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顆悶彈一顆啞彈(求收藏求追讀)
重生仙途從大宅門開始 作者:陌上散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和孫家鼐聊了一次之後,白景杉就知道自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自己的兩封折子被明發天下,各地督撫六部官員都紛紛上書。
鐵路的折子還好說,兩廣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李鴻章直接表態支持。李鴻章推進鐵路建設這麽多年,實際進度卻很一般。因為李鴻章一直強調的是鐵路在國防上的作用,至於賺錢,李鴻章知道,但是自己不能說。
這次白景杉的奏折從商業角度上分析了鐵路能盈利,這個可就幫了李鴻章的大忙。李鴻章覺得修鐵路總比建園子強,要是鐵路能大規模修建,這也極大的緩解了慈禧對李鴻章的提防。
張之洞不僅表態支持修鐵路,更是向朝廷提出來,白景杉的折子上的規劃可作為長遠規劃,但是落到實處,還是先修建之前廷議過的京城到漢口的鐵路。等之後再修建漢口到廣州的鐵路,畢竟江橋不是那麽好建的。
反對聲也不是沒有,不過理由還是老調重彈,影響風水,影響先人。沒有人再說鐵路無益於社會了,因為白景杉舉的那個例子,讓南方舉子都憧憬不已,科舉曆來都是國之重事。
現如今已經不是十多年前,保守派雖然一直都大有人在,但是洋務派的力量也比十多年前更加強大了。
白景杉此次關於鐵路的奏折,得到了清流和洋務派的雙重支持,而保守派的最大靠山慈禧太後,態度也是偏向修建鐵路的,這個折子在經過了又一次廷議之後,軍機大臣大多同意,並經過大臣討論,決定修建蘆漢鐵路,南北並進,南段由湖廣總督負責,北段由直隸總督李鴻章負責,擬遷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負責鐵路修建事宜。
而對於銀元之事,朝臣讚成與反對是小部分反對,大部分同意,反對的還是保守派,他們的反對理由是沒必要折騰,隻要朝廷監督好各地製式銀子的成色,規定好就行了。各地督撫則是反對最強烈的。
翁同龢在禦書院看到這些奏折的時候,氣的都想罵人了。要是底下的官員真能認真落實朝廷的政策,哪有現在的貨幣亂象。
“這銀子這麽亂,就是這些地方上的督撫造成的!你今個成色降點,他明個成色再降點,多出來的,就是額外的銀子。”翁同龢向光緒解釋道,翁同龢做了戶部尚書之後,對這裏麵的門道太清楚了,督撫是肥了,損的可是朝廷國庫。
“那翁師傅您有什麽建議。”光緒問道。
“此事總體還是緩行,但是不能不行。不若讓白侍郎去武昌府見見張香帥,讓他們二人談談。”翁同龢考慮了考慮說道。
光緒也沉思了一會。
“翁師傅所言有理。讓他們兩個碰一碰頭也好。”
-------------
白景杉在上了折子當天就被叫到孫老大人府上,白景杉把自己出洋的所見所聞和孫家鼐老大人講了很多很多。孫家鼐聽了之後也是唏噓不已,之後囑咐白景杉這些日子還是低調一點,白景杉迴府後第二天就向禮部告假稱病在家了。
這天終於等到了鄉試放榜的日子,白景杉不出意外的中了一等,不過排名不是很靠前。白景杉的水平能中一等,但是要想得到解元還是差了點。鄉試評判自有規程,每個考生的卷子都會重新錄朱卷呈送各房同考官,由同考官推薦至主考官處,這樣的卷子算是得中了,排名則是各個同考官圈批,誰的圈多,誰排名靠前。如果有相同的圈,那麽最後由主考官決定誰一誰二。
鄉試放榜一般都快後半夜了,但是和會試放榜一樣,這天京城也好,還是其他各省首府都是不宵禁的。
昨晚白家人跟著等了一宿,第二天一早,正歡天喜地的準備慶祝白景杉中了舉人,溫公公帶著聖旨的出現一下子讓所有的準備都停了。
聖旨上的意思,白景杉的出洋任務完成了,被卸了代禮部侍郎的職務。這個到是沒什麽,重點是皇上口諭,讓白景杉動身去武昌,等著即將到任的張之洞,見到張之洞之後,詳細請教銀法之事,會試之前要把折子遞上來。
白景杉對於自己去職,早有準備,可是沒想到,皇上又派了個新差事,而且是光幹活,沒工資的那種,而且白景杉也不明白為什麽讓自己去找張之洞。
白家人這邊接完旨,都看著白老爺子和二奶奶。
“得了,甭忙活了,家裏人好好吃一頓就算慶祝了!”白老爺子也不知道現在這事是喜是悲了。
“爺爺,一會我就要去順天府處理各種手續,我想著下午拜訪一下老師,晚上還得迴順天府參加鹿鳴宴,明個我就得收拾收拾就去武昌了!”白景杉苦笑著說了一句。“估計等我迴來,都得過了春節了,之後就參加複試和會試了!”
白景杉看了看白家所有人,見都有些失望。
“你們該樂嗬還得樂嗬,畢竟我這是中了舉人了。再說我這是奉命辦差,這也是皇上對我的信任。”
大家見當事人白景杉也沒有太多的悲傷難受啥的,也都笑著恭喜白景杉得中舉人。白家又恢複了一些熱鬧,不過也沒有再大張旗鼓的操辦了,白家人隻是在家裏好好聚了聚,第二天就該幹什麽還幹什麽,不過也稍微硬氣了一些,哪怕白景杉是代禮部侍郎的時候,都沒有這麽現在這樣挺起腰板的。
白景杉則一早就去了順天府衙門,辦理各種手續。一到順天府衙門口,守門的衙役就連說著吉祥話。白景杉也沒吝嗇,每人賞了一角碎銀子,這幫衙役更加殷勤了,一個機靈的衙役直接說道。
“白侍郎,小的帶您去戶房。”
“嗬嗬,可別這麽叫了,今兒個一早,我出使的差事就卸了,現在已經不是侍郎了!”白景杉笑著說道。
“那還不是早晚的事。外人不了解您,咱們還能不知道您麽!”
機靈的衙役還是恭維道,其他衙役也紛紛附和。
這幫衙役並沒有因為白景杉不是侍郎了,就改變態度。不是侍郎人家還是舉人老爺呢,再說這位打小就是京城的知名人物,後麵還有白家、還有其他關係在,這位可不是他們這幫衙役敢小瞧的。
白景杉也沒說其他,而是在機靈衙役的帶領下,去了戶房辦理各種手續。陸陸續續還有不少人過來辦手續,大家也都互道著恭喜。有想邀請白景杉過兩天聚一聚的,白景杉無奈隻能表示歉意。
“各位同學,實在抱歉。小弟另外有事,參加完今晚的鹿鳴宴,明兒一早就得出發往武昌去。”
“景杉老弟這剛中了舉,正是用功備考的明年會試的時候,有何要事還要往外走啊!”一位20多歲的舉人問道。
“皇命難違!”
白景杉就這麽一句話,其他人也就不再問了。
不過白景杉還是和大家互相留了住址,白景杉表示等複試之前迴來,再擇期和大家聚一聚。眾多新舉人也都道:“好說,好說!”
白景杉這邊忙完手續,就對著大家告辭了,表示晚上鹿鳴宴再見。之後白景杉就去了黃思永府上。
黃思永還沒迴來,白景杉也一直陪著黃夫人閑聊,等到中午黃思永才迴來。
“我猜你就會過來!”
黃思永笑嗬嗬的看著白景杉。
“學生拜見老師!”
白景杉見黃思永進了屋子,趕緊起來躬身施禮。
“這禮我就先受了!”黃思永對著白景杉笑著說道,又對著黃夫人說道。“這小子中了舉人啦!”
黃夫人也笑著說道。
“我已經知道啦,景杉來了就和我說啦!這迴你滿意啦。”
“還早,等他中了進士再說吧!”黃思永笑著看著白景杉。“走吧!咱們去書房!”
到了書房,白景杉直接問黃思永。
“老師,我這上了兩個折子您是知道的,可今兒個一早,皇上讓我直接去武昌府拜見張之洞大人。徒兒有點不解!”
黃思永在身後的書櫃裏找一下,拿出了四份抄錄的奏折。
“這是我抄錄的奏折,你看看這四份奏折,就能明白皇上的用意了!”
白景杉拿起四份奏折,先看了看各自的名頭。
《購辦機器試鑄製錢折》
《為粵省擬鑄銀圓以備戶部推廣事》
《遵議張之洞奏廣東購機鑄錢並試鑄銀元事》
《洋商附鑄銀圓請旨開辦折》
黃思永指著白景杉手上的文件說道。
“頭兩本是張之洞大人在十三年正月的時候上的折子,第三本是大學士閆敬明的迴執,第四本是張之洞大人最近上的折子!”
“十三年正月,那時候我就在廣州啊!”白景杉心裏算了下時間,正是廣州會武那時候。之後拿起四本奏折,開始看了起來。
等白景杉看完,黃思永看著白景杉說道。
“關於鐵路的奏折,我就不給你看了。說說你自己看了這四本奏折之後的想法!”
“張香帥早就看到了問題,而且也在暗中推進,現在幾乎快臨門一腳了。”白景杉說著舉著第四封奏折。“這明顯是張香帥的借口。”
“我的奏折,不過是把張香帥一直暗處做的事情拿到了明麵上。而且皇上讓我去找張香帥談,估計不僅僅談這個鑄幣,還有怎麽進行規範的事!也是給張香帥個信號,朝廷同意他這麽幹,但是還不夠完善。”白景杉思考了一會繼續說道。“錢幣如此,鐵路亦如此。朝廷能那麽快的同意修建蘆漢鐵路,是因為之前洋務派做了大量的工作,沒有我的奏折,這個事朝廷也會落實下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我的奏折隻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你能明白這點很好,文件你拿迴去,路上要細細品讀,見到張香帥之後,你要虛心求教,香帥是正直之士,把你所思所想都告訴他。因為人所處在位置的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會有所偏差。所以,你要多聽聽其他人的看法,多跟著香帥這種人學學!”
“學生明白了!”白景杉躬身施禮道。
“嗬嗬,你到了武昌府,見到張香帥,代我問好!”黃思永笑著說道。
“那是一定的!”白景杉笑著說道。
師徒二人在書房聊到下午,白景杉才告辭離開。
白景杉剛到門口,胡子頭就看了白景杉。
“三少爺,您可迴來了,這從您走不久就有不少人過來了!”
“都什麽人?”
白景杉邊走邊問。
“有的是投了拜帖的,說是您的同年啥的,拜帖都給蓮花姑娘了。還有一些人都說是來投奔您的!不過都讓二奶奶打發了!可還有幾個人,二奶奶留下了!”
胡子頭邊往院裏送,邊說道。
“什麽人能讓我媽留下了?”
白景杉不禁好奇的問道?
“您還是自己去看吧!”
胡子頭一臉古怪的看著白景杉說道。
白景杉也沒太在意,直接迴了自己院子。可惜蓮花並不在這,白景杉隻看到桌子上一堆拜帖,白景杉也沒打開看,直接往二奶奶他們那院過去。
離著挺遠就能聽見二奶奶院子裏不時傳出銀鈴般的笑聲。白景杉邊走邊納悶,這來的是什麽人?走進了屋子,白景杉的疑惑才解開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疑惑和麻煩。
“你這小子,媳婦都能找上門了?”二奶奶略有不滿的看著走進來的大兒子說道。
“莪媳婦?你說她?”白景杉疑惑的說了一句,又指著這屋裏唯一的外人,又對著一身苗裝的女孩說道。“娜莎,你都跟我媽說了啥?”
“白哥哥,娜莎(白詩雨)終於找到你啦!”白詩雨一見到白景杉,就歡快的跑過來拉住了白景杉的手。
“媽,我和娜莎出去一下,等會我再過來!”白景杉說完直接拉著白詩雨的手往自己院子裏走。二奶奶給了蓮花一個眼神,蓮花趕緊跟了上去。
“我就覺得不能是兒子自己找了媳婦,之後扔了不管,再讓人家找上門來!”二爺見都走了,才和二奶奶說道。
“我還不知道是這麽迴事,用你說?”二奶奶瞪了二爺白穎軒一眼。
“得,算我沒說!”二爺趕緊告饒。
“姐姐漂亮!”白玉婷也4歲多了,也要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就是,這個三嫂挺好看的,我認可了!”白景琦小大人似的說道。
二奶奶被這爺幾個氣的沒招沒招的,五口之家,四個不讓人省心的。
鐵路的折子還好說,兩廣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李鴻章直接表態支持。李鴻章推進鐵路建設這麽多年,實際進度卻很一般。因為李鴻章一直強調的是鐵路在國防上的作用,至於賺錢,李鴻章知道,但是自己不能說。
這次白景杉的奏折從商業角度上分析了鐵路能盈利,這個可就幫了李鴻章的大忙。李鴻章覺得修鐵路總比建園子強,要是鐵路能大規模修建,這也極大的緩解了慈禧對李鴻章的提防。
張之洞不僅表態支持修鐵路,更是向朝廷提出來,白景杉的折子上的規劃可作為長遠規劃,但是落到實處,還是先修建之前廷議過的京城到漢口的鐵路。等之後再修建漢口到廣州的鐵路,畢竟江橋不是那麽好建的。
反對聲也不是沒有,不過理由還是老調重彈,影響風水,影響先人。沒有人再說鐵路無益於社會了,因為白景杉舉的那個例子,讓南方舉子都憧憬不已,科舉曆來都是國之重事。
現如今已經不是十多年前,保守派雖然一直都大有人在,但是洋務派的力量也比十多年前更加強大了。
白景杉此次關於鐵路的奏折,得到了清流和洋務派的雙重支持,而保守派的最大靠山慈禧太後,態度也是偏向修建鐵路的,這個折子在經過了又一次廷議之後,軍機大臣大多同意,並經過大臣討論,決定修建蘆漢鐵路,南北並進,南段由湖廣總督負責,北段由直隸總督李鴻章負責,擬遷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負責鐵路修建事宜。
而對於銀元之事,朝臣讚成與反對是小部分反對,大部分同意,反對的還是保守派,他們的反對理由是沒必要折騰,隻要朝廷監督好各地製式銀子的成色,規定好就行了。各地督撫則是反對最強烈的。
翁同龢在禦書院看到這些奏折的時候,氣的都想罵人了。要是底下的官員真能認真落實朝廷的政策,哪有現在的貨幣亂象。
“這銀子這麽亂,就是這些地方上的督撫造成的!你今個成色降點,他明個成色再降點,多出來的,就是額外的銀子。”翁同龢向光緒解釋道,翁同龢做了戶部尚書之後,對這裏麵的門道太清楚了,督撫是肥了,損的可是朝廷國庫。
“那翁師傅您有什麽建議。”光緒問道。
“此事總體還是緩行,但是不能不行。不若讓白侍郎去武昌府見見張香帥,讓他們二人談談。”翁同龢考慮了考慮說道。
光緒也沉思了一會。
“翁師傅所言有理。讓他們兩個碰一碰頭也好。”
-------------
白景杉在上了折子當天就被叫到孫老大人府上,白景杉把自己出洋的所見所聞和孫家鼐老大人講了很多很多。孫家鼐聽了之後也是唏噓不已,之後囑咐白景杉這些日子還是低調一點,白景杉迴府後第二天就向禮部告假稱病在家了。
這天終於等到了鄉試放榜的日子,白景杉不出意外的中了一等,不過排名不是很靠前。白景杉的水平能中一等,但是要想得到解元還是差了點。鄉試評判自有規程,每個考生的卷子都會重新錄朱卷呈送各房同考官,由同考官推薦至主考官處,這樣的卷子算是得中了,排名則是各個同考官圈批,誰的圈多,誰排名靠前。如果有相同的圈,那麽最後由主考官決定誰一誰二。
鄉試放榜一般都快後半夜了,但是和會試放榜一樣,這天京城也好,還是其他各省首府都是不宵禁的。
昨晚白家人跟著等了一宿,第二天一早,正歡天喜地的準備慶祝白景杉中了舉人,溫公公帶著聖旨的出現一下子讓所有的準備都停了。
聖旨上的意思,白景杉的出洋任務完成了,被卸了代禮部侍郎的職務。這個到是沒什麽,重點是皇上口諭,讓白景杉動身去武昌,等著即將到任的張之洞,見到張之洞之後,詳細請教銀法之事,會試之前要把折子遞上來。
白景杉對於自己去職,早有準備,可是沒想到,皇上又派了個新差事,而且是光幹活,沒工資的那種,而且白景杉也不明白為什麽讓自己去找張之洞。
白家人這邊接完旨,都看著白老爺子和二奶奶。
“得了,甭忙活了,家裏人好好吃一頓就算慶祝了!”白老爺子也不知道現在這事是喜是悲了。
“爺爺,一會我就要去順天府處理各種手續,我想著下午拜訪一下老師,晚上還得迴順天府參加鹿鳴宴,明個我就得收拾收拾就去武昌了!”白景杉苦笑著說了一句。“估計等我迴來,都得過了春節了,之後就參加複試和會試了!”
白景杉看了看白家所有人,見都有些失望。
“你們該樂嗬還得樂嗬,畢竟我這是中了舉人了。再說我這是奉命辦差,這也是皇上對我的信任。”
大家見當事人白景杉也沒有太多的悲傷難受啥的,也都笑著恭喜白景杉得中舉人。白家又恢複了一些熱鬧,不過也沒有再大張旗鼓的操辦了,白家人隻是在家裏好好聚了聚,第二天就該幹什麽還幹什麽,不過也稍微硬氣了一些,哪怕白景杉是代禮部侍郎的時候,都沒有這麽現在這樣挺起腰板的。
白景杉則一早就去了順天府衙門,辦理各種手續。一到順天府衙門口,守門的衙役就連說著吉祥話。白景杉也沒吝嗇,每人賞了一角碎銀子,這幫衙役更加殷勤了,一個機靈的衙役直接說道。
“白侍郎,小的帶您去戶房。”
“嗬嗬,可別這麽叫了,今兒個一早,我出使的差事就卸了,現在已經不是侍郎了!”白景杉笑著說道。
“那還不是早晚的事。外人不了解您,咱們還能不知道您麽!”
機靈的衙役還是恭維道,其他衙役也紛紛附和。
這幫衙役並沒有因為白景杉不是侍郎了,就改變態度。不是侍郎人家還是舉人老爺呢,再說這位打小就是京城的知名人物,後麵還有白家、還有其他關係在,這位可不是他們這幫衙役敢小瞧的。
白景杉也沒說其他,而是在機靈衙役的帶領下,去了戶房辦理各種手續。陸陸續續還有不少人過來辦手續,大家也都互道著恭喜。有想邀請白景杉過兩天聚一聚的,白景杉無奈隻能表示歉意。
“各位同學,實在抱歉。小弟另外有事,參加完今晚的鹿鳴宴,明兒一早就得出發往武昌去。”
“景杉老弟這剛中了舉,正是用功備考的明年會試的時候,有何要事還要往外走啊!”一位20多歲的舉人問道。
“皇命難違!”
白景杉就這麽一句話,其他人也就不再問了。
不過白景杉還是和大家互相留了住址,白景杉表示等複試之前迴來,再擇期和大家聚一聚。眾多新舉人也都道:“好說,好說!”
白景杉這邊忙完手續,就對著大家告辭了,表示晚上鹿鳴宴再見。之後白景杉就去了黃思永府上。
黃思永還沒迴來,白景杉也一直陪著黃夫人閑聊,等到中午黃思永才迴來。
“我猜你就會過來!”
黃思永笑嗬嗬的看著白景杉。
“學生拜見老師!”
白景杉見黃思永進了屋子,趕緊起來躬身施禮。
“這禮我就先受了!”黃思永對著白景杉笑著說道,又對著黃夫人說道。“這小子中了舉人啦!”
黃夫人也笑著說道。
“我已經知道啦,景杉來了就和我說啦!這迴你滿意啦。”
“還早,等他中了進士再說吧!”黃思永笑著看著白景杉。“走吧!咱們去書房!”
到了書房,白景杉直接問黃思永。
“老師,我這上了兩個折子您是知道的,可今兒個一早,皇上讓我直接去武昌府拜見張之洞大人。徒兒有點不解!”
黃思永在身後的書櫃裏找一下,拿出了四份抄錄的奏折。
“這是我抄錄的奏折,你看看這四份奏折,就能明白皇上的用意了!”
白景杉拿起四份奏折,先看了看各自的名頭。
《購辦機器試鑄製錢折》
《為粵省擬鑄銀圓以備戶部推廣事》
《遵議張之洞奏廣東購機鑄錢並試鑄銀元事》
《洋商附鑄銀圓請旨開辦折》
黃思永指著白景杉手上的文件說道。
“頭兩本是張之洞大人在十三年正月的時候上的折子,第三本是大學士閆敬明的迴執,第四本是張之洞大人最近上的折子!”
“十三年正月,那時候我就在廣州啊!”白景杉心裏算了下時間,正是廣州會武那時候。之後拿起四本奏折,開始看了起來。
等白景杉看完,黃思永看著白景杉說道。
“關於鐵路的奏折,我就不給你看了。說說你自己看了這四本奏折之後的想法!”
“張香帥早就看到了問題,而且也在暗中推進,現在幾乎快臨門一腳了。”白景杉說著舉著第四封奏折。“這明顯是張香帥的借口。”
“我的奏折,不過是把張香帥一直暗處做的事情拿到了明麵上。而且皇上讓我去找張香帥談,估計不僅僅談這個鑄幣,還有怎麽進行規範的事!也是給張香帥個信號,朝廷同意他這麽幹,但是還不夠完善。”白景杉思考了一會繼續說道。“錢幣如此,鐵路亦如此。朝廷能那麽快的同意修建蘆漢鐵路,是因為之前洋務派做了大量的工作,沒有我的奏折,這個事朝廷也會落實下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我的奏折隻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你能明白這點很好,文件你拿迴去,路上要細細品讀,見到張香帥之後,你要虛心求教,香帥是正直之士,把你所思所想都告訴他。因為人所處在位置的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會有所偏差。所以,你要多聽聽其他人的看法,多跟著香帥這種人學學!”
“學生明白了!”白景杉躬身施禮道。
“嗬嗬,你到了武昌府,見到張香帥,代我問好!”黃思永笑著說道。
“那是一定的!”白景杉笑著說道。
師徒二人在書房聊到下午,白景杉才告辭離開。
白景杉剛到門口,胡子頭就看了白景杉。
“三少爺,您可迴來了,這從您走不久就有不少人過來了!”
“都什麽人?”
白景杉邊走邊問。
“有的是投了拜帖的,說是您的同年啥的,拜帖都給蓮花姑娘了。還有一些人都說是來投奔您的!不過都讓二奶奶打發了!可還有幾個人,二奶奶留下了!”
胡子頭邊往院裏送,邊說道。
“什麽人能讓我媽留下了?”
白景杉不禁好奇的問道?
“您還是自己去看吧!”
胡子頭一臉古怪的看著白景杉說道。
白景杉也沒太在意,直接迴了自己院子。可惜蓮花並不在這,白景杉隻看到桌子上一堆拜帖,白景杉也沒打開看,直接往二奶奶他們那院過去。
離著挺遠就能聽見二奶奶院子裏不時傳出銀鈴般的笑聲。白景杉邊走邊納悶,這來的是什麽人?走進了屋子,白景杉的疑惑才解開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疑惑和麻煩。
“你這小子,媳婦都能找上門了?”二奶奶略有不滿的看著走進來的大兒子說道。
“莪媳婦?你說她?”白景杉疑惑的說了一句,又指著這屋裏唯一的外人,又對著一身苗裝的女孩說道。“娜莎,你都跟我媽說了啥?”
“白哥哥,娜莎(白詩雨)終於找到你啦!”白詩雨一見到白景杉,就歡快的跑過來拉住了白景杉的手。
“媽,我和娜莎出去一下,等會我再過來!”白景杉說完直接拉著白詩雨的手往自己院子裏走。二奶奶給了蓮花一個眼神,蓮花趕緊跟了上去。
“我就覺得不能是兒子自己找了媳婦,之後扔了不管,再讓人家找上門來!”二爺見都走了,才和二奶奶說道。
“我還不知道是這麽迴事,用你說?”二奶奶瞪了二爺白穎軒一眼。
“得,算我沒說!”二爺趕緊告饒。
“姐姐漂亮!”白玉婷也4歲多了,也要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就是,這個三嫂挺好看的,我認可了!”白景琦小大人似的說道。
二奶奶被這爺幾個氣的沒招沒招的,五口之家,四個不讓人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