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見趙雲如此謀劃,心中大喜。
難道趙雲真的是大帥派給自己的謀士?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想到之前趙雲獻計兵分兩路,似乎一切都在趙雲的預料之中。
而且,趙雲的武力一點也不比自己差,再有此出眾的謀略,豈不是文武雙全?
管亥決定,這仗打完之後,他就會向大帥推薦趙雲為軍團長,自己副之。
管亥馬上給趙雲迴信,說就按趙雲的謀劃行事。
因為今天一場大勝,叛軍肯定會向東麵逃走。
管亥也通知大營,除巡邏哨和暗哨之外,其他人馬上休息,今晚不去偷襲敵營了。
白天時,推山騎和飛虎騎都參與了作戰,所以巡邏哨和暗哨,都是管亥的一千親衛在負責。
第二天一早,管亥剛剛醒來,就聽到探馬報告,昨晚深夜,叛軍向東麵派出很多探馬。
管亥笑了。
還真被趙雲給預料到了,叛軍果然想先東後北地逃迴涼州。
可你們既然進了三輔之地,想迴去,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管亥馬上下令:全軍備戰,準備衝擊敵營。
大軍再次出動,和昨天是一樣的陣形。
管亥站在指揮車上,取出一個單管圓筒。
這是什麽?
當然是單筒望遠鏡。
現在雖然玻璃製品還無法做到透明,可天然水晶可以呀,無非是把水晶打磨出來罷了。
所以,護民軍團長及以上的將領,都配備了一個單筒望遠鏡。
隻是,青州沒有水晶礦,這些製作望遠鏡鏡片的水晶,都是蔡成花高價從其他州郡采購而來,數量也不多。
否則就不會製作成單筒了。單筒望遠鏡節省水晶。
由於打磨水晶的砂輪質量還不算好,打磨水晶的工藝也未臻成熟,當前的單筒望遠鏡,超過十裏距離,看起來就會有些模糊。
盡管模糊,可管亥也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前方距離管亥軍最近的三個軍營,都在忙碌地備戰。
叛軍十幾萬人馬,共設十營。
麵對管亥軍的前三營,本是叛軍的後三營,是專門負責後勤補給的。
而現在距離管亥軍最遠的兩個營,則是圍攻陳倉的主力。
此外,在中軍營左右,還各設了兩個營寨。
管亥觀察到,除距離自己最近的三個營寨外,其他營寨雖然也是人來人往,但卻沒有那種忙碌的感覺。
管亥不理解。
難道叛軍判斷我隻會攻打眼前這三營,卻不會對其他幾營動手嗎?
管亥馬上派出幾個小隊,前去查探叛軍的其他軍營。
蔡成在與管亥商議如何收複河套時,就告誡過管亥,一定不要用騎兵去衝營,那樣死傷太重。
重騎再厲害,也衝不破營柵。
不過,他讓管亥也不用太擔心。
因為叛軍的糧草肯定不多,他們全靠涼州運來補給。可管亥軍就是從北向南過來的,等於叛軍的糧道已斷。
所以,叛軍堅持不了幾天。一旦叛軍潰逃,騎兵在確定不是叛軍詭計後,即可全軍追殺。
反正征西軍團都是騎兵,速度快,機動性強。
一路追殺到他們的老巢,順便就把涼州給拿下了。
一個時辰後,幾個小隊都迴來報告,叛軍其他七營,也很忙碌。
隻不過忙的不是備戰,而是在收拾東西。
管亥馬上就明白了。
叛軍要跑!
而且,他們一定是向東跑,留下麵對管亥的三營堅守斷後,拖住管亥大軍,掩護叛軍主力東撤。
管亥此時萬分慶幸自己聽了趙雲的計策,在雍縣至歧山途中,截擊叛軍。
可他也陷入了為難境地。
如果他緊追叛軍,就會留下後患。三營中的叛軍,起碼一萬多人。自己率軍一走,馬上這一萬多叛軍就會逃迴涼州。
逃走後,要再圍殲,可能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功夫。
關鍵是,繼續追殲逃迴涼州的叛軍,就會耽誤收複河套的時間。
河套,護民軍的養馬基地,越陰山,擊鮮卑、匈奴的前出堡壘。
管亥早就知道,大帥一直想徹底消除草原之患。如果因為自己耽誤了收取河套,或許會對大帥的整體方略,造成巨大影響。
如果自己留下先圍殲剩下的叛軍,子龍那邊以八千人,堵截叛軍數萬,實在是不妥。
最後,管亥還是決定,不管這一萬多叛軍,圍殲叛軍主力要緊。
畢竟大帥的命令,是把叛軍打殘,而不是全殲。
管亥下定決心後,馬上讓全軍迴營,開始準備追殺。
然而,此時突然傳令兵帶來一人,說是陳倉守將皇甫嵩派來聯絡的。
管亥這才想到,陳倉城內,還有幾萬兵馬。
管亥越發覺得自己不適合做一軍主帥。
他準備再觀察一下趙雲。如果趙雲真比自己強,自己還是讓賢,由趙雲來做軍團長為好。
來人進了指揮車後,沒呈上皇甫嵩的信件,都是口述。
這也正常。
畢竟派人偷偷出城,如果身上帶著信件,一旦被叛軍擄去,就泄露機密了。
來人告訴管亥,他是皇甫將軍派來的。
皇甫將軍感謝前來的援軍,昨天也看到了管亥軍大敗叛軍。
現陳倉城中還有約三萬兵馬,同樣也是三輔之地的全部朝廷兵馬了。
陳倉城中糧草尚還充足,能保證將士一日兩餐。
皇甫派他來,主要是詢問管亥軍下一步的行動,需要皇甫將軍如何配合。
管亥喜出望外。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叛軍留下的人,完全可以交給皇甫來應對。
這樣,自己率軍追殺,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同時,還把剿滅叛軍的功勞,分一部分給皇甫將軍。
管亥從大帥口中得知,皇甫將軍其父為雁門太守,雖然年事已高,卻一直堅守在防衛大漢邊關的最前線。
皇甫將軍是一名傑出的將領,隻不過他性格暴烈嗜殺。不過為人正直,忠於大漢。
管亥馬上想到,如果他把剿滅叛軍的功勞,讓一部分給皇甫將軍,必可獲取其好感,對於大帥治理並州和防衛雁門,必定有好處。
可他也在自責。
他率軍已經來到了陳倉城下,怎麽就把陳倉城中的皇甫將軍給忘了。
難道趙雲真的是大帥派給自己的謀士?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想到之前趙雲獻計兵分兩路,似乎一切都在趙雲的預料之中。
而且,趙雲的武力一點也不比自己差,再有此出眾的謀略,豈不是文武雙全?
管亥決定,這仗打完之後,他就會向大帥推薦趙雲為軍團長,自己副之。
管亥馬上給趙雲迴信,說就按趙雲的謀劃行事。
因為今天一場大勝,叛軍肯定會向東麵逃走。
管亥也通知大營,除巡邏哨和暗哨之外,其他人馬上休息,今晚不去偷襲敵營了。
白天時,推山騎和飛虎騎都參與了作戰,所以巡邏哨和暗哨,都是管亥的一千親衛在負責。
第二天一早,管亥剛剛醒來,就聽到探馬報告,昨晚深夜,叛軍向東麵派出很多探馬。
管亥笑了。
還真被趙雲給預料到了,叛軍果然想先東後北地逃迴涼州。
可你們既然進了三輔之地,想迴去,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管亥馬上下令:全軍備戰,準備衝擊敵營。
大軍再次出動,和昨天是一樣的陣形。
管亥站在指揮車上,取出一個單管圓筒。
這是什麽?
當然是單筒望遠鏡。
現在雖然玻璃製品還無法做到透明,可天然水晶可以呀,無非是把水晶打磨出來罷了。
所以,護民軍團長及以上的將領,都配備了一個單筒望遠鏡。
隻是,青州沒有水晶礦,這些製作望遠鏡鏡片的水晶,都是蔡成花高價從其他州郡采購而來,數量也不多。
否則就不會製作成單筒了。單筒望遠鏡節省水晶。
由於打磨水晶的砂輪質量還不算好,打磨水晶的工藝也未臻成熟,當前的單筒望遠鏡,超過十裏距離,看起來就會有些模糊。
盡管模糊,可管亥也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前方距離管亥軍最近的三個軍營,都在忙碌地備戰。
叛軍十幾萬人馬,共設十營。
麵對管亥軍的前三營,本是叛軍的後三營,是專門負責後勤補給的。
而現在距離管亥軍最遠的兩個營,則是圍攻陳倉的主力。
此外,在中軍營左右,還各設了兩個營寨。
管亥觀察到,除距離自己最近的三個營寨外,其他營寨雖然也是人來人往,但卻沒有那種忙碌的感覺。
管亥不理解。
難道叛軍判斷我隻會攻打眼前這三營,卻不會對其他幾營動手嗎?
管亥馬上派出幾個小隊,前去查探叛軍的其他軍營。
蔡成在與管亥商議如何收複河套時,就告誡過管亥,一定不要用騎兵去衝營,那樣死傷太重。
重騎再厲害,也衝不破營柵。
不過,他讓管亥也不用太擔心。
因為叛軍的糧草肯定不多,他們全靠涼州運來補給。可管亥軍就是從北向南過來的,等於叛軍的糧道已斷。
所以,叛軍堅持不了幾天。一旦叛軍潰逃,騎兵在確定不是叛軍詭計後,即可全軍追殺。
反正征西軍團都是騎兵,速度快,機動性強。
一路追殺到他們的老巢,順便就把涼州給拿下了。
一個時辰後,幾個小隊都迴來報告,叛軍其他七營,也很忙碌。
隻不過忙的不是備戰,而是在收拾東西。
管亥馬上就明白了。
叛軍要跑!
而且,他們一定是向東跑,留下麵對管亥的三營堅守斷後,拖住管亥大軍,掩護叛軍主力東撤。
管亥此時萬分慶幸自己聽了趙雲的計策,在雍縣至歧山途中,截擊叛軍。
可他也陷入了為難境地。
如果他緊追叛軍,就會留下後患。三營中的叛軍,起碼一萬多人。自己率軍一走,馬上這一萬多叛軍就會逃迴涼州。
逃走後,要再圍殲,可能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功夫。
關鍵是,繼續追殲逃迴涼州的叛軍,就會耽誤收複河套的時間。
河套,護民軍的養馬基地,越陰山,擊鮮卑、匈奴的前出堡壘。
管亥早就知道,大帥一直想徹底消除草原之患。如果因為自己耽誤了收取河套,或許會對大帥的整體方略,造成巨大影響。
如果自己留下先圍殲剩下的叛軍,子龍那邊以八千人,堵截叛軍數萬,實在是不妥。
最後,管亥還是決定,不管這一萬多叛軍,圍殲叛軍主力要緊。
畢竟大帥的命令,是把叛軍打殘,而不是全殲。
管亥下定決心後,馬上讓全軍迴營,開始準備追殺。
然而,此時突然傳令兵帶來一人,說是陳倉守將皇甫嵩派來聯絡的。
管亥這才想到,陳倉城內,還有幾萬兵馬。
管亥越發覺得自己不適合做一軍主帥。
他準備再觀察一下趙雲。如果趙雲真比自己強,自己還是讓賢,由趙雲來做軍團長為好。
來人進了指揮車後,沒呈上皇甫嵩的信件,都是口述。
這也正常。
畢竟派人偷偷出城,如果身上帶著信件,一旦被叛軍擄去,就泄露機密了。
來人告訴管亥,他是皇甫將軍派來的。
皇甫將軍感謝前來的援軍,昨天也看到了管亥軍大敗叛軍。
現陳倉城中還有約三萬兵馬,同樣也是三輔之地的全部朝廷兵馬了。
陳倉城中糧草尚還充足,能保證將士一日兩餐。
皇甫派他來,主要是詢問管亥軍下一步的行動,需要皇甫將軍如何配合。
管亥喜出望外。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叛軍留下的人,完全可以交給皇甫來應對。
這樣,自己率軍追殺,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同時,還把剿滅叛軍的功勞,分一部分給皇甫將軍。
管亥從大帥口中得知,皇甫將軍其父為雁門太守,雖然年事已高,卻一直堅守在防衛大漢邊關的最前線。
皇甫將軍是一名傑出的將領,隻不過他性格暴烈嗜殺。不過為人正直,忠於大漢。
管亥馬上想到,如果他把剿滅叛軍的功勞,讓一部分給皇甫將軍,必可獲取其好感,對於大帥治理並州和防衛雁門,必定有好處。
可他也在自責。
他率軍已經來到了陳倉城下,怎麽就把陳倉城中的皇甫將軍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