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道長迴過頭來又道:“這道還需貴客仔細品味,我隻是籠統地說個大概。請施主隨我到後殿的石凳上細細詳聊。”
陸崢與薛訥跟著,轉到一處假山後,裏麵有懸泉瀑布,亦有石凳圓桌,三位坐下後,道長又道:“這道關已經很久沒來人了,二位貴人能來也算是讓寒舍蓬蓽生輝了,寒舍此時隻有些茶水,還望二位不要建議。”
陸崢且說:“不怕,此地連聖上都能來,我們來豈敢讓道長麻煩,這裏環境也好,也算是道長多心了。”
薛訥看兩人話語一個比一個謙讓,就打斷道:“好了陸長史,這些話以後再說吧,如今遇到道長,我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呢。”
陸崢於是道:“請薛郡公說吧,薛郡公比我閱曆豐富,故而所問會很多。”
薛訥見陸崢望著自己就道:“不瞞道長,我是將門之後,乃高宗皇帝時平陽郡公薛仁貴長子,故而承襲爵位,後來做了些小官,一步一步如今升到左羽林大將軍,可是一個家族再功高,也不過終有盡頭,不無法一直身為貴胄。”
道長此時便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一個高門大戶的榮寵有可能隻是曇花一現,似如殘夢。不過隻要薛將軍不失德義,造福一方,這福祚就能綿長。”
“話是這樣說,可光積善行德就能有這樣的效果……我父親曾經不光立功,在積善行德方麵也做過不少。”
陸崢看著薛訥再不說話,就道:“若是薛郡公問完,那就該我了,我的問題十分簡單,我想問這大唐邊塞幾時能河清海晏,再無波瀾?”
道長想了想,又捋一捋胡子說道:“邊塞問題複雜多變,暫時不會止住兵戈。而安北都護府疆域遼闊,民族多且紛亂,後突厥趁勢而起也未可料也。”
此時道長說完,陸崢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過此事與道長所言估計也八九不離十。為道之人也不能將這玄機說得麵麵俱到,他隻能說個大概,畢竟不能像貞觀年間的袁天罡,李淳風之流。
此時一個童子將茶水端到陸崢麵前,道長便道:“請京城來的二位品一品這茶,看與你們府上的相比,哪個更勝一籌?”
陸崢毫不客氣地拿起杯盞喝了幾口,隻覺神清氣爽,就道:“看來道長泡茶的功夫也了得啊,比我們府上的還要好。”
薛訥也品了幾口,果然如同陸崢所言,薛訥便道:“道長這裏的茶實在是清爽,迴味無窮啊。”
“那二位貴人就多多品嚐,這茶在我們這裏有的是,此茶是用山間甘泉而製,自然口感不一樣。每至春夏間,我便去山上汲取那崖壁上的流出甘泉,一般都是要攀爬好些時辰,才能取到。而這些甘泉製茶除了我們這裏喝外,順便也讓香客們品嚐,這其中還能獲利不少。”
陸崢聽後,驚歎道:“此泉生在崖壁上,可見也不是易得之物,既然不易得,也就是珍品。終南山上看來也是別有洞天。”
道長點點頭又道:“貴人說的不錯,的確是別有洞天非人間,千年的靈氣匯聚,讓此處與他處不同,這漫山遍野都有寶可尋。”
不管道長是否在誇大,陸崢都有些驚奇,便又道:“不說道長在這裏能安心修煉,這山中久不來人,又加之水土滋養,與世相隔,也是一處勝地。”
接著三人同時發笑,待到笑罷,陸崢與薛訥將剩下的茶水一飲而盡,陸崢又道:“既然道長這裏如今冬日無香火,我們來了便要上一炷香再走。”
道長便道:“如果這樣就隨我來吧。”
道長將二人帶到金像麵前,此時陸崢與薛訥都跪下來,看到那微微笑著的金像,也就虔誠地心中許了願,便又連續跪拜幾下。
起來時道長又交代了一些關於終南山上的事,陸崢才與薛訥走出道觀的門,路上陸崢又道:“剛才道長臨行前說如今山頂上積雪太厚,不宜我們繼續上山了。”
薛訥便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雖然道長如此說,可是我依然有些好奇,不如就登一迴也未為不可。”
此時薛訥思考了一下,便又道:“我看天色微暗,不如迴城吧,我心中有些態忑不安,可能與長安與關。”
陸崢無奈,便隻好默應了,兩人沿著山路向山下走去,這一路的風景都在兩人眼中,而薛訥卻有些不安,眼中的景物仿佛也不太留意。
馬車一路疾馳,向著長安城下駛去,此時天色暝暗,陸崢將眼睛盯得老大,生怕撞上什麽。兩邊盡是些低矮的樹林,陸崢的視野能延伸至很遠,突然馬車中的薛訥將頭探出來說道:“那日我聽一路人說上次宇文融勘察田地,也中飽私囊放過了一些賄賂他的人,不知是真是假?”
陸崢驚訝道:“宇文融如果那樣做,就也是奸臣啊。任他作為監察禦史到各地勘察,是為了還眾人一個公道,替百姓造就福祉,如果因此牟利,那豈不是傷了陛下的心。不過一個路人之言也不可信。”
薛訥道:“我是猜測,不過要查宇文融私自受賄一事勢必也難。”
陸崢又道:“郡公不要想這些事了,我看就沒有的事,那個路人的流言蜚語指不定就是假的。”
薛訥歎道:“我也不想它是真的,可是一葉知秋啊,算了,等迴到長安城中再做打算。”
陸崢看著長安城的方向,那燈火充斥了滿眼,滿城煙火下陸崢看到無比溫馨的氣氛。可是這其中又有著良臣與奸臣的對抗,所以看似安靜的一城中又有多少的勾心鬥角,利益的交織中也有多少的心酸家事。
快到城門時,陸崢看到一些人正往城中走,這些人看起來灰頭土臉的,甚至有些衣衫襤褸,陸崢細想著這些人應該是在一些田地被奪的難民,如今湧入長安城中可能隻為打官司,看能不能討得生計。不過這些事曾經也有人做過,可是卻收效甚微。
陸崢到城門附近時,看著前麵那些人擋著去路,便無可奈何地將車停在路邊,薛訥探出頭去道:“怎麽了?”
薛訥也看到前麵排著的長隊,便歎道:“繞著走吧。”
………
當二人到府中時,陸崢點開屋中的燈,薛訥整理著書卷,兩人忙來忙去,突然薛訥又道:“我明日打算去宮中一趟,你隨我去吧。”
陸崢不知薛訥是何意思,不過他如今被聖上禦賜出入宮廷無禁,便也道:“好吧,我隨你去。不過是為何事啊?”
薛訥迴道:“其實我就是想讓陛下給我分配一個任務,也就是重返戰場,我本就是一個武將,卻如今在此虛度了好長時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陸崢能明白薛訥的心思,武將若不衛國禦家,斬盡仇虜,整日畏縮在這一方天地,也不是常理。不過陸崢覺得如此突兀地入宮叩見陛下,又似乎有些不適合。接著他道:“這陛下能答應嗎?陛下曾詔令將軍迴京,目的是讓將軍在此安養。”
薛訥又道:“不怕,我自當在陛下懇請一番,到時候你還可以順便幫我一起奏言。”
陸崢道:“行是行,不過陛下未必會聽啊。不過要是你走了,我能一人在此獨居?陛下如今不讓我再赴邊疆,這樣一來你我豈不是要分別?”
薛訥此時又語重心長地說道:“陸崢,人生中總要有分別的時候,我們既然能相聚,就肯定有分別之日,這一路走來你也與我恩情愈深,我倆說不定還能有再見之時。”
陸崢已經有些涕泣,也就強忍著感情,走到院落中,坐在屋簷下,隨後薛訥也走出來道:“天涼了,不要想太多,這該想的想,不該想的就別想,你不是陛下,不能左右太多。”
陸崢又將頭轉過去道:“我沒有想什麽,我隻是想如今王晙怎麽樣了?曾經王大都護提拔我為長史一職,如今我又與將軍經曆了這麽多,這樣一想我便感喟不已。如今我與薛將軍要分開了,還不知有沒有再見的一天。”
“一定會有的,不過那時我也已經老了,咋倆相遇時,你還不知能認出我嗎?”
陸崢道:“怎麽能不認識呢?即便我倆分別十年,或是更長,我都會認出你的,因為你已經布滿我的腦中,就拿這些日子來說,我們都在長安這座危險的城市中遭遇了很多,這些記憶我再無法忘記了。”
薛訥有些感動,便又道:“我也會清晰地記得你,不過這件事不要再說了,人生總有相逢之日,等到了那天再活說吧,此時不覺早嗎?”
陸崢不再說什麽了,既而從簷下站起來道:“那明天我隨你一去,看能不能說服陛下,畢竟陛下那裏認為這提出戍邊,又在這長安中隨意來去,陛下會有些不耐煩的,依我看此事難辦了。”
陸崢語罷,兩人便在夜色的覆蓋下睡去。
陸崢與薛訥跟著,轉到一處假山後,裏麵有懸泉瀑布,亦有石凳圓桌,三位坐下後,道長又道:“這道關已經很久沒來人了,二位貴人能來也算是讓寒舍蓬蓽生輝了,寒舍此時隻有些茶水,還望二位不要建議。”
陸崢且說:“不怕,此地連聖上都能來,我們來豈敢讓道長麻煩,這裏環境也好,也算是道長多心了。”
薛訥看兩人話語一個比一個謙讓,就打斷道:“好了陸長史,這些話以後再說吧,如今遇到道長,我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呢。”
陸崢於是道:“請薛郡公說吧,薛郡公比我閱曆豐富,故而所問會很多。”
薛訥見陸崢望著自己就道:“不瞞道長,我是將門之後,乃高宗皇帝時平陽郡公薛仁貴長子,故而承襲爵位,後來做了些小官,一步一步如今升到左羽林大將軍,可是一個家族再功高,也不過終有盡頭,不無法一直身為貴胄。”
道長此時便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一個高門大戶的榮寵有可能隻是曇花一現,似如殘夢。不過隻要薛將軍不失德義,造福一方,這福祚就能綿長。”
“話是這樣說,可光積善行德就能有這樣的效果……我父親曾經不光立功,在積善行德方麵也做過不少。”
陸崢看著薛訥再不說話,就道:“若是薛郡公問完,那就該我了,我的問題十分簡單,我想問這大唐邊塞幾時能河清海晏,再無波瀾?”
道長想了想,又捋一捋胡子說道:“邊塞問題複雜多變,暫時不會止住兵戈。而安北都護府疆域遼闊,民族多且紛亂,後突厥趁勢而起也未可料也。”
此時道長說完,陸崢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過此事與道長所言估計也八九不離十。為道之人也不能將這玄機說得麵麵俱到,他隻能說個大概,畢竟不能像貞觀年間的袁天罡,李淳風之流。
此時一個童子將茶水端到陸崢麵前,道長便道:“請京城來的二位品一品這茶,看與你們府上的相比,哪個更勝一籌?”
陸崢毫不客氣地拿起杯盞喝了幾口,隻覺神清氣爽,就道:“看來道長泡茶的功夫也了得啊,比我們府上的還要好。”
薛訥也品了幾口,果然如同陸崢所言,薛訥便道:“道長這裏的茶實在是清爽,迴味無窮啊。”
“那二位貴人就多多品嚐,這茶在我們這裏有的是,此茶是用山間甘泉而製,自然口感不一樣。每至春夏間,我便去山上汲取那崖壁上的流出甘泉,一般都是要攀爬好些時辰,才能取到。而這些甘泉製茶除了我們這裏喝外,順便也讓香客們品嚐,這其中還能獲利不少。”
陸崢聽後,驚歎道:“此泉生在崖壁上,可見也不是易得之物,既然不易得,也就是珍品。終南山上看來也是別有洞天。”
道長點點頭又道:“貴人說的不錯,的確是別有洞天非人間,千年的靈氣匯聚,讓此處與他處不同,這漫山遍野都有寶可尋。”
不管道長是否在誇大,陸崢都有些驚奇,便又道:“不說道長在這裏能安心修煉,這山中久不來人,又加之水土滋養,與世相隔,也是一處勝地。”
接著三人同時發笑,待到笑罷,陸崢與薛訥將剩下的茶水一飲而盡,陸崢又道:“既然道長這裏如今冬日無香火,我們來了便要上一炷香再走。”
道長便道:“如果這樣就隨我來吧。”
道長將二人帶到金像麵前,此時陸崢與薛訥都跪下來,看到那微微笑著的金像,也就虔誠地心中許了願,便又連續跪拜幾下。
起來時道長又交代了一些關於終南山上的事,陸崢才與薛訥走出道觀的門,路上陸崢又道:“剛才道長臨行前說如今山頂上積雪太厚,不宜我們繼續上山了。”
薛訥便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雖然道長如此說,可是我依然有些好奇,不如就登一迴也未為不可。”
此時薛訥思考了一下,便又道:“我看天色微暗,不如迴城吧,我心中有些態忑不安,可能與長安與關。”
陸崢無奈,便隻好默應了,兩人沿著山路向山下走去,這一路的風景都在兩人眼中,而薛訥卻有些不安,眼中的景物仿佛也不太留意。
馬車一路疾馳,向著長安城下駛去,此時天色暝暗,陸崢將眼睛盯得老大,生怕撞上什麽。兩邊盡是些低矮的樹林,陸崢的視野能延伸至很遠,突然馬車中的薛訥將頭探出來說道:“那日我聽一路人說上次宇文融勘察田地,也中飽私囊放過了一些賄賂他的人,不知是真是假?”
陸崢驚訝道:“宇文融如果那樣做,就也是奸臣啊。任他作為監察禦史到各地勘察,是為了還眾人一個公道,替百姓造就福祉,如果因此牟利,那豈不是傷了陛下的心。不過一個路人之言也不可信。”
薛訥道:“我是猜測,不過要查宇文融私自受賄一事勢必也難。”
陸崢又道:“郡公不要想這些事了,我看就沒有的事,那個路人的流言蜚語指不定就是假的。”
薛訥歎道:“我也不想它是真的,可是一葉知秋啊,算了,等迴到長安城中再做打算。”
陸崢看著長安城的方向,那燈火充斥了滿眼,滿城煙火下陸崢看到無比溫馨的氣氛。可是這其中又有著良臣與奸臣的對抗,所以看似安靜的一城中又有多少的勾心鬥角,利益的交織中也有多少的心酸家事。
快到城門時,陸崢看到一些人正往城中走,這些人看起來灰頭土臉的,甚至有些衣衫襤褸,陸崢細想著這些人應該是在一些田地被奪的難民,如今湧入長安城中可能隻為打官司,看能不能討得生計。不過這些事曾經也有人做過,可是卻收效甚微。
陸崢到城門附近時,看著前麵那些人擋著去路,便無可奈何地將車停在路邊,薛訥探出頭去道:“怎麽了?”
薛訥也看到前麵排著的長隊,便歎道:“繞著走吧。”
………
當二人到府中時,陸崢點開屋中的燈,薛訥整理著書卷,兩人忙來忙去,突然薛訥又道:“我明日打算去宮中一趟,你隨我去吧。”
陸崢不知薛訥是何意思,不過他如今被聖上禦賜出入宮廷無禁,便也道:“好吧,我隨你去。不過是為何事啊?”
薛訥迴道:“其實我就是想讓陛下給我分配一個任務,也就是重返戰場,我本就是一個武將,卻如今在此虛度了好長時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陸崢能明白薛訥的心思,武將若不衛國禦家,斬盡仇虜,整日畏縮在這一方天地,也不是常理。不過陸崢覺得如此突兀地入宮叩見陛下,又似乎有些不適合。接著他道:“這陛下能答應嗎?陛下曾詔令將軍迴京,目的是讓將軍在此安養。”
薛訥又道:“不怕,我自當在陛下懇請一番,到時候你還可以順便幫我一起奏言。”
陸崢道:“行是行,不過陛下未必會聽啊。不過要是你走了,我能一人在此獨居?陛下如今不讓我再赴邊疆,這樣一來你我豈不是要分別?”
薛訥此時又語重心長地說道:“陸崢,人生中總要有分別的時候,我們既然能相聚,就肯定有分別之日,這一路走來你也與我恩情愈深,我倆說不定還能有再見之時。”
陸崢已經有些涕泣,也就強忍著感情,走到院落中,坐在屋簷下,隨後薛訥也走出來道:“天涼了,不要想太多,這該想的想,不該想的就別想,你不是陛下,不能左右太多。”
陸崢又將頭轉過去道:“我沒有想什麽,我隻是想如今王晙怎麽樣了?曾經王大都護提拔我為長史一職,如今我又與將軍經曆了這麽多,這樣一想我便感喟不已。如今我與薛將軍要分開了,還不知有沒有再見的一天。”
“一定會有的,不過那時我也已經老了,咋倆相遇時,你還不知能認出我嗎?”
陸崢道:“怎麽能不認識呢?即便我倆分別十年,或是更長,我都會認出你的,因為你已經布滿我的腦中,就拿這些日子來說,我們都在長安這座危險的城市中遭遇了很多,這些記憶我再無法忘記了。”
薛訥有些感動,便又道:“我也會清晰地記得你,不過這件事不要再說了,人生總有相逢之日,等到了那天再活說吧,此時不覺早嗎?”
陸崢不再說什麽了,既而從簷下站起來道:“那明天我隨你一去,看能不能說服陛下,畢竟陛下那裏認為這提出戍邊,又在這長安中隨意來去,陛下會有些不耐煩的,依我看此事難辦了。”
陸崢語罷,兩人便在夜色的覆蓋下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