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馬周迴到偏院,給他安排了個住所,這一天的事情算是過去了。


    一晃十天就過去了,治冰司在馬周的安排下終於踏上了正軌,李承陽帶著馬周在李世民麵前混了個眼熟,弄得小夥子感激涕零,每天天不亮便出門,一直到李承陽睡下也不見人迴來,如此兢兢業業之下,治冰司也終於在今天正式對外提供冰了。


    而李承陽除了偶爾聽聽治冰司的進度,又主持在東市開了一家治冰司直屬的風扇鋪子,叫清風襲人,正門上還特地寫了“為造福大唐,工部特意捐造”的題字,工部的事情怎麽可以說是商賈之事呢?這是在為大唐出工出力,有需要的人隻需要付出十貫錢的代價便能得到工部嘔心瀝血研製出來的器具,顧客們真是賺大了。


    開業的第一天,老程便親自登門,為大唐捐獻了足足百貫銀錢,他家裏人太多了,大大小小的管事,自己家夫人,還有一幹妾氏,子女,區區十台著實不夠,家裏最小的程處鄙已經找了崔氏好幾次了,就為了討要一個風扇乘涼。


    聽說李承陽的清風襲人開業了,早就煩不勝煩的崔氏立刻讓老程親自走了一趟,順便給秦王殿下捧捧場,繼續結交一下。


    不止老程,不知道哪裏得來消息的長孫無忌也派人買了十台,他家人少,皇室李道宗李孝恭等人也是紛紛派遣下人來給工部造聲勢。


    也幸虧李承陽沒想憑借風扇給自己掙錢,把一切都放在了工部,不然這些人說不得一個也見不到,不得不說名頭這個東西的重要性。


    當初的五個做風扇的匠人又一人選了幾個匠人一起做,鐵匠更是比木匠多了不少,紛紛在吳禮的安排下脫離工部,加入治冰司,流水線工藝的成熟讓風扇的產量達到了日產百餘,早就不是為了十台風扇加班加點的時候了。


    幾位有名有姓人的捧場著實讓店鋪大為出名,不少人慕名而來,雖說絕大多數人都被巨大的金額嚇退,但也有不少人不差那點錢,或者打腫臉充胖子,為了和國公王爺一個待遇敗光私房錢的人,皆是為大唐做了不少貢獻。


    總的來說,一切都很順利,馬周負責的治冰也進行的如火如荼,因長安密集的人口數量,不得不又招了一批流民,每日三文錢加一頓飯的伺候著,冰塊不是免費的,但是一文錢足夠一家使用足足一天,一時間,無數的人堵在治冰司的門口等著買冰。


    事情已經辦成了,剩下的不過是查漏補缺,缺人找人,缺錢,不至於缺錢,沒本的生意而已。


    李承陽正帶著李侍在東市亂逛,他害怕有人開始仿造風扇同樣拿出來販賣,不是他不願意,過了這一段時間,治冰司完全內自給自足,至於工部,再想個點子照樣可以幹的熱火朝天,但是當下可不敢有人仿冒,司內的一切運行都指望著風扇呢。


    “什麽時候我一定提出專利保護的想法,不然這豈不是誰看到我的寶貝風扇都可以做,這都是在搶我的錢啊”對著李侍抱怨,專利法不得不說真是個好東西。


    李侍懵懵懂懂的看著李承陽,從他嘴裏冒出來的話,她一個字都聽不懂,到時最後一句聽明白了,咬了咬牙,眼光中泛起危險的顏色:“誰搶少爺的,我就殺誰”。


    摸了摸李侍的腦袋:“就知道殺啊殺的,你除了殺人還知道什麽,虧得少爺我宅心仁厚,要不你以後讓人賣了是不是還要幫人數錢?”。


    李侍正欲辯解什麽,騰騰騰從前方傳來密集的腳步聲,幾名大內侍衛簇擁著一個小太監四處尋找著什麽,看到李承陽的身形,一個侍衛拽了拽小太監,隨後幾人一起來到李承陽麵前,太監往李承陽麵前湊了湊,用手勢示意李承陽附耳過去。


    “不用,你就在這說吧,周圍也沒什麽人”小太監還沒靠近,一股奇怪的味道就傳了過來,李承陽連忙拒絕。


    太監哪裏敢順著李承陽的意思,這皇宮內的事情怎麽能讓外人聽了去,這要讓人知道他怕是要被大卸八塊,又向著李承陽的方向走了兩步,卻被李侍揮著匕首逼了迴來,無可奈何之下,從一旁賣畫的書生那裏借了紙筆,寫了個紙條遞給李承陽。


    “太子急招,現在很生氣,秦王切莫不當迴事”。


    紙條上寫的字讓李承陽一愣,昨晚才給李世民請了安,看著還沒什麽事情,怎麽今天一早就急招他前去?還很生氣?這是發生了什麽?


    顧不上許多,拉起李侍就示意侍衛開路,迴去的路上陸陸續續的看到了好幾撥返迴的人,看樣子都是去找他的,發生了什麽事情值得李世民這麽著急?


    加快步伐一路趕到東宮,還沒進入李世民的書房,便聽到李世民的怒喝:“都反了是嗎,一個個的都當孤是個傻子嗎,彼其娘之!彼其娘之!”。


    緊張的李承陽也沒等人去稟報就直直的闖了進去,他進李世民書房很少讓人通傳,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樣子,這是第一次闖入的時候對李世民說的,李世民也沒說什麽,以後也就不再強調這件事。


    一踏入書房,入目的就是滿地狼藉,一地的奏折,上麵還有一些砸碎的杯盞,角落裏油燈都被碰掉,已經燃起了不少奏折。


    急忙把火撲滅,這才仔細打量李世民,隻見李世民滿臉通紅,眼中的血絲密密麻麻,比前世他熬上兩個通宵的眼睛有過之而無不及。


    “爹,你這是怎麽了?誰惹你生這麽大的氣,告訴我,我給你抽死他”眼見李世民怒意衝天,李承陽也被感染的有些上頭,畢竟那是他的生身父親。


    “你來了,正好,你看看這些奏折,這群畜生,逆賊,覺得我是傻子嗎?啊”吐沫星子都噴到了李承陽的臉上。


    李承陽把奏折拿起來,大致的看了一遍,刨去那些亂七八糟的製式用語,最後才看出來,都是各地稅收的折子,左看右看也沒看出什麽問題,又從一堆舊的折子裏翻看一番,找到了來自同一地的奏折,一對比才明白李世民發怒的原因。


    僅僅是一年而已,這個地方的稅收就少了將近一成,按理說武德年間是越來越好的年頭,人口增長很大,且老天也很給麵子,不說多大的災害,最起碼每個地方沒有遭受太大的影響,稅收應該是越來越多才對,怎麽還一年比一年少了呢?


    又拿起幾份奏折比對了一下,發現大部分南方地區的稅收都有些減免,最多三成,最少的也是一成,怪不得李世民能生這麽大的氣。


    南方多數人是誰?不用說,世家!不知道什麽原因,世家們同時影響了朝政,這減少了的稅收不用說就知道是到了誰的手裏。


    “爹?這是怎麽迴事?怎麽他們做的如此明目張膽,不怕有人問罪嗎?”。


    “這也是孤生氣的原因,他們支持的大哥沒了,他們這是在向我示威,你看看奏折的時間,明明年底才要交上來的奏折,現在就上了這麽多,擺明了告訴孤,他們的影響力,最讓孤生氣的是,這明擺著的問題,戶部居然查不出來,一切正常,孤這是養了一群廢物!都是廢物!”。


    原來是世家們漏出的獠牙,似乎在向李世民表達一個態度,展露了一下他們的影響力,讓李世民不得不忌憚他們,擺明車馬的逼李世民承認世家的地位。


    也難怪李世民如此生氣,剛當上太子不久,就有人聯合將近半個大唐的官員給他施加壓力,而且自己這方卻連反擊的能力都沒有,別說是太子,就是個普通人那也忍不了。


    李承陽跟著“彼其娘之”了好久,李世民的怒火才漸漸平息下來。


    “你那個治冰司我聽說了,做的不錯,現在架子已經搭好了吧,那個叫馬周的我看能力也不錯,他不是有過官身嗎,給他個水部員外郎,讓他把治冰司管理好,從六品的官身你不會不滿意吧?”。


    “滿意,滿意,爹你還是對他厚愛了,我替他謝謝你,不過馬周主事沒問題,那我去幹什麽?我這左侍郎?”麵對正在氣頭的李世民不敢多話,順著就行了,馬周一朝平地起是他的能力,可喜可賀,就是不知道他這個原來治冰司的主官何去何從。


    “工部你就別去了,你的能力我也看到了,還行”李世民摸了摸剛蓄起來的胡子,接著道:“你去戶部去,給你個戶部侍郎的官職,到那裏你什麽也別幹,多看少說”。


    李世民懷疑戶部內不是不能查出稅收的貓膩,而是有人從中作梗,不想讓他知道,他隻得派遣一個親近人前去監督,環顧周圍,能讓他絕對信任的出了長孫就是孩子們,李承陽作為有點能力的老大當仁不讓。


    一聽什麽也不用幹,李承陽樂了,治冰司有馬周在他很放心,工部有了基本的收入也可以改善下工部的待遇,風扇的事情過去了,還有更多的東西等著他們,現在的工部差不多成了李承陽的一言堂,就算他離開了問題也不大。


    “爹?你是要重新查賬?這您可想明白了?這要是查出來,栽進去的人可肯定少不了?”試探的問了問,李世民要是下了狠心,那這大唐怕不是頃刻間便分離崩兮。


    李世民也知道這裏麵的道道,恨恨的迴了句我知道便又摸著紮手的胡須發呆。


    良久才放下了手,語氣軟了下了:“查還是先查吧,不管查不查的出來,不能讓人看扁了,你就好好在那看著就行,發現有人有異常就叫你的暗衛去查查,隨時像我稟報,不管查出來什麽都不要輕舉妄動”。


    聞言答應下來,陪著李世民說了半天的話,一直等到長孫前來,這才算是脫身迴到偏院,身後的小太監把官服放下就離開了,這才長出一口氣,嘖嘖嘖,老子剛才可是拯救了整個大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宅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的塵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的塵埃並收藏宅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