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現在何處?你我幾時動身?”


    聽到林凡的話語司馬子長迫不及待的問道。


    林凡笑著搖了搖頭,然後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臂,道:


    “子長,還請聽我慢慢與你道來。”


    “好好……你說……”司馬子長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嘴裏不停念叨著剛剛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再抬頭看看此時的汨羅江,嘴裏忍不住的讚道:


    “妙!妙啊!這句話用在這裏,真是太應景了,此人才情,當不在昔日屈子之下,我大漢承平許久,終於繼賈長沙之後,文壇終於又出了一個人物!”


    林凡見他如此激動,倒也不好潑他冷水,於是便笑著對他道:


    “子長,此人,名為王勃,字子安,乃是唐朝人,且,確如子長所說,此人詩情才氣,確實堪比屈子,乃是當地四傑之首。”


    司馬子長一愣,接著便疑惑的問道:“哦?唐朝?這又是何地?我因為家學淵源,也算是博覽各地經注,卻為何從未聽說過此地?”


    林凡咧嘴笑道:“子長,此事解釋起來頗為麻煩,我有一法,可縮地成寸,瞬間帶人抵達想去之處,你若信我,便隨我同去,如何?”


    司馬子長頓時興趣十足的道:“還有這等秘法?快露一手我瞧瞧!”


    林凡被其感染,臉上笑容愈發燦爛,點了點頭,然後抬手召喚出漩渦,對司馬子長做了個請的手勢:


    “子長,請!”


    司馬子長見獵心喜的道:“林生,請!”


    二人隨後跨入漩渦。


    屏幕前的觀眾看到這一幕頓時樂開了:


    “林凡這個大忽悠,他居然騙司馬遷說他有一法!艾瑪,樂死我了。”


    “最關鍵的是,司馬遷居然還信了,而且還興致勃勃的。”


    “大家劃一下重點哈,這就是見獵心喜這個成語的由來!”


    “還是太年輕啊!居然全程都沒有懷疑過林凡的來曆!”


    “王勃真的是我一生之痛啊,那滕王閣序後麵的全文背誦,真的是人欲仙欲死啊!”


    “是的,高中的時候,我也被這篇課文折磨的夠嗆,這文雖然和天問相比短了點,但裏麵引經據典的地方,可不比天問少啊。”


    “說王勃堪比屈原,也是沒錯了,王勃也就英年早逝,所以作品少了點,不然咱要背,可不止這一篇滕王閣序。”


    “話說迴來,這司馬遷年輕的時候真的挺文藝的啊,林凡說他是文藝青年,還真沒說錯。”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經常會為了先賢的文學作品而感傷落淚的奇男子……”


    “噗,你省省吧,你那頂多算是個都比青年,別裝了!”


    “說真的,你們都太浮了,這年頭,強行搞笑的人不少,反倒是像年輕時的司馬遷這樣見獵心喜的人太稀缺了,居然會因為屈原的詩作而千裏迢迢的跑來緬懷,還因為王勃的一段詩詞,就可以由衷的為大漢而感到激動,甚至二話不說的就相信了林凡,願意跟他一起去看王勃,這樣的事情,你們做得到嗎?”


    “哎?怎麽突然嚴肅起來了,這不是挺可樂的麽?”


    “可樂嗎?但我隻在林凡的臉上看到了強顏歡笑啊。”


    “哎,汨羅江對於林凡來說,真的是一段太過沉重的迴憶。”


    “但這不是節目嗎?林凡身為主持人,他的素養,不應該啊。”


    “你們錯了,林凡是真的在全情投入,不然我們也看不到這麽真實的節目。”


    “是的,我寧願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是諸位先賢親自在向我們展示他們的過往。”


    “好了好了,林凡和司馬遷已經到地方了,看節目看節目!”


    “我去!唐長安皇宮!”


    “乾元殿?”


    “這坐在龍椅上的人該不會是唐高宗李治吧?”


    議論聲中。


    林凡已經和司馬子長穿過漩渦,來到一處富麗堂皇的大殿之中。


    大殿上掛“乾元殿”三字。


    此時的乾元殿內,文武百官齊聚。


    且正有一名文官在那朗聲宣讀著一道聖旨:


    “門下:今有龍門學子王子安,才智過人,學富五車,其所上《宸遊東嶽頌》修飾精美,筆端生花,且其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


    話音落下的瞬間,一名弱冠年歲的青年麵帶喜色邁步上前,恭敬的接過聖旨,然後對著上首坐於龍椅上的李治彎腰道:“臣,謝聖恩!”


    李治臉上露出微笑,嘉許的道:


    “王子安,你可是我大唐開國以來,最年輕的命官了啊。”


    “多謝陛下抬愛。”青年臉上露出拘謹和敬畏,垂首的道。


    “謝倒是不必謝,我看過你寫的讓常伯送上來的《宸遊東嶽頌》,堪稱才氣衝天,不知道今日可有佳句奉上?”


    青年聞言,稍稍皺眉,很快便開口迴道:


    “有,不知陛下是要聽還是要看?”


    “狂妄!”


    此話一出,周圍頓時有不少不滿的嗬斥聲和陣陣議論聲響起。


    但是青年卻渾然無視,隻是在那傲然的抬著頭。


    反倒是坐在龍椅上的李治,臉上露出一抹不滿。


    一旁的太監察言觀色,當即清了清嗓子,發出了一道尖細的嗓音:


    “肅靜!”


    朝堂之上,瞬間靜謐。


    而李治,也在此時重新笑著吩咐道:


    “來啊,取筆墨來!”


    “喏!”


    當下,便有人奉命去取了。


    也是看到這裏,站在林凡身旁的司馬子長才終於忍不住的開口問道:


    “林生,原來你說的這唐朝,居然是一個國家嗎?”


    “我觀此國不僅財力雄厚,且其人不論是文字還是樣貌,亦或是措辭用句都與我大漢有諸多相似之處,可為何我大漢對於此國卻沒有任何記載?”


    “非也非也,”林凡給了司馬子長一個安心的眼神,同時開口安撫道:“子長切勿心急,還是先看完這王子安的才情再說。”


    “好吧。”司馬子長抬頭看去。


    此時,已有人取來桌案擺放在了青年的麵前,同時拿來的還有文房四寶。


    那剛剛喊話的公公,還親自過來為其研墨。


    而那青年也不多話。


    提起筆便直接寫道:


    “臣聞鵬霄上廓,瓊都開紫帝之庭;鼇紀下清,珍野辟黃靈之館。兼山配極,照鸞闕於霞標;薦水涵元,湛驪宮於霧壑。”


    一筆落下,便一刻不停。


    青年的字,寫的極快,卻不潦草,且其字跡鋒芒畢露。


    前後不過一炷香的功夫,洋洋灑灑。


    一篇四千多字的《乾元殿頌》便躍然紙上。


    在此期間。


    殿內文武百官紛紛色變。


    “好!好!好!初唐四傑,子安當居首位!”


    待到稿成傳遞於唐高宗李治手中,李治一遍看完更是連道了三聲好!


    隨後,分發與百官。


    換來的是滿朝震撼!


    這一日。


    大唐記住了這一位才剛弱冠的傲氣少年。


    高宗欽定,初唐四傑之首!


    他的名字。


    叫王勃。


    王子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