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神童
重生仙途從大宅門開始 作者:陌上散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市井之間,消息不斷。炎炎的酷暑也擋不住國人們那顆八卦的心。上到國家大事,下到柴米油鹽,都有消息漫天飛。不過最近比天氣還火的就兩件事,第一件事:山西、直隸、山東等地又大旱,已然第二個年頭了。去年幾地就大旱,逃荒到京的也不在少數。今年不能說滴雨未下,也聊勝於無,這糧價又要波動了。第二件,剛開始大家僅是感歎,可後來當樂子看了,可隨著時間發展,這樂子事,也不得不讓人佩服和羨慕。
事情也簡單,就是出在白家。
自從“景杉送桃”之後,白老爺特意花錢請了幾位落第秀才和說書人,由秀才把三字經和千字文裏麵的典故告訴說書人,再由說書人把這些典故變成故事,講給家裏幾個孩子聽。家裏也4個孩子,老大家玉芬5歲、景怡4歲,景雙馬上周歲了,最小的景杉也8個多月。其他幾個可能都是聽個樂嗬,可景杉能聽明白。老爺子重點是想培養景杉,但是也不能厚此薄彼。偷偷囑咐幾位秀才,偶爾給景杉一個人開下小灶。白家不差這點銀子,外人不得不感歎,白家有倆糟錢不知道怎麽花了,也有人覺得白家有辱斯文,不愧是商賈之家。這事還使得關家特意讓姑爺迴來見了白老爺,白老爺講了這裏麵的門道,關少沂也連忙迴去稟報自家老爺去了。
等白景雙抓周的時候,這小子不知是被嚇得,還是怎麽了,坐在大圓桌上哇哇大哭,最後被三奶奶哄著,才算拿了一樣東西。好巧不巧,拿的還是個裝錢的荷包。這一下消息傳了出去讓更讓人覺得白家除了醫術還不錯,剩下的都是銅臭味。更讓士林所不恥與其來往。
這還不算完,竟然有人在慈禧太後麵前給白家上眼藥,好在白家這麽多年的孝敬也不是白花的,在有心人的插科打諢之下,慈禧太後沒有生氣,權當個樂子聽了。
事後得知此事的白老爺也嚇出一身白毛汗,趕緊安排下去。
白家請的這位說書人也不是天天都在白府講故事,平時都有幾個固定的場子。聽有人在下麵取笑白家,趕緊抓住機會。
“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下麵取笑白家的也不是一般人物,聽著說書人這麽說,立馬接上話了。
“呦嗬,有意思!爺幾個還真想聽聽你這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到底有什麽講究。”
其他幾個幫閑也兀自起哄。
“諸位爺,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說書人作了個羅圈揖“我劉鐵嘴就是在白府講故事的”
“甭抻著,趕緊說”一塊碎銀子被那取笑白家之人,扔向了劉鐵嘴。劉鐵嘴連忙接住銀子收起來,趕緊說道。
“小人一個不入流的,去白家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可幾位舉人老爺能為了點銀子折腰麽?”見大家被自己的話勾起了興趣,劉鐵嘴連忙道。“幾位舉人老爺那真是起了愛才之心,才留在白家的”
“就白家小兒那熊樣,還愛才之心!我看你就是糊弄爺們呢”取笑白家的人有些生氣。其他幫閑也紛紛道“你老小子,是不是欠揍了!”“讓爺們給你鬆鬆骨!”
“幾位爺息怒,息怒。”劉鐵嘴趕緊賠禮“舉人老爺們真喜歡的是白府那位最小的三少爺。”
在座的各位大多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位白府三少爺。
“這位白府三少爺是怎麽個說法?”取笑白家之人也想聽聽下文。
“這位白府三少爺可真了不得,說句神童都一點不為過!”劉鐵嘴的話,一下子就勾起了大家的興趣,神神道道的事,最是吸引人。
“劉鐵嘴,你這是收了白家多少好處,替他們家在這兒胡吹大氣啊!”
“還神童,你怎麽不說是神仙下凡呢?”
“那這孩子要是放個屁,那可就厲害了”“怎麽講?”“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啊!”“哈哈哈、哈哈哈”
眾人七嘴八舌,氣氛好不熱鬧。
劉鐵嘴見話題有點跑偏,趕緊往迴拉。
“說白家三少爺是神童,可不是我劉鐵嘴胡咧咧”
“詳細說說,怎麽個意思?”
“目前這白家三少爺已經能熟練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現在《弟子規》、《增廣賢文》也快學完了。書法白家三少爺還沒習練,但是能背誦的這些字,也是都認識的。”
聽完劉鐵嘴的說辭,很多人不以為意。有家裏孩子立誌舉業的,都是學的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東西了。可剛剛取笑白家的那位爺卻突然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劉鐵嘴沒理那位爺,看著一位麵露不屑之意的茶客。
“這位爺,你是不是覺得,這位白家三少爺也不過如此。您家的孩子想必早已做到了吧,而且已經研讀《四書》、《五經》了吧。”
“當然了!”那位茶客還沒意識到。
“您家公子貴庚?何時開始蒙學的啊?”劉鐵嘴請教道。
“我家那小子,6歲開始蒙學,如今已然舞勺之年,今科準備參加童子試了。”這位茶客得意的向眾人炫耀的道。
“提前給您道喜啦!”劉鐵嘴是個伶俐人,不要錢的好話張口就來。不過接下來的話,就引起了一片嘩然,包括那位得意的茶客,也得意不起來了。
“白家三少爺,虛歲2,實際還有差不多半個月才滿周歲!”一錘定音。
“啊”“啊”“啊”“啊”“啊”“啊”“啊”
“神童,真神童也。”
自此白家三少爺神童之名不脛而走。之後幾位舉人老爺辭館迴鄉,言說自己才疏學淺,怕耽誤了白家三少爺的前程雲雲。更是讓很多京城之人知道了有白家三少爺這麽一號人物。
………………
“老佛爺,奴才最近又聽著個樂子。”看著帝國最有權力的人有些興致不高,侍立在一旁內侍小聲的說道。
“又有什麽樂子啦”慈禧太後問道。
“您還記得前些日子,白家的事麽?這樂子又是他們家的。”
“供應禦藥的百草廳白家?”
“正是他們家”內侍接著說道“如果最近的樂子是真的,那還要恭喜老佛爺呢!”
這句話,一下子引起了慈禧太後的興趣。
“他們家出了什麽事,還讓你恭喜哀家,這喜從何來啊?”
內侍把劉鐵嘴那套說辭向慈禧太後講了一遍之後,見慈禧太後也一臉驚訝的樣子,接著恭維道。
“這是天降祥瑞啊,隻有太平盛世才會有的神仙轉世。”
“別動不動說這些有的沒的,每年都有折子上報,這兒出了個祥瑞,那兒出來個祥瑞,這天下間,這麽多年,哪兒那麽多祥瑞啊!”
從同治年間到如今,十來年的功夫,報上來的祥瑞沒有半百,三、四十件也是有的。這還是上麵這位老佛爺不是特別重視,不然這祥瑞會更多。這世間哪有那麽多祥瑞?無他,地方官員需要功績,帝國高層需要一些旁證,以彰顯個人治理有功,帝國一片盛世景象。你好我好大家好,心照罷了。
“不過這孩子,聽著到是神異。”白景杉的表現,確實挺不可思議的。“李總管,你安排一下,後個兒頭晌,讓白家人帶那孩子進宮來,讓我見見”
“嗻,領老佛爺懿旨!”
………………
這天一早,白家大爺帶著白景杉坐在馬車裏,早早的等在神武門附近。
從前個兒接到太後老佛爺的口諭,整個白家都動起來了。馬車拾到的跟新的一樣,加班加點的又給白景杉做了一身新衣裳。
“白家的人來沒有?”一個剛剛從神武門出來的小內侍望著等在一旁的小廝們。
“來了、來了,公公您辛苦,稍等稍等,都在車裏,這就叫去”白家小廝趕緊過來迴話。說著對著小內侍作了個揖,然後向著自家馬車跑去。
在馬車裏等著的白大爺,一直注意著角門那邊的情況。聽著動靜,已然先下了馬車。白家小廝跑到的時候,正看見白大爺把白景杉抱下馬車。
“大爺,有公公叫咱們了!”
“知道了,過去吧。”
說著話白大爺也帶著白景杉往小內侍那裏走去。進了神武門左拐,一路走到乾東五所頭裏右拐,路過古董房、四執房、淨事房,一直到了到壽藥房門口。
“白太醫,老祖宗吩咐,讓小的隻帶您家小公子覲見,您就在壽藥房稍等,一會我再帶小公子迴來找您。”
“拜托公公了!”白大爺伸手準備拜謝。。
“都是差事。”小內侍連忙扶著白大爺,沒讓他拜下去,白大爺也順勢直起身子。等二人分開,一張折好的銀票就到了小內侍手心。小內侍不著痕跡的就把銀票藏在了袖子裏。
白景杉也就隨著小內侍,繼續向前,路過如意館,直到禦花園的東門。一個高品級的老內侍早已等在門口。
“幹爹,人領來了”小內侍趕緊上前,說著一指白景杉“這就是老佛爺要見的人”
“你個猴崽子,在這兒等著吧,幹爹我帶他進去。”
說完就伸手拉著白景杉向禦花園裏麵走去。
事情也簡單,就是出在白家。
自從“景杉送桃”之後,白老爺特意花錢請了幾位落第秀才和說書人,由秀才把三字經和千字文裏麵的典故告訴說書人,再由說書人把這些典故變成故事,講給家裏幾個孩子聽。家裏也4個孩子,老大家玉芬5歲、景怡4歲,景雙馬上周歲了,最小的景杉也8個多月。其他幾個可能都是聽個樂嗬,可景杉能聽明白。老爺子重點是想培養景杉,但是也不能厚此薄彼。偷偷囑咐幾位秀才,偶爾給景杉一個人開下小灶。白家不差這點銀子,外人不得不感歎,白家有倆糟錢不知道怎麽花了,也有人覺得白家有辱斯文,不愧是商賈之家。這事還使得關家特意讓姑爺迴來見了白老爺,白老爺講了這裏麵的門道,關少沂也連忙迴去稟報自家老爺去了。
等白景雙抓周的時候,這小子不知是被嚇得,還是怎麽了,坐在大圓桌上哇哇大哭,最後被三奶奶哄著,才算拿了一樣東西。好巧不巧,拿的還是個裝錢的荷包。這一下消息傳了出去讓更讓人覺得白家除了醫術還不錯,剩下的都是銅臭味。更讓士林所不恥與其來往。
這還不算完,竟然有人在慈禧太後麵前給白家上眼藥,好在白家這麽多年的孝敬也不是白花的,在有心人的插科打諢之下,慈禧太後沒有生氣,權當個樂子聽了。
事後得知此事的白老爺也嚇出一身白毛汗,趕緊安排下去。
白家請的這位說書人也不是天天都在白府講故事,平時都有幾個固定的場子。聽有人在下麵取笑白家,趕緊抓住機會。
“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下麵取笑白家的也不是一般人物,聽著說書人這麽說,立馬接上話了。
“呦嗬,有意思!爺幾個還真想聽聽你這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到底有什麽講究。”
其他幾個幫閑也兀自起哄。
“諸位爺,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說書人作了個羅圈揖“我劉鐵嘴就是在白府講故事的”
“甭抻著,趕緊說”一塊碎銀子被那取笑白家之人,扔向了劉鐵嘴。劉鐵嘴連忙接住銀子收起來,趕緊說道。
“小人一個不入流的,去白家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可幾位舉人老爺能為了點銀子折腰麽?”見大家被自己的話勾起了興趣,劉鐵嘴連忙道。“幾位舉人老爺那真是起了愛才之心,才留在白家的”
“就白家小兒那熊樣,還愛才之心!我看你就是糊弄爺們呢”取笑白家的人有些生氣。其他幫閑也紛紛道“你老小子,是不是欠揍了!”“讓爺們給你鬆鬆骨!”
“幾位爺息怒,息怒。”劉鐵嘴趕緊賠禮“舉人老爺們真喜歡的是白府那位最小的三少爺。”
在座的各位大多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位白府三少爺。
“這位白府三少爺是怎麽個說法?”取笑白家之人也想聽聽下文。
“這位白府三少爺可真了不得,說句神童都一點不為過!”劉鐵嘴的話,一下子就勾起了大家的興趣,神神道道的事,最是吸引人。
“劉鐵嘴,你這是收了白家多少好處,替他們家在這兒胡吹大氣啊!”
“還神童,你怎麽不說是神仙下凡呢?”
“那這孩子要是放個屁,那可就厲害了”“怎麽講?”“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啊!”“哈哈哈、哈哈哈”
眾人七嘴八舌,氣氛好不熱鬧。
劉鐵嘴見話題有點跑偏,趕緊往迴拉。
“說白家三少爺是神童,可不是我劉鐵嘴胡咧咧”
“詳細說說,怎麽個意思?”
“目前這白家三少爺已經能熟練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現在《弟子規》、《增廣賢文》也快學完了。書法白家三少爺還沒習練,但是能背誦的這些字,也是都認識的。”
聽完劉鐵嘴的說辭,很多人不以為意。有家裏孩子立誌舉業的,都是學的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東西了。可剛剛取笑白家的那位爺卻突然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劉鐵嘴沒理那位爺,看著一位麵露不屑之意的茶客。
“這位爺,你是不是覺得,這位白家三少爺也不過如此。您家的孩子想必早已做到了吧,而且已經研讀《四書》、《五經》了吧。”
“當然了!”那位茶客還沒意識到。
“您家公子貴庚?何時開始蒙學的啊?”劉鐵嘴請教道。
“我家那小子,6歲開始蒙學,如今已然舞勺之年,今科準備參加童子試了。”這位茶客得意的向眾人炫耀的道。
“提前給您道喜啦!”劉鐵嘴是個伶俐人,不要錢的好話張口就來。不過接下來的話,就引起了一片嘩然,包括那位得意的茶客,也得意不起來了。
“白家三少爺,虛歲2,實際還有差不多半個月才滿周歲!”一錘定音。
“啊”“啊”“啊”“啊”“啊”“啊”“啊”
“神童,真神童也。”
自此白家三少爺神童之名不脛而走。之後幾位舉人老爺辭館迴鄉,言說自己才疏學淺,怕耽誤了白家三少爺的前程雲雲。更是讓很多京城之人知道了有白家三少爺這麽一號人物。
………………
“老佛爺,奴才最近又聽著個樂子。”看著帝國最有權力的人有些興致不高,侍立在一旁內侍小聲的說道。
“又有什麽樂子啦”慈禧太後問道。
“您還記得前些日子,白家的事麽?這樂子又是他們家的。”
“供應禦藥的百草廳白家?”
“正是他們家”內侍接著說道“如果最近的樂子是真的,那還要恭喜老佛爺呢!”
這句話,一下子引起了慈禧太後的興趣。
“他們家出了什麽事,還讓你恭喜哀家,這喜從何來啊?”
內侍把劉鐵嘴那套說辭向慈禧太後講了一遍之後,見慈禧太後也一臉驚訝的樣子,接著恭維道。
“這是天降祥瑞啊,隻有太平盛世才會有的神仙轉世。”
“別動不動說這些有的沒的,每年都有折子上報,這兒出了個祥瑞,那兒出來個祥瑞,這天下間,這麽多年,哪兒那麽多祥瑞啊!”
從同治年間到如今,十來年的功夫,報上來的祥瑞沒有半百,三、四十件也是有的。這還是上麵這位老佛爺不是特別重視,不然這祥瑞會更多。這世間哪有那麽多祥瑞?無他,地方官員需要功績,帝國高層需要一些旁證,以彰顯個人治理有功,帝國一片盛世景象。你好我好大家好,心照罷了。
“不過這孩子,聽著到是神異。”白景杉的表現,確實挺不可思議的。“李總管,你安排一下,後個兒頭晌,讓白家人帶那孩子進宮來,讓我見見”
“嗻,領老佛爺懿旨!”
………………
這天一早,白家大爺帶著白景杉坐在馬車裏,早早的等在神武門附近。
從前個兒接到太後老佛爺的口諭,整個白家都動起來了。馬車拾到的跟新的一樣,加班加點的又給白景杉做了一身新衣裳。
“白家的人來沒有?”一個剛剛從神武門出來的小內侍望著等在一旁的小廝們。
“來了、來了,公公您辛苦,稍等稍等,都在車裏,這就叫去”白家小廝趕緊過來迴話。說著對著小內侍作了個揖,然後向著自家馬車跑去。
在馬車裏等著的白大爺,一直注意著角門那邊的情況。聽著動靜,已然先下了馬車。白家小廝跑到的時候,正看見白大爺把白景杉抱下馬車。
“大爺,有公公叫咱們了!”
“知道了,過去吧。”
說著話白大爺也帶著白景杉往小內侍那裏走去。進了神武門左拐,一路走到乾東五所頭裏右拐,路過古董房、四執房、淨事房,一直到了到壽藥房門口。
“白太醫,老祖宗吩咐,讓小的隻帶您家小公子覲見,您就在壽藥房稍等,一會我再帶小公子迴來找您。”
“拜托公公了!”白大爺伸手準備拜謝。。
“都是差事。”小內侍連忙扶著白大爺,沒讓他拜下去,白大爺也順勢直起身子。等二人分開,一張折好的銀票就到了小內侍手心。小內侍不著痕跡的就把銀票藏在了袖子裏。
白景杉也就隨著小內侍,繼續向前,路過如意館,直到禦花園的東門。一個高品級的老內侍早已等在門口。
“幹爹,人領來了”小內侍趕緊上前,說著一指白景杉“這就是老佛爺要見的人”
“你個猴崽子,在這兒等著吧,幹爹我帶他進去。”
說完就伸手拉著白景杉向禦花園裏麵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