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訥此時看了陸崢一眼,徐徐才道:“那你可知這姚異是個怎麽樣的人,你知根知底嗎?”
“這倒不知,不過既是姚相之子,那便是高門貴胄。”
薛訥此時笑道:“貴胄是貴胄,但沒有政績可不行。我父親也深受當年高宗皇帝的信任,不過我自小家風純正,待年紀大時便領了城門郎一職,也從無驕縱之心。”
此時陸崢也對薛訥的話深感認可,連忙又說:“還是薛帥見解獨到。”
薛訥聽陸崢叫他薛帥,便道:“你進了長安就不要叫我薛帥,這裏比我官職大的人也不少,我也就是個左羽林大將軍,這次複命又不知被遷為什麽。”
陸崢道:“薛將軍的心思在下明白,我碰到不該說的自會緘默不言。”
二人步履匆匆,向著皇城的朱雀門走去,此時的陸崢一直在想著當今天子的真顏,當今皇帝上位才不過是第二年,可是自上位以來就立誌治天下太平,而擢拔姚崇帶來的十事要說,也讓治世變得有綱領可循。
聖上還有撥亂反正之功,先平定韋後之亂,再將太平公主一黨擺平,將岑羲,蕭至忠,崔湜,竇懷貞一幹人都誅除幹淨。
如今朝堂上都是對於聖上曾經助力的功臣,甚至還有閹宦奴才像王毛仲,楊思勖,高力士等人也是聖上起家的心腹。而官員中依然有像姚崇,魏知古,宋璟這樣的能臣,極盡所能地輔弼聖上。如此看來,當今聖上可謂明君賢主。
此時前麵有一隊人馬,正好停在薛訥與陸崢的麵前,薛訥看著馬車下來的人是宮裏的中官,中官到跟前說道:“聖上有令,派我來此迎接薛將軍迴京。”
薛訥連忙作揖道:“多謝聖上隆恩。”
“他是誰?”中官向著陸崢看去,然後有些疑慮。
薛訥忙解釋道:“他叫陸崢,是如今聖上欽點的將軍,即將被授予安北都護府長史一職。”
“原來是陸長史,請上車吧。”中官眯眼笑道。
陸崢與薛訥上了車,車內薛訥又不禁問道:“敢問聖上是不是已將王海賓的幼子接入宮了?”
中官笑道:“看來薛將軍與故去的王海賓將軍有恩情,這王海賓的幼子王忠嗣,將軍放心好了,如今已被接入宮中,交由嬪妃撫養。聖上絕不會將功臣之子怠慢的。”
聽著這個中官陰陽怪氣的,陸崢有些反感,不過如今聖上身邊都是些中官作威作福,自己初入這裏著實不敢有什麽其他的不當之言。
薛訥此時與這個中官喜笑顏開,兩人又說了一番,卻聽得陸崢更加地不適了。當這個中官提到楊思勖時,陸崢不禁又仔細聽著,大意便是此次隴右道作戰一事,楊思勖在陛下麵前對隴右道的將士支持甚重。
中官的語氣裏大有拉攏薛訥的意思,陸崢心中很是鄙夷,不過還是強顏歡笑。
馬車一路晃蕩著駛到朱雀街,這裏的市井更加繁盛,陸崢探出頭去,高閣綺戶相連不絕,直到陸崢遠遠地看到那高大的城門,又迴頭對著那個宮中的中官道:“敢問這位中官,當今聖上所在何處?”
“你不必多言,隨我去就行了。但是有一點想必你也能懂,待會兒見著陛下,切勿失言。”
陸崢道:“這點請中官放心,別說見了陛下,就是一般的上級官吏,在尊卑禮儀上我也有分寸。”
“嗯嗯,如此甚好。”
此時陸崢將目光又投向薛訥,他緊閉著雙眼,陸崢不禁問道:“薛將軍困了?我們快到了。”
薛訥這才睜開眼,說:“我年紀大了,從隴右一路趕來就有些乏困,如今愈加勞累不止。”
此時旁邊的中官說:“要是薛將軍勞累,就不如在宮中偏院中先住下,覲見陛下之事暫緩吧。不如我給陛下說明,還可以派遣禦醫來。”
薛訥忙道:“這下就不勞宮中禦醫了,我一人靜靜地安養一時就可以了,不過今日見陛下之事絕不能就此言罷。”
陸崢知道薛訥年紀老矣,這隴右作戰時,又多日深夜未眠,憂心軍中之事,這時日一長,指不定就會患上沉屙。
此時朱雀門巍然矗立於眼前,陸崢向外抬頭一望,那上麵佇立著身著鐵甲的士卒,領頭的軍校來迴踱步。馬車毫無阻攔地徑直駛過門下,接著宮禁的屋簷突顯在眼前。
進入宮禁後,三人便下了馬車,陸崢扶著薛訥走著,這裏護衛森嚴,前麵的中官在引路,並且說道:“待會兒見了聖上,我會通報一聲,接著就等著垂詢吧。”
前麵的宦官左拐右轉,將陸崢與薛訥帶進了一處梨園,周圍都是凋落的梨樹,地上鋪滿了一層梨樹的殘枝敗葉,甚至還能聽到潺湲的流水聲,縈繞其側。
俄而宦者停住,指著前麵梨樹掩映處,說道:“二位請吧。”
陸崢看到麵前是一處被梨樹掩映住的亭子,與薛訥走進去後,見一位年輕的公子坐於亭中,旁邊是幾個侍女,宦者站在周圍。
陸崢一想這眼前之人應該就是當今聖上,與薛訥一起叩拜,聲唿萬歲。而唐玄宗此時隻是揮了揮手,示意二位站起來,俄而才道:“薛訥將軍忠誠為國,實為幹城。與吐蕃一戰後,你奏稱十餘年間再無戰事,如今再看也是明智之論。”
陸崢與薛訥此時都坐於亭外的石凳上,聽著聖上的垂詢,陸崢來此之前沒有想到如今聖上這麽年輕,聽了話後也感覺甚是年輕有為。
接著唐玄宗又將視線投向了陸崢,並說道:“眼前的這位就是在此戰中立有大功的人吧,聽說是個布衣,被王晙看重,引為將領,名為陸崢吧。”
陸崢此時初次來此宮禁,也有些緊張,便聲音微顫地說:“臣確實叫陸崢。”
“嗯,朕已經下令讓兵部授予你安北都護府長史一職,你可要在這個官位上做好,不要傷了朕的心。”
陸崢此時叩頭如搗蒜,連連說好。
“這倒不知,不過既是姚相之子,那便是高門貴胄。”
薛訥此時笑道:“貴胄是貴胄,但沒有政績可不行。我父親也深受當年高宗皇帝的信任,不過我自小家風純正,待年紀大時便領了城門郎一職,也從無驕縱之心。”
此時陸崢也對薛訥的話深感認可,連忙又說:“還是薛帥見解獨到。”
薛訥聽陸崢叫他薛帥,便道:“你進了長安就不要叫我薛帥,這裏比我官職大的人也不少,我也就是個左羽林大將軍,這次複命又不知被遷為什麽。”
陸崢道:“薛將軍的心思在下明白,我碰到不該說的自會緘默不言。”
二人步履匆匆,向著皇城的朱雀門走去,此時的陸崢一直在想著當今天子的真顏,當今皇帝上位才不過是第二年,可是自上位以來就立誌治天下太平,而擢拔姚崇帶來的十事要說,也讓治世變得有綱領可循。
聖上還有撥亂反正之功,先平定韋後之亂,再將太平公主一黨擺平,將岑羲,蕭至忠,崔湜,竇懷貞一幹人都誅除幹淨。
如今朝堂上都是對於聖上曾經助力的功臣,甚至還有閹宦奴才像王毛仲,楊思勖,高力士等人也是聖上起家的心腹。而官員中依然有像姚崇,魏知古,宋璟這樣的能臣,極盡所能地輔弼聖上。如此看來,當今聖上可謂明君賢主。
此時前麵有一隊人馬,正好停在薛訥與陸崢的麵前,薛訥看著馬車下來的人是宮裏的中官,中官到跟前說道:“聖上有令,派我來此迎接薛將軍迴京。”
薛訥連忙作揖道:“多謝聖上隆恩。”
“他是誰?”中官向著陸崢看去,然後有些疑慮。
薛訥忙解釋道:“他叫陸崢,是如今聖上欽點的將軍,即將被授予安北都護府長史一職。”
“原來是陸長史,請上車吧。”中官眯眼笑道。
陸崢與薛訥上了車,車內薛訥又不禁問道:“敢問聖上是不是已將王海賓的幼子接入宮了?”
中官笑道:“看來薛將軍與故去的王海賓將軍有恩情,這王海賓的幼子王忠嗣,將軍放心好了,如今已被接入宮中,交由嬪妃撫養。聖上絕不會將功臣之子怠慢的。”
聽著這個中官陰陽怪氣的,陸崢有些反感,不過如今聖上身邊都是些中官作威作福,自己初入這裏著實不敢有什麽其他的不當之言。
薛訥此時與這個中官喜笑顏開,兩人又說了一番,卻聽得陸崢更加地不適了。當這個中官提到楊思勖時,陸崢不禁又仔細聽著,大意便是此次隴右道作戰一事,楊思勖在陛下麵前對隴右道的將士支持甚重。
中官的語氣裏大有拉攏薛訥的意思,陸崢心中很是鄙夷,不過還是強顏歡笑。
馬車一路晃蕩著駛到朱雀街,這裏的市井更加繁盛,陸崢探出頭去,高閣綺戶相連不絕,直到陸崢遠遠地看到那高大的城門,又迴頭對著那個宮中的中官道:“敢問這位中官,當今聖上所在何處?”
“你不必多言,隨我去就行了。但是有一點想必你也能懂,待會兒見著陛下,切勿失言。”
陸崢道:“這點請中官放心,別說見了陛下,就是一般的上級官吏,在尊卑禮儀上我也有分寸。”
“嗯嗯,如此甚好。”
此時陸崢將目光又投向薛訥,他緊閉著雙眼,陸崢不禁問道:“薛將軍困了?我們快到了。”
薛訥這才睜開眼,說:“我年紀大了,從隴右一路趕來就有些乏困,如今愈加勞累不止。”
此時旁邊的中官說:“要是薛將軍勞累,就不如在宮中偏院中先住下,覲見陛下之事暫緩吧。不如我給陛下說明,還可以派遣禦醫來。”
薛訥忙道:“這下就不勞宮中禦醫了,我一人靜靜地安養一時就可以了,不過今日見陛下之事絕不能就此言罷。”
陸崢知道薛訥年紀老矣,這隴右作戰時,又多日深夜未眠,憂心軍中之事,這時日一長,指不定就會患上沉屙。
此時朱雀門巍然矗立於眼前,陸崢向外抬頭一望,那上麵佇立著身著鐵甲的士卒,領頭的軍校來迴踱步。馬車毫無阻攔地徑直駛過門下,接著宮禁的屋簷突顯在眼前。
進入宮禁後,三人便下了馬車,陸崢扶著薛訥走著,這裏護衛森嚴,前麵的中官在引路,並且說道:“待會兒見了聖上,我會通報一聲,接著就等著垂詢吧。”
前麵的宦官左拐右轉,將陸崢與薛訥帶進了一處梨園,周圍都是凋落的梨樹,地上鋪滿了一層梨樹的殘枝敗葉,甚至還能聽到潺湲的流水聲,縈繞其側。
俄而宦者停住,指著前麵梨樹掩映處,說道:“二位請吧。”
陸崢看到麵前是一處被梨樹掩映住的亭子,與薛訥走進去後,見一位年輕的公子坐於亭中,旁邊是幾個侍女,宦者站在周圍。
陸崢一想這眼前之人應該就是當今聖上,與薛訥一起叩拜,聲唿萬歲。而唐玄宗此時隻是揮了揮手,示意二位站起來,俄而才道:“薛訥將軍忠誠為國,實為幹城。與吐蕃一戰後,你奏稱十餘年間再無戰事,如今再看也是明智之論。”
陸崢與薛訥此時都坐於亭外的石凳上,聽著聖上的垂詢,陸崢來此之前沒有想到如今聖上這麽年輕,聽了話後也感覺甚是年輕有為。
接著唐玄宗又將視線投向了陸崢,並說道:“眼前的這位就是在此戰中立有大功的人吧,聽說是個布衣,被王晙看重,引為將領,名為陸崢吧。”
陸崢此時初次來此宮禁,也有些緊張,便聲音微顫地說:“臣確實叫陸崢。”
“嗯,朕已經下令讓兵部授予你安北都護府長史一職,你可要在這個官位上做好,不要傷了朕的心。”
陸崢此時叩頭如搗蒜,連連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