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當年舊案
和離後,重生帝王誘我入懷纏綿 作者:魚十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眾人嘩然變色:“一條街的人都死了?”
顏清也很震驚。
顧淮舟在她耳邊低聲道:“長公主途經範陽的時候,聽聞那裏有條街走水,燒毀了一條街道,整整燒了五天五夜。”
顏清驀地瞪大眼!
竟有此事!
她猜到公孫芷和盧明月定是有一段往事,也猜過公孫芷遭遇了極大的不公,可是沒想到竟然是一整條街的血恨!
可這麽大的事,為何沒有傳到京都?
像是知道顏清心中所想,顧淮舟繼續低聲道:“他攀附上了長公主,範陽盧氏自是會幫他遮掩……”
顏清恍然。
先前在賭坊內,便聽那人說過,盧明月是範陽旁支,因其父娶了青樓女子全家被趕出了盧氏宗族,後麵偶遇長公主……
有長公主這尊大佛,盧明月自是能認祖歸宗,而範陽盧氏想攀附長公主,就得供好盧明月,替他遮掩個什麽事,也是順理成章。
盧氏在範陽名氣極大,也隻有他們,能掩蓋住那麽大的事。
可是那是一整條街啊!
盧明月怎麽敢的?
等等,顧淮舟怎麽知道得這般清楚?
顏清疑惑地看向顧淮舟,低聲道:“表哥,你怎會知道這些?”
就算他是皇帝的私生子,也不應該關注一個駙馬吧……
顧淮舟臉不紅心不跳道:“敬王告訴我的。”
顏清一臉狐疑地看向敬王。
敬王已經哭成了淚人兒:“慘!好慘!怎一個慘字了得!”
顏清:“……”
“咳!”
就在顏清和顧淮舟低聲私語時,一道不輕不重的咳嗽突然打斷了她。
顏清抬頭,就見大舅舅一臉不讚同看著她。
顏清:“…………”
大舅舅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那邊,大理寺卿王大人已經將公孫芷那份訴狀遞交給左副督禦史孫大人和京兆府尹李大人互相傳閱。
王大人臉色沉重道:“公孫芷,你狀告駙馬盧明月火燒範陽彩虹街街民,以及將你雙親推下山崖的事,可有證據!”
“有!”
公孫芷斬釘截鐵道:“民女不僅有證據,還有證人……”
“等等!”
齊王忽然打斷她。
他並不知道公孫芷的狀子裏寫了什麽,但不管是什麽他都不希望繼續,所以齊王看了一眼孫大人,對大理寺卿王大人道:“王大人,既然公孫芷承認自己殺了人,不是應該立即將她關押起來則日問斬嗎?”
孫大人將狀紙扔給李大人,點頭道:“齊王殿下說得沒錯,依本官看,不如先將公孫芷押入大牢!”
王大人冷冷看了孫大人一眼。
他轉眸看向京兆府尹:“李大人以為呢?”
李大人從狀紙中迴神,他看了公孫芷一眼,心中歎氣:“本官以為此案牽連甚廣,大人斷案如神,定能明察秋毫!”
王大人立即道:“既然如此,本官今日便將公孫芷刺殺盧明月一案,與十年前範陽彩虹街被火燒一案,並案審理,公孫芷,既然你說有證人,那便將證人傳上堂來!”
公孫芷抬頭朝人群中看了一眼。
早已等候在外的趙虎立即揮開眾人,讓人抬著兩擔木架上堂。
木架上躺著兩個……人?
之所以不確定,是因為那兩人雖然穿著完好的衣衫,但肢體形象卻分外可怖。
一人雙腿形如枯枝,兩條褲腿空蕩蕩的,裸露在外麵的手臂全是扭曲突起的疤痕,一看便知是被燒過。
另一人頭發稀疏,半張臉都被火舌吞沒,一隻眼睛更是隻剩下眼眶,左右看人時,嚇得圍觀群眾驚叫連連!
就連在場的幾位王爺也都嚇了一跳。
敬王直接嚇得跳了起來:“哇哇哇這是什麽東西,子淵快保護本王!”
王大人瞳眸微縮,他拿起驚堂木重重拍了一下,盯著下麵擔架上的二人道:“堂下何人?報上姓名!”
“草民王貴。”
“草民張福。”
兩道難聽的聲音同時響起:“願以命起誓,狀告盧明月放火燒街,活活燒死了彩虹街一百七十六口人!”
現場被二人嚇到的眾人,聽到那艱澀嘶啞卻無比堅韌的聲音,瞬間安靜了下來。
因為那短短一句話,卻裹挾了二人極大的悲憤與痛楚!
不等王大人詢問,王貴和張福便緩緩道出了一樁驚天秘案……
十年前夏至那一天,彩虹街整條街掛起白幡、紙錢滿天飛舞,所有街坊鄰居披麻帶孝,為亡者默哀誦經。
因為盧明月的雙親,為讓盧明月認祖歸宗,撞死在了範陽盧氏的大門前。
街坊鄰居都為盧家傷心不已。
尤其是蘇秀才家。
當年盧父被趕出盧氏宗族,是蘇秀才一家收留了他,並且作保讓盧父攜妻住進了彩虹街。
後來兩家交好,妻子又同時懷有身孕,便約好若是同為男孩,便結為異姓兄弟,若是同為女孩,便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便結秦晉之好。
不久,盧家生下一個兒子。
蘇家生下一個女兒。
兩家從此定了親。
本以為蘇盧兩家會這麽和和美美地過下去,卻不想盧父盧母為了讓盧明月認祖歸宗,竟然撞死在盧氏大門前。
盧家清貧,隻盧明月一個兒子。
蘇秀才不忍,便主動將盧父盧母的屍身搬迴了彩虹街,料理起喪葬事宜。
整個街道的街民也前去幫忙。
那一天,盧明月跪在靈堂前,孤獨的背影讓人心疼。
晚上,他從家裏拿出盧父生前釀的酒,一一感謝街坊鄰居這些年的照顧和幫扶。
隻有蘇秀才一家忙著翌日下葬事宜,沒有喝酒。
結果那晚彩虹街突然著火。
大火不知從哪起,蔓延至整條街,而整條街的人卻都昏睡不醒。
五十多戶人家,整整一百七十六口人。
老人、小孩……
全部被燒死在那場大火中。
而事後,官府隻輕飄飄地定性為意外事故,連派人尋訪探查都沒有,這件驚動整個範陽的事,就這樣被輕輕揭過,竟無一人傳至京都!
眾人嘩然變色:“一條街的人都死了?”
顏清也很震驚。
顧淮舟在她耳邊低聲道:“長公主途經範陽的時候,聽聞那裏有條街走水,燒毀了一條街道,整整燒了五天五夜。”
顏清驀地瞪大眼!
竟有此事!
她猜到公孫芷和盧明月定是有一段往事,也猜過公孫芷遭遇了極大的不公,可是沒想到竟然是一整條街的血恨!
可這麽大的事,為何沒有傳到京都?
像是知道顏清心中所想,顧淮舟繼續低聲道:“他攀附上了長公主,範陽盧氏自是會幫他遮掩……”
顏清恍然。
先前在賭坊內,便聽那人說過,盧明月是範陽旁支,因其父娶了青樓女子全家被趕出了盧氏宗族,後麵偶遇長公主……
有長公主這尊大佛,盧明月自是能認祖歸宗,而範陽盧氏想攀附長公主,就得供好盧明月,替他遮掩個什麽事,也是順理成章。
盧氏在範陽名氣極大,也隻有他們,能掩蓋住那麽大的事。
可是那是一整條街啊!
盧明月怎麽敢的?
等等,顧淮舟怎麽知道得這般清楚?
顏清疑惑地看向顧淮舟,低聲道:“表哥,你怎會知道這些?”
就算他是皇帝的私生子,也不應該關注一個駙馬吧……
顧淮舟臉不紅心不跳道:“敬王告訴我的。”
顏清一臉狐疑地看向敬王。
敬王已經哭成了淚人兒:“慘!好慘!怎一個慘字了得!”
顏清:“……”
“咳!”
就在顏清和顧淮舟低聲私語時,一道不輕不重的咳嗽突然打斷了她。
顏清抬頭,就見大舅舅一臉不讚同看著她。
顏清:“…………”
大舅舅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那邊,大理寺卿王大人已經將公孫芷那份訴狀遞交給左副督禦史孫大人和京兆府尹李大人互相傳閱。
王大人臉色沉重道:“公孫芷,你狀告駙馬盧明月火燒範陽彩虹街街民,以及將你雙親推下山崖的事,可有證據!”
“有!”
公孫芷斬釘截鐵道:“民女不僅有證據,還有證人……”
“等等!”
齊王忽然打斷她。
他並不知道公孫芷的狀子裏寫了什麽,但不管是什麽他都不希望繼續,所以齊王看了一眼孫大人,對大理寺卿王大人道:“王大人,既然公孫芷承認自己殺了人,不是應該立即將她關押起來則日問斬嗎?”
孫大人將狀紙扔給李大人,點頭道:“齊王殿下說得沒錯,依本官看,不如先將公孫芷押入大牢!”
王大人冷冷看了孫大人一眼。
他轉眸看向京兆府尹:“李大人以為呢?”
李大人從狀紙中迴神,他看了公孫芷一眼,心中歎氣:“本官以為此案牽連甚廣,大人斷案如神,定能明察秋毫!”
王大人立即道:“既然如此,本官今日便將公孫芷刺殺盧明月一案,與十年前範陽彩虹街被火燒一案,並案審理,公孫芷,既然你說有證人,那便將證人傳上堂來!”
公孫芷抬頭朝人群中看了一眼。
早已等候在外的趙虎立即揮開眾人,讓人抬著兩擔木架上堂。
木架上躺著兩個……人?
之所以不確定,是因為那兩人雖然穿著完好的衣衫,但肢體形象卻分外可怖。
一人雙腿形如枯枝,兩條褲腿空蕩蕩的,裸露在外麵的手臂全是扭曲突起的疤痕,一看便知是被燒過。
另一人頭發稀疏,半張臉都被火舌吞沒,一隻眼睛更是隻剩下眼眶,左右看人時,嚇得圍觀群眾驚叫連連!
就連在場的幾位王爺也都嚇了一跳。
敬王直接嚇得跳了起來:“哇哇哇這是什麽東西,子淵快保護本王!”
王大人瞳眸微縮,他拿起驚堂木重重拍了一下,盯著下麵擔架上的二人道:“堂下何人?報上姓名!”
“草民王貴。”
“草民張福。”
兩道難聽的聲音同時響起:“願以命起誓,狀告盧明月放火燒街,活活燒死了彩虹街一百七十六口人!”
現場被二人嚇到的眾人,聽到那艱澀嘶啞卻無比堅韌的聲音,瞬間安靜了下來。
因為那短短一句話,卻裹挾了二人極大的悲憤與痛楚!
不等王大人詢問,王貴和張福便緩緩道出了一樁驚天秘案……
十年前夏至那一天,彩虹街整條街掛起白幡、紙錢滿天飛舞,所有街坊鄰居披麻帶孝,為亡者默哀誦經。
因為盧明月的雙親,為讓盧明月認祖歸宗,撞死在了範陽盧氏的大門前。
街坊鄰居都為盧家傷心不已。
尤其是蘇秀才家。
當年盧父被趕出盧氏宗族,是蘇秀才一家收留了他,並且作保讓盧父攜妻住進了彩虹街。
後來兩家交好,妻子又同時懷有身孕,便約好若是同為男孩,便結為異姓兄弟,若是同為女孩,便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便結秦晉之好。
不久,盧家生下一個兒子。
蘇家生下一個女兒。
兩家從此定了親。
本以為蘇盧兩家會這麽和和美美地過下去,卻不想盧父盧母為了讓盧明月認祖歸宗,竟然撞死在盧氏大門前。
盧家清貧,隻盧明月一個兒子。
蘇秀才不忍,便主動將盧父盧母的屍身搬迴了彩虹街,料理起喪葬事宜。
整個街道的街民也前去幫忙。
那一天,盧明月跪在靈堂前,孤獨的背影讓人心疼。
晚上,他從家裏拿出盧父生前釀的酒,一一感謝街坊鄰居這些年的照顧和幫扶。
隻有蘇秀才一家忙著翌日下葬事宜,沒有喝酒。
結果那晚彩虹街突然著火。
大火不知從哪起,蔓延至整條街,而整條街的人卻都昏睡不醒。
五十多戶人家,整整一百七十六口人。
老人、小孩……
全部被燒死在那場大火中。
而事後,官府隻輕飄飄地定性為意外事故,連派人尋訪探查都沒有,這件驚動整個範陽的事,就這樣被輕輕揭過,竟無一人傳至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