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燕子雙雙飛
看我八零年代的平行人生 作者:楓火佳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用幾樣東西吃飽了肚子,冰雲拿了一隻苞穀皮做的蒲團,在院中大棗樹底下坐下來。大棗樹底下有許多螞蟻窩,她和偉健經常趴在這裏看,研究這種除了人類以外,唯一擁有“奴隸”的生物。她從來不知道他會對螞蟻感興趣,也不知道他會對到河裏放鴨子感興趣,以及到野地裏尋找新發芽的野菜感興趣。他那種興致決不是一個大人在哄一個孩子玩的興致,他投入得像一個孩子般的認真。
她覺得,可能就像她想的,人總得有一個逃遁自己的空間,不然會崩潰。婆婆逃遁在她的方言裏,她逃遁在自我裝傻中,而偉健則逃遁在一種奇怪的幼稚裏。做為長子,他扛著他的家族責任,沒有大包大攬,沒有推諉推卸,沉重卻顯而易見。他肩上是日漸年老的爸媽,身在囹圄的弟弟,已婚成年的妹妹,尚在幼年的外甥女……而有些事情不是他賺多少錢就能改變的,比如衰老,比如自由。她覺得他每次和她孩子氣的打鬧,或者拉上她看風景,就都是這種逃遁,他在這裏有片刻的休息,很輕鬆。她甚至很慶幸他們逃遁的空間有交叉,比如看螞蟻,如果一個看,一個嗤笑好幼稚,那就沒趣味得很了。
對了,他還挺有詩情。
昨天,他們兩個在地裏栽菜苗,菜地不大,但保證著一家人的時令蔬菜供應,每年都是公公在侍弄,她有時去幫幫忙,公公並不用她,所以多數都成了她和毛毛玩樂的試驗場。她給毛毛種了幾棵草莓和東北特有的黃菇娘果,種子是媽媽寄來的,毛毛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她就教她如何用青果皮放在嘴巴裏咬響玩,咕嘰咕嘰的,東北的小姑娘都會玩,小丫頭幾次就學會了,兩人經常去數開了幾朵花,結了幾個果,什麽時候能黃,樂此不疲。偉健也學會了,但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這會兒公公婆婆不在家,應時的春菜已過,把接下來的夏菜栽種好,保證一家人夏季的蔬菜供應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她的責任。這責任她並沒有指望偉健幫她,她知道他忙於自己的事,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幹過這種活了。但那個人卻似乎覺得幫她理所當然,而且絲毫也沒有把它當成苦役,反而做得像模像樣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是農民。
深翻了地,打完了壟,他拄著鋤頭站在地頭上,忽然詩情萬種地說:“柳絮滿天飛。”她正拿著小鋤頭跟在他身後打土坷垃,不期被逗得“嗤”的一下笑起來:“親愛的,你是要做田園詩人嗎!”站起身來等他的下文,那人看看天,看看地:“沒了,我是一句詩人。”她卻來了興致,抬頭望著空裏的飛絮,續道:“點點離人淚。”那人轉頭看她一眼:“還是相聚好,”竟然很符合詩的起承轉合,這時正好一對蝴蝶翩然飛過,“燕子雙雙飛。”她道。
“寶貝兒,那明明是蝴蝶。”那人道,斜眼看她。
“我偏說燕子!”她將頭一翹,那人當即直立著,“呯”的一聲倒在地上。她大笑起來,趴下去:“你知道蝴蝶是誰變的嗎?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他們是兩個大傻瓜——”
“但我們不是!”他馬上道,並飛快地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他們太像一對平凡的夫妻了,一對生在農村,以種養為生的平凡夫妻了。這時候她就怎麽也不能相信他是一個商人,開著轎車,經營著包括酒店、歌舞廳、以及還有什麽她不知道的生意的商人。農活做累了,他們坐在地頭休息,喝自己帶來的涼茶,一人一口分蘋果吃。她握著他的手去咬蘋果,怎麽都覺得這生活假得像一出戲劇,而這戲劇則真得像一份平凡的生活。
傍晚時,忙完了所有的活計,兩個人躺在地頭上,偉健嘴裏銜著一根草杆,翹著二郎腿的腳上是一雙舊農田鞋,褲管高卷在半空中。冰雲躺在一邊,支著手看這個男人,她覺得生活真像一場夢,而他心裏在想什麽?她生活如戲地過了兩年,不真實得讓她分不清哪裏是夢,哪裏是真的生活。當她從夢裏被“砸”醒來時,她以為今天的生活是做的一場夢,而夢裏才是她一直在過的生活。
那這個男人呢?他精明、清醒,他是怎麽過的這兩載歲月?她怎麽好像一點都不認識他?他的思想是敏銳的、強悍的、開朗的,而她的思想則是曲折的,婉轉的,沉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可他們卻如此和平友好地度過了兩年歲月,他在想什麽?
“周太太,你又發現了什麽秘密?每當你弄出這麽一副未成型小妖的模樣來研究我的時候,我總是被你勾得心蕩神馳,不能自已。”躺在地上的人看了她一眼。她嘻嘻笑了,躺下去,頭上是流金的斜陽,皓皓的長空,不遠處的大樹上,鳥兒結束了一天疲倦的飛翔,正停在枝頭唱著一支婉轉清麗的歌,野風吹過,送過淡淡泥土的芬芳,
“我沒想到你能把地種得這麽好!周先生。”她支著腿,咬起一根草杆。
那個人不理她了,好像知道她在說假話,不一會兒,吐掉草棍坐起來,兩手搭在膝頭上交抱著,放眼欣賞著他“種得那麽好”的土地,“這個世界,隻有土地才是最真實的。”她坐起來,看著他。“等我老了的時候,也弄這麽一小片菜園。也許這才是人生最後的歸宿。”轉頭看她一眼:“你會和我一起嗎?”
她忽然有些感動,想起諸葛亮出隴中時,安排他的兒子在老家為他經營一小片田地。“我不知道,阿健。”她望著夕陽下的田野,“我覺得我現在就在經營這片土地。”
那個人不說話,拉著她一起躺下來,她忽然就在那一刹間明白了什麽是“伴侶”。伴侶,在一條路上相伴著同行的人,他們注定了將共承風雨,共擔榮辱,共享貧富苦樂……
她覺得,可能就像她想的,人總得有一個逃遁自己的空間,不然會崩潰。婆婆逃遁在她的方言裏,她逃遁在自我裝傻中,而偉健則逃遁在一種奇怪的幼稚裏。做為長子,他扛著他的家族責任,沒有大包大攬,沒有推諉推卸,沉重卻顯而易見。他肩上是日漸年老的爸媽,身在囹圄的弟弟,已婚成年的妹妹,尚在幼年的外甥女……而有些事情不是他賺多少錢就能改變的,比如衰老,比如自由。她覺得他每次和她孩子氣的打鬧,或者拉上她看風景,就都是這種逃遁,他在這裏有片刻的休息,很輕鬆。她甚至很慶幸他們逃遁的空間有交叉,比如看螞蟻,如果一個看,一個嗤笑好幼稚,那就沒趣味得很了。
對了,他還挺有詩情。
昨天,他們兩個在地裏栽菜苗,菜地不大,但保證著一家人的時令蔬菜供應,每年都是公公在侍弄,她有時去幫幫忙,公公並不用她,所以多數都成了她和毛毛玩樂的試驗場。她給毛毛種了幾棵草莓和東北特有的黃菇娘果,種子是媽媽寄來的,毛毛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她就教她如何用青果皮放在嘴巴裏咬響玩,咕嘰咕嘰的,東北的小姑娘都會玩,小丫頭幾次就學會了,兩人經常去數開了幾朵花,結了幾個果,什麽時候能黃,樂此不疲。偉健也學會了,但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這會兒公公婆婆不在家,應時的春菜已過,把接下來的夏菜栽種好,保證一家人夏季的蔬菜供應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她的責任。這責任她並沒有指望偉健幫她,她知道他忙於自己的事,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幹過這種活了。但那個人卻似乎覺得幫她理所當然,而且絲毫也沒有把它當成苦役,反而做得像模像樣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是農民。
深翻了地,打完了壟,他拄著鋤頭站在地頭上,忽然詩情萬種地說:“柳絮滿天飛。”她正拿著小鋤頭跟在他身後打土坷垃,不期被逗得“嗤”的一下笑起來:“親愛的,你是要做田園詩人嗎!”站起身來等他的下文,那人看看天,看看地:“沒了,我是一句詩人。”她卻來了興致,抬頭望著空裏的飛絮,續道:“點點離人淚。”那人轉頭看她一眼:“還是相聚好,”竟然很符合詩的起承轉合,這時正好一對蝴蝶翩然飛過,“燕子雙雙飛。”她道。
“寶貝兒,那明明是蝴蝶。”那人道,斜眼看她。
“我偏說燕子!”她將頭一翹,那人當即直立著,“呯”的一聲倒在地上。她大笑起來,趴下去:“你知道蝴蝶是誰變的嗎?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他們是兩個大傻瓜——”
“但我們不是!”他馬上道,並飛快地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他們太像一對平凡的夫妻了,一對生在農村,以種養為生的平凡夫妻了。這時候她就怎麽也不能相信他是一個商人,開著轎車,經營著包括酒店、歌舞廳、以及還有什麽她不知道的生意的商人。農活做累了,他們坐在地頭休息,喝自己帶來的涼茶,一人一口分蘋果吃。她握著他的手去咬蘋果,怎麽都覺得這生活假得像一出戲劇,而這戲劇則真得像一份平凡的生活。
傍晚時,忙完了所有的活計,兩個人躺在地頭上,偉健嘴裏銜著一根草杆,翹著二郎腿的腳上是一雙舊農田鞋,褲管高卷在半空中。冰雲躺在一邊,支著手看這個男人,她覺得生活真像一場夢,而他心裏在想什麽?她生活如戲地過了兩年,不真實得讓她分不清哪裏是夢,哪裏是真的生活。當她從夢裏被“砸”醒來時,她以為今天的生活是做的一場夢,而夢裏才是她一直在過的生活。
那這個男人呢?他精明、清醒,他是怎麽過的這兩載歲月?她怎麽好像一點都不認識他?他的思想是敏銳的、強悍的、開朗的,而她的思想則是曲折的,婉轉的,沉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可他們卻如此和平友好地度過了兩年歲月,他在想什麽?
“周太太,你又發現了什麽秘密?每當你弄出這麽一副未成型小妖的模樣來研究我的時候,我總是被你勾得心蕩神馳,不能自已。”躺在地上的人看了她一眼。她嘻嘻笑了,躺下去,頭上是流金的斜陽,皓皓的長空,不遠處的大樹上,鳥兒結束了一天疲倦的飛翔,正停在枝頭唱著一支婉轉清麗的歌,野風吹過,送過淡淡泥土的芬芳,
“我沒想到你能把地種得這麽好!周先生。”她支著腿,咬起一根草杆。
那個人不理她了,好像知道她在說假話,不一會兒,吐掉草棍坐起來,兩手搭在膝頭上交抱著,放眼欣賞著他“種得那麽好”的土地,“這個世界,隻有土地才是最真實的。”她坐起來,看著他。“等我老了的時候,也弄這麽一小片菜園。也許這才是人生最後的歸宿。”轉頭看她一眼:“你會和我一起嗎?”
她忽然有些感動,想起諸葛亮出隴中時,安排他的兒子在老家為他經營一小片田地。“我不知道,阿健。”她望著夕陽下的田野,“我覺得我現在就在經營這片土地。”
那個人不說話,拉著她一起躺下來,她忽然就在那一刹間明白了什麽是“伴侶”。伴侶,在一條路上相伴著同行的人,他們注定了將共承風雨,共擔榮辱,共享貧富苦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