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健第一次收到冰雲的信,是她走後第八天,他看著那撲麵而來的快樂和生動,有點後悔。按說就這天數,都不夠他矯情一次不迴家的,為啥她到了遠方,反倒把他勾得魂不守舍的?


    信是分天寫的,好像日記,攢了五天,滿滿六頁,用航空快件寄給他。他看著藍紅花邊的信封,聽她在信裏繪聲繪色或絮絮叨叨地告訴他她都上了什麽課,老師都什麽樣,就好像能看見那小妖就在眼跟前一樣。


    他這會兒才覺得想和相思可能不是一種東西,比如他現在這種腦子稍有空閑就會蹦出她的樣子的,應該叫相思。可以憑想象腦補出她各種樣子的,應該叫相思病,有病的病。他的理智對他這種病不屑一顧,但也管不了他腦內自動成像。


    她說她上的音樂課和美術課,說這種課叫作公選課,課堂不設限製,向全校學生開放,課程以鑒賞、賞析為主,附帶講授基礎知識。說音樂老師是個外國老頭,會講一些漢語,因為對中國古典音樂十分著迷,所以來中國學習和研究。說他有列寧一樣的圓腦袋和大鼻子,(你說這能不自動成像嗎?)有一雙十指修長的手,鋼琴彈得非常好。然後問他:你見過學期剛開始,就告訴期末考試出什麽題目的老師嗎?我們的“列寧”老師就這樣!說他的音樂課堂隨意而有趣,主要是讓學生欣賞世界名曲,講解簡單的樂理知識,他列出了三十首世界名曲,說考試題目就在這三十首曲子裏,欣賞占八十分,樂理占二十分。


    說美術課會講解簡單的美術技法,主要還是名畫賞析和世界美術史,“如果你來聽就好了,阿健,肯定收獲比我多。等下次你來,我帶你去偷聽!”(偷聽、外國、大學教授、講美術、史,她帶的,你說這能不心動和想她嗎?)


    說她英語課聽不懂,可老師偏偏是班主任,又偏喜歡提問她,又是公共基礎課,在大教室,她每次都給弄得麵紅耳赤(想想她被老師揪起來卻答不出問題,這能不想幸災樂禍嗎?而且她臉紅的樣子很好看的!)。但還好這外國老師很有趣,不像中國老師愛批評人,總能幽默地化解尷尬,“我懷疑他已經拿我當教學樂趣了!”她這麽說。說她進校之後老師又對她做了一次測試,她語文得了a,算是最高級的低檔,可能、大概相當於80分,英語是e,最低檔,應該相當於0分,“阿健,這是我第一次打零蛋呢,整張卷子一個漢字都沒有,我一臉的不認識它啊!”又說,但就是因為基礎為零,才被分給了外國老師,真是塞翁失馬呢!


    一臉的不認識它?他閉著眼睛都能想出她的傻樣兒來!可惜沒法零距離感受她吃癟受打擊手足無措求安慰的福利。


    他放下六頁紙的長信,看一眼桌上的照片,“談戀愛”那天照的,照相館的人就是會擺弄,就這種摟著他的脖子,笑得沒心沒肺的,哪好看了?就這種打了零蛋的家夥——,算了,還是安慰一下吧,畢竟除了他也沒誰了,萬一老師看不上同學瞧不起,再自卑自閉了,那這學上的還有啥意思。就是打電話太不方便了,整個宿舍樓就一部電話,還得等晚上。可能還排隊打不通。寫信?算了吧,黃花菜都涼了。


    偉健不知道他擔心的自閉完全多餘,這世界上有一種人就是天生的壓力下反殺,沒壓力的時候,她雲淡風輕,像太陽下的一條鹹魚,有壓力的時候,就變成一根彈簧,壓力越大她蹦的越高。


    對於一個連26個字母都念不對的晚來者,冰雲覺得她沒時間自卑,更沒時間要臉,既然已被老師當成了活教具,她不借這機會占老外老師的便宜不是傻嗎?她雖然學的是中文專業,但英語卻是必修課,用教導主任的話說:在新世紀學院,英語主要是用來說話的,不是用來考試的。未來中國必將走向世界,而世界也必將走進中國,所以率先掌握了這門語言的人,將是中國和世界交流的橋梁。但現在的國內學校,從初中到大學,七年時間,教出來的基本是應試用的“啞巴英語”,往往一個大學畢業生,見到外國人,連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


    “你們每個人都會說漢語,但語文考試卻可能不及格,為什麽?因為說話隻是技能,不是知識。技能和知識是兩迴事。所以不要覺得英語難,用幾個詞就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是本事。每天多說十個字,一年之後,你的單詞量就會達到你現在認識的漢字水平,4000個詞匯,已完全夠日常交流用了。”


    看,多簡單!冰雲立刻覺得信心滿滿,深以為然,並一下就喜歡上了語言做橋梁的感覺。學校有十多位外教和留學生,每次看見他們,聽他們嘰裏呱啦表情豐富地講話,她都會湧起一種極大的好奇:在最初的最初,兩種陌生的語言究竟是如何互通的?是誰把knowledge翻譯成了知識?把hope翻譯成了希望?她一方麵徹底被前人的智慧折服,一方麵則對漢語以外的語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她喜歡這種通過橋梁溝通的感覺,盡管她幾乎沒有建橋梁的石頭,但還是像模像樣地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字:alice。


    如果說教導主任的話是鼓動了她學英語的熱情,以及灌輸了英語很簡單的觀念(他認為漢語才是最難的!),那院長簡直就是灌輸不學無術了。他是這麽說的:


    “你們要從心裏做一個求知者,主動學習,踏實而不死板,靈活而不取巧。我們學校培養的不是高端專業人才,而是綜合素養高貴的社會人才。來的時候,你們的高考成績不是最好的,走的時候,你們的專業水平也不會是最高的。但是我希望從這裏畢業的你們,能適當地擁有一些專業知識,可以用英語對話,能夠欣賞名曲,懂得欣賞名畫,會跳國標,會喝紅酒,會吃西餐,可以出入任何高級場合而不怯場,麵臨危險場合能逃生自救。不論走到哪裏,都是一個彬彬有禮的紳士,或一個格調優雅的淑女。因為走進社會你就會發現,你高中累掉頭發學的微積分、立體幾何、聲學、光學、電學、熱學、電磁學,有機物、無機物、高分子、元素周期,這所有的一切,可能你這一輩子都再也用不到了。你用到的數學,大概小學五年級就夠了,你用到的物理,初中一年級就夠了,化學嗎,你每天都在吃和用,但你真的不需要知道它們的成分。做為一個平常人,你更需要的可能是:日常中與人相處的原則,與人溝通的技巧,為人處世的圓融,對人的禮貌,對事的通達,麵對榮譽時的謙卑,麵對困難時的勇氣,麵對失去時的瀟灑,麵對得到時的平和。新世紀人才學院培養的首先是人,然後才是才。她便有一種被智者教化了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我八零年代的平行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火佳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火佳人並收藏看我八零年代的平行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