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古代曆史,就會發現,中原與各地異民族的戰爭貫穿始終。盡管華夏族在征討除大漠以北的異族的戰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鞏固了現有的疆土,但是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卻是絲毫占不到便宜,各朝代修築長城、出塞征討並沒有徹底掃清北患,反倒是異民族屢屢南下,為禍中原。


    在中原與北方民族的戰爭中,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是不得不提的典型,漢武帝立誌徹底消滅匈奴,為此在他的指揮下,衛青、霍去病、李廣之流的戰將統帥大軍多次主動出擊,攻擊匈奴,從戰術意義上來看,漢朝騎兵一度將匈奴趕到了大漠以北,俘獲了大批人畜,但戰爭的戰略意義卻從未達到,那就是徹底滅亡匈奴。一旦匈奴休養生息,恢複元氣,必然會再度卷土重來。而漢朝則在連年不斷的對外戰爭中大大損耗了國力。文景之治時期國家積累下的巨額財富在戰爭中消耗殆盡,人力物力也有極大的勞損。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在戰爭期間,後方向前方輸送64擔糧食隻有1擔糧食能夠送達前方將士手中。而戰爭中每次幾乎都要出動十幾萬騎兵以及數十萬隨軍步兵和相當數量的勞工,可想而知,僅供應糧食一項,中原人民就要承受多大的負擔。為了支撐戰爭,漢武帝巧立名目,設立了繁雜的稅收項目,拚命向百姓壓榨財富,最終落得了個國窮民弱的下場。


    戰爭也極大地消耗著漢朝的軍事力量,在遙遠的不毛之地與匈奴展開殊死拚殺,一旦失敗,就是意味著絕無生還的機會,即便勝利,所付出的代價也極大,據記載,一次出塞14萬匹馬出征,而迴來時則以不足3萬匹,漢軍的損失可想而知。


    漢匈戰爭埋下了漢朝覆滅的伏筆,而匈奴則依然活躍在曆史舞台上,即便到了漢朝滅亡時,匈奴依然生活在北方草原,甚至在五胡亂華的西晉,匈奴也是為禍中原的五胡中的一支,漢武帝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漢武帝之後,中原統治者徹底放棄了通過物力解決北患的方法,轉而以防守的姿態對待這一問題,結果卻是遊牧民族屢屢南下入侵,甚至蒙古人和女真人還一度成為了中原之主。


    漢民族為何在與異民族的對抗中屢屢失敗?這個問題眾說紛紜,但是始終沒有一種大家都認可的解釋,空留下後人在此爭論不休。


    在我的《皇妃不好當》中,設定鮮卑占據著長城以北,羌人占據著河西走廊一帶,邊患也是大成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今後隨著故事框架的展開,各方的矛盾關係也會推動故事劇情的進一步發展,作為親曆者,馮瀟瀟同學也會與之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她的命運會是如何,後文中將會給出答案,敬請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妃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墨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墨飄香並收藏皇妃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