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羊府中,一個五六歲年紀的女孩子在院落裏飛奔著,身穿紅色夾襖和百褶裙,手裏還攥著一隻風車。
“小姐,你慢點,我都追不上你了。”紅色夾襖的小姑娘後麵跟著一個老嬤嬤,氣喘籲籲地喊著。
“我得趕快去找華哥哥,不然趕不上廟會了。”前麵的小姑娘依舊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卻被一個人少年擋住了去路。
“華哥哥,你果真沒有食言。”小姑娘笑著對擋住去路的少年說道。
杜華是杜預家的長孫,杜預和羊祜一樣,也是西晉王朝的開國重臣。
在羊祜晚年時,對待東吳的問題,西晉朝中分為兩派,一方為保守派,主張養精蓄銳,等實力更強時再做討伐之打算,另一方為激進派,主張討伐東吳的時機已到,必須乘勢而追。
當時西晉接連拿下了東吳的幾座城池,羊祜又在邊境之處征戰和主事多年,善於吏治,威望頗高,羊祜認為討伐東吳已是必然之舉,而朝中支持他的隻有杜預。
羊淩月的祖父羊祜臨終前,曾經把討伐東吳的使命托付給朝臣杜預。杜預在羊祜去世之後,完成了討吳的使命,兩位誌同道合的大臣關於政治有著相同的深謀遠慮,淩玥出生之後,杜預對羊家很是照顧,兩家交好已久。
杜華長羊淩玥五歲,雖說年紀不大,但從小隨祖父習武,眉宇間已經透出了一股英氣。棱角分明的臉龐上有一雙劍眉,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乍一看有點盛氣淩人,再一看,卻能感受到眼眸中的柔和。
淩玥自打會走路時起就天天跟在杜華的後麵,一口一句“杜華哥哥”的叫著。
“紋斌和紋妍怎麽沒來?”淩玥對著麵前的杜華問道。
“他倆啊!估計已經迫不及待地在廟會那裏看舞獅了。”杜華笑著說道。
——
正月裏的廟會,熱鬧非凡,人們還陶醉在那尚未降溫的年味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覆蓋了城街的每一處角落。作為羊府家的大小姐,平日裏出門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加之從小體弱多病,這次母親答應出來逛廟,對羊淩玥來講已經是莫大恩賜。
“華哥哥,你看這裏。”淩玥在一個做糖人的商販前停住了腳步,“我要吃這個。”
“好呀!你要我成什麽圖案?”
“什麽都行!”
“那好,我給你做一對鴛鴦,希望你將來找個好夫婿。”做糖人的大叔和藹地笑著,拉起了糖弦。
杜華在旁邊聽到了糖人大叔的話,心裏埋怨著這個大叔說起話來還真是口無遮攔,不過,淩玥的夫婿早已定好,豈是這些凡夫俗子能夠預言的。
廟堂前正在表演熱鬧的舞獅,一對兄妹在熱鬧的人群中歡唿聲音最大,尤為顯眼。淩玥跑了過去,“原來你們在這裏。”
妹妹並沒有太理會淩玥的打招唿,倒是那個哥哥,隨即轉過頭來,對淩玥解釋了句,“來了啊!本想先去羊府叫你的,可是紋妍著急要看舞獅,廟會人又多,她一個人來我不放心,隻能讓杜華先去家裏接你了。”
說這話的少年比杜華年齡稍小,身材沒有杜華高大,容貌更加清秀一些,如果說杜華具有習武之人的罡氣,那麽這個少年則是書生氣居多。
“紋斌確實沒有撒謊,我去你家之前,他囑咐我一定要接你出門。其實,紋斌此舉本就沒有必要,即使他不囑咐,我也會去府上接你。”杜華在一旁不緊不慢地說道。
“唉!我說兩位哥哥,你們不要一天總是圍著淩玥啊!淩玥是女孩子,我也是,怎麽就沒見你們這麽關心我呢。”舞獅表演剛剛結束,妹妹轉過頭來發了一句牢騷,但卻是笑著說的,這個妹妹,便是紋斌口中的紋妍。
陸紋斌和陸紋妍是一對堂兄妹,是東吳大將陸抗的孫子女,屬於武將世家,早年晉與吳交戰的時候,羊祜與陸抗各守一方,在邊境之處為國效力,雖說是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勁敵,在屢次對戰之中,卻相互佩服,成為莫逆之交,當時陸抗曾感歎,“有羊祜一日,東吳如芒刺在脊。”
陸抗病危時,預感東吳氣數已盡,將陸家托付羊祜,受羊祜引薦,紋斌和紋妍的父親陸雲和陸機便棄暗投明,成為了西晉的朝臣。
杜華見紋妍又在那裏挑起理來,笑著解釋道,“你跟淩玥怎會一樣,你是習武之人,總能保護自己,而淩玥呢,從小就身體不好,又不會半點武功,無人在旁,怎能讓人放心。”
“杜華哥哥就是偏心,我不跟你玩了。”紋妍拉起了淩玥的手,向熱鬧的街巷跑去。
兩位少年雖說沒有離得太近,但也沒有將視線脫離兩個女孩,這是一種保護的本能,他們覺得保護她們,就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淩玥又長高了不少!”杜華感慨著。
“從小就飽讀詩書,豈是一般家庭的女孩所能及。”看得出來,紋斌對淩玥的讚歎溢於言表。
“按照羊家長輩遺誌,你與淩玥早就定了親,她是你未過門的媳婦啊。”杜華繼續說道。
“淩玥從小體弱多病,長輩們覺得不宜太早成婚,至少也得年至及笄。”紋斌歎了一口氣,聽的出來,這種歎氣並不是因為婚緣的推辭,而是對於淩玥身體的擔心。
“有此玲瓏之女,多等些時日又何妨?”杜華拍了拍紋斌的肩膀,安慰著。
“隻是,她的身體~”紋斌還是一副焦慮的表情。
紋斌的擔心並非多餘,羊淩玥從小體弱多病,隔三差五地發燒昏厥,羊府上下曾多次尋求名醫治療未果,甚至還請到了宮廷裏的太醫,但是情況卻沒有絲毫改觀,不過看今天淩玥的狀態,紋斌似乎有些過於焦慮了。
“哎!別想這麽多了,既然已經出來了,總得讓淩玥玩的開心點,看,她們往河邊的方向去了。”杜華看出了紋斌的傷感之情,便轉移了話題。
洛河的小橋邊,一些人在那裏放著蓮花燈,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廟會時放蓮花燈許願,已經成為了洛陽城百姓的習慣,小河的水麵上,一個個蓮花燈漂浮在上麵,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光影,這些光影載著人們的希望,隨著水波的蕩漾,飄往心之所向。
兩個嘻嘻哈哈的女孩子在點燃蓮花燈之後,頃刻間變得沉靜了,淩玥雙手合十,跪在了地上,她的目光追逐著那盞懷揣著希冀的蓮花燈,直到自己的眼睛變得酸痛了,於是用手揉了揉,腦海中卻一陣模糊,也許是太疲勞了,仍舊沒有逃脫那昏厥的宿命。
而她的蓮花燈中,有一張親手書寫的字條,“卿雲爛兮,乣縵縵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
“小姐,你慢點,我都追不上你了。”紅色夾襖的小姑娘後麵跟著一個老嬤嬤,氣喘籲籲地喊著。
“我得趕快去找華哥哥,不然趕不上廟會了。”前麵的小姑娘依舊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卻被一個人少年擋住了去路。
“華哥哥,你果真沒有食言。”小姑娘笑著對擋住去路的少年說道。
杜華是杜預家的長孫,杜預和羊祜一樣,也是西晉王朝的開國重臣。
在羊祜晚年時,對待東吳的問題,西晉朝中分為兩派,一方為保守派,主張養精蓄銳,等實力更強時再做討伐之打算,另一方為激進派,主張討伐東吳的時機已到,必須乘勢而追。
當時西晉接連拿下了東吳的幾座城池,羊祜又在邊境之處征戰和主事多年,善於吏治,威望頗高,羊祜認為討伐東吳已是必然之舉,而朝中支持他的隻有杜預。
羊淩月的祖父羊祜臨終前,曾經把討伐東吳的使命托付給朝臣杜預。杜預在羊祜去世之後,完成了討吳的使命,兩位誌同道合的大臣關於政治有著相同的深謀遠慮,淩玥出生之後,杜預對羊家很是照顧,兩家交好已久。
杜華長羊淩玥五歲,雖說年紀不大,但從小隨祖父習武,眉宇間已經透出了一股英氣。棱角分明的臉龐上有一雙劍眉,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乍一看有點盛氣淩人,再一看,卻能感受到眼眸中的柔和。
淩玥自打會走路時起就天天跟在杜華的後麵,一口一句“杜華哥哥”的叫著。
“紋斌和紋妍怎麽沒來?”淩玥對著麵前的杜華問道。
“他倆啊!估計已經迫不及待地在廟會那裏看舞獅了。”杜華笑著說道。
——
正月裏的廟會,熱鬧非凡,人們還陶醉在那尚未降溫的年味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覆蓋了城街的每一處角落。作為羊府家的大小姐,平日裏出門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加之從小體弱多病,這次母親答應出來逛廟,對羊淩玥來講已經是莫大恩賜。
“華哥哥,你看這裏。”淩玥在一個做糖人的商販前停住了腳步,“我要吃這個。”
“好呀!你要我成什麽圖案?”
“什麽都行!”
“那好,我給你做一對鴛鴦,希望你將來找個好夫婿。”做糖人的大叔和藹地笑著,拉起了糖弦。
杜華在旁邊聽到了糖人大叔的話,心裏埋怨著這個大叔說起話來還真是口無遮攔,不過,淩玥的夫婿早已定好,豈是這些凡夫俗子能夠預言的。
廟堂前正在表演熱鬧的舞獅,一對兄妹在熱鬧的人群中歡唿聲音最大,尤為顯眼。淩玥跑了過去,“原來你們在這裏。”
妹妹並沒有太理會淩玥的打招唿,倒是那個哥哥,隨即轉過頭來,對淩玥解釋了句,“來了啊!本想先去羊府叫你的,可是紋妍著急要看舞獅,廟會人又多,她一個人來我不放心,隻能讓杜華先去家裏接你了。”
說這話的少年比杜華年齡稍小,身材沒有杜華高大,容貌更加清秀一些,如果說杜華具有習武之人的罡氣,那麽這個少年則是書生氣居多。
“紋斌確實沒有撒謊,我去你家之前,他囑咐我一定要接你出門。其實,紋斌此舉本就沒有必要,即使他不囑咐,我也會去府上接你。”杜華在一旁不緊不慢地說道。
“唉!我說兩位哥哥,你們不要一天總是圍著淩玥啊!淩玥是女孩子,我也是,怎麽就沒見你們這麽關心我呢。”舞獅表演剛剛結束,妹妹轉過頭來發了一句牢騷,但卻是笑著說的,這個妹妹,便是紋斌口中的紋妍。
陸紋斌和陸紋妍是一對堂兄妹,是東吳大將陸抗的孫子女,屬於武將世家,早年晉與吳交戰的時候,羊祜與陸抗各守一方,在邊境之處為國效力,雖說是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勁敵,在屢次對戰之中,卻相互佩服,成為莫逆之交,當時陸抗曾感歎,“有羊祜一日,東吳如芒刺在脊。”
陸抗病危時,預感東吳氣數已盡,將陸家托付羊祜,受羊祜引薦,紋斌和紋妍的父親陸雲和陸機便棄暗投明,成為了西晉的朝臣。
杜華見紋妍又在那裏挑起理來,笑著解釋道,“你跟淩玥怎會一樣,你是習武之人,總能保護自己,而淩玥呢,從小就身體不好,又不會半點武功,無人在旁,怎能讓人放心。”
“杜華哥哥就是偏心,我不跟你玩了。”紋妍拉起了淩玥的手,向熱鬧的街巷跑去。
兩位少年雖說沒有離得太近,但也沒有將視線脫離兩個女孩,這是一種保護的本能,他們覺得保護她們,就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淩玥又長高了不少!”杜華感慨著。
“從小就飽讀詩書,豈是一般家庭的女孩所能及。”看得出來,紋斌對淩玥的讚歎溢於言表。
“按照羊家長輩遺誌,你與淩玥早就定了親,她是你未過門的媳婦啊。”杜華繼續說道。
“淩玥從小體弱多病,長輩們覺得不宜太早成婚,至少也得年至及笄。”紋斌歎了一口氣,聽的出來,這種歎氣並不是因為婚緣的推辭,而是對於淩玥身體的擔心。
“有此玲瓏之女,多等些時日又何妨?”杜華拍了拍紋斌的肩膀,安慰著。
“隻是,她的身體~”紋斌還是一副焦慮的表情。
紋斌的擔心並非多餘,羊淩玥從小體弱多病,隔三差五地發燒昏厥,羊府上下曾多次尋求名醫治療未果,甚至還請到了宮廷裏的太醫,但是情況卻沒有絲毫改觀,不過看今天淩玥的狀態,紋斌似乎有些過於焦慮了。
“哎!別想這麽多了,既然已經出來了,總得讓淩玥玩的開心點,看,她們往河邊的方向去了。”杜華看出了紋斌的傷感之情,便轉移了話題。
洛河的小橋邊,一些人在那裏放著蓮花燈,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廟會時放蓮花燈許願,已經成為了洛陽城百姓的習慣,小河的水麵上,一個個蓮花燈漂浮在上麵,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光影,這些光影載著人們的希望,隨著水波的蕩漾,飄往心之所向。
兩個嘻嘻哈哈的女孩子在點燃蓮花燈之後,頃刻間變得沉靜了,淩玥雙手合十,跪在了地上,她的目光追逐著那盞懷揣著希冀的蓮花燈,直到自己的眼睛變得酸痛了,於是用手揉了揉,腦海中卻一陣模糊,也許是太疲勞了,仍舊沒有逃脫那昏厥的宿命。
而她的蓮花燈中,有一張親手書寫的字條,“卿雲爛兮,乣縵縵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