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沒有護民軍的專用裝備:毛衣、毛褲和羊皮睡袋。


    滄海商號一直在與草原各族做生意,除了活羊身上還沒有剪下的羊毛外,一根羊毛都不會給草原留下,全部收購。


    而且,滄海商號的商隊,還用剪刀換羊毛,而且耐心地教他們如何用剪刀剪羊毛。


    過去,草原上的羊毛,都是自行脫落,根本就沒人管。


    殺羊之後的羊毛,也是連皮都剝下來,然後就丟在一邊。搞得草原上除沒有人煙的地方之外,到處都是臭氣熏天的。


    等草原民族自己都受不了時,才會放一把火,把那些腐爛的羊毛燒掉。


    為什麽草原人不喜歡洗澡,不是沒有水,而是他們根本聞不到自己身上的臭味。


    平時聞羊毛的臭味,已經聞習慣了,其他什麽臭味都聞不到了。


    利用華雄休整一夜的時間,鄧辰率領的兩千多兵馬,已經走到華雄的前麵去了。


    可在黑夜,山地師也敢翻山越嶺嗎?


    當然敢了。


    他們每人身上,都有一個小竹罐,罐的下麵還固定著一個可以披在頭上的軟墊。


    罐裏麵裏麵裝的是煤油。


    從罐中引出幾根油芯,用火石點燃後,再利用軟墊上的布帶,就可以固定在頭頂上,專用於夜間照明。


    這就是蔡成發明的“頭燈”,屬於護民軍的專屬裝備。


    而煤礦工人用的礦燈,成本就要高得多。


    因為煤礦的礦燈,火焰不能絲毫外泄。否則遇上礦洞中的瓦斯,就會發生爆炸。


    至於煤油,當然是石油工坊采用蔡成提供的“分餾工藝”分離出來的。


    竹筒頂在頭上,除非是特別大的狂風,就連下雨天都很難熄滅。


    蔡成為了武裝護民軍,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了這個時代的極致。


    如果不是護民軍內部之人,根本不知道護民軍到底強大到什麽程度。


    這也是蔡成對關羽、張飛葬送近萬騎兵而憤怒的原因。


    當下,養活一個大漢士卒,不算戰馬、兵器和甲胄,一個月大概需要一百錢。


    而護民軍的任何一個士卒,同樣不算戰馬、兵器和甲胄,一個月需要近千錢。


    除了吃之外,其他的錢,都花在這些細節上了。


    蔡成當然知道隻要有戰爭,就必然會有將士的傷亡。


    比如說於禁在管子城下,就傷亡了數百人,其中陣亡三十幾人,可蔡成並沒有責備於禁。


    因為護民軍是需要這樣麵對麵的廝殺,以培養他們身上的殺氣。


    可一下子傷亡近萬人,把蔡成心疼得,心髒都抽搐成一團了。


    閑話少說,迴歸正題。


    就在華雄接近到旋門關五裏左右時,鄧辰的兵馬,已經在成皋城外埋伏好了。


    當前正在休整,然後就準備攀崖入城了。


    公孫瓚在成皋城中,隻留下兩千多士卒。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旋門關方向,側麵的城牆,連個人影都沒有。


    他們哪裏能夠想到,會有人從峭壁攀爬上來?


    要知道,峭壁再加上城牆,足有二十幾丈高。


    然而,對於山地軍來說,這點高度,還真不算什麽。


    他們平時訓練的高度,三十丈是起步。


    要知道,他們不是依次向上攀爬,而是兩千多人,在鄧辰的帶領下,同時向上攀爬。


    鄧辰料定,在成皋城西南麵的側麵城牆上,絕對不會有一個守軍。


    因為自古以來,就沒有人從西南麵的峭壁處,攻打過成皋城。


    成皋城隻有兩門。


    一道開在成皋城靠近虎牢關(旋門關)的方向,便於向虎牢關增兵;


    另一道開在成皋城另一端東北方向,直接威脅虎牢道北段。


    整個成皋城的城牆周長近三千米,麵積0.8平方千米,可駐紮三萬人。


    虎牢關與成皋城互為犄角,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係,並使得虎牢關被稱為“中原第一關”。


    不過,因黃河改道,原虎牢關被淹沒,唐代在古虎牢關的東南方向,又修建了一個虎牢關,也就是當今隻留下“虎牢關”三字的石碑處。


    隻是唐代後修的虎牢關,其險要遠遠比不上原虎牢關。


    所以,在安史之亂時,被安祿山的兩千兵馬直接攻破。


    (注意,唐太宗李世民“虎牢大破竇建德”,可是在原虎牢關。——編者注)


    而現在,鄧辰率領的兩千多兵馬,就隱藏在成皋城東南麵城牆峭壁下的山溝裏。


    如果要上到城牆,需要攀爬二十幾丈的高度。


    鄧辰並沒有多休息。


    當前已經時至下午,再休息一會,天色暗了下來,就不好攀爬了。


    傍晚或夜晚攀爬,就需要點亮頭燈。


    如此,就很容易被成皋城中的守軍發現。


    一旦真的被發現,哪怕山地二師戰力再強,在峭壁之上,也隻能挨打而無法還手。


    所以,鄧辰必須要利用天還亮著的這段時間,攀上峭壁,搶占成皋城。


    二千多山地師將士,紛紛開始向上攀爬。


    每個士卒都知道,此時如果被守軍發現,他們必定死傷慘重。


    然而,卻沒有一人恐懼、害怕。


    每個人都默默地檢查完自己的裝備,默默地取出飛虎爪,默默地順著峭壁開始向上攀爬。


    鄧辰一馬當先,而且他選擇的方位,是最南的方向。


    這裏最容易被城中守軍發現,也是最危險的。


    在護民軍中,遇到危險,軍官先上,是蔡成給他們建立的信念。


    山穀中,成皋城中,仍然是一片寂靜。


    如果不是偶然有飛虎爪碰撞到峭壁上,然後再抓緊峭壁的聲音,這裏就是一道靜謐的小山穀。


    前期攀爬得很順利,抬頭向上望去,城牆上,沒有任何一人探頭。


    峭壁的部分已經完成,再往上,就是三丈高的城牆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在成皋城內,一個聲音突然驚叫起來:“有人攀城!”


    然後就聽到成皋城中開始混亂起來,越來越多的守軍,朝著東南麵的城牆跑了過來。


    一個聲音在山地二師的頭頂上響起。“準備放箭!”


    城牆上,數百守軍瞬間舉起弓箭。


    弓一鬆,箭一出,山地二師必然死傷慘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