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李範與侍衛們在玉仙樓住下,李範倚著窗子,看著外麵百姓的萬千姿態,街上人流湧動,俄而又能看到商賈牽著馬匹在街上往來,直到消失在街巷的盡頭。此時陸崢與薛訥臨時居住的宅子中,陸崢在堂下走來走去,不斷地思慮著,而薛訥隻是坐在椅子上,仿佛安然無事。
陸崢此時對於朝廷果斷收拾侵占民田的官吏商人很是讚可,自開元以來除了天災不可避免,而這人為的禍事,早就該懲治了。而這次的事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無數不法的商賈與官吏貓鼠同眠,趁機取利。
陸崢依然來迴踱步,而薛訥突然道:“陸長史就不能安穩一會兒嗎?這說來說去,自由有朝廷執法,如今我聽說丈量土地的事都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而後便是清洗那些涉案的官吏了。”
陸崢聽後便坐下來道:“那麽陛下這次是要下狠心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陛下在這點上是十分清楚的,陛下登基到此時正值壯年,雄心壯誌自然不用說,在處理問題上也是絲毫不怠慢。而對於此事陛下也知道是不能拖欠了,要新賬舊賬一塊算。”
聽薛訥這麽一說,陸崢對於聖上的行事又多了一份崇拜,此時他又拿起一柄劍,對著薛訥拱手道:“我在外麵溜達一陣,至於幾時迴來也沒有定數,這飯就不必給我備了。”
薛訥不放心地說道:“你這是去哪?我勸你不要探知這件事的底細,安心地等待著朝廷的通知。”
陸崢應諾了一聲便出了府門,此時天闊雲低,西風輕拂,沿著街衢走到玉仙樓時,它不禁向裏麵看了幾眼,繁華一如往常,不過此時正好李範等人從酒樓中走出。李範不打算久居長安,就準備與隨從出京。
李範剛一出門在侍衛的擁簇下,便準備登上馬車,此時一位侍衛扶著李範的手道:“岐王當真不與宮中傳個口信?”
李範許久才道:“不了,這去宮中尚遠,就不打擾了。”
此時陸崢就在不遠處,看著岐王登車的身姿,他突然想到如今陛下的四弟李範如今就在眼前。此時陸崢快步上去拱手道:“敢問是岐王殿下?”
侍衛看著陸崢一步步逼近,就阻擋了陸崢,陸崢便笑道:“聽聞岐王與當今聖上情誼深摯,此次來京也該是陛下厚恩,岐王如今又匆匆出京,恐讓知情人笑話。”
陸崢的此話看似銳利無比,卻句句在理,而李範聽後很是驚詫,此人當街能將自己幾日來經曆的事,說得如此切實,也能看出不是一般人。岐王深知這長安城中王侯勳貴眾多,京華煙雲,臥虎藏龍之地也難料深淺。
岐王還未上車便又下來,說道:“閣下是何人?你們都閃開。”
侍衛們退開,陸崢又向前走了幾步後,拱手道:“在下陸崢,岐王大名早就聽過,不過未見過真人,今日見了有些冒昧,還請諒解。”
岐王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便說道:“無妨無妨,不過你為何知曉如此詳實,莫非你也是朝廷樞臣?”
陸崢也就實話道:“我是安北都護府新任長史,如今聽說了岐王在宮中宴飲之事,看到岐王不辭而別,心中有些不解,還請岐王為臣解惑。”
李範本就想一走了之,不過如今陸崢執意要問,也就不能再掩藏了。其實自己也就是不戀繁華,對於金鼓饌玉也並不圖謀,身在帝王家,卻一心向著民間那種質樸無華的生活,這點他自知性情如此。而自己除了有避開繁華這樣的意思,並且自己所轄州縣無時無刻都要操心,雖然不說一聲就要走,但亦有無奈。
陸崢仿佛看出來這些含義,又看著岐王眼中的無奈,又道:“既然岐王難說,我豈能逼迫,不過希望岐王在地方上不要忘了這裏的人。”
長安畢竟是岐王呆過的地方,從整個童年再到成年,都是在這宮闕之中慢慢長大的。岐王也是未能忘卻的,一直都在自己的心底生根發芽。
於是岐王道:“陸長史這邊請,我有話要說。”
陸崢也不知此舉為何意,不過仍與岐王坐在攤邊談了起來。陸崢給岐王倒上了酒,就當這是餞行酒,而李範也有些動容,便率先道:“不瞞陸長史,我既然被派去做三州刺史,就絕不能在此留戀,若是政務有失,爵位就不保。而留在長安僅僅是一份挽留的人情罷了,豈能將人情與政務混為一談。”
此時的陸崢也不知怎麽,突然想起了過去王晙的話,都是這樣娓娓道來,王晙說過,在一件事情上要取舍,要看何者更為重要,是理大於情,還是情大於理。
陸崢久久才道:“嗯,岐王此言我深以為可,這長安雖大,可依舊不比三州的民情。”
陸崢與岐王幾杯酒下去,岐王倒有些激越,又道:“身在樊籠,真是不如陶潛暢快,就先不說這些政務民生,自己手下之人都可能懷有二心,一個個的隻為牟利,哪管這風氣如何?還就是聖上聖明,不管是在京中還是地方上,都能駕馭群臣。而我終究就是個不問朝政的閑王。”
閑王二字確實是讓陸崢心中一震,他便道:“岐王迴去後,也不知何年能再來?”
李範苦笑道:“也不會再來了,畢竟沒有聖上的旨意我豈能擅自離開刺史的位子。倒是你一臉正氣,能為陛下奉公執法,如今是長史,之後幾年朝廷必然又要多擢拔人才,你是有機會的。”
此時旁邊的侍衛催促道:“岐王殿下可以走了,你不是說要連夜趕迴去。”
李範還有些話沒說,就又對著陸崢道:“有一事我需要陸長史替我一做,這長安城外有一處廬舍,在裏麵有一位老者,才智超群,還能解百毒,治百病,我很是敬佩,你若在朝廷中有不解之處,自己難斷,你不如就去找他,可以幫你解惑。”
陸崢很是驚奇,什麽老者連親王都能為其折服,而且身處城外,像閑雲野鶴一般。
“敢問岐王,此人叫什麽?”
“此人複姓皇甫,我便稱唿他為皇甫先生。”
陸崢便默然點頭,此時酒已經喝完,兩人話語將盡,隻不過陸崢不知道李範的意思,僅僅能猜測李範這樣做可能是一個順水人情。
李範看了看此時天邊初起的霞光,就對著陸崢道:“陸長史,時辰不早了,就此別過。”
陸崢亦拱手道:“岐王一路珍重。”
李範上了車,向著城外駛去,陸崢一臉醉意地目送李範的馬車消失在遠處,此時陸崢麵色泛起酡紅,拖著慢悠悠的步伐,在街衢上走著。此時陸崢眼裏有些朦朧之感,前麵的路甚至有些模糊,他調整了一下視線,卻看到有個姑娘迎麵而來。
陸崢能看得出此人便是那日的那位連衣姑娘,此時突然拐進了一間藥鋪,連衣此番出府也是為了府中的夫人久治不好的病。陸崢能想起來上次在姚府時,這位侍女也曾出現在眼裏。
陸崢便也跟了進去,看到她問著關於藥的事,陸崢聽著她道:“夫人日近日來咳喘不止,用了許多的方子也不見好,都說是頑疾難醫,敢問這些藥能見效嗎?”
“姚府公子的夫人得的此病很是見少,這些藥也隻能是有抑製之效,要想痊愈恐難矣。不過看在是相府上的親屬,我可以多給你加一些藥。”
連衣此時又疑道:“那既然此藥不能見效,這長安城中還有什麽醫術高超的人嗎?說不定還有奇方。”
店主迴道:“此病要是真能遇奇方,說不定還有峰迴路轉的奇效,不過在我看來,十分鮮見。奇方異術大都是道貌岸然的術士,不一定能真心為病人著想,你與病人自己決定吧。”
陸崢聽得真切,幾乎是字字句句都刻在腦中,他此時哀歎了一聲:“病急亂投醫。”
誰知這輕輕的一聲,竟然被連衣聽到,連衣此時轉過頭來,看著陸崢,也有些迴憶,便道:“莫非你是陸長史。”
陸崢點點頭道:“姑娘為何這般急切,是府中夫人病情有變?”
“不瞞陸長史,剛才你說病急亂投醫實乃誤解,夫人患此症已經曆多年,從不見好,此時也是迫不得已。”
陸崢不解道:“為何姚相從沒提及從事?”
“姚相如今也毫無對策,連宮中禦醫都請過,若是告訴了你們也毫無意義。”
陸崢見連衣要走,又攔住道:“既然你準備去找得道之人,求取異方,那我便有一處,隻是我也沒有去過,可是聽人說此人很不尋常。”
陸崢的意思已經十分明確,連衣姑娘卻道:“陸長史有此念,我已十分感激,不過這件事與長史關係不大,是我姚府上的事,就不給陸長史添麻煩了。”
連衣要走,陸崢卻道:“說不準此人能治此病,夫人安危全在姑娘試與不試一念之間。”
陸崢此時對於朝廷果斷收拾侵占民田的官吏商人很是讚可,自開元以來除了天災不可避免,而這人為的禍事,早就該懲治了。而這次的事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無數不法的商賈與官吏貓鼠同眠,趁機取利。
陸崢依然來迴踱步,而薛訥突然道:“陸長史就不能安穩一會兒嗎?這說來說去,自由有朝廷執法,如今我聽說丈量土地的事都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而後便是清洗那些涉案的官吏了。”
陸崢聽後便坐下來道:“那麽陛下這次是要下狠心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陛下在這點上是十分清楚的,陛下登基到此時正值壯年,雄心壯誌自然不用說,在處理問題上也是絲毫不怠慢。而對於此事陛下也知道是不能拖欠了,要新賬舊賬一塊算。”
聽薛訥這麽一說,陸崢對於聖上的行事又多了一份崇拜,此時他又拿起一柄劍,對著薛訥拱手道:“我在外麵溜達一陣,至於幾時迴來也沒有定數,這飯就不必給我備了。”
薛訥不放心地說道:“你這是去哪?我勸你不要探知這件事的底細,安心地等待著朝廷的通知。”
陸崢應諾了一聲便出了府門,此時天闊雲低,西風輕拂,沿著街衢走到玉仙樓時,它不禁向裏麵看了幾眼,繁華一如往常,不過此時正好李範等人從酒樓中走出。李範不打算久居長安,就準備與隨從出京。
李範剛一出門在侍衛的擁簇下,便準備登上馬車,此時一位侍衛扶著李範的手道:“岐王當真不與宮中傳個口信?”
李範許久才道:“不了,這去宮中尚遠,就不打擾了。”
此時陸崢就在不遠處,看著岐王登車的身姿,他突然想到如今陛下的四弟李範如今就在眼前。此時陸崢快步上去拱手道:“敢問是岐王殿下?”
侍衛看著陸崢一步步逼近,就阻擋了陸崢,陸崢便笑道:“聽聞岐王與當今聖上情誼深摯,此次來京也該是陛下厚恩,岐王如今又匆匆出京,恐讓知情人笑話。”
陸崢的此話看似銳利無比,卻句句在理,而李範聽後很是驚詫,此人當街能將自己幾日來經曆的事,說得如此切實,也能看出不是一般人。岐王深知這長安城中王侯勳貴眾多,京華煙雲,臥虎藏龍之地也難料深淺。
岐王還未上車便又下來,說道:“閣下是何人?你們都閃開。”
侍衛們退開,陸崢又向前走了幾步後,拱手道:“在下陸崢,岐王大名早就聽過,不過未見過真人,今日見了有些冒昧,還請諒解。”
岐王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便說道:“無妨無妨,不過你為何知曉如此詳實,莫非你也是朝廷樞臣?”
陸崢也就實話道:“我是安北都護府新任長史,如今聽說了岐王在宮中宴飲之事,看到岐王不辭而別,心中有些不解,還請岐王為臣解惑。”
李範本就想一走了之,不過如今陸崢執意要問,也就不能再掩藏了。其實自己也就是不戀繁華,對於金鼓饌玉也並不圖謀,身在帝王家,卻一心向著民間那種質樸無華的生活,這點他自知性情如此。而自己除了有避開繁華這樣的意思,並且自己所轄州縣無時無刻都要操心,雖然不說一聲就要走,但亦有無奈。
陸崢仿佛看出來這些含義,又看著岐王眼中的無奈,又道:“既然岐王難說,我豈能逼迫,不過希望岐王在地方上不要忘了這裏的人。”
長安畢竟是岐王呆過的地方,從整個童年再到成年,都是在這宮闕之中慢慢長大的。岐王也是未能忘卻的,一直都在自己的心底生根發芽。
於是岐王道:“陸長史這邊請,我有話要說。”
陸崢也不知此舉為何意,不過仍與岐王坐在攤邊談了起來。陸崢給岐王倒上了酒,就當這是餞行酒,而李範也有些動容,便率先道:“不瞞陸長史,我既然被派去做三州刺史,就絕不能在此留戀,若是政務有失,爵位就不保。而留在長安僅僅是一份挽留的人情罷了,豈能將人情與政務混為一談。”
此時的陸崢也不知怎麽,突然想起了過去王晙的話,都是這樣娓娓道來,王晙說過,在一件事情上要取舍,要看何者更為重要,是理大於情,還是情大於理。
陸崢久久才道:“嗯,岐王此言我深以為可,這長安雖大,可依舊不比三州的民情。”
陸崢與岐王幾杯酒下去,岐王倒有些激越,又道:“身在樊籠,真是不如陶潛暢快,就先不說這些政務民生,自己手下之人都可能懷有二心,一個個的隻為牟利,哪管這風氣如何?還就是聖上聖明,不管是在京中還是地方上,都能駕馭群臣。而我終究就是個不問朝政的閑王。”
閑王二字確實是讓陸崢心中一震,他便道:“岐王迴去後,也不知何年能再來?”
李範苦笑道:“也不會再來了,畢竟沒有聖上的旨意我豈能擅自離開刺史的位子。倒是你一臉正氣,能為陛下奉公執法,如今是長史,之後幾年朝廷必然又要多擢拔人才,你是有機會的。”
此時旁邊的侍衛催促道:“岐王殿下可以走了,你不是說要連夜趕迴去。”
李範還有些話沒說,就又對著陸崢道:“有一事我需要陸長史替我一做,這長安城外有一處廬舍,在裏麵有一位老者,才智超群,還能解百毒,治百病,我很是敬佩,你若在朝廷中有不解之處,自己難斷,你不如就去找他,可以幫你解惑。”
陸崢很是驚奇,什麽老者連親王都能為其折服,而且身處城外,像閑雲野鶴一般。
“敢問岐王,此人叫什麽?”
“此人複姓皇甫,我便稱唿他為皇甫先生。”
陸崢便默然點頭,此時酒已經喝完,兩人話語將盡,隻不過陸崢不知道李範的意思,僅僅能猜測李範這樣做可能是一個順水人情。
李範看了看此時天邊初起的霞光,就對著陸崢道:“陸長史,時辰不早了,就此別過。”
陸崢亦拱手道:“岐王一路珍重。”
李範上了車,向著城外駛去,陸崢一臉醉意地目送李範的馬車消失在遠處,此時陸崢麵色泛起酡紅,拖著慢悠悠的步伐,在街衢上走著。此時陸崢眼裏有些朦朧之感,前麵的路甚至有些模糊,他調整了一下視線,卻看到有個姑娘迎麵而來。
陸崢能看得出此人便是那日的那位連衣姑娘,此時突然拐進了一間藥鋪,連衣此番出府也是為了府中的夫人久治不好的病。陸崢能想起來上次在姚府時,這位侍女也曾出現在眼裏。
陸崢便也跟了進去,看到她問著關於藥的事,陸崢聽著她道:“夫人日近日來咳喘不止,用了許多的方子也不見好,都說是頑疾難醫,敢問這些藥能見效嗎?”
“姚府公子的夫人得的此病很是見少,這些藥也隻能是有抑製之效,要想痊愈恐難矣。不過看在是相府上的親屬,我可以多給你加一些藥。”
連衣此時又疑道:“那既然此藥不能見效,這長安城中還有什麽醫術高超的人嗎?說不定還有奇方。”
店主迴道:“此病要是真能遇奇方,說不定還有峰迴路轉的奇效,不過在我看來,十分鮮見。奇方異術大都是道貌岸然的術士,不一定能真心為病人著想,你與病人自己決定吧。”
陸崢聽得真切,幾乎是字字句句都刻在腦中,他此時哀歎了一聲:“病急亂投醫。”
誰知這輕輕的一聲,竟然被連衣聽到,連衣此時轉過頭來,看著陸崢,也有些迴憶,便道:“莫非你是陸長史。”
陸崢點點頭道:“姑娘為何這般急切,是府中夫人病情有變?”
“不瞞陸長史,剛才你說病急亂投醫實乃誤解,夫人患此症已經曆多年,從不見好,此時也是迫不得已。”
陸崢不解道:“為何姚相從沒提及從事?”
“姚相如今也毫無對策,連宮中禦醫都請過,若是告訴了你們也毫無意義。”
陸崢見連衣要走,又攔住道:“既然你準備去找得道之人,求取異方,那我便有一處,隻是我也沒有去過,可是聽人說此人很不尋常。”
陸崢的意思已經十分明確,連衣姑娘卻道:“陸長史有此念,我已十分感激,不過這件事與長史關係不大,是我姚府上的事,就不給陸長史添麻煩了。”
連衣要走,陸崢卻道:“說不準此人能治此病,夫人安危全在姑娘試與不試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