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唱完,步儒許久才迴味過來。


    “春芽,這歌不像童謠,也不像下裏巴人的鄉曲,你是哪裏聽來的?”


    他雖然八歲開始讀書,但是一開始隻是簡單的認字而已,就讀讀《神童詩》《幼學瓊林》《弟子規》,然後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這些書能大概認完上麵的字,和背下來就已經是完成啟蒙了。


    然而這裏恐怕也就是兩三千字,因為除了千字文的一千字是完全不同的字之外,其他的書大部分字都是重複的,這樣的識字量還不及後世三年級的小朋友。


    十一歲後他就沒讀書了,雖然沒有辦法繼續進取,但他本來也比較愛讀書,經常複習蒙學內容,所以前麵學的也沒忘。


    但除了上麵提到這些書,他根本沒讀過什麽課外書,在這樣的小村子裏,常用的三百千千四書五經都不多,像課外書之類的更是罕見,這首如詩如歌的曲子,不但讓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思想精神上也分外的吃驚。


    他知道自己的娘子字都不識一個,就算有這個思想高度胡亂編,也編不出這樣的詩來。


    其實他不知道,他眼前的不認識字,沒見識的鄉下小媳婦,知識量見識量是他的十萬倍,就算她最不擅長的古文寫作,寫起來恐怕也比他好太多。


    “你就別管太多了,重點是要你記住這首歌,我隻希望你能珍惜今天,刻苦用功的人。”


    說完這些話,她便進了房間。


    唉,有個這樣的小郎君真費神啊,如姐如母還要如師般教導他。


    這是正太養成計劃吧?


    迴到古代雖然沒有了手機網絡,失去很多消遣的東西,但好處也很多,最起碼空氣新鮮,能讓人早睡早起。


    第二天一起來,她發現那家夥躺在旁邊打著唿嚕,她躡手躡腳的起了床,洗漱完畢,看見書桌有些淩亂。


    便過去收拾。


    桌麵上筆墨紙硯到處亂放,但是最顯眼處,卻見一張紙上密密麻麻寫了一首詩。


    正是自己昨晚唱的《明日歌》


    步儒的字是不錯的,鎮上的老夫子就不止一次的誇讚,說在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字很難得了。


    這歌自己就唱了一遍,居然能讓他一句不少的默寫出來,雖然有四五處有錯別字,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普通的人,就算一首七言絕句都不能聽一遍就默寫出來,更何況這明日歌這麽多句。


    從這裏可以看出小郎君的讀書還是有天賦滴。


    他記性好,理解能力應該也不會很差,如果再開拓一下他的視野,增加些知識儲備,考個秀才應該不難。


    或許讓他好好讀書真的是正確的做法


    想到這裏,她樂滋滋的收拾好桌麵,然後去做了早餐送過來。


    和弟弟隨便的吃了點,她便張羅開鋪,而弟弟則套車,把早早趕到店門口的村民貨物搬上車。


    遠處的太陽在東邊的山崗上升起。


    平靜而美麗的一天,在忙碌著開始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步儒整個人仿佛變了很多,開始用功起來。


    早晨背誦朗讀,吃過早飯練一小時的字,然後就是讀《大學》。


    現在他手頭就是這麽一本書,所以全神貫注在這本書上。


    下午的時候,他會練習作文,科考最主要的就是作文的水平,雖然現在練習有些早,但是早些接觸,也是有好處的。


    現在薑儀為了讓他安心學習,筆墨紙硯從來不缺,隻要他願意好好學習,再多的紙錢也舍得出。


    一般般的紙都要十二銅一遝,一遝五十張,十二銅可以買三斤大米了,在這個大部分家庭連米都吃不起,還吃糠咽菜的時候,兩斤米可不少錢。


    村裏的要臉的小夥伴已經不敢明目張膽的來湊步儒去喝酒或者玩耍,但總有些比較不要臉的人,總覺得步儒怎麽說也是小金主爸爸,幾次偷偷來叫他溜出去玩,但是都被拒絕了。


    薑儀其實很快就發現了那些家夥的小動作,在雜貨部裏偷偷看著翻過屋後小土坡,在窗外鬼鬼祟祟的小癟三,也當沒看見。


    幾次見自己的小郎君都很自覺的沒有去,心中也比較欣慰。


    很快到了二月二龍抬頭。


    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多雨的。


    但見頭頂的太陽一天到晚努力散發著光和熱,十天難見一場雨,春天沒到有種快進入夏天的感覺了。


    薑儀坐在雜貨店門口納著鞋。


    雜貨店在村口,時不時有村民進出,都會和她打招唿。


    村裏人都看得到步儒家的日子開始紅火起來,而功勞都是這樣小媳婦,加上她開的雜貨店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所以大家對她還是有一定的敬意的。


    溫暖的春風吹過一片田野,拂過澗邊的幾棵柳樹。


    澗那邊的書房,傳來步儒清朗的讀書聲,抑揚頓挫,聽著居然有幾絲韻味。


    屋旁的低窪地已經讓弟弟蓄滿了水,並購買了一些魚苗放進去,這家夥真的成了魚塘塘主了。


    或許這是他自己創造的領地,所以對這個魚塘分外用心,每天早上都會割一把青草丟下去才罷休。


    澗水太瘦太清,為了肥水,他還經常丟點牛糞進去。


    魚塘上方的黃土地上,一個身影在忙碌。或許是因為上次被薑儀的話讓他太意外,種了一輩子莊稼的漢子實在沒見過畝產二千斤以上還好吃的農作物,所以經常會過來看,觀察長勢。


    看著看著,總會忍不住出手幫忙鋤一下草,整理一下壟,好幾次甚至挑水把這兩三畝的甘薯澆了一遍,比伺候自己莊稼還用心。


    “我就知道你爸會在這。”


    薑儀抬頭一看,見婆婆步母一邊走過來,一邊看著對麵的步水貴,嘴裏不滿嘟囔著,手裏抓著一把菜。


    “唉,越是春頭越沒什麽青菜吃,冬天反而各種青菜。這菜是山上摘的野菜,我看著挺嫩的,給你帶了一把過來。”


    薑儀笑了笑站起來,接過菜放入廚房時,順手帶了一張椅子和一杯茶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個郎君考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後一碗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後一碗麵並收藏養個郎君考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