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到了激動人心的收書環節,隻不過這一次和以往不一樣,之前是先賢贈書,這一次是林凡自己去收。”
“這個我熟,哈哈哈,那些先賢贈書的時候那叫一個傾囊相授,尤其是上迴張居正搬空徐階書房的畫麵還曆曆在目呢!”
“根據史料記載,董卓的這一次遷都那一把大火焚燒洛陽,可是把很多皇家書藏都給燒沒了,這也是他被世人當做千古惡人的一大原因。”
“話說鼎的事情就這麽過去了麽,這鼎最後是不是一直都在董卓的手裏啊。”
“董卓和鼎的事先放一放,林凡之前在節目中拿出來的那些書都已經證實是真的有,那也就是說,他那邊很有可能已經找到了當年遺失在這場大火當中的皇家書藏,這對後世研究漢朝的幫助才是最大的。”
“確實,要是能把這部分書籍全都找迴來,那意義可就太重大了。”
就在屏幕前的觀眾們議論之際,隨著林凡抬手一揮,他和諸葛亮便已經置身於之前劉協待過的那座禦書房中。
禦書房內遍地散落著大量書籍,書架上有一部分書已經被搬走,餘下的或是因為太高或是因為太過倉促,均是密密麻麻的排布在書架之上。
此刻,禦書房外早已是一片火海,期間還有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傳來,顯然除了老百姓,還有不少宮內的太監和侍女也沒能在這一次遷都中及時撤走。
大火正在朝著禦書房內蔓延。
林凡也不耽擱,直接抬手一招,一個漩渦便出現在了他的身旁,接著禦書房內的那一冊冊典籍,便如同龍吸水一般被吸入了漩渦之中。
而在漩渦的另一頭則是一處偌大的空間,那裏有一排排空著的書架,這些典籍被吸入漩渦之後,均被整齊有序的安放在這些書架之上。
這一幕很是震撼,看得諸葛亮都不禁有些失神,屏幕前的觀眾更是如此,這一刻,烈火環繞之下,將書卷收起的林凡,宛若神明。
“太帥了!這鏡頭,這布局!書藏古今太會拍了啊!”
“可不是麽,雖然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是這視覺效果真的炸裂!”
“希望林凡這邊快點把這些書藏的清單列一列,然後電子版早點出來,到時候我一定會去看!”
“我怎麽聽說林凡正在籌建一座博物館,你們說這裏麵的這些書架,會不會就是從這座博物館裏麵取景的?”
“啥玩意,林凡要辦博物館?when?where?how?有更準確的消息嗎,我高低得過去支持一波啊!”
議論聲中,所有書籍一冊不落的全都被收入漩渦,整整裝了十數個書架,而在將這些書全部裝完之後,周圍洶湧的火勢也已經開始朝著殿內席卷而來。
然而林凡卻絲毫不為所動,隻是在那轉頭看著諸葛亮問道:“孔明,我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一半,你可有收獲?”
諸葛亮頓時從出神中清醒過來,隨後滿麵笑容的道:“收獲頗豐。”
林凡微微頷首道:“那麽,我們就,下次再見。”
諸葛亮聞言眼中露出一抹失落,但是很快便曬然笑道:“好,下次再見。”
話音落下的瞬間,林凡的手掌便按上了諸葛亮的肩膀,將他送迴了當初二人離開時的涼亭,諸葛均本來還在涼亭內看書,乍然看到諸葛亮到來頓時驚喜的道:
“兄長,你可算是迴來了,你是跟仙人出去遊玩了麽?我跟你說,這段時間可是發生了很多大事……我……”
諸葛亮語速飛快的道:“恩, 劉協登基,董卓把持朝政,另外,今天董卓還把洛陽燒了,順便還掘了曆代皇帝的墳墓,還有別的事麽?”
諸葛均聞言張了張嘴,好半天才愕然道:“什麽,董卓燒了洛陽?還把皇帝的墳給掘了?這……這這這……叔父!叔父!”
諸葛均說著說著便著急忙慌的跑開了,隻剩下諸葛亮站在那裏抬頭望著天空,怔怔的出神。
時間流速從這個時候開始加快,沒過多久,隨著各路諸侯並起並結盟,董卓討伐戰展開,並在曆時一年多後,被呂布所殺,且全族被誅滅。
其後沒過多久,重新恢複短暫秩序的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諸葛玄的職務。
諸葛玄因此帶著兄弟倆去往了徐州,偏偏這時身為徐州牧的陶謙因與曹操有仇,派人截殺了曹操的父親曹嵩,曹操於是發兵討伐徐州,並屠城以泄憤。
諸葛玄不敢在徐州多待,轉而投奔荊州劉表。
也是在這裏,諸葛亮認識了許多好友,不同好友們喜歡閱讀經注古典和並發,諸葛亮獨愛《梁甫吟》,且時常哼唱,但也因此常常遭人所不屑,認為他毫無才學。
對此,他的好友均覺不忿,反倒是諸葛亮並不將之放在心上。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每日所做之事,也不過是看書耕田,反倒是他的那些好友紛紛尋到了明主,開始在各地嶄露頭角。
屏幕前的觀眾們看到這裏已經有些懵了,紛紛開口道:
“這是個什麽情況?那鼎的事情直接就略過了?呂布殺董卓也沒有?鬧呢?”
“就是啊,雍州鼎最後去了哪裏都不放出來的麽?”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林凡也不知道,所以,為了遵從事實,這一段就跳過了?”
“我記得最後是孫堅打贏了,就連傳國玉璽都到了他的手裏,有沒有可能雍州鼎也落到了孫堅手裏?”
“不至於吧,孫堅有玉璽又有雍州鼎,他能甘心迴江東?”
“應該不是孫堅,但我估計也不是董卓,董卓當時好像舉族被殺了。”
“所以這鼎最後落在了誰的手裏啊,有沒有誰在哪本野史上看到過?不要太野的那種!”
“我還以為林凡知道呢,合著他也不知道啊……”
“知足吧,能看到九鼎之一,這節目已經夠有誠意的了,就是這個諸葛亮的青年時期是不是也太草率了點,不細細展開麽?”
評論區的這些評論林凡自然是全都看到了,他原本其實也不想這麽草率,但是沒辦法,眼下時間有限,隻能是加快進度推進主要的劇情。
而且,就在剛才,對於華夏九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施的話,說不定他還能送給九鼎閣一尊大禮。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你斷我的電,我給你們挖坑,很合理吧?
“這個我熟,哈哈哈,那些先賢贈書的時候那叫一個傾囊相授,尤其是上迴張居正搬空徐階書房的畫麵還曆曆在目呢!”
“根據史料記載,董卓的這一次遷都那一把大火焚燒洛陽,可是把很多皇家書藏都給燒沒了,這也是他被世人當做千古惡人的一大原因。”
“話說鼎的事情就這麽過去了麽,這鼎最後是不是一直都在董卓的手裏啊。”
“董卓和鼎的事先放一放,林凡之前在節目中拿出來的那些書都已經證實是真的有,那也就是說,他那邊很有可能已經找到了當年遺失在這場大火當中的皇家書藏,這對後世研究漢朝的幫助才是最大的。”
“確實,要是能把這部分書籍全都找迴來,那意義可就太重大了。”
就在屏幕前的觀眾們議論之際,隨著林凡抬手一揮,他和諸葛亮便已經置身於之前劉協待過的那座禦書房中。
禦書房內遍地散落著大量書籍,書架上有一部分書已經被搬走,餘下的或是因為太高或是因為太過倉促,均是密密麻麻的排布在書架之上。
此刻,禦書房外早已是一片火海,期間還有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傳來,顯然除了老百姓,還有不少宮內的太監和侍女也沒能在這一次遷都中及時撤走。
大火正在朝著禦書房內蔓延。
林凡也不耽擱,直接抬手一招,一個漩渦便出現在了他的身旁,接著禦書房內的那一冊冊典籍,便如同龍吸水一般被吸入了漩渦之中。
而在漩渦的另一頭則是一處偌大的空間,那裏有一排排空著的書架,這些典籍被吸入漩渦之後,均被整齊有序的安放在這些書架之上。
這一幕很是震撼,看得諸葛亮都不禁有些失神,屏幕前的觀眾更是如此,這一刻,烈火環繞之下,將書卷收起的林凡,宛若神明。
“太帥了!這鏡頭,這布局!書藏古今太會拍了啊!”
“可不是麽,雖然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是這視覺效果真的炸裂!”
“希望林凡這邊快點把這些書藏的清單列一列,然後電子版早點出來,到時候我一定會去看!”
“我怎麽聽說林凡正在籌建一座博物館,你們說這裏麵的這些書架,會不會就是從這座博物館裏麵取景的?”
“啥玩意,林凡要辦博物館?when?where?how?有更準確的消息嗎,我高低得過去支持一波啊!”
議論聲中,所有書籍一冊不落的全都被收入漩渦,整整裝了十數個書架,而在將這些書全部裝完之後,周圍洶湧的火勢也已經開始朝著殿內席卷而來。
然而林凡卻絲毫不為所動,隻是在那轉頭看著諸葛亮問道:“孔明,我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一半,你可有收獲?”
諸葛亮頓時從出神中清醒過來,隨後滿麵笑容的道:“收獲頗豐。”
林凡微微頷首道:“那麽,我們就,下次再見。”
諸葛亮聞言眼中露出一抹失落,但是很快便曬然笑道:“好,下次再見。”
話音落下的瞬間,林凡的手掌便按上了諸葛亮的肩膀,將他送迴了當初二人離開時的涼亭,諸葛均本來還在涼亭內看書,乍然看到諸葛亮到來頓時驚喜的道:
“兄長,你可算是迴來了,你是跟仙人出去遊玩了麽?我跟你說,這段時間可是發生了很多大事……我……”
諸葛亮語速飛快的道:“恩, 劉協登基,董卓把持朝政,另外,今天董卓還把洛陽燒了,順便還掘了曆代皇帝的墳墓,還有別的事麽?”
諸葛均聞言張了張嘴,好半天才愕然道:“什麽,董卓燒了洛陽?還把皇帝的墳給掘了?這……這這這……叔父!叔父!”
諸葛均說著說著便著急忙慌的跑開了,隻剩下諸葛亮站在那裏抬頭望著天空,怔怔的出神。
時間流速從這個時候開始加快,沒過多久,隨著各路諸侯並起並結盟,董卓討伐戰展開,並在曆時一年多後,被呂布所殺,且全族被誅滅。
其後沒過多久,重新恢複短暫秩序的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諸葛玄的職務。
諸葛玄因此帶著兄弟倆去往了徐州,偏偏這時身為徐州牧的陶謙因與曹操有仇,派人截殺了曹操的父親曹嵩,曹操於是發兵討伐徐州,並屠城以泄憤。
諸葛玄不敢在徐州多待,轉而投奔荊州劉表。
也是在這裏,諸葛亮認識了許多好友,不同好友們喜歡閱讀經注古典和並發,諸葛亮獨愛《梁甫吟》,且時常哼唱,但也因此常常遭人所不屑,認為他毫無才學。
對此,他的好友均覺不忿,反倒是諸葛亮並不將之放在心上。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每日所做之事,也不過是看書耕田,反倒是他的那些好友紛紛尋到了明主,開始在各地嶄露頭角。
屏幕前的觀眾們看到這裏已經有些懵了,紛紛開口道:
“這是個什麽情況?那鼎的事情直接就略過了?呂布殺董卓也沒有?鬧呢?”
“就是啊,雍州鼎最後去了哪裏都不放出來的麽?”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林凡也不知道,所以,為了遵從事實,這一段就跳過了?”
“我記得最後是孫堅打贏了,就連傳國玉璽都到了他的手裏,有沒有可能雍州鼎也落到了孫堅手裏?”
“不至於吧,孫堅有玉璽又有雍州鼎,他能甘心迴江東?”
“應該不是孫堅,但我估計也不是董卓,董卓當時好像舉族被殺了。”
“所以這鼎最後落在了誰的手裏啊,有沒有誰在哪本野史上看到過?不要太野的那種!”
“我還以為林凡知道呢,合著他也不知道啊……”
“知足吧,能看到九鼎之一,這節目已經夠有誠意的了,就是這個諸葛亮的青年時期是不是也太草率了點,不細細展開麽?”
評論區的這些評論林凡自然是全都看到了,他原本其實也不想這麽草率,但是沒辦法,眼下時間有限,隻能是加快進度推進主要的劇情。
而且,就在剛才,對於華夏九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施的話,說不定他還能送給九鼎閣一尊大禮。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你斷我的電,我給你們挖坑,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