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農曆八月二十六。


    “貴人,景仁宮到了。”


    兩名引路的小太監弓著身子,臉上滿是諂媚之色。


    梔瑤抬頭一望,釘著鎏金銅環的紅漆大門之上,滿漢雙語的牌匾光彩耀人,顯露出別樣的威嚴。故宮之中景仁宮的匾額  她在心中不禁輕歎,穿越過來十多年,總算是在大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登基的第八個年頭成功入宮了。


    而且她的開局非常不錯,直接初封貴人。


    清朝不算母儀天下的皇後,嬪妃的位份由低到高分別是答應、常在、貴人、嬪、妃、貴妃和皇貴妃。


    另外還有一個官女子,並非真正的嬪妃,隻是擁有侍寢資格的宮女而已。


    但凡經過八旗大選進宮的女子,初始位份最低都是答應。


    而正式位份之中,嬪位屬於分水嶺。


    嬪位及其以上可以入皇家玉牒,需要進行正式冊封,還得舉行晉位典禮,掌握一宮大權,稱作一宮主位,屬於妥妥地高位嬪妃。


    貴人,距離一宮主位隻有一步之遙而已。


    雖然乾隆時期對於嬪妃位份卡得不嚴,但梔瑤畢竟家世平平,這個位份已經很不錯了。


    抬腳踏入景仁宮,各司其職的宮女太監見到梔瑤頓時俯身行禮。


    引路的小太監姿態恭敬,特意開口奉承:“這景仁宮呀,來頭可大了!當年聖祖康熙爺的生母孝康章皇後就是住在這裏的,世宗雍正爺的養母孝懿仁皇後也曾在此小住過一段時間!皇上的嫡母孝敬憲皇後同樣在此住過一段時間。等到皇上登基,景仁宮還沒有住過旁人,您算是本朝以來第一個住進來的主子。”


    梔瑤身後的貼身侍女聞聽此言,心中喜不自勝,麵上笑意盈盈。


    梔瑤卻沒把太監的話放在心上,因為清朝一個後妃一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停搬遷,住過好幾個宮殿。


    景仁宮也沒什麽值得稀奇的。


    但她卻也不會直接選擇拆別人的台,畢竟人家是在奉承自己,拆奉承自己的人的台,等於是在拆自己的台。


    她環視一周,露出滿意之色:“曆代皇後的住處,果然不差。”


    小太監愈發殷勤:“這是皇上特意安排的,這樣的殊榮,貴人是獨一份的。以往若有嬪妃入宮,都是皇後娘娘或者嫻妃娘娘安排,皇上從不過問,這一次皇上卻為貴人破例,可見貴人絕非池中之物。”


    梔瑤驕矜一笑:“多謝公公一路把我送過來了。”


    小太監低眉垂首,誠惶誠恐:“您可真是折煞奴才了!您是天上的鸞鳥,奴才隻是地上的雜草,這輩子能有幸送您一遭,實在是奴才三輩子才修來的福分。”


    “賞。”


    梔瑤櫻唇輕啟,身後的貼身侍女早有準備,立刻將一個青色的荷包遞了過去。青色荷包,裏麵裝著銀子,用來打賞下人  小太監雙手接過荷包,立刻雙膝跪倒在地,給梔瑤磕了一個響頭:“多謝貴人恩典!奴才恭祝貴人步步高升,青雲直上!”


    梔瑤微微頷首:“借公公吉言。”


    小太監再次一禮:“奴才告退!”


    等那個引路太監退下之後,又有兩個上了年紀,梳著帆船髻的嬤嬤和兩個有著八品頂戴的壯年太監迎了上來,齊聲道:“奴才叩見主子!”清朝的西洋宮廷畫師所描繪的梳著帆船髻的婦人形象  兩個嬤嬤屈膝,兩個太監跪地,動作整齊劃一,恐怕提前演練過不止一遍。


    紫禁城的規矩,太監宮女見到所有嬪位以上的後妃都得尊稱“娘娘”,貼身宮人則可尊稱“主子”。


    嬪位以下的,貼身宮人也可尊稱“主子”,其餘宮人則可直接敬稱位份,但不能尊稱“娘娘”。


    至於“小主”這一稱唿,自然是有的,但並不常見,也不可以用來隨意稱唿宮中嬪妃。


    若有特殊情況,譬如宮中有兩個同胞姐妹一同做了嬪妃,年齡小的那個就有可能會被稱為“小主”。


    譬如光緒皇帝的瑾妃和珍妃。


    一個在宮裏被稱作“瑾主子”,一個被稱作“珍小主”。


    “小主”這一稱唿出自《宮女往談錄》,被大量影視劇引用,尤其是梔瑤前世看過的一部大火的電視劇讓這個說法深入人心,甚至被很多觀眾引為圭臬(nie)。


    但是梔瑤後來經過研究,根據《故宮退食錄》、《老太監迴憶錄》和《我的兩位姑母瑾妃珍妃》記載來看,宮女太監喜歡稱唿珍妃為“珍小主”,其實是有一個前提的。


    那便是珍妃相對於她的姐姐瑾妃,她是年紀小的那一個,因此宮女太監才會稱唿珍妃的姐姐瑾妃為“瑾主子”,偶爾稱唿珍妃為“珍小主”。


    大多數時候還是直接稱唿珍妃為“珍主子”或者“珍妃娘娘”。


    而且,清朝時期,京城之中有一個規矩,就是見到人要往高裏叫,比如這個人祖上是貝勒,後代的爵位如果下降了,在非正式場合還是要叫一聲“貝勒”。


    不能隨便當麵進行低叫,否則就有藐視對方的嫌疑。


    這更加佐證了宮內的太監是不可能隨意稱唿嬪妃為“小主”的。


    譬如《大宅門》裏麵老太監對於“嬪主子”的稱唿,才是比較貼合曆史的。


    同時,即使在光緒時期,也不是所有宮人都會稱唿珍妃為“小主”的,也有直接稱唿她為“主子”的記載。


    另有一種十分特殊的情況,便是年紀特別大的宮人,又和自家主子關係特別好,就會在私底下稱唿自家主子為“小主兒”。


    雖然隻是加了一個兒化音,但感覺立刻就不一樣了。


    綜上所述,宮人稱唿嬪妃為“主子”才是常態,稱唿嬪妃為“小主”,反而極為少見。


    若是沒有特殊情況,宮女太監如果當麵稱唿嬪妃“小主”,則屬於是一種蔑稱,有不敬尊上之嫌,必定會受到懲罰。


    梔瑤前世不止看過存世的奏折,還讀過許多關於清朝宮廷的著作。


    其中,雲貴總督郭瑮(li)的奏折原文記載:奴才服思,【惠妃主子】之事……


    還有《老太監的迴憶》記載:珍妃很好用錢,又常施惠於群監,近之者無不稱道【主子】之大方。


    另一本《我的兩位姑母瑾妃珍妃》記載:隻聽太監一聲高喊:“【瑾主子】有旨,傳六爺、七爺覲見。”


    這兩本著作對於瑾妃和珍妃的稱唿都是主子。


    因為,嬪妃雖然是小老婆,卻也是皇帝的小老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娘娘獨享聖恩,三日封妃羨煞旁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生瓜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生瓜六並收藏娘娘獨享聖恩,三日封妃羨煞旁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