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聖有很多個身份,最早他是一個發配邊疆的犯人後代,其次他是一個率領邊民試圖暴動的死囚,他最後的身份是劍聖,或者說是一個傀儡——婉雲,幫我沏壺茶來。”婉雲應聲而起,姍姍走出了營帳。
“傀儡?”袁誌澤的話如同讓我掉進了雲霧中,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沒有聽懂嗎?”袁誌澤起身在我身後踱了幾步,緩緩說道:簡單說,就是一個年輕人因為父親犯罪,一家被發配到雲南實邊,他不甘心一輩子呆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拉攏了一批同病相憐的人準備暴動,不巧被官府發現,作為首惡,他的一門三族被押解到洛陽,等待被斬首的命運。
不過他的運氣很好,抓住了一個贖罪的機會,不但將自己的刑期延後了二十年,而且還坐到了之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位置。這下,馮姑娘明白了吧?”袁誌澤輕輕俯下身在一側凝視著我,眼神中多了幾絲玩味。
“贖罪的機會是指什麽?那兩次比武嗎?”我直直地望著眼前那杯散發著清香的茶水,心中亂作一團。“你說的不完全對,是比武沒錯,不過隻是一場比武而已,並且,遠沒有你聽說到的那樣精彩。”
袁誌澤端起茶杯輕啜了一口,臉上露出了一副愜意的神情:“當時我大成數次征討羌人無不是慘敗而迴,和鮮卑人打也絲毫沒有占到便宜,劍聖居然可以打敗不可一世的鮮卑武士,在京師的百姓眼中他就成了英雄,於是他的事跡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被不斷放大,甚至到了神人的地步。”
“那劍聖究竟打敗了幾個鮮卑武士?”我之前就隱隱覺得劍聖的事跡可能有水分,所以也沒有感到太吃驚。“那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已經對他奉若神明,即使你現在把真相說出去,別人也會認為是你裝瘋賣傻。”
袁誌澤的話音剛落,一旁就響起了袁誌瀞誇張的笑聲,我感到自己的臉有些陣陣發燙:“普通百姓不明真相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武林人士又怎麽可能會被蒙蔽呢?”
“所以才需要再造一場比武啊。”“‘造’一場比武?你是說劍聖在鮮卑的那場比武時假的?”我吃了一驚,不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看著袁誌澤肯定的眼神,我知道,劍聖這尊神像已經在我的心裏轟然倒塌。什麽隻身一人前往應戰,難道隻是為了更好地造假?
“你們費了這麽多心計把一個罪犯捧上了神壇,值得嗎?”得知了真相以後,我反而冷靜了下來,以前就在書本上領教過權貴們勾心鬥角的伎倆,想不到今天讓我給碰上了,話語中充滿了對他們的鄙夷。
袁誌澤並沒有惱怒,依然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太值了,那時候我中原外戰失利,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到了武術的身上,一幫閑人也整天吵吵嚷嚷著要求朝廷開禁,允許他們自由結社習武,有了劍聖這樣一個傀儡管理那批閑民,朝廷也就不必擔心他們有造反的動向了。”
“那本武功秘籍是不是也是朝廷為了讓這群閑人有事可做,特地炮製出來的?”我忽然意識到既然劍聖是假的,那麽他的那本《百戰心法》肯定也是假的了,修煉的人都非死即傷,想想都可疑,不過聯係一下朝廷的動機倒也解釋的清楚:讓武林中人為了爭奪這本號稱可以讓人成為最強的秘籍互相牽製,以便自己從中漁翁得利。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那本秘籍居然和官府沒有任何關係,據袁誌澤說,那本《百戰心法》是劍聖的師父當年傳給他的,但是他自己並沒有領會到其中的奧義,劍聖也是想讓這一武林秘籍不至於失傳,所以才開創了一年一度的後生大會。
朝廷為了彰顯對武術的尊重,自然大力支持,並且朝廷也通過這一比武盛會與遠在西域的情報人員建立了一條暗線聯係渠道。至於修煉這一武功造成的嚴重後果,卻是劍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我聽說那個老頭曾經多次給父皇上過書,要求撤銷這個比武大會,父皇就是不答應,可憐他到死也不知道朝廷執意要把比武大會辦下去的原因啊。”聽了袁誌瀞的話,袁誌澤微微點了點頭。
“如果我是他的話,我就鬱悶死了。”婉雲在一旁靜靜地聽完了故事,托著腮發了一通感慨,我何嚐不是這樣想的,整天過著被人監控的生活,沒有自由,任人擺布,甚至連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出於什麽目的都無權過問,這樣的人生活著有什麽意思?
“他就是活活鬱悶死的。”袁誌澤似乎也被我們的感情傳染了,歎了口氣說道:“聽說他之所以願意做朝廷的傀儡,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家人免受刑罰的折磨,所以一直很賣力的為朝廷服務,後來可能是年紀大了,居然頭腦發昏做了傻事,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他做了什麽傻事?”我心中咯噔一聲,莫非那個劍聖又試圖聚眾造反?“這個我知道,”袁誌瀞接過了話頭:“朝廷明令禁止他和別人比武,擔心因此露了馬腳,那老頭一直遵守的好好的,誰知那一迴不知怎麽和一個小青年杠上了,非要比試一番,結果不但輸了比武,還把自己的那本秘籍給搭上了,搞的天下人盡皆知,議論紛紛,為了不讓事情敗露,父皇就下詔賜他自盡了。”
賜死?我倒抽了一口冷氣,婉雲也受了不小的驚嚇,拿手捂著嘴巴呆呆地盯著袁誌瀞。那兄弟倆好像對這種事已經司空見慣了,依然表現得像平常聊天一樣。
“這樣就挺好啊,風風光光一場大葬,至死也保留住了自己劍聖的名節。”“就是,本來就應該是死罪,不但過了二十年光鮮照人的日子,死後還可以陪葬在先皇的一側,對於一個死刑犯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傀儡?”袁誌澤的話如同讓我掉進了雲霧中,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沒有聽懂嗎?”袁誌澤起身在我身後踱了幾步,緩緩說道:簡單說,就是一個年輕人因為父親犯罪,一家被發配到雲南實邊,他不甘心一輩子呆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拉攏了一批同病相憐的人準備暴動,不巧被官府發現,作為首惡,他的一門三族被押解到洛陽,等待被斬首的命運。
不過他的運氣很好,抓住了一個贖罪的機會,不但將自己的刑期延後了二十年,而且還坐到了之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位置。這下,馮姑娘明白了吧?”袁誌澤輕輕俯下身在一側凝視著我,眼神中多了幾絲玩味。
“贖罪的機會是指什麽?那兩次比武嗎?”我直直地望著眼前那杯散發著清香的茶水,心中亂作一團。“你說的不完全對,是比武沒錯,不過隻是一場比武而已,並且,遠沒有你聽說到的那樣精彩。”
袁誌澤端起茶杯輕啜了一口,臉上露出了一副愜意的神情:“當時我大成數次征討羌人無不是慘敗而迴,和鮮卑人打也絲毫沒有占到便宜,劍聖居然可以打敗不可一世的鮮卑武士,在京師的百姓眼中他就成了英雄,於是他的事跡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被不斷放大,甚至到了神人的地步。”
“那劍聖究竟打敗了幾個鮮卑武士?”我之前就隱隱覺得劍聖的事跡可能有水分,所以也沒有感到太吃驚。“那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已經對他奉若神明,即使你現在把真相說出去,別人也會認為是你裝瘋賣傻。”
袁誌澤的話音剛落,一旁就響起了袁誌瀞誇張的笑聲,我感到自己的臉有些陣陣發燙:“普通百姓不明真相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武林人士又怎麽可能會被蒙蔽呢?”
“所以才需要再造一場比武啊。”“‘造’一場比武?你是說劍聖在鮮卑的那場比武時假的?”我吃了一驚,不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看著袁誌澤肯定的眼神,我知道,劍聖這尊神像已經在我的心裏轟然倒塌。什麽隻身一人前往應戰,難道隻是為了更好地造假?
“你們費了這麽多心計把一個罪犯捧上了神壇,值得嗎?”得知了真相以後,我反而冷靜了下來,以前就在書本上領教過權貴們勾心鬥角的伎倆,想不到今天讓我給碰上了,話語中充滿了對他們的鄙夷。
袁誌澤並沒有惱怒,依然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太值了,那時候我中原外戰失利,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到了武術的身上,一幫閑人也整天吵吵嚷嚷著要求朝廷開禁,允許他們自由結社習武,有了劍聖這樣一個傀儡管理那批閑民,朝廷也就不必擔心他們有造反的動向了。”
“那本武功秘籍是不是也是朝廷為了讓這群閑人有事可做,特地炮製出來的?”我忽然意識到既然劍聖是假的,那麽他的那本《百戰心法》肯定也是假的了,修煉的人都非死即傷,想想都可疑,不過聯係一下朝廷的動機倒也解釋的清楚:讓武林中人為了爭奪這本號稱可以讓人成為最強的秘籍互相牽製,以便自己從中漁翁得利。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那本秘籍居然和官府沒有任何關係,據袁誌澤說,那本《百戰心法》是劍聖的師父當年傳給他的,但是他自己並沒有領會到其中的奧義,劍聖也是想讓這一武林秘籍不至於失傳,所以才開創了一年一度的後生大會。
朝廷為了彰顯對武術的尊重,自然大力支持,並且朝廷也通過這一比武盛會與遠在西域的情報人員建立了一條暗線聯係渠道。至於修煉這一武功造成的嚴重後果,卻是劍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我聽說那個老頭曾經多次給父皇上過書,要求撤銷這個比武大會,父皇就是不答應,可憐他到死也不知道朝廷執意要把比武大會辦下去的原因啊。”聽了袁誌瀞的話,袁誌澤微微點了點頭。
“如果我是他的話,我就鬱悶死了。”婉雲在一旁靜靜地聽完了故事,托著腮發了一通感慨,我何嚐不是這樣想的,整天過著被人監控的生活,沒有自由,任人擺布,甚至連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出於什麽目的都無權過問,這樣的人生活著有什麽意思?
“他就是活活鬱悶死的。”袁誌澤似乎也被我們的感情傳染了,歎了口氣說道:“聽說他之所以願意做朝廷的傀儡,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家人免受刑罰的折磨,所以一直很賣力的為朝廷服務,後來可能是年紀大了,居然頭腦發昏做了傻事,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他做了什麽傻事?”我心中咯噔一聲,莫非那個劍聖又試圖聚眾造反?“這個我知道,”袁誌瀞接過了話頭:“朝廷明令禁止他和別人比武,擔心因此露了馬腳,那老頭一直遵守的好好的,誰知那一迴不知怎麽和一個小青年杠上了,非要比試一番,結果不但輸了比武,還把自己的那本秘籍給搭上了,搞的天下人盡皆知,議論紛紛,為了不讓事情敗露,父皇就下詔賜他自盡了。”
賜死?我倒抽了一口冷氣,婉雲也受了不小的驚嚇,拿手捂著嘴巴呆呆地盯著袁誌瀞。那兄弟倆好像對這種事已經司空見慣了,依然表現得像平常聊天一樣。
“這樣就挺好啊,風風光光一場大葬,至死也保留住了自己劍聖的名節。”“就是,本來就應該是死罪,不但過了二十年光鮮照人的日子,死後還可以陪葬在先皇的一側,對於一個死刑犯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