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倒不是自命清高,隻是說自己不適合做官,寧願做一個閑散教書匠,以教書育人為最大的樂趣,其才學,品格皆屬上乘,所收入室弟子莫不是國之棟梁,譽滿天下。
不過盛名之下,他也不堪其擾,所這些年已經不再輕易收學生,最後一個入他門下的弟子便是她的二表哥,李元廷,一來是李元廷資質的確不凡,二來則是外祖父與南宮先生是莫逆之交,所以南宮先生也不得不賣這個人情。
她自信顧清昭的聰慧不輸人,若是能夠拜入南宮先生名下,一來能夠得到最好的教導,二來也可暫時避開鎮遠侯府的內鬥,她也能放開手腳去做事。三來也是為顧清昭打下堅實的人脈基礎,南宮先生名下的徒弟,各個都不凡,若顧清昭能夠與他們結交,將來繼承鎮遠侯府便有了最好的資本。
李老夫人聽了之後,有些許為難,畢竟她也是知道南宮先生的脾性,上次收下李元廷,多還是因為李元廷資質絕佳,頗得他的青眼,至於她家老爺的麵子隻占了小部分而已。
同時她也疑惑,顧清婉何時這麽在意她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婉兒,你那個弟弟畢竟不是與你是一母同胞,他值得你為他如此費心嗎?”
“外婆,你就放心吧。婉兒這麽做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現在我們長房已經是一條心。軒兒一直下落不明,能繼承鎮遠侯府爵位的隻有昭兒了,我寧願是昭兒繼承,也不願鎮遠侯府將來落到其他人手裏。”顧清婉堅定地說道。
“可是婉兒,南宮先生收徒的眼光極高,若是你外公勉強讓他收下了顧清昭,我怕他最後受不了南宮先生的教導方式,反而對他有害無益!”李老夫人此言不是推辭,反而正是為顧清昭考慮。
顧清婉自然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顧清昭若不能憑真本事獲得南宮先生的認可,怕反而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打擊,畢竟南宮先生門下的弟子各個都是資質過人的,這其中的落差一般人若承受不了,必然會變得自卑,還不如在普通學院裏學習來得好。
可是她相信自己的弟弟,絕不是魯鈍之人,而這個能拜入南宮先生門下的機會,的確難得,她怎麽也要為他爭取一下。
於是便道:“外婆,您放心,我不是要求外公靠情麵硬要將昭兒塞入南宮先生門下,隻是希望外公能代為引薦,若南宮先生覺得昭兒入不了他的眼,此事就作罷了!”
聽顧清婉如此說,李老夫人也就安下心來,她怕的是到時候弄巧成拙,讓顧清昭受了打擊,反倒不美,便欣然同意,道:“你考慮的倒也有道理,若你弟弟能入南宮先生門下,往後也能得元廷照顧,於他自己而言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聽李老夫人的話,顧清婉心中一喜,雖然這件事說起來似乎沒什麽,但是外祖父那脾氣她也是知道的,輕易不願意做這種事情,當初李元廷拜師,那也是外婆費了好大的力氣逼得。
如今外婆既然肯應承下來,那估計又得為了這事兒好生折騰一番,說服那個牛一樣倔的老外公。
顧清婉笑得眼睛如一彎清月,亮晶晶的,煞是好看,溫言軟語地撒嬌道:“外婆最是心疼我的,隻怕又得勞煩外婆和外公鬥法了,嘻嘻……”
李老夫人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你知道還一副看好戲的樣子,真是個小沒良心的!”
“豈敢,婉兒隻是羨慕外婆和外公這般和和美美的,哪有看好戲的意思!”顧清婉這句話倒是發自真心的,他外公當年也就納了一位妾室,還是被逼無奈,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不過也因此對外婆心有愧疚,所以從那之後,就再沒有過別的女人。
李老夫人笑意盈盈,這一生能得夫君若此,夫複何求?
“外婆,大表哥怎麽樣了?”顧清婉想起了李元湛,她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去看李元湛了,也不知道他怎麽樣了?
“元湛的腿已經開始慢慢好轉了,醫治你表哥的那位大夫說不出一年你大表哥就能走路了,你大舅舅一家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不得了。你得空多去你大舅母那裏走動走動,她上次還對我說好久不見你,甚是想你。”提起李元湛的情況,李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這都是你的功勞,你找來的大夫救了你表哥啊!”
“這些都是婉兒該做的,等一下我一定會去拜訪大舅母的。”顧清婉心裏得到一些寬慰,連帶著心情也好了很多。
吃了午飯,顧清婉準備告辭離開,卻沒成想許久沒見的外公竟然難得提前迴了家,在老夫人屋子裏遇上了。
“婉兒給外公請安,許久不見,外公還是老當益壯,風采絲毫不減呢!”顧清婉規規矩矩地給李丞相行禮,卻又說些調皮的話,讓李丞相對這個印象中木訥的外孫女倒是側目起來。
李丞相哈哈一笑,又故作正經道:“你這丫頭,何時變得這麽迴耍嘴皮子?”
“婉兒說的都是實話,怎麽叫耍嘴皮子呢?光聽外公你這洪亮的笑聲,就知道中氣十足,比那正當盛年的年輕人也不差呀!”顧清婉笑著迴道。
幾句話逗得老丞相越發開懷了,就連一旁看著的李老夫人都喜笑顏開,幫襯著道:“老頭子,你可不知道,婉兒現在是越發能說會道了,每迴來都哄得我眉開眼笑,舍不得她走了喲!”
李丞相自然知道自家夫人對這個外孫十分寵愛,但以往見了顧清婉也沒有這般開心過,倒是偶爾有些愁色,說婉兒的性子太衝動,太單純,讓人十分擔憂。
李丞相捋著胡須,笑得合不攏嘴,道:“聽到了沒有,有空多來陪陪你外婆,她啊心裏都惦記著你呢!”
“婉兒記下了,婉兒會經常過來陪外婆的!”顧清婉乖巧地迴道。
又陪著兩個老人說笑了一會兒,顧清婉又去了一趟大舅母那裏才帶著紫蘭她們迴去。
顧清婉迴去第一時間將顧清昭有機會拜入南宮先生門下的消息告訴了顧老夫人,顧老夫人一聽,眼神一亮,迫切地問道:“可是真的?哎呀,這南宮先生的才名那是如雷貫耳,聽說他現在極少收徒,你是如何說動你外祖父的?”
“嗬嗬……這事兒還沒個準兒,外祖父隻是答應要幫忙介紹,收不收還得看南宮先生的意思,不過我想憑著昭哥兒的聰慧,想來機會還是很大的,所以先來稟明祖母,聽聽祖母的意見!”顧清婉笑笑,說話十分謹慎。
顧老夫人隻聽著有機會,就已經激動不已,忙道:“這還有什麽意見,若能讓昭哥兒拜入南宮先生門下,那往後不僅昭兒前途無量,連著咱們鎮遠侯府也長臉,何樂而不為?你定要敦促著昭哥兒好好準備準備,可得爭取這個難得的機會啊!”
“婉兒明白。”
顧老夫人又和顧清婉細細交代了一些話,一心盼望著孫子能夠入了南宮先生的眼,那她往後出去,可不是要揚眉吐氣了。
一想到這裏,顧老夫人看顧清婉的眼神越發的有光彩了,這個孫女的確沒有辜負她的期望,不僅自己聰明又才智,現在還知道幫襯弟弟,她覺得將寶壓在顧清婉身上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屋子裏的兩個人其樂融融,都各自滿足了心裏的期待,可是當消息傳到了清水苑,那陸氏卻坐不住了。
“你說顧清昭要拜入南宮先生的門下?”陸氏不敢置信道。
張嬤嬤點點頭,無奈的說道:“這消息是墨竹傳過來的,肯定不會有假。大小姐一迴來就高興地向老夫人說了,把老夫人樂得開了花兒,老夫人還派人把二老爺找了過去,千叮嚀萬囑咐讓二老爺給打點妥當。”
陸氏先是皺皺眉頭,忽而眼睛一亮,道:“太好了,咱們的機會來了!”
張嬤嬤不解地看著她,陸氏笑了笑,道:“若是顧清昭沒有去成,而我安兒入了南宮先生門下,那往後這侯爺的爵位還能給了顧清昭?這豈不是送上門來的好機會嗎?”
陸氏心裏開心的入灌了蜜一樣,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仿佛這拜師的機會就是顧清安的了。
張嬤嬤疑惑地問道:“緣何二少爺去不了,而三少爺可以去呢?”
“哼,顧清昭那個傻小子憑什麽和我的安兒爭,我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若是他拜入了南宮先生門下,那往後對付他,怕是難上加難了,但若是安兒得了這個機會,事情就反轉過來了,老夫人不是把這件事交給老爺去打點了嗎?若是顧清昭去不成,那老爺一定會有辦法讓我的安兒去的。”陸氏如此說道。
張嬤嬤看她的表情,就知道陸氏又打起了什麽主意,定會讓二少爺沒法子去拜師,而把機會拱手讓給三少爺,張嬤嬤雖然也樂觀其成,但總覺得不會如此順利,那大小姐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能如此輕易就把機會拱手相讓嗎?
但陸氏的算盤珠子已經開始精打細算起來,眼裏誌在必得的光芒大盛,覺得這是長久以來,她所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李家長房的李元廷就因為拜在了南宮先生門下,所以還未成年,便已經名聲煊赫,還結交了不少王孫貴胄,將來的前途那是明眼人都能看得見的。
不過盛名之下,他也不堪其擾,所這些年已經不再輕易收學生,最後一個入他門下的弟子便是她的二表哥,李元廷,一來是李元廷資質的確不凡,二來則是外祖父與南宮先生是莫逆之交,所以南宮先生也不得不賣這個人情。
她自信顧清昭的聰慧不輸人,若是能夠拜入南宮先生名下,一來能夠得到最好的教導,二來也可暫時避開鎮遠侯府的內鬥,她也能放開手腳去做事。三來也是為顧清昭打下堅實的人脈基礎,南宮先生名下的徒弟,各個都不凡,若顧清昭能夠與他們結交,將來繼承鎮遠侯府便有了最好的資本。
李老夫人聽了之後,有些許為難,畢竟她也是知道南宮先生的脾性,上次收下李元廷,多還是因為李元廷資質絕佳,頗得他的青眼,至於她家老爺的麵子隻占了小部分而已。
同時她也疑惑,顧清婉何時這麽在意她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婉兒,你那個弟弟畢竟不是與你是一母同胞,他值得你為他如此費心嗎?”
“外婆,你就放心吧。婉兒這麽做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現在我們長房已經是一條心。軒兒一直下落不明,能繼承鎮遠侯府爵位的隻有昭兒了,我寧願是昭兒繼承,也不願鎮遠侯府將來落到其他人手裏。”顧清婉堅定地說道。
“可是婉兒,南宮先生收徒的眼光極高,若是你外公勉強讓他收下了顧清昭,我怕他最後受不了南宮先生的教導方式,反而對他有害無益!”李老夫人此言不是推辭,反而正是為顧清昭考慮。
顧清婉自然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顧清昭若不能憑真本事獲得南宮先生的認可,怕反而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打擊,畢竟南宮先生門下的弟子各個都是資質過人的,這其中的落差一般人若承受不了,必然會變得自卑,還不如在普通學院裏學習來得好。
可是她相信自己的弟弟,絕不是魯鈍之人,而這個能拜入南宮先生門下的機會,的確難得,她怎麽也要為他爭取一下。
於是便道:“外婆,您放心,我不是要求外公靠情麵硬要將昭兒塞入南宮先生門下,隻是希望外公能代為引薦,若南宮先生覺得昭兒入不了他的眼,此事就作罷了!”
聽顧清婉如此說,李老夫人也就安下心來,她怕的是到時候弄巧成拙,讓顧清昭受了打擊,反倒不美,便欣然同意,道:“你考慮的倒也有道理,若你弟弟能入南宮先生門下,往後也能得元廷照顧,於他自己而言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聽李老夫人的話,顧清婉心中一喜,雖然這件事說起來似乎沒什麽,但是外祖父那脾氣她也是知道的,輕易不願意做這種事情,當初李元廷拜師,那也是外婆費了好大的力氣逼得。
如今外婆既然肯應承下來,那估計又得為了這事兒好生折騰一番,說服那個牛一樣倔的老外公。
顧清婉笑得眼睛如一彎清月,亮晶晶的,煞是好看,溫言軟語地撒嬌道:“外婆最是心疼我的,隻怕又得勞煩外婆和外公鬥法了,嘻嘻……”
李老夫人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你知道還一副看好戲的樣子,真是個小沒良心的!”
“豈敢,婉兒隻是羨慕外婆和外公這般和和美美的,哪有看好戲的意思!”顧清婉這句話倒是發自真心的,他外公當年也就納了一位妾室,還是被逼無奈,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不過也因此對外婆心有愧疚,所以從那之後,就再沒有過別的女人。
李老夫人笑意盈盈,這一生能得夫君若此,夫複何求?
“外婆,大表哥怎麽樣了?”顧清婉想起了李元湛,她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去看李元湛了,也不知道他怎麽樣了?
“元湛的腿已經開始慢慢好轉了,醫治你表哥的那位大夫說不出一年你大表哥就能走路了,你大舅舅一家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不得了。你得空多去你大舅母那裏走動走動,她上次還對我說好久不見你,甚是想你。”提起李元湛的情況,李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這都是你的功勞,你找來的大夫救了你表哥啊!”
“這些都是婉兒該做的,等一下我一定會去拜訪大舅母的。”顧清婉心裏得到一些寬慰,連帶著心情也好了很多。
吃了午飯,顧清婉準備告辭離開,卻沒成想許久沒見的外公竟然難得提前迴了家,在老夫人屋子裏遇上了。
“婉兒給外公請安,許久不見,外公還是老當益壯,風采絲毫不減呢!”顧清婉規規矩矩地給李丞相行禮,卻又說些調皮的話,讓李丞相對這個印象中木訥的外孫女倒是側目起來。
李丞相哈哈一笑,又故作正經道:“你這丫頭,何時變得這麽迴耍嘴皮子?”
“婉兒說的都是實話,怎麽叫耍嘴皮子呢?光聽外公你這洪亮的笑聲,就知道中氣十足,比那正當盛年的年輕人也不差呀!”顧清婉笑著迴道。
幾句話逗得老丞相越發開懷了,就連一旁看著的李老夫人都喜笑顏開,幫襯著道:“老頭子,你可不知道,婉兒現在是越發能說會道了,每迴來都哄得我眉開眼笑,舍不得她走了喲!”
李丞相自然知道自家夫人對這個外孫十分寵愛,但以往見了顧清婉也沒有這般開心過,倒是偶爾有些愁色,說婉兒的性子太衝動,太單純,讓人十分擔憂。
李丞相捋著胡須,笑得合不攏嘴,道:“聽到了沒有,有空多來陪陪你外婆,她啊心裏都惦記著你呢!”
“婉兒記下了,婉兒會經常過來陪外婆的!”顧清婉乖巧地迴道。
又陪著兩個老人說笑了一會兒,顧清婉又去了一趟大舅母那裏才帶著紫蘭她們迴去。
顧清婉迴去第一時間將顧清昭有機會拜入南宮先生門下的消息告訴了顧老夫人,顧老夫人一聽,眼神一亮,迫切地問道:“可是真的?哎呀,這南宮先生的才名那是如雷貫耳,聽說他現在極少收徒,你是如何說動你外祖父的?”
“嗬嗬……這事兒還沒個準兒,外祖父隻是答應要幫忙介紹,收不收還得看南宮先生的意思,不過我想憑著昭哥兒的聰慧,想來機會還是很大的,所以先來稟明祖母,聽聽祖母的意見!”顧清婉笑笑,說話十分謹慎。
顧老夫人隻聽著有機會,就已經激動不已,忙道:“這還有什麽意見,若能讓昭哥兒拜入南宮先生門下,那往後不僅昭兒前途無量,連著咱們鎮遠侯府也長臉,何樂而不為?你定要敦促著昭哥兒好好準備準備,可得爭取這個難得的機會啊!”
“婉兒明白。”
顧老夫人又和顧清婉細細交代了一些話,一心盼望著孫子能夠入了南宮先生的眼,那她往後出去,可不是要揚眉吐氣了。
一想到這裏,顧老夫人看顧清婉的眼神越發的有光彩了,這個孫女的確沒有辜負她的期望,不僅自己聰明又才智,現在還知道幫襯弟弟,她覺得將寶壓在顧清婉身上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屋子裏的兩個人其樂融融,都各自滿足了心裏的期待,可是當消息傳到了清水苑,那陸氏卻坐不住了。
“你說顧清昭要拜入南宮先生的門下?”陸氏不敢置信道。
張嬤嬤點點頭,無奈的說道:“這消息是墨竹傳過來的,肯定不會有假。大小姐一迴來就高興地向老夫人說了,把老夫人樂得開了花兒,老夫人還派人把二老爺找了過去,千叮嚀萬囑咐讓二老爺給打點妥當。”
陸氏先是皺皺眉頭,忽而眼睛一亮,道:“太好了,咱們的機會來了!”
張嬤嬤不解地看著她,陸氏笑了笑,道:“若是顧清昭沒有去成,而我安兒入了南宮先生門下,那往後這侯爺的爵位還能給了顧清昭?這豈不是送上門來的好機會嗎?”
陸氏心裏開心的入灌了蜜一樣,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仿佛這拜師的機會就是顧清安的了。
張嬤嬤疑惑地問道:“緣何二少爺去不了,而三少爺可以去呢?”
“哼,顧清昭那個傻小子憑什麽和我的安兒爭,我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若是他拜入了南宮先生門下,那往後對付他,怕是難上加難了,但若是安兒得了這個機會,事情就反轉過來了,老夫人不是把這件事交給老爺去打點了嗎?若是顧清昭去不成,那老爺一定會有辦法讓我的安兒去的。”陸氏如此說道。
張嬤嬤看她的表情,就知道陸氏又打起了什麽主意,定會讓二少爺沒法子去拜師,而把機會拱手讓給三少爺,張嬤嬤雖然也樂觀其成,但總覺得不會如此順利,那大小姐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能如此輕易就把機會拱手相讓嗎?
但陸氏的算盤珠子已經開始精打細算起來,眼裏誌在必得的光芒大盛,覺得這是長久以來,她所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李家長房的李元廷就因為拜在了南宮先生門下,所以還未成年,便已經名聲煊赫,還結交了不少王孫貴胄,將來的前途那是明眼人都能看得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