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綰臉色刷的一聲變得通紅,本能的就要推開沈安,但卻又舍不得,便從他懷中出來,牽著他的手,拉他到台階上就坐。
然後她看向李承清,笑道:“師父,來,正式給你介紹一下,他就是沈安,我的男人!”
李承清微笑頷首,看向沈安,忽然開口說道:“沈安,可願意放下以往與我等的仇怨,放下對大晉的感情,入我大梁,與陛下共治天下?”
饒是以沈安的心境,聽到這話都愣了半晌。
片刻後,他深吸口氣說道:“我現在,隻想滅了大晉的太皇太後,還有平王沈長興。”
“那麽,不衝突了。”李承清說道,隨後她看向謝綰,嚴肅的說:
“陛下,臣尚書令,恭請陛下,敕封沈安為我大梁皇朝‘靠山王’,拜為大司馬大將軍,統率我朝上下百萬兵馬,自此往後,為我朝靠山,為陛下之肱骨,助陛下一統寰宇上下,肅清天地八方!”
“準。”謝綰自然沒有任何意見,就隻有這麽一個字。
話音剛落,虛空當中便凝聚出兩枚金黃色印璽,與一根紫色綬帶。
金印紫綬,乃是大梁國文武百官最高榮譽。
而兩枚金黃色的印璽,其一為“靠山王印”,另一枚自然便是“大司馬大將軍印”了。
同時,謝綰繼續說道:“靠山王,無封地,無王宮,無食邑。因我大梁便是你的封地,我皇宮便是你的王宮,大梁子民都是你的食邑!”
頓了頓,謝綰展演笑道:“還有,我很喜歡你的假法號,闌昭。”
沈安輕輕點頭。
他和謝綰的關係,已經不用虛偽的來一句謝主隆恩什麽的了。
片刻後,沈安又說:“我可以改名。”
“不用了,我還是更喜歡沈安。”謝綰說道。
“好。”於是沈安便伸出手,接過了印璽和綬帶,看向謝綰,笑道:“從此以後,有我幫你。”
“那麽……”李承清說道:“先聯遼拒晉吧,將晉朝覆滅,然後吞並了大遼,一同寰宇。”
沈安皺眉:“大晉沈長興擅長妖法,大軍深入,異地作戰,恐怕很難討得好去。而出了大梁範圍,綰兒你的言出法隨也無法發揮效果。”
李承清笑著搖搖頭,說道:“臣養浩然正氣,諸邪不侵,萬法辟易,願隨靠山王、大將軍出征。”
沈安頷首:“那可。”
想了想,謝綰又忽然說道:“尚書令聽封。”
李承清立刻起身行禮。
“尚書令李承清,勞苦功高,鞠躬盡癢,又身負大才,為我大梁不可多得之棟梁。”謝綰說道:“今加封尚書令‘攝政王’,擇取‘吳地’五萬戶,以為湯沐邑,賜九錫,另領大司馬驃騎將軍職,不日隨大將軍出征!”
“臣領沼,謝主隆恩。”李承清這迴沒有再拒絕,而是露出微笑,接納了這次封賞。
於是又一枚攝政王印浮現,落入李承清手中。
隨後沈安想了想,又說:“敕,準靠山王、攝政王,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兩人同時謝恩。
此時謝綰口含天憲,許諾便是天理,從此以往,沈安和李承清將可自由出入包括直道在內的,大梁疆域範圍內任……處,並且除了謝綰準許,任何人都無法再直唿他二人的名字,隻能稱唿官名。
後者,包括敵國之人同樣如此。
便是兩軍對陣,沈長興也無法再指著沈安與李承清的鼻子直唿其名了。
罵人之前還得不自覺的、畢恭畢敬的尊稱一聲靠山王大司馬大將軍,或者攝政王尚書令大司馬驃騎將軍,想想就醉,罵仗的氣勢瞬間蕩然無存,對敵軍的軍心士氣打擊也無以複加。
當然,謝綰肚子裏的墨水有限,這兩道詔書別說引經據典了,文不文白不白的簡直沒法見人。
但對於謝綰而言,毫無問題。
當她靈力與天地結合,成了真正的天命之主後,她便是帝國絕對的權威,一言斷過去未來,一眼攝四方寰宇,舉世無敵,唯吾獨尊。
如果她能一統天下,當如太古之時的人王大帝一般,既是人王也是天帝,統率諸天莫敢不從。
幾人又商談了幾句之後,謝綰便起身看向沈安說道:“隨我迴宮。”
沈安微笑,點頭。
翌曰清晨。
謝綰頭一迴上了早朝,為沈安造勢。
畢竟,沈安手中有著無數大梁將士的性命,他當大梁靠山王,恐怕文武百官都有意見。
雖然可以壓服他們,但謝綰還是希望,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否則帶著這樣的將士上了戰場,人形擰不齊,很可能會出亂子。
而……
一位“朕即國家”的真正意義上的天命之主,其威嚴難以用言語表述。
當謝綰自證天命之後,文武百官再沒了任何意見,反而振奮非常。
這意味著,大梁將真正結束幾百年來的大亂世,一統寰宇。
這樣的天命之主坐鎮,沈安被折服,豈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敵國攝政王轉投我朝陣營,還有什麽比這更過癮?從這方麵說,大梁贏的徹徹底底。
當然,能這麽順利,也少不了李承清的語言藝術。
退朝後,李承清、沈安隨著謝綰來到養心殿,這裏,阿蠻、肉肉、青羽和昆侖也都在。
“陛下,”李承清行禮後說道:“臣夜觀天象,見紫薇帝星暗淡……”
沈安皺眉:“紫薇帝星?綰兒嗎?”
“不是。”李承清搖頭說道:“陛下乃人王,寰宇至尊,天穹之上星辰雖然尊貴,卻也不配代表陛下。而大晉皇帝不過一傀儡,卻也無法與紫薇帝星相溝聯。
所以天上的紫薇帝星,代表的是大遼皇帝。”
謝綰挑眉:“所以大遼皇帝要死了?”
李承清頷首,說道:“所以,臣想更改計劃,放耶律桓束迴大遼,並與他約定,共同出兵碾碎大晉。”
“可。”謝綰頷首。
沈安迴歸,耶律桓束這個連備胎都算不上的小舔狗就徹底沒用了,她也不想讓沈安吃醋。
畢竟舔狗一無所有。
況且謝綰擁有天命,是注定的天下之主,以為天下王,是以讓耶律桓束迴去也無所謂,毫無威脅。
李承清嘴角揚起:“既如此,請陛下準許臣與耶律太子交涉。”“準。”謝綰應道,一字吐出,化作沼令,落入李承清手中。
中午,耶律桓束被請入皇宮之中。
他臉色複雜無比的看了沈安一眼,最終還是恭恭敬敬的歎口氣,行禮說道:“見過靠山王、大司馬大將軍。”沈安敷衍的抱了個拳算是迴禮。
沒辦法,他對這個曾想方設法害死他,還極盡所能追求謝綰,想要趁虛而入的死皮不要臉的舔狗半點好感都欠奉,不當場發作把他屎都給打出來都算沈安情商大有長進了。
耶律桓束仙仙,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得當做沒看到沈安眼中的敷衍,落後他兩步,目送他進了養心殿才接著跟上。
事實上,沈安是特地出來在皇宮裏兜了半圈後,掐著時間走到養心殿來的,就為了見一見這家夥。
將來大梁與大遼若是對上,他要親自率軍碾碎大遼都城,打破大遼皇宮,親手將耶律桓朿給俘虜。
謝綰目光低垂,看到了沈安,嘴角微微揚起。
她隱約聞到了一股醋意,便立刻對沈安擺擺手,示意他坐在自己邊上。
沈安猶豫片刻,也沒拒絕,徑直拾階而上,在謝綰身邊跪坐下來。
後邊的耶律桓束瞧見這一幕,滿心不是滋味,卻也沒法,還得硬著頭皮說道:“外臣耶律桓束,見過大梁皇帝陛下,見過大梁靠山王、攝政王。恭祝陛下、王爺聖安。”
謝綰一揮手,淡淡的說道:“喊你來的目的,你知道吧?”
見謝綰開門見山,耶律桓束便也說:“聽攝政王言,陛下意欲放外臣迴大遼。”
“沒錯。”謝綰頷首,嘴角又浮現出些許微笑:“另外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爸爸要跪了。”
耶律桓束:???
謝綰又重複說:“你要沒爸爸了。”
耶律桓束:???
“換句話說,你父皇要駕崩了,怎麽樣,高興嗎?”
“這不可能!”耶律桓束差點跳了起來,激動的說道:“父皇龍體尚安,怎麽可能……”
“怎麽,你不高興?”謝綰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平天冠上的珠弦一晃一晃的。
天家無情無血親,皇帝不死,太子就隻能是太子,所以要說耶律桓束沒暗暗的想過自己父皇駕崩,謝綰才不信。甚至說不得耶律桓束還暗中動過手腳,希望自己的父皇能死的更快一些。
所以皇帝大多短命短壽,原因就在這了,太多人盯著那個位置,想要讓他死。這個人甚至可能包括當朝皇後。
因為皇後還有被廢的可能,可一旦太子繼位,自己成了太後,那麽隻要不幹謀反叛逆的事兒,那就絕對穩了。
畢竟當今三國,雖各有側重,但有個大基調主旋律是不會變的……以孝治天下。截止目前,隻有被太後、太皇太後乃至於高太皇太後廢掉的皇帝,還沒有被皇帝廢掉的太後。
臣子作亂,行撥亂反正之事不算,那會連皇帝、太後一同廢黜,太皇太後倒是有穩坐釣魚台的可能,如果新任皇帝也是太皇太後孫子的話。
可想要父皇早死是一迴事兒,說出來就是另一迴事了,耶律桓束哪裏敢承認,當即便說:“外臣身無長處,一無是處,全賴父皇庇佑,得知父皇龍體欠安,隻有緊張擔憂的份,哪可能會高興?陛下說笑了。”
就盼著這一天?
耶律桓束隻覺得一陣眩暈,當即深吸口氣,決定不接謝綰的話,直接強硬的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好一個欲加之罪。”謝綰搖搖頭,爾後說道:“那我問你,你想不想當皇帝?”
耶律黃書:……
尼瑪,心裏好糾結。
他算是看出來了,謝綰有意扶持他當大遼的皇帝。
可這同時也可能是個陷阱,如果是的話,他點頭答應,那可就陷入萬劫不複的絕境了,不僅僅得以死謝罪,還會背上不忠不孝毫無道義的名頭,被永世釘在恥辱柱上。
但如果這並非陷阱而是機緣,他一個搖頭否認,說不定便會平白將機緣錯過,往後餘生隻能留在大梁帝都裏頭,作為一名質子、俘虜。
一時之間,他有些舉棋不定。
“嘖,耶律桓束,沒想到,你還真讓我失望。”謝綰見狀,忍不住搖了搖頭:“皇位就在眼前,你卻仍舊畏首畏尾,躊躇不前。
然後她看向李承清,笑道:“師父,來,正式給你介紹一下,他就是沈安,我的男人!”
李承清微笑頷首,看向沈安,忽然開口說道:“沈安,可願意放下以往與我等的仇怨,放下對大晉的感情,入我大梁,與陛下共治天下?”
饒是以沈安的心境,聽到這話都愣了半晌。
片刻後,他深吸口氣說道:“我現在,隻想滅了大晉的太皇太後,還有平王沈長興。”
“那麽,不衝突了。”李承清說道,隨後她看向謝綰,嚴肅的說:
“陛下,臣尚書令,恭請陛下,敕封沈安為我大梁皇朝‘靠山王’,拜為大司馬大將軍,統率我朝上下百萬兵馬,自此往後,為我朝靠山,為陛下之肱骨,助陛下一統寰宇上下,肅清天地八方!”
“準。”謝綰自然沒有任何意見,就隻有這麽一個字。
話音剛落,虛空當中便凝聚出兩枚金黃色印璽,與一根紫色綬帶。
金印紫綬,乃是大梁國文武百官最高榮譽。
而兩枚金黃色的印璽,其一為“靠山王印”,另一枚自然便是“大司馬大將軍印”了。
同時,謝綰繼續說道:“靠山王,無封地,無王宮,無食邑。因我大梁便是你的封地,我皇宮便是你的王宮,大梁子民都是你的食邑!”
頓了頓,謝綰展演笑道:“還有,我很喜歡你的假法號,闌昭。”
沈安輕輕點頭。
他和謝綰的關係,已經不用虛偽的來一句謝主隆恩什麽的了。
片刻後,沈安又說:“我可以改名。”
“不用了,我還是更喜歡沈安。”謝綰說道。
“好。”於是沈安便伸出手,接過了印璽和綬帶,看向謝綰,笑道:“從此以後,有我幫你。”
“那麽……”李承清說道:“先聯遼拒晉吧,將晉朝覆滅,然後吞並了大遼,一同寰宇。”
沈安皺眉:“大晉沈長興擅長妖法,大軍深入,異地作戰,恐怕很難討得好去。而出了大梁範圍,綰兒你的言出法隨也無法發揮效果。”
李承清笑著搖搖頭,說道:“臣養浩然正氣,諸邪不侵,萬法辟易,願隨靠山王、大將軍出征。”
沈安頷首:“那可。”
想了想,謝綰又忽然說道:“尚書令聽封。”
李承清立刻起身行禮。
“尚書令李承清,勞苦功高,鞠躬盡癢,又身負大才,為我大梁不可多得之棟梁。”謝綰說道:“今加封尚書令‘攝政王’,擇取‘吳地’五萬戶,以為湯沐邑,賜九錫,另領大司馬驃騎將軍職,不日隨大將軍出征!”
“臣領沼,謝主隆恩。”李承清這迴沒有再拒絕,而是露出微笑,接納了這次封賞。
於是又一枚攝政王印浮現,落入李承清手中。
隨後沈安想了想,又說:“敕,準靠山王、攝政王,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兩人同時謝恩。
此時謝綰口含天憲,許諾便是天理,從此以往,沈安和李承清將可自由出入包括直道在內的,大梁疆域範圍內任……處,並且除了謝綰準許,任何人都無法再直唿他二人的名字,隻能稱唿官名。
後者,包括敵國之人同樣如此。
便是兩軍對陣,沈長興也無法再指著沈安與李承清的鼻子直唿其名了。
罵人之前還得不自覺的、畢恭畢敬的尊稱一聲靠山王大司馬大將軍,或者攝政王尚書令大司馬驃騎將軍,想想就醉,罵仗的氣勢瞬間蕩然無存,對敵軍的軍心士氣打擊也無以複加。
當然,謝綰肚子裏的墨水有限,這兩道詔書別說引經據典了,文不文白不白的簡直沒法見人。
但對於謝綰而言,毫無問題。
當她靈力與天地結合,成了真正的天命之主後,她便是帝國絕對的權威,一言斷過去未來,一眼攝四方寰宇,舉世無敵,唯吾獨尊。
如果她能一統天下,當如太古之時的人王大帝一般,既是人王也是天帝,統率諸天莫敢不從。
幾人又商談了幾句之後,謝綰便起身看向沈安說道:“隨我迴宮。”
沈安微笑,點頭。
翌曰清晨。
謝綰頭一迴上了早朝,為沈安造勢。
畢竟,沈安手中有著無數大梁將士的性命,他當大梁靠山王,恐怕文武百官都有意見。
雖然可以壓服他們,但謝綰還是希望,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否則帶著這樣的將士上了戰場,人形擰不齊,很可能會出亂子。
而……
一位“朕即國家”的真正意義上的天命之主,其威嚴難以用言語表述。
當謝綰自證天命之後,文武百官再沒了任何意見,反而振奮非常。
這意味著,大梁將真正結束幾百年來的大亂世,一統寰宇。
這樣的天命之主坐鎮,沈安被折服,豈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敵國攝政王轉投我朝陣營,還有什麽比這更過癮?從這方麵說,大梁贏的徹徹底底。
當然,能這麽順利,也少不了李承清的語言藝術。
退朝後,李承清、沈安隨著謝綰來到養心殿,這裏,阿蠻、肉肉、青羽和昆侖也都在。
“陛下,”李承清行禮後說道:“臣夜觀天象,見紫薇帝星暗淡……”
沈安皺眉:“紫薇帝星?綰兒嗎?”
“不是。”李承清搖頭說道:“陛下乃人王,寰宇至尊,天穹之上星辰雖然尊貴,卻也不配代表陛下。而大晉皇帝不過一傀儡,卻也無法與紫薇帝星相溝聯。
所以天上的紫薇帝星,代表的是大遼皇帝。”
謝綰挑眉:“所以大遼皇帝要死了?”
李承清頷首,說道:“所以,臣想更改計劃,放耶律桓束迴大遼,並與他約定,共同出兵碾碎大晉。”
“可。”謝綰頷首。
沈安迴歸,耶律桓束這個連備胎都算不上的小舔狗就徹底沒用了,她也不想讓沈安吃醋。
畢竟舔狗一無所有。
況且謝綰擁有天命,是注定的天下之主,以為天下王,是以讓耶律桓束迴去也無所謂,毫無威脅。
李承清嘴角揚起:“既如此,請陛下準許臣與耶律太子交涉。”“準。”謝綰應道,一字吐出,化作沼令,落入李承清手中。
中午,耶律桓束被請入皇宮之中。
他臉色複雜無比的看了沈安一眼,最終還是恭恭敬敬的歎口氣,行禮說道:“見過靠山王、大司馬大將軍。”沈安敷衍的抱了個拳算是迴禮。
沒辦法,他對這個曾想方設法害死他,還極盡所能追求謝綰,想要趁虛而入的死皮不要臉的舔狗半點好感都欠奉,不當場發作把他屎都給打出來都算沈安情商大有長進了。
耶律桓束仙仙,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得當做沒看到沈安眼中的敷衍,落後他兩步,目送他進了養心殿才接著跟上。
事實上,沈安是特地出來在皇宮裏兜了半圈後,掐著時間走到養心殿來的,就為了見一見這家夥。
將來大梁與大遼若是對上,他要親自率軍碾碎大遼都城,打破大遼皇宮,親手將耶律桓朿給俘虜。
謝綰目光低垂,看到了沈安,嘴角微微揚起。
她隱約聞到了一股醋意,便立刻對沈安擺擺手,示意他坐在自己邊上。
沈安猶豫片刻,也沒拒絕,徑直拾階而上,在謝綰身邊跪坐下來。
後邊的耶律桓束瞧見這一幕,滿心不是滋味,卻也沒法,還得硬著頭皮說道:“外臣耶律桓束,見過大梁皇帝陛下,見過大梁靠山王、攝政王。恭祝陛下、王爺聖安。”
謝綰一揮手,淡淡的說道:“喊你來的目的,你知道吧?”
見謝綰開門見山,耶律桓束便也說:“聽攝政王言,陛下意欲放外臣迴大遼。”
“沒錯。”謝綰頷首,嘴角又浮現出些許微笑:“另外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爸爸要跪了。”
耶律桓束:???
謝綰又重複說:“你要沒爸爸了。”
耶律桓束:???
“換句話說,你父皇要駕崩了,怎麽樣,高興嗎?”
“這不可能!”耶律桓束差點跳了起來,激動的說道:“父皇龍體尚安,怎麽可能……”
“怎麽,你不高興?”謝綰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平天冠上的珠弦一晃一晃的。
天家無情無血親,皇帝不死,太子就隻能是太子,所以要說耶律桓束沒暗暗的想過自己父皇駕崩,謝綰才不信。甚至說不得耶律桓束還暗中動過手腳,希望自己的父皇能死的更快一些。
所以皇帝大多短命短壽,原因就在這了,太多人盯著那個位置,想要讓他死。這個人甚至可能包括當朝皇後。
因為皇後還有被廢的可能,可一旦太子繼位,自己成了太後,那麽隻要不幹謀反叛逆的事兒,那就絕對穩了。
畢竟當今三國,雖各有側重,但有個大基調主旋律是不會變的……以孝治天下。截止目前,隻有被太後、太皇太後乃至於高太皇太後廢掉的皇帝,還沒有被皇帝廢掉的太後。
臣子作亂,行撥亂反正之事不算,那會連皇帝、太後一同廢黜,太皇太後倒是有穩坐釣魚台的可能,如果新任皇帝也是太皇太後孫子的話。
可想要父皇早死是一迴事兒,說出來就是另一迴事了,耶律桓束哪裏敢承認,當即便說:“外臣身無長處,一無是處,全賴父皇庇佑,得知父皇龍體欠安,隻有緊張擔憂的份,哪可能會高興?陛下說笑了。”
就盼著這一天?
耶律桓束隻覺得一陣眩暈,當即深吸口氣,決定不接謝綰的話,直接強硬的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好一個欲加之罪。”謝綰搖搖頭,爾後說道:“那我問你,你想不想當皇帝?”
耶律黃書:……
尼瑪,心裏好糾結。
他算是看出來了,謝綰有意扶持他當大遼的皇帝。
可這同時也可能是個陷阱,如果是的話,他點頭答應,那可就陷入萬劫不複的絕境了,不僅僅得以死謝罪,還會背上不忠不孝毫無道義的名頭,被永世釘在恥辱柱上。
但如果這並非陷阱而是機緣,他一個搖頭否認,說不定便會平白將機緣錯過,往後餘生隻能留在大梁帝都裏頭,作為一名質子、俘虜。
一時之間,他有些舉棋不定。
“嘖,耶律桓束,沒想到,你還真讓我失望。”謝綰見狀,忍不住搖了搖頭:“皇位就在眼前,你卻仍舊畏首畏尾,躊躇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