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


    鄧輔是不希望詐降變真降的。


    房陵一地作為漢魏爭鋒的前沿城池,最忌諱的就是守將兩麵三刀。


    今日投漢明日投魏看似很瀟灑,其實是在懸空獨繩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即便戰時不會被清算,在戰後必然會被清算。


    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會對一個反複無常的人報以尊重,如果有,必然是這個反複無常的人擁兵自重。


    鄧輔隻有千餘雜兵,做不到擁兵自重。


    倘若房陵失守,鄧輔就隻有兩個選擇:戰死後妻小和宗族子弟受魏兵羞辱,投降後妻小和宗族子弟送往鄴城。


    不論哪個選擇,都比不上鄧輔將妻小和宗族子弟都留在房陵安樂度日。


    本以為劉封在房陵大修工事是會駐兵在房陵,結果劉封忽然聲稱離開。


    故而鄧輔很是擔憂。


    見狀,劉封善言安撫:“暫時離開一趟又不是不迴來,鄧太守也有部曲守城,何須擔憂。”


    鄧輔愧道:“將軍,非我自貶。下官當這太守也才兩個月,論守城也沒經驗,我的部曲平日裏對普通的山賊流寇還能耀武揚威,真遇上曹兵怕是一個照麵就潰散了。”


    這話鄧輔倒也沒瞎扯。


    畢竟蒯祺也才死兩個月,鄧輔也隻是臨時趕鴨子上架當的房陵太守。


    這房陵的兵一部分是鄧輔的私兵一部分是蒯祺以前的兵。


    鄧輔自個兒都認為這隻是一群雜兵。


    要論戰鬥力那是真不行。


    “不用驚慌,我會留些好手助你守城的。”劉封對此早有應對,隻吩咐鄧輔安心安排秋收事宜。


    房陵作為劉封立足的基本城池之一,又耗費了人力物力大修工事,劉封是不可能放棄房陵的。


    秋收的這批糧食,同樣也是應對未來戰局的關鍵之一。


    見劉封早有安排,鄧輔這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又道:“將軍若是離開,南鄉曹將的細作必會聞訊詢問,我應當如何迴複?”


    劉封淡然一笑:“眼下南鄉曹將自身難保,即便知道我離開了房陵也分身乏術。”


    “保險起見,若真來問你,你就稱房陵是個陷阱,我隻派了一千人去樊城,其餘人都藏在了荊山之中。”


    有時候。


    真話沒人相信。


    假話也沒人相信。


    真假參半的,反而讓人深信不疑。


    兩日後。


    牙門將李平引了一千兵馬打著劉封的旗號前往樊城。


    劉封也在這之後前往荊山十二據點。


    雖說修據點已經有了些時日,但據點修得如何,物資準備是否如劉封預期,劉封都得親自去巡查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在抵達第十二個據點的時候,已經是十月初了。


    廖化也派人迴了信,稱糜芳撕了劉封的書信,潘濬直接閉門不見,零陵北部尉習珍則是尚無迴應。


    不僅如此,糜芳還怒斥劉封私取臨沮糧食,對劉封讓廖化要糧一事也是怒不可遏。


    按廖化信中的描述,糜芳甚至都氣得想將寇安國百人驅逐出城了。


    對糜芳的反應,劉封也早有所料。


    糜芳正在江陵城焦頭爛額的籌備糧食,劉封卻先取臨沮糧又讓廖化來江陵城要糧,糜芳能有好脾氣就有鬼了。


    而相應的。


    廖化這封信也讓劉封對江陵城的現狀看得更清晰了。


    一向糧草足備的江陵城,竟然真的缺糧了!


    關羽從江陵出兵到現在也才三個月,三個月的時間僅僅增加了三萬降卒就缺糧了,甚至嚴重到了去取孫權境內湘關米的程度。


    這是極為不合理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糜芳在拿江陵城的糧食玩高價賣出低價買迴的商業遊戲。


    偏偏關羽在七月出兵,讓糜芳措手不及不得不玩了出火龍燒倉的把戲來暫時平賬。


    若隻是如此,糜芳其實也能兜得住。


    難的是:關羽竟然俘虜了三萬魏卒還將其送迴江陵城讓糜芳安置。


    關羽又不傻。


    如果不是知道江陵城賬麵上的糧食儲備養得起這三萬降卒,又豈會真的將這三萬降卒押迴江陵城給自己添堵?


    糜芳直接傻眼了。


    三萬降卒到了江陵城,不養就會發生兵變,養又沒糧食,運往樊城的軍糧還不能有少。


    糜芳隻能去取湘關米來救急。


    劉封估計,這湘關的商人應該是跟糜芳有長期合作的。


    都說這認倒黴了會禍不單行。


    糜芳也想不到孫權會趁著這個機會發兵。


    與其說是取湘關米惹惱了孫權,倒不如說孫權見糜芳都急到取湘關米了,猜到江陵城缺糧了。


    想要快速打下一座堅城,通常隻有兩種方式:一,內應開門;二,城內缺糧。


    作為周瑜時期曾經打過一次江陵城的孫權,也知道江陵城有多難打。


    無內應且江陵城也不缺糧的時候,是很難打下江陵城的。


    孫權在江陵城沒有內應,這第一條辦不到;而城內缺糧這一條,則是直接擺在了孫權麵前。


    城池一圍,城內又缺糧,三萬降卒餓了肚子又會生事。


    別說讓糜芳來死守了,換任何人來都沒辦法死守江陵城。


    這對孫權而言,簡直就跟瞌睡來了送枕頭一般好運氣!


    劉封也猜到糜芳為什麽要選擇開門投降了。


    不投降,城內缺糧引起降卒兵變,糜芳不僅丟城還會死。


    投降,最多是丟城,今後還是可以再迴西川的。


    不能怪糜芳這般想,前有廖立棄城而逃不僅沒被追究責任反而還被劉備委以重任,糜芳自認為跟劉備的關係肯定是比廖立強的。


    廖立都沒被追責,糜芳也不認為自己會被追責。


    有一就有二。


    糜芳會認為,這次也會跟湘水劃界一樣,劉備和孫權會坐下來談怎麽分荊州,然後分了荊州後大家繼續聯合打曹操。


    糜芳沒想到孫權這次壓根就沒坐下和談的想法,是準備將關羽往死裏砍的。


    推斷了江陵城的現狀,劉封慶幸沒有一股熱血的往江陵城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沒有糧食,連袁紹都能急得放棄大軍在官渡獨自逃迴鄴城。


    劉封若是一股熱血的帶兵過去,最終也得狼狽逃走。


    同時。


    劉封也做了一個更堅決的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不是劉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紋本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紋本神並收藏三國:我不是劉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