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後,此時眼看著洛陽城近在眼前,陸崢不時向外望著,看到路邊人流已然不少,此次來此,在路上時陸崢就已經將整個辦事的思路盤算好了,該如何做他此時已然明白了。
此時馬車向前駛著,馬車兩旁都是些進城的百姓,陸崢對著少尹道:“依我看洛陽城外也是十分平靜,完全不像有什麽災情。”
少尹便道:“這點陸長史看到的隻是表麵現象,這一群人代表不了整個河南的百姓,這裏可能賑濟較多,因此不是很明顯。而這附近的十裏八鄉可都哀鴻遍野,整個慘狀不能言談。”
“哦,我知道了,是我有些含糊了,這裏處處還得少尹指引。”
陸崢說完,馬車已經趨至城門下,當馬車停下來時,守衛的士卒便掀開帷簾,看著裏麵的四人,看到少尹後,連忙恭敬地問道:“少尹您離東都多時,我們都等著您呢。”
少尹道:“我這不是迴來了嘛。”
接著少尹指著陸崢與齊浣等人,一一介紹後,又道:“如今城中狀況如何啊?”
軍卒道:“府尹已經等著您好久了,都知道你執意負荊請罪,府尹天天祈禱著您能平安歸來。”
“好了,不用多說了,快放行。”
馬車就這樣駛進了城中,接著在少尹的指引下去了府衙。還未進入府衙時,裏麵就傳來了一片嘈雜聲,少尹疑心地推開門一看,許多的衙役正在喝酒,有些甚至已經醉醺醺的,看到少尹來了。
所有的衙役齊刷刷地跪下,帶頭的人求饒道:“都知道少尹您去了長安,我們也是一時禁不住誘惑,這才聚在一起喝了些酒,還請少尹饒命啊。”
少尹看著這局麵雖然有些怒氣,不過還是道:“也罷,你們都站起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從京城來的幾位官爺。”
少尹一個接著一個地介紹完,又道:“幾位是聖上派來的官差,你們可要與之配合,聽其號令。若是有膽大妄為的人,別怪我不客氣。”
這些個人都迴道:“謹聽少尹的吩咐。”
少尹將陸崢與齊浣以及劉大遠帶進裏屋,劉大遠此時不禁道:“還得是當官的,這屋子修的我真沒見過。”
齊浣笑道:“這才是府衙,劉兄弟還沒見過我大唐皇宮,比這裏氣派多了。”
劉大遠也浮出笑容道:“我一個鄉村俗人,能見到這裏就不錯了。”
幾人坐下後,陸崢先道:“既然來了,我們就可以商討如何辦差了。我看不如讓少尹明裏與河許多的官吏商榷賑災之事,而我和齊舍人先不出動,就隻是暗中查訪。”
“那我呢?”劉大遠有些急躁地說道。
陸崢笑道:“你就隨我們一起吧。”
劉大遠此時道:“我早就想活動一下筋骨了,與陸長史辦案,我必誓死護您的周全。”
此時一個小吏走進堂中,將茶水泡好後端在桌子上,又解釋道:“幾位官爺別介意,如今洛陽周邊大災,府衙上下也隻能有這些茶水了。”
少尹想發一頓怒,不過小吏說得也是實情,這洛陽大災市場凋敝,就這茶葉也是多方籌措而得來的,如今府中開支一律從簡,如果敢有人稍微鋪張,就會嚴厲製裁。
陸崢此時諒解道:“無妨無妨,這茶水正好,值此危難之時,我們勿要從簡才可。”
接著陸崢又道:“少尹今日下午就可以發布政令,宣告全城百姓要開新政。”
“這會不會太急了?”
“不會,這開堂布政是解決災情的第一步,這是一刻也不能耽待。”
於是少尹派出幾撥衙役去召集所有洛陽大員,到堂前聽政,順便再叫一下河南府尹,將整件事都說得清楚,若不定製則此事難以施行。
一會兒後滿堂的官吏都坐滿了,少尹便讓陸崢做到正堂上,自己便開始宣布政令,所有官吏聽著,略有懼色,所有人都知道從此刻開始,洛陽要大變,甚至整個河南都要大變。曾經所有的弊政在此時都要受到處理,而這些結果極有可能惠民。
當少尹將整個話都訓示完,滿座中的人都開始議論紛然,其中議論得大都是調集所有物資來賑濟災民的條例。可是據如今的情況來看,這點很大膽,這是敢於突破困厄的一注強心劑。
而有些官吏此時已經心裏有了看法,這法令是不是太過偏執,如今的政令豈能不顧實際,所以滿座已經滿是流言蜚語。
而陸崢早知這種場合要說狠話才能鎮住,所以他咳了一聲,便道:“諸位依我看是要精誠團結的,這難關我們是一定要過的,不然如何交代於朝廷,朝廷以厚祿養士百餘年,為得就是國力振興,諸位皆要依報國為榮。”
話是這麽說,可是許多官吏還是不以為然,此時府尹也咳了一聲,說道:“陸長史是朝廷派來的,我們即便是有不同意見,也先不要擺到台麵上來。”
陸崢笑道:“諸位可以有不同意見,不過我們還是要擰成一股繩,畢竟我與諸位臣工都一樣,是為陛下賣命,而剛才的敕令正是聽了陛下的意思。”
此時從座中一個官吏站起來說道:“陸長史居高臨下,卻不知我們如今情況極其尷尬,就說這賊匪盤踞在洛陽城的周邊,對其周邊的村莊都劫掠遍了,導致其周邊如今荒蕪人煙。”
陸崢便問道:“那這位同僚的意思是?”
“我以為要先剿匪,再賑濟,這政令也要等賊匪肅清了以後,才能施行,不然後患無窮。”
“好,就依你的意思。”此時陸崢拍案而起,讓所有的官吏都驚了一下,接著府尹便向所有的官吏下來命令,在三日內差不多剿滅大部的匪患。其實這些賊匪大都是些牆頭草,隻有少數的才有戰鬥力,而官府一旦圍剿起來,許多的賊匪就能望風而降。
等到諸位官吏退下後,此時的陸崢便與齊浣以及劉大遠等人便走出府中,在街上遛彎,起先陸崢沒有說什麽,而之後劉大遠卻道:“陸長史你看出來那些官吏一個個陽奉陰違了嗎?反正我是看出來了,這些個官吏都不是什麽好鳥,除了那個提出策略的人,其他的都一言不發。”
齊浣此時道:“劉大遠兄弟此話很令人深思,不過我們暫且有少尹與府尹的幫助,應該能駕馭這些人。”
此時陸崢一言不發,齊浣便問道:“陸崢長史覺得此話對不?”
陸崢道:“我倒不擔心這個,我是擔心匪患不能除,還有洛陽百姓不能相信官府。畢竟官府救災不利,而我們出初到此處,有些人生地不熟,沒有與當地百姓深交。”
劉大遠笑道:“這點我給陸長史拉關係,畢竟我是這一帶的人,論風俗我比你們熟,我看我們沒事就可以多轉轉,在洛陽城內許多的大戶人家拜訪一下,探得些信息。”
“大遠兄弟說得對,我看可以,我們就沿著這條街走著,到哪一家門前看似不凡,我們便就去哪一家。”
三人走了一會兒,一扇朱門大宅就突顯在眼裏,此時陸崢見裏麵出來一個中年人,便推斷此人在府中地位不凡,就上前道:“請問你家老爺在嗎?”
中年人也看出這些人不簡單,所以便道:“我便是,請問閣下是?”
陸崢也不說慌,就說了實話,此人便把陸崢請了進去,陸崢見此人府中依然很是富貴不俗,便對齊浣道:“都說洛陽城大災,可這都是那些窮人嘴裏的話,你看這府中,存糧一定不少,如果能拿出一些賑濟百姓,災情便不一樣了。”
此時劉大遠搶著說道:“長史看的沒錯,的確是這個理,不過依我看這些高門大戶未必能做出這樣的事,都是些不顧他人而懷藏私心的人。”
幾人繞過假山水榭,又看過這亭台樓閣,直到都到一處雕門窗刻精致的屋前,此人道:“三位請進吧。”
陸崢很是懷疑道:“你就不問問我們是誰?”
此人道:“早聽說朝廷派來的欽差到了洛陽城中,我猜幾位就是。”
而後此人對著陸崢道:“您是陸長史吧,旁邊的便是齊舍人吧。”
陸崢便道:“你說的不錯,還有這位是劉大遠兄弟。”
此人又道:“我明白幾位來此的意思,幾位便是想巡查民生疾苦,而到我府上也是為了窺探整個洛陽豪族的意思,而我可以代表他們說,洛陽大多數豪族都願意與官府合作,畢竟這不僅僅是官府就能做好的,洛陽局勢複雜,得官商齊心協力。”
陸崢對於此人的話想了一下,便道:“看來你也是想了不少,不過我們身為欽差,自會辦事,你的意思我們可以仔細斟酌,而其實我有一件事想說與你的,不過要是你覺得難為,我們不也會強求的。”
“不怕,有什麽可以盡管提,隻要我能做的都能一一考慮,隻要欽差肯說,我便肯聽。”
此時馬車向前駛著,馬車兩旁都是些進城的百姓,陸崢對著少尹道:“依我看洛陽城外也是十分平靜,完全不像有什麽災情。”
少尹便道:“這點陸長史看到的隻是表麵現象,這一群人代表不了整個河南的百姓,這裏可能賑濟較多,因此不是很明顯。而這附近的十裏八鄉可都哀鴻遍野,整個慘狀不能言談。”
“哦,我知道了,是我有些含糊了,這裏處處還得少尹指引。”
陸崢說完,馬車已經趨至城門下,當馬車停下來時,守衛的士卒便掀開帷簾,看著裏麵的四人,看到少尹後,連忙恭敬地問道:“少尹您離東都多時,我們都等著您呢。”
少尹道:“我這不是迴來了嘛。”
接著少尹指著陸崢與齊浣等人,一一介紹後,又道:“如今城中狀況如何啊?”
軍卒道:“府尹已經等著您好久了,都知道你執意負荊請罪,府尹天天祈禱著您能平安歸來。”
“好了,不用多說了,快放行。”
馬車就這樣駛進了城中,接著在少尹的指引下去了府衙。還未進入府衙時,裏麵就傳來了一片嘈雜聲,少尹疑心地推開門一看,許多的衙役正在喝酒,有些甚至已經醉醺醺的,看到少尹來了。
所有的衙役齊刷刷地跪下,帶頭的人求饒道:“都知道少尹您去了長安,我們也是一時禁不住誘惑,這才聚在一起喝了些酒,還請少尹饒命啊。”
少尹看著這局麵雖然有些怒氣,不過還是道:“也罷,你們都站起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從京城來的幾位官爺。”
少尹一個接著一個地介紹完,又道:“幾位是聖上派來的官差,你們可要與之配合,聽其號令。若是有膽大妄為的人,別怪我不客氣。”
這些個人都迴道:“謹聽少尹的吩咐。”
少尹將陸崢與齊浣以及劉大遠帶進裏屋,劉大遠此時不禁道:“還得是當官的,這屋子修的我真沒見過。”
齊浣笑道:“這才是府衙,劉兄弟還沒見過我大唐皇宮,比這裏氣派多了。”
劉大遠也浮出笑容道:“我一個鄉村俗人,能見到這裏就不錯了。”
幾人坐下後,陸崢先道:“既然來了,我們就可以商討如何辦差了。我看不如讓少尹明裏與河許多的官吏商榷賑災之事,而我和齊舍人先不出動,就隻是暗中查訪。”
“那我呢?”劉大遠有些急躁地說道。
陸崢笑道:“你就隨我們一起吧。”
劉大遠此時道:“我早就想活動一下筋骨了,與陸長史辦案,我必誓死護您的周全。”
此時一個小吏走進堂中,將茶水泡好後端在桌子上,又解釋道:“幾位官爺別介意,如今洛陽周邊大災,府衙上下也隻能有這些茶水了。”
少尹想發一頓怒,不過小吏說得也是實情,這洛陽大災市場凋敝,就這茶葉也是多方籌措而得來的,如今府中開支一律從簡,如果敢有人稍微鋪張,就會嚴厲製裁。
陸崢此時諒解道:“無妨無妨,這茶水正好,值此危難之時,我們勿要從簡才可。”
接著陸崢又道:“少尹今日下午就可以發布政令,宣告全城百姓要開新政。”
“這會不會太急了?”
“不會,這開堂布政是解決災情的第一步,這是一刻也不能耽待。”
於是少尹派出幾撥衙役去召集所有洛陽大員,到堂前聽政,順便再叫一下河南府尹,將整件事都說得清楚,若不定製則此事難以施行。
一會兒後滿堂的官吏都坐滿了,少尹便讓陸崢做到正堂上,自己便開始宣布政令,所有官吏聽著,略有懼色,所有人都知道從此刻開始,洛陽要大變,甚至整個河南都要大變。曾經所有的弊政在此時都要受到處理,而這些結果極有可能惠民。
當少尹將整個話都訓示完,滿座中的人都開始議論紛然,其中議論得大都是調集所有物資來賑濟災民的條例。可是據如今的情況來看,這點很大膽,這是敢於突破困厄的一注強心劑。
而有些官吏此時已經心裏有了看法,這法令是不是太過偏執,如今的政令豈能不顧實際,所以滿座已經滿是流言蜚語。
而陸崢早知這種場合要說狠話才能鎮住,所以他咳了一聲,便道:“諸位依我看是要精誠團結的,這難關我們是一定要過的,不然如何交代於朝廷,朝廷以厚祿養士百餘年,為得就是國力振興,諸位皆要依報國為榮。”
話是這麽說,可是許多官吏還是不以為然,此時府尹也咳了一聲,說道:“陸長史是朝廷派來的,我們即便是有不同意見,也先不要擺到台麵上來。”
陸崢笑道:“諸位可以有不同意見,不過我們還是要擰成一股繩,畢竟我與諸位臣工都一樣,是為陛下賣命,而剛才的敕令正是聽了陛下的意思。”
此時從座中一個官吏站起來說道:“陸長史居高臨下,卻不知我們如今情況極其尷尬,就說這賊匪盤踞在洛陽城的周邊,對其周邊的村莊都劫掠遍了,導致其周邊如今荒蕪人煙。”
陸崢便問道:“那這位同僚的意思是?”
“我以為要先剿匪,再賑濟,這政令也要等賊匪肅清了以後,才能施行,不然後患無窮。”
“好,就依你的意思。”此時陸崢拍案而起,讓所有的官吏都驚了一下,接著府尹便向所有的官吏下來命令,在三日內差不多剿滅大部的匪患。其實這些賊匪大都是些牆頭草,隻有少數的才有戰鬥力,而官府一旦圍剿起來,許多的賊匪就能望風而降。
等到諸位官吏退下後,此時的陸崢便與齊浣以及劉大遠等人便走出府中,在街上遛彎,起先陸崢沒有說什麽,而之後劉大遠卻道:“陸長史你看出來那些官吏一個個陽奉陰違了嗎?反正我是看出來了,這些個官吏都不是什麽好鳥,除了那個提出策略的人,其他的都一言不發。”
齊浣此時道:“劉大遠兄弟此話很令人深思,不過我們暫且有少尹與府尹的幫助,應該能駕馭這些人。”
此時陸崢一言不發,齊浣便問道:“陸崢長史覺得此話對不?”
陸崢道:“我倒不擔心這個,我是擔心匪患不能除,還有洛陽百姓不能相信官府。畢竟官府救災不利,而我們出初到此處,有些人生地不熟,沒有與當地百姓深交。”
劉大遠笑道:“這點我給陸長史拉關係,畢竟我是這一帶的人,論風俗我比你們熟,我看我們沒事就可以多轉轉,在洛陽城內許多的大戶人家拜訪一下,探得些信息。”
“大遠兄弟說得對,我看可以,我們就沿著這條街走著,到哪一家門前看似不凡,我們便就去哪一家。”
三人走了一會兒,一扇朱門大宅就突顯在眼裏,此時陸崢見裏麵出來一個中年人,便推斷此人在府中地位不凡,就上前道:“請問你家老爺在嗎?”
中年人也看出這些人不簡單,所以便道:“我便是,請問閣下是?”
陸崢也不說慌,就說了實話,此人便把陸崢請了進去,陸崢見此人府中依然很是富貴不俗,便對齊浣道:“都說洛陽城大災,可這都是那些窮人嘴裏的話,你看這府中,存糧一定不少,如果能拿出一些賑濟百姓,災情便不一樣了。”
此時劉大遠搶著說道:“長史看的沒錯,的確是這個理,不過依我看這些高門大戶未必能做出這樣的事,都是些不顧他人而懷藏私心的人。”
幾人繞過假山水榭,又看過這亭台樓閣,直到都到一處雕門窗刻精致的屋前,此人道:“三位請進吧。”
陸崢很是懷疑道:“你就不問問我們是誰?”
此人道:“早聽說朝廷派來的欽差到了洛陽城中,我猜幾位就是。”
而後此人對著陸崢道:“您是陸長史吧,旁邊的便是齊舍人吧。”
陸崢便道:“你說的不錯,還有這位是劉大遠兄弟。”
此人又道:“我明白幾位來此的意思,幾位便是想巡查民生疾苦,而到我府上也是為了窺探整個洛陽豪族的意思,而我可以代表他們說,洛陽大多數豪族都願意與官府合作,畢竟這不僅僅是官府就能做好的,洛陽局勢複雜,得官商齊心協力。”
陸崢對於此人的話想了一下,便道:“看來你也是想了不少,不過我們身為欽差,自會辦事,你的意思我們可以仔細斟酌,而其實我有一件事想說與你的,不過要是你覺得難為,我們不也會強求的。”
“不怕,有什麽可以盡管提,隻要我能做的都能一一考慮,隻要欽差肯說,我便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