省城那些認識的夫人們。
宋勁生的婚宴結束之後,宋允棠便帶著孩子隨徐青野前往京城了。
走的這天,宋家和徐家的人都來相送。
薑氏舍不得孩子,直到馬車快要啟程的時候,才將懷中的孩子遞上馬車。
“路上當心啊,到了之後記得給家裏來信,等你們安頓好了,十月份爹娘帶著你們爺奶和文成過來團聚。”
宋允棠撩開馬車簾子。
“娘放心,我們會小心的,你和爹在家也得好生保重身體。”
薑氏紅著眼眶。
“哎,我們會的。”
路上跟蕭家的馬車會合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京了。
因為帶著孩子和下人同往,人多,東西也多,路上住的都是驛館,條件雖比不上客棧,貴在安全。
好在幾個孩子年紀小,路上睡覺的時候多,再加上有宋允棠提前預防,藥物準備的也充分,路上倒沒怎麽折騰人。
走走停停足有十日,八月初一這天,終於抵達京城。
蕭衍舟和蔣素嬈因為沒來過京城,剛來也沒地方安置,便先在客棧下榻。
徐青野則領著宋允棠去了他之前租住的院子裏,當時走的急,院子一直沒退租,眼下倒是正好能用來過渡,總歸是比客棧要方便的。
他租住在一個三進的院子中,這處院兒裏不止他一人住,進門左側有並排的五間倒座房,坐南朝北,采光不好,住著五名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