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起在青州期間,《東魏張烈碑》《北齊臨淮王像碑》、唐李邕撰書《大雲寺禪院碑》、益都出土的有銘古戟,昌樂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都成為了他們的收藏品。


    在此期間,李清照還竭盡全力,幫助趙明誠一起整理和編寫《金石錄》。


    每獲一書,兩人便是共同是正勘校、整集,簽題。


    一晃十年。


    他們夜以繼日,把校注用小楷寫得清楚完整,資料整理得幹淨整齊,有條有理。


    《金石錄》逐漸成形。


    當然,閑暇之餘,李清照依舊會約上她的三兩好友,打馬怡情,仿佛這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更發出豪言壯語:“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


    甚至,還抽空創作了:《打馬圖經》《打馬賦》《打馬圖經命詞》。


    而她打馬得來的錢財,也成為了她為丈夫收集金石書畫的資金來源。


    觀眾們看到李清照通過賭博,輕輕鬆鬆將大筆銀子收入囊中,都是笑的合不攏嘴。


    時光匆匆流過。


    在青州鄉下平靜安好的生活,又過了四年。


    趙明誠41歲,李清照38歲。


    也是在這一年。


    趙明誠被任命為萊州太守,即將前往萊州任職。


    剛開始時,李清照並未隨行同往,而是在家中安置文物。


    直到秋天八月,李清照才清點完所有文物並安置妥當。


    隨後,她自己準備離開這居住了15年的青州,趕赴萊州同趙明誠相聚。


    在青州居住了十五年的時間,李清照對此地的感情,深厚無比,更是對那些相處了許多,陪她一起玩鬧打馬的姐妹閨蜜有著深深的不舍。


    於是,她便作了一首詞表達對青州閨蜜的惜別之情: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稍後。


    李清照抵達萊州。


    這裏的古跡文物也同樣豐富。


    李清照閑來無事,便繼續幫助趙明誠對《金石錄》進行修撰。


    而趙明誠則在處理公務之餘,抽空外出訪碑考文。


    李清照於是就承擔了許多校勘、整理和謄寫題跋的工作。


    終於在這一天。


    夫妻二人合力,耗費大半生心血精力,前後經過了20年的辛苦編撰。


    《金石錄》編撰完成。


    後,趙明誠又改守淄州,李清照隨同前去,同居淄州。


    這一年,是公元1127年。


    同年三月,趙明誠母親去世,他南下到南京奔喪,李清照轉道青州。


    同年四月,金軍大舉南侵,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攻陷了北宋國都汴京。


    並在宋朝投降之後,抓走了北宋太上皇宋徽宗、皇帝宋欽宗以及王公大臣數千人。


    北宋朝廷崩潰。


    北宋滅亡。


    史稱靖康之變。


    因為趙明誠去了南京,所以僥幸逃過此劫。


    同年5月,逃往南方的皇室及臣子,在南京應天府,擁立宋徽宗的第九子,當時的兵馬大元帥趙構為新皇帝。


    趙構改元建炎,整理朝綱,南宋開始。


    同年8月,趙明誠接到旨意,赴任江寧知府。


    此時。


    北方局勢愈發危險。


    而李清照,卻還留在青州。


    青州,位於山東中部,為九州之一,然而此時已經落入金國手中,蠻人刀鋒之下,李清照處境十分危險。


    趙明誠緊急修書一封,要求李清照立刻來到江寧避難。


    逃亡之路艱險無比,帶不了多少東西。


    而他們幾十年的收藏,已經堆滿了十幾間房間……


    不需要趙明誠提及,李清照就急紅了眼,她在一間間堆滿收藏品的房間走過,臉上全是愁緒。


    看到這一幕,屏幕前的觀眾紛紛感慨道:


    “李清照好可憐啊,這些收藏品,可都是她大半輩子的心血啊,現在居然要舍棄……”


    “我弄丟了寫好的文件,都心疼的不想活,實在難以想象,李清照此時遭受著多大的痛苦,我心碎了。”


    “李清照真的憔悴了呀,曾經美好幸福的日子,都隨著北宋滅亡徹底煙消雲散,隻存在於記憶中了。”


    “她舍不得寶物,難道就不可以想想辦法,全部帶著走嗎?我不理解呀。”


    “樓上這位,你站著說話不腰疼啊,南下談何容易,一路上兵荒馬亂的,那個時候交通工具又落後,帶不了多少東西的,隻能舍棄一部分。”


    “試想一下,就算是我們現在搬家時,單就被子、衣服、以及鍋碗瓢盆等物品都帶不走,更何況那時候的李清照呢。”


    “原來如此,是我想的太簡單了。”


    “對呀,為了這些寶貝,李清照和趙明誠收集了一輩子的時間,他們為了寶貝餓肚子,甚至當掉衣服都要去買下,在李清照看來,這些寶貝明明比她的生命還重要了,如果真的還有其他辦法,李清照不可能舍棄的……”


    “所以說啊,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沒有了國,也就談不上家,李清照此時的處境,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要是李清照,此時都不想活了。”


    “我算是能體會到之前嶽飛那一期,那些嶽飛被召迴卻仍舊要留在北方的百姓的痛苦了,誰的家當不是家當啊……”


    時間一晃而過。


    一天一夜很快過去。


    而李清照的家門前,也已經停放了一長串的馬車,前後總計15輛。


    她眼眶通紅,腳步虛浮,痛楚的提著一件又一件的小而精的寶物,從家中走出,裝上馬車。


    很快,十五輛馬車便裝得滿滿當當,而這,隻不過是她藏品的一小部分罷了。


    經過一晚上的細細分類,她選擇將沉重龐大,帶不走的寶物,沒有落款,不知出處的寶物,名氣不顯,並非太過於珍貴的寶物,放到了一邊。


    而這些裝上馬車的,都是準備帶走的。


    至於剩下的帶不走的寶物,到底應該怎麽辦,李清照到現在也沒有想好。


    也就在她憂愁煩惱之際。


    一聲溫和的唿喚突然將她驚醒:“可是易安居士?”


    李清照凝目一看,便看到一個衣著華貴,相貌堂堂的年輕男子,作一身商賈打扮,來到了她的麵前。


    他的手上戴著一個白玉扳指,腰間係一條包漿飽滿的象牙腰帶,此時,正在那笑盈盈的看著她。


    不是林凡又是誰?


    這一刻,原本還因為擔憂而沉寂的彈幕區,炸裂了。


    來了!


    林凡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