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杉賢弟,一別經年,你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


    梁啟超在見到白景杉的時候,第一時間說道。


    “卓如兄風采依舊,還是那麽的意氣風發!”白景杉也看著梁啟超說道。“卓如兄早就進京趕考,怎麽現在才想來愚弟來了?”


    “景杉賢弟一直忙於公事,且又是本科會試閱卷官之一,愚兄還是應當避諱一二。”梁啟超也微笑著說道。


    “卓如兄是翩翩君子,考慮的周全!”白景杉也看著梁啟超說道。“卓如兄此來,想必是有事吧!”


    “賢弟,愚兄此來是聽到些傳言。”梁啟超嚴肅的看著白景杉說道。


    “議和?”白景杉直接說道。


    “不錯,聽說朝廷已經和東洋人議和,不知道賢弟可知此事?”梁啟超直接問道。


    “我知道!”


    白景杉也沒敷衍,而是直接承認道。


    “那賢弟對議和之事怎麽看?”


    梁啟超盯著白景杉問道。


    “卓如兄,我知道最近很多各省舉人紛紛上書督察院,他們都說拒和,再戰。”白景杉看著梁啟超說道。“想必卓如兄也是這麽想的吧!”


    “愚兄正有此意。”梁啟超看著白景杉說道。“我和康先生也組織了廣東舉人聯名上書。”


    “你們又主張什麽?不會也是這兩樣吧!”


    白景杉看著梁啟超說道。


    “拒和、遷都、練兵、變法!”


    梁啟超也坦言道。


    “卓如兄知道,我現在就在督辦軍務處主持練兵事宜!”白景杉看著梁啟超說道。“圓法也已經在各地實施了。”


    “賢弟確是大才。”梁啟超也肯定的說道。“而且賢弟在關外一戰,也打出了氣勢。”


    “卓如兄,你隻看到了我在關外取得了一場戰役的勝利,可是定武軍當時也損失四成以上!如果再有一場戰役,定武軍怕是連兩成都剩不下。”白景杉看著梁啟超說道。“卓如兄,東洋軍隊比定武軍訓練更久,而且數量是定武軍10倍以上。朝廷練兵是需要時間的,我也不瞞卓如兄,朝廷現在已經開始編練新軍三萬,成軍至少需要3個月以上。可是眼下如不議和,敵人是不會給我們練兵的時間的!而遷都更不是簡單的一句話的事!”


    “賢弟此言是讚成議和了?”梁啟超麵色不善的看著白景杉說道。


    “和是為了更好的戰,戰是為了更順利的和!”白景杉看著梁啟超說道。


    “我以為你白景杉也有一腔熱血,可不想你竟然如此悲觀。”梁啟超站起來憤怒的指著白景杉說道。


    “卓如兄,戰爭不是光有熱血就行的,那是真的要死人的。”白景杉也站起來看著梁啟超說道。“卓如兄,小弟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們有你們的主張,而我有我的計劃。我不會阻止卓如兄行事,甚至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把你們的主張呈遞給皇上和太後閱覽,但是事緩則圓的道理,我想卓如兄應該能明白!”


    “不需要!”梁啟超直接拒絕道。“道不同不相為謀,算我梁某人看錯了人!告辭!”


    “卓如兄何必如此?”


    還沒等白景杉說完,梁啟超拱了拱手,頭也不迴的轉身就走。


    “唉,梁兄啊,你可能還不知道,你和康有為的卷子都是我審閱的。雖然我都推薦上去了,可主考早就有意讓康有為落榜。你滿篇激進之言被當成了他,而他卻老老實實的寫著微言大義。”白景杉看著離去的梁啟超也搖了搖頭。


    -----------------


    之後的日子裏,隨著李鴻章在東洋不斷傳迴來議和的進城,督察院已經快被參加會試的舉子們的上書淹沒了。督察院現在幹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整理這些聯名的請願書,並遞到禦前。可是朝廷一直都沒有對舉子們的請願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


    不僅僅是來參加會試的舉人們,就是朝廷各部官員也都紛紛上書,表達對議和的不滿,而軍機大臣和各部尚書則都對此事三緘其口。


    這天,下了朝會,軍機大臣和督辦軍務處的各位大臣們又齊聚儀鸞殿。


    “李鴻章傳迴來的最新的條件,你們都看到了,說說你們的意思吧!”這次慈禧直接問道。


    “臣反對這些條件,如果要賠款三萬萬銀元,那臣現在就可以帶著定武軍和東洋軍隊再打一場,臣就是拚死,也要給東洋人來個狠的。”白景杉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條約。“現在定武軍新兵雖然訓練不足,但是成軍絕對沒問題。臣有信心把東洋軍隊趕到海邊!”


    “臣反對割讓台島和澎湖等島嶼。”翁同龢也站出來說道。“而且就是賣了臣,臣也拿不出來三萬萬銀元!”


    這次禦前會議,所有的大臣都反對最新的條款,而慈禧也對這些條款不是很滿意。


    “恭親王,電告李鴻章,定武軍已經成軍,可以一戰!如果條款不能再協商一二,那就隻能讓定武軍再打一仗。”慈禧看著恭親王奕欣說道,又看著白景杉說道。“白景杉,你立刻去定武軍,準備進軍事宜!”


    “奴才遵旨!”


    恭親王奕欣躬身說道。


    “臣遵旨!”


    白景杉單膝跪地說道。


    慈禧太後說完,又對著所有人說道。


    “都散了吧!”


    “奴才告退!”x6


    “臣等告退!”x5


    白景杉離開儀鸞殿,直接迴家換了軍服,然後叫上親衛排就動身往津門馬廠而去。等白景杉一到,立馬讓定武軍停止訓練,全員做好隨時開拔的準備。朝廷也命令山海關的劉坤一將部分大炮由專列運迴津門,供定武軍使用。


    隨著督辦軍務處一封封電報發出去,朝廷大有一番再戰的動向。朝廷的舉動也讓京城的各省舉子們鼓舞異常,不少領頭的舉子都大漲了一波聲望。


    可是到了清明節(1895年4月5日)這一天,李鴻章給朝廷發來了條約的最新版本,不知怎麽就被泄露了出去。條約上除了對東洋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這次台島和澎湖列島再次被割讓出去。而且遼東半島也以現在雙方實際控製線為分界,遼南大部地區被割讓出去。還有賠款一萬萬銀元,分10年付清。


    在京台籍舉人聽到消息,紛紛穿上孝服跪在督察院外麵哭訴,請督察院官員代程奏章,不要割讓台島。而翁同龢和李鴻藻也都公開聲明反對條約,張之洞和各地督撫也紛紛發來電報強烈反對簽署條約。


    康有為和梁啟超更是開始和之前各省領頭上書的舉人搞起了串聯。而且康有為還在集會上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八千字的《再上清帝書》,其中有一條就是讓定武軍立刻對東洋開戰驅除日寇,還通過翁同龢遞交給了光緒。


    定武軍各將官在聽到條約的內容時都義憤填膺,但是隻有真正和東洋交過手的這些將官才真正知道雙方的差距。


    在陸軍武器上雙方五五開,但是在訓練程度上,士兵意誌上,目前的定武軍都比東洋軍隊差一截。而且白景杉和定武軍所有將校都知道,朝廷已經失去了海防,一旦開戰東洋海軍隨時能用艦炮支援東洋陸軍,到時候定武軍隻能被動挨打。


    可當白景杉聽說康有為竟然讓定武軍立刻開戰之後,白景杉還是被氣的直接罵娘。


    “tm的,他動動嘴,就讓我們去死,他算什麽東西?他有本事怎麽不立刻來定武軍跟著上前線。他知道個屁的軍事,就知道在後麵指手畫腳的。合著送死我們上,功勞他得了,我就日了哈奇士了!”


    可無論白景杉怎麽罵都沒用,白景杉再次接到了讓其迴返京城的命令。等白景杉趕到京城外圍的時候,白景杉越來越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而且白景杉望著前方的京城城門,城門就仿佛一張張開的巨口正準備吞噬自己。


    “不對勁!”白景杉立馬勒住馬頭,對著身後的親衛排喝到。“全體都有!停下,掉頭!”


    親衛排在白景杉的命令下,也立刻勒馬停下。


    “不進京城了,立刻返迴津門!”白景杉對著親衛排下令之後,看了看天空,立刻帶著親衛掉頭往津門走。


    白景杉一路馬不停蹄地進入津門,直接進入英租界。等到了津門英租界安頓下來,白景杉那種心驚肉跳的感覺才得以減少了一些。白景杉立刻給定武軍發電報,整軍備戰,隨時準備行動,不僅如此白景杉還用商台給上滬的法國懷特(上滬)公司發了一封加密電報。


    -------------


    而京城這邊,從白景杉掉頭返迴之後,就有人立刻把情況匯報給了翁同龢。翁同龢聽到消息,也有些不知道怎麽應對,立刻就準備去見光緒。


    可是還沒等翁同龢出門,一隊內侍就直接找到了翁同龢。


    “翁師傅,太後有請!”


    等翁同龢趕到西苑的時候見到慈禧的時候,光緒早就在慈禧麵前跪了一會兒了。


    “臣翁同龢參見太後!”


    “翁師傅,你們到底想幹什麽?”慈禧淩冽的質問著翁同龢。


    “臣不知太後所指的是什麽?”翁同龢躬身說道。


    “不知道,那就跟著皇上一起跪著,等什麽時候知道了,什麽時候再起來!”慈禧發怒的指著光緒說道。


    “太後,皇上並沒有參與此事,還請太後饒了皇上吧,都是臣自作主張!”翁同龢一下子就跪了下去。


    “皇上不知道?”慈禧太後戲謔的看著翁同龢,直接把桌子上的聖旨扔給了翁同龢。“翁同龢,你是不是老糊塗了,長麟手上的這份聖旨是你代皇上用的印麽?”


    翁同龢看著麵前的聖旨,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召白景杉迴京,讓長麟帶著聖旨節製定武軍。”慈禧太後看著光緒和翁同龢憤怒的說道。“怎麽,你們還要再起戰事麽?啊!”


    光緒嚇的瑟瑟發抖,而翁同龢更是直接跪了下去。


    “現在什麽情況?白景杉到哪了?說!”慈禧太後看著翁同龢憤怒的說道。


    “迴太後,白景杉於辰時到達京城外圍。離京城還有兩裏地左右,突然停住然後帶著親衛掉頭折返!”翁同龢不得不說話了。


    “好啊!好啊!”慈禧都被氣笑了。“你們打的好算盤啊!控製住白景杉,讓長麟節製定武軍,再跟東洋人打一場。哪怕打輸了,也能立刻同意了條約,把白景杉交出去,是吧!”


    “可是現在白景杉掉頭走了!”慈禧太後看著光緒和翁同龢。“你們的第一步打算就沒成!”


    “白景杉終究會迴來的,他的家人都在京城!”光緒看著慈禧說了一句。


    “愚貨!”慈禧看著光緒,直接罵道。


    光緒再次矮下了身子。這時候門外內侍來報,說榮祿求見。


    “宣!”


    慈禧隻說了一句。


    等榮祿進來之後,先是詫異的看了一眼跪著的光緒和翁同龢,然後對著慈禧太後說道。


    “奴才榮祿見過太後!”榮祿對著慈禧單膝施禮之後,又對著光緒施禮道。“奴才榮祿見過皇上!”


    “起來說話!”慈禧太後直接說道。


    榮祿看了看皇上,直接站起來迴話道。


    “奴才剛接到兩封電報,一封是定武軍統領白景杉發來的!一封是胡燏棻發來的。”


    “都說了什麽?”慈禧直接問道。


    “白景杉說偶感風寒,現在在津門英租界養病!請求準許等身體稍好之後,再進京麵聖!”榮祿直接迴道。“胡燏棻說定武軍突然整軍,一副要準備開戰的意思,他也摸不清楚是什麽情況,而且……”


    “說!”慈禧太後憤怒的說道。


    “迴老佛爺!胡燏棻電報上還說,看定武軍的樣子不像是要南下的意思!”榮祿趕緊說道。


    榮祿接到電報也是懵的,他根本不知道定武軍為何會整軍,白景杉又為何跑到英租界養病,所以一接到電報立刻來向慈禧匯報。


    “好啊!你們倆看看,你們現在辦的這叫什麽事?”慈禧看著光緒和翁同龢直接憤怒說道。“說,誰給你們出的這麽個愚蠢至極的主意?他怎麽不去死!”


    翁同龢還想出麵攬過來責任,可光緒先說話了。


    “親爸爸息怒,是兒臣心有不甘,才讓翁師傅和長麟配合兒臣的!”


    “你還挺有擔當!”慈禧戲謔的看著光緒說道,又厲聲問道。“那你說現在這個事,怎麽辦?”


    “兒臣都聽親爸爸的!”光緒哆哆嗦嗦的說道。


    “現在知道聽我的了?”慈禧嚴厲的說道。


    “兒臣都聽親爸爸的!”光緒這次跪著給慈禧磕了一個頭,頭也一直沒抬起來。


    “榮祿!”慈禧不再理會光緒,看著榮祿說道。


    “奴才在!”榮祿立馬單膝跪地低著頭說道。


    “立刻電告李鴻章,條約中交出白景杉這條絕無可能,讓他再談!”慈禧太後看了光緒一眼。“其他照準。”


    光緒猛的抬頭看著慈禧,而慈禧則厲聲的喝道。“你還有其他想法?”


    “兒臣不敢!”光緒立馬又把頭低下了。


    “你去白家,帶上白家一老一小,立刻去津門找白景杉。就跟白家人說白景杉病了,朝廷準備過去慰問一下。”慈禧看著榮祿吩咐道。“找機會告訴白小子,就說哀家說的,讓他立刻迴京城,哀家保他無事!然後你立刻去定武軍節製各軍,往山東開拔!不準主動挑起戰端。你明白哀家的意思麽?”


    “奴才明白!”榮祿立馬迴答道。


    “明白就趕緊去辦!”慈禧看著榮祿喝到。“立刻!”


    “太後息怒,奴才這就出發!”榮祿立刻低著頭說道。“奴才告退!”


    等榮祿走了,慈禧太後看著翁同龢說道。


    “翁同龢,籌措軍需不力,著降三等留任,以觀後效!”


    翁同龢趕緊磕頭說道。


    “臣謝太後恩典!”


    慈禧也沒理他,看著光緒說道。


    “皇帝,待李鴻章談妥條約,就讓李鴻章簽字。等條約迴來皇帝立刻用印!”


    “兒臣謹遵太後懿旨!”光緒低著頭心有不甘的說道。


    “皇帝!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衝動行事!”慈禧看著光緒淡淡的說道。“迴去好好想想今天的事!”


    “親爸爸,兒臣告退!”


    光緒說完,一下子想站沒站起來,跪在身邊的翁同龢趕緊扶了光緒一把才讓光緒站起來。


    “翁師傅!皇帝還小,你要多給他講道理。不能由著他的性子胡來!”慈禧太後對著翁同龢說完,陰冷的看著翁同龢說道。“若是再有下次,哀家可不會替你們收拾爛攤子啦!”


    “臣謹記在心!”翁同龢扶起光緒之後,恭敬的對著慈禧說道。


    “希望你真的記在心裏了!”慈禧陰惻惻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仙途從大宅門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陌上散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陌上散修並收藏重生仙途從大宅門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