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該喝藥了。”


    年十五的司馬師,端著一碗黑黝黝的藥湯到來。


    北方多疫。


    這些年因疫而死的,不知凡幾。


    就連建安七子的都死了好幾個。


    然而。


    對於善於養生的司馬懿而言,防疫倒也算不上太大的難題。


    防疫的藥物或藥方,普通人沒有機會接觸,對司馬氏這類傳承了幾百年的大族,並不難接觸。


    不論是《神農本草經》還是《傷寒雜病論》,司馬氏都有手抄本。


    將藥湯一飲而盡,司馬懿隨手將瓷碗放下,讓司馬師留下參詳夏侯尚送來的情報。


    對於長子司馬師的培養,司馬懿是抓得很緊的。


    十三歲前,司馬師就已讀遍了族中藏書。


    十三歲後,司馬懿就帶著司馬師見世麵。


    去歲與劉備談判時,司馬懿就帶著司馬師曆練,雖說當時的司馬師被鄧範激怒,但吃一塹長一智。


    僅僅一年,司馬師不論是見識還是心性,都有了質的飛躍。


    大族子的培養和成長,遠非常人能理解和追趕。


    若要對比:司馬師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追上了跟著劉封曆練了四年的鄧範。


    片刻後。


    司馬師放下手中的情報,分析道:“劉備若要打宛城,趁著陛下和孫權在濡須口大戰時就應該出兵,彼時未出兵,我料此時也必不會出兵。


    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無糧草,即便宛城隻有一偏將駐守,劉備也奪不下宛城。


    劉備此人,又極為偽善,觀其用兵,寧可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也不願劫掠百姓,對孫子兵法中的因糧於敵也極為鄙夷。


    此等虛假的仁義,又如何能神速用兵?


    倘若換做是先帝,在阿父得到這份情報的時候,劉備的兵馬就已經抵達宛城外了。”


    司馬師的嘴角浮現幾分鄙夷。


    隻是很快,這幾分鄙夷又消失不見,現在的司馬師,已經能隱藏大部分的情緒了。


    虛假的仁義嗎?


    司馬懿搖頭哂笑。


    司馬師不由疑惑:“阿父,可是孩兒分析有誤?”


    司馬懿見司馬師不明,耐心而道:“吾兒認為劉備偽善,是虛假的仁義。


    然而劉備從一織席販履之徒,到如今橫跨荊益,自成霸業。


    內中奧妙,又豈是偽善和虛假二字可以囊括的?


    古人雲:得民心者,可為天子;得天子心者,可為諸侯;得諸侯心者,隻可為大夫。


    不論劉備是偽善還是虛假,他都達到了籠絡人心和駕馭百姓的目的。


    先帝用兵,不擇手段,以勝為根本,此乃霸道之法;劉備用兵,不搶民糧,以仁為根本,此乃王道之法。


    漢宣帝曾因太子柔仁好儒而訓之,曰: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霸道太急,王道太緩,亦如這治疫之藥需多種藥材中和,先以猛火熬之,再以文火溫之,方成治疫良方。”


    司馬師凜然,拱手作揖:“阿父教誨,孩兒自當銘記於心。”


    司馬懿微微點頭,對司馬師謙遜的態度很是欣慰,又道:“陛下曾答應我,待你十五之後,會將征南將軍之女夏侯徽許配於你。


    你替我走一趟宛城,告訴征南將軍:劉備之意應不在宛城,讓其無需擔憂,多派斥候即可;我也會密切關注宛城變化,倘若劉備真要強取宛城,我也會親引大軍來援。”


    司馬師疑惑:“阿父方才說,劉備之意應不在宛城而非不會出兵,莫非阿父以為,劉備會從別處出兵?


    是走江夏入汝南還是走武關入關中?可兩處皆有峻嶺險關,不似宛城平坦。恕孩兒愚鈍,舍易而求難,又如何可行?”


    司馬懿拿起桌上的藥碗,往桌子西部一放:“吾兒不能隻著眼於荊州。漢中之戰已經結束四年,益州也有了積糧,我料劉備定會先奪武都陰平二郡,以窺關中。”


    司馬師不解:“孩兒聽聞,先帝昔日自漢中退兵時,唯恐劉備北取武都再引氐人寇略關中,遂采納張既之策,遷徙氐人五萬餘戶於扶風郡和天水郡。


    此二郡如今人煙稀少,取或不取,又有何區別?妄取二郡,豈不是驚動郭淮,讓郭淮提前有了應對?


    倘若是孩兒在漢中,隻要糧草足夠,要麽直接走陳倉道奔襲陳倉,要麽走祁山道奔襲隴右,可打郭淮一個出其不意。”


    司馬懿淡然一笑:“倘若是劉備在漢中,必也會如此;然而如今在漢中的,隻是劉備的鎮北將軍魏延。


    細作又報,劉備遷都江陵後,以汶山郡、梓潼郡、漢中郡和巴西郡為東川,又以李嚴為東川都督,持節督孟達、張翼、魏延、閻芝等東川諸文武。


    劉備若無取武都陰平之心,根本無需再設東川都督,此必劉備故意為之。


    至於驚動郭淮,嗬嗬,取了武都陰平後,劉備可數月甚至一年都不動刀兵,郭淮難道還能天天提防?”


    “可這.”司馬師不由蹙眉:“既不取陳倉,又不取隴右,反而隻取隨時都可以取的武都陰平,難道這不是在多此一舉?”


    司馬懿提點道:“昔日劉備與先帝相爭時,就曾策反了武都氐人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


    得了武都陰平,劉備亦可再去拉攏武都未被遷走的氐人,再利用氐人去聯絡被遷徙到扶風和天水的氐人。


    氐人的響應有了,就隻需再策反扶風或天水對陛下不滿的地方豪族,以待郭淮大意。


    再者,從漢中到武都的下辨有四百餘裏,且道路難行,若不提前藏兵囤糧於下辨,又如何能兵出神速?”


    司馬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已然聽懂:“阿父既然猜到了劉備的意圖,何不再給郭淮送信?以示提醒?”


    司馬懿啞然失笑:“郭淮乃是雍州刺史,我派人送信,那不就是在小覷郭淮嗎?


    倘若真如我所料,不僅我得分功,朝野間還會傳‘若無我司馬懿,郭淮守不住雍州。’


    你為國家出力的心思是好,可這是在將我架在火上烤啊!你要謹記,能看破不意味著要說破。


    否則你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有人在背後給你一刀。


    郭淮如何守雍州與我無關,我無需理會;夏侯尚的女兒要入我司馬家,我不能不管。


    你且先去宛城送信,莫要耽誤了。”


    司馬師反應過來。


    方才隻顧著想怎麽應對,完全沒想過在許縣的司馬懿給郭淮送信會有什麽後果。


    你一個在許縣待著的,憑幾句推論就要教我郭淮做事?


    好!


    就算我虛心接受你的好意,你難道不應該直接給節製我的征東將軍曹真去信?


    繞過征東將軍給我來信,你讓征東將軍怎麽想,還是想讓我郭淮跟著你司馬懿混?


    司馬師沒有再問要不要給曹真送信。


    司馬懿給司馬師找的正妻夏侯徽,其生母為曹魏的德陽鄉主,也是曹真的親妹妹。


    司馬懿都讓司馬師去給夏侯尚送信了,又豈會不派人提醒曹真?


    若這都需要問,那司馬師也太小覷司馬懿了!


    如司馬師預料。


    司馬懿已派人給曹真送信。


    憑借曹丕賜婚司馬師與夏侯徽這層關係,曹真基本上也能將司馬懿當自家人了。


    不過。


    假如曹真知道,親妹妹的女兒以後會被司馬師毒殺,估計能一刀將司馬師先給活劈了。


    待司馬師離開後,司馬懿起身來到一旁,看著懸掛的諸州郡圖,眉頭更是緊蹙。


    諸州郡圖中大部分都是曹魏的城池,隻有益州、荊州、揚州、交州諸城池,被貼上了代表反賊的標記。


    曹丕這次對濡須口用兵,司馬懿內心是不支持的。


    奈何曹仁被擒,司馬懿責任不小,即便內心不支持也改變不了曹丕的決定。


    事已至此。


    後悔無用。


    如今的司馬懿,利益基本上都跟曹丕綁在了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假如劉備奪取了中原,那麽跟曹丕利益捆綁的司馬氏必定會被誅連。


    司馬懿得設法扭轉如今曹魏外強中幹的局麵,才能保證司馬氏的利益。


    【孫權接連被劉備和陛下攻伐,如今在江東的威望已不足四年前的一半,再想借孫權來牽製劉備,幾無可能。


    劉備要北伐。


    可走石陽入汝南爭奪淮地,可走祁山入天水爭奪隴西,可走陳倉往扶風爭奪渭水,還可走丹水入武關爭奪長安。


    防不勝防!


    賈文和曾勸陛下:群臣中無人是劉備對手,應先文後武,用文教道德來安撫百姓,令士民歸心大魏。


    此言雖善,但劉備必不會坐視陛下教化士民,早則今年,遲則明年,劉備必會大舉進犯。


    需設法阻止!


    若不能阻止,亦要設法拖延。


    劉封、劉禪.】


    思索良久。


    司馬懿又派人傳喚潁川的典農司馬石苞。


    若按史載,石苞會在十年後在長安賣鐵的時候才會遇到司馬懿。


    由於劉封在換俘時,特別在名單上加了鄧艾,引起了司馬懿對鄧艾的注意。


    初時得知鄧艾隻是個結巴的時候,司馬懿並未太在意;直到鄧艾到了劉封麾下被委以重任,司馬懿才驚覺不對。


    於是乎。


    司馬懿調查了跟鄧艾有關的全部資料,這才發現鄧艾的不同尋常。


    氣得司馬懿當即就將讓鄧艾去當看稻草小吏的典農都尉給罷黜了。


    而在調查到跟鄧艾有關的資料中,石苞的名字也浮現在司馬懿眼前。


    先有謁者郭玄信稱石苞有公卿宰相的才學,後有鄴城市長趙元儒稱石苞有輔佐皇帝的才能。


    在與石苞麵談後,司馬懿就將石苞調到潁川擔任典農司馬。


    “屬下石苞,參見撫軍。”


    石苞儀容很美,時人有稱【石仲容,姣無雙】。


    看著談吐有度的石苞,司馬懿暗暗點頭,徐徐而道:“近日的諸吏考核,仲容遠勝旁人,繼續讓仲容擔任典農司馬,屈才了。”


    石苞不卑不亢:“若非撫軍賞識,屬下至今還隻個小小的鐵匠,能擔任典農司馬已是屬下的榮幸,不敢再有所求。”


    司馬懿輕笑:“大才在前而不用,仲容這是怪我無識人之明了?”


    石苞連忙道:“撫軍誤會了。朝廷選材,自有法度,以我年限尚無法晉升,屬下隻想盡心竭力,方不會愧對撫軍的賞識和栽培。”


    曹魏施行的是九品中正製。


    初始品級評定後,每升一級都需要相應的年限和考核。


    當然。


    特殊渠道除外。


    譬如司馬懿就可以給予對方立大功的機會,然後直接向曹丕舉薦賢才。


    哪怕石苞初始品級評定為下品,亦可通過立大功和司馬懿的舉薦晉升上品。


    石苞此時的表現,也令司馬懿很欣賞。


    “近日我思得一策,急需一個執行計策的人,若能功成,不亞於斬將奪旗陷陣先登,不知仲容可有意?”司馬懿循循善誘。


    聽到“斬將奪旗陷陣先登”八個字,石苞的唿吸也變得急促了。


    這可是戰場上最大的四個功勞!


    雖說風險很大,但自古以來都是富貴險中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石苞如今快三十了,好不容易被司馬懿提拔,才當上一個小小的典農司馬。


    真要按九品中正製去晉升,石苞這輩子都無望上品!


    石苞太想進步了!


    咬了咬牙,石苞拱手請命:“屬下願為撫軍效命!”


    司馬懿又問:“你就不問問,你要執行何種計策?又將會有多大風險?”


    石苞搖頭:“不重要!”


    功勞都不亞於“斬將奪旗陷陣先登”了,何種計策多大風險還重要嗎?


    不重要!


    不成功,便成仁。


    笑聲響起。


    司馬懿大笑:“石仲容,我果然沒看錯你!”


    隨後。


    司馬懿將具體的任務,一一告知石苞。


    最後,司馬懿又許諾:“若你能功成歸來,今後你便是我的門生。”


    石苞大喜:“屬下必不辱使命!”


    司馬懿現在可是曹丕最信任的人,又是河內有名的世家大族。


    能當司馬懿的門生,那真就是野雞變鳳凰了。


    數日後。


    許縣發生一起惡劣事件。


    潁川典農司馬石苞,因酒後與人發生口角,三拳將其當街怒殺,死者就是那個讓鄧艾看守稻草的襄城原典農都尉。


    自知“犯事”的石苞,大罵三聲“莫要裝死嚇我”,然後逃出許縣,一路南下逃往襄陽。


    在司馬懿安排應對的期間。


    曹丕也自淮南先大軍一步迴到了許縣。


    一場南征,好處沒撈著多少。


    反被劉備得了便宜,曹丕這一路返迴的途中,半點好臉色都沒有。


    不僅如此。


    曹丕還不得不緊急在淮河上遊增設義陽三關,以防劉備走江夏出兵。


    關卡的修建,又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累死累活,發現全都給劉備打工了,曹丕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


    唯一的寬慰是:在撤兵後,孫權又派人送信稱“今後江東隻經商,不再過江”,以示中立之意。


    雖說孫權反複無常,但以如今的形勢來看,江東轉軍為商,不參與漢魏間的爭鬥,才是最佳的立足方式。


    曹丕順帶“敲詐”了孫權一批糧草,勉強相信了孫權的“誠意”。


    “仲達,荊北可有異動?”


    返迴許縣後,曹丕顧不得休憩,直召司馬懿詢問。


    在返迴的途中,曹丕就一直在擔心劉備會在荊北有異動。


    劉封會去偷襲石陽,就極有可能會去偷襲宛城。


    鷸蚌相爭,漁翁收網。


    換做是曹丕,也會尋找偷襲宛城的機會。


    得知劉備更換趙雲為襄陽太守且增派將士入襄陽,更是在樊城到新野一帶打造用於存糧的臨時屯點,曹丕隻感覺怒火在胸腔騰騰燃燒。


    “劉備這老兵子,果然不懷好心!”


    新仇舊恨累積,曹丕對劉備的恨意躍然臉上,饒是平日裏喜怒不形於色,此刻也按捺不住憤怒的情緒。


    朕才是天命之主!


    劉備隻是一個織席販履的涿郡兵子,竟敢與朕爭鋒!


    “陛下勿憂,臣料劉備在襄陽和新野一帶的動作應隻是疑兵,劉備是故意想讓陛下驚疑而疲累軍民。


    若劉備真有把握攻取宛城,在陛下返迴許縣前,就已經出兵了。用兵貴奇,劉備越是表現出對宛城的意圖,其意就越不在宛城。”


    擔心曹丕因過於憤怒而傷了身子,司馬懿連忙進言勸諫。


    在司馬懿的勸諫下,曹丕漸漸平息了怒火。


    曹丕不傻。


    怒歸怒,曹丕在軍中待的時間也不少,並非是什麽都不懂的軍事白癡,隻不過被劉備頻繁奪得好處,才讓曹丕內心煩悶而不平。


    良久。


    曹丕調整了對荊州的戰略部署。


    除了在義陽增設武勝關、平靖關、九裏關三大關卡外,又調了三萬軍在平春屯田,將淮南的軍力往義陽和平春一帶轉移。


    由征東將軍曹休督於禁等人鎮守平春,協防宛城。


    平春到宛城四百餘裏,雖會因山地而繞行,但十日內也能引兵自平春抵達宛城。


    又令驃騎將軍曹洪引兩萬軍在宛城後方兩百餘裏的魯陽、葉縣,分兵駐守,協防宛城。


    加上夏侯尚和徐晃在宛城的一萬兵,曹丕部署了六萬大軍用於共同防守宛城!


    而曹丕則是帶著曹仁、司馬懿、劉曄、蔣濟、滿寵、辛毗、趙儼等人親自坐鎮許縣。


    連洛陽也不準備迴去了。


    若迴洛陽,宛城的變故曹丕無法及時得到消息迴饋,留在許縣更方便策應調度。


    再者。


    許縣屯田日久,屯田民又極多,不論是提供徭役還是賦稅錢糧,都比洛陽方便。


    至於洛陽。


    有尚書令陳群、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太尉鍾繇、衛尉董昭等人在,曹丕也不擔心會有變故。


    至於司馬懿猜測的劉備可能或走益州出兵,曹丕倒也不怎麽在意。


    一者是劉備的主力都在荊州而益州兵少,二者是曹丕相信曹真張郃郭淮的能力足夠應付。


    除了軍事方麵調兵遣將應付劉備外,曹在文事方麵也加強了集權管理。


    先是作《禁複私仇詔》,大意為:喪亂以來,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殘殺。今海內初定,敢有私複仇者皆族之。


    後又下詔禁淫祀巫祝,除郊社宗廟,三辰五行,名山大川外,其餘不在祀典。敢設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左首論。


    又因諸郡誣告謀反者甚多,曹丕擔心會被劉備的細作利用,遂又詔令妄相告者反坐。


    更是複立太學於洛陽,置春秋穀梁博士,製五經課試之法。


    等等。


    一應文武事,在曹丕自淮南返迴許縣後,相繼下詔傳於諸州郡。


    而在江陵城中。


    自諸葛亮離開後,法正每日勤勉政務,一改群臣往日印象。


    哪怕往日跟法正有私怨的,都對法正刮目相看。


    然而。


    個中辛苦,隻有法正自知。


    雖然諸葛亮在臨走前給了法正類似於《出師表》中的名冊,但這並不能讓法正有閑暇去摸魚。


    尤其是荊北三郡的人事調度、錢糧賦稅統籌,讓法正更是頭疼。


    法正曾找到劉封,想讓劉封將權力收迴去,等諸葛亮迴來後再移交。


    結果劉封就一句話:丞相未迴,孤擅自將權力收迴去,難道不是對丞相的言而無信嗎?


    然後。


    劉封在第二日就對外宣布,要閉門督造軍械,除非劉備詔命,任何人不得驚擾。


    令法正鬱悶不已。


    你都是燕王了,要學會抓權,抓權啊!


    陛下將荊北三郡的軍政都交給你,你就當甩手掌櫃?


    事實上也差不多。


    目前的劉封,基本是隻注重軍務,極少去抓政務。


    荊北三郡的具體政務,也都是分給鄧範、虞翻、樊城、糜威、鄧輔、杜普、申儒等諸吏各曹。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做。


    丞相主簿楊顒就因諸葛亮親自校對公文而曾勸諫:治理國家應有製度,上司和下級的工作不可混淆,並以“奴仆耕田、婢女燒飯、雄雞報曉”比喻分工的重要性,避免下屬失去主動性,形成依賴。


    劉封亦是如此。


    招募諸多賢才,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事必躬親。


    劉封隻需明確賞罰即可。


    如此。


    也能讓下屬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就好比鄧範,雖然才能隻是中人之姿,但跟著劉封四年時間就成了新城郡的太守!


    這可比千金買骨有說服力。


    跟著劉封混,一年頂十年!


    至於劉封。


    則是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軍務上。


    閉門督造軍械,也非劉封刻意的推托之詞。


    諸葛連弩既然已經改良了,那自然也就得大規模批量生產了。


    除此外。


    劉封為彌補滇馬缺陷而準備的雙邊馬鐙,也要配套生產。


    滇馬騎兵,那也是騎兵。


    雙邊馬鐙+諸葛連弩,再配上適合的戰術,用好了,那就是騎兵版“先登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不是劉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紋本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紋本神並收藏三國:我不是劉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