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笑容,滿意中帶著欣慰,還透著一絲絲的感傷,而且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真的太複雜了。”


    “這個笑容,讓我想起了第一期的孔聖啊,你說的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應該就是期許吧。”


    “期許嗎,是啊,說起來霸王和劉邦雖然年歲上是劉邦要年長,但他的種種舉動,卻像是一個孜孜不倦的老師一樣,而這天下,就是他的課堂。”


    “項羽把一切都押在了劉邦的身上,如今看到劉邦終於願意和將士們一起守城,而且一守就是數月,他的任務,終於完成了,所以,他笑了。”


    “但他這麽做也等於徹底絕了自己的後路啊,劉邦可不知道他的用意,他隻會對項羽恨之入骨,欲殺之而後快。”


    “也許,在某個夜晚,劉邦迴想起種種,會感謝霸王的鞭策吧。”


    “那就未必了,就算是感謝,劉邦也不會說出來,後世的那些史官甚至還會為了討好皇家,曲意應和並對正史進行篡改。”


    “是的,為了討好漢王朝,不讓劉邦被比下去,故意壓低霸王,說他少時頑劣,學無所成,但這想想也不可能,一個學無所成的人,能取得彭城之戰這麽輝煌的勝利嗎?”


    “這就是後話了,而且我看霸王這架勢,教育還沒有結束啊。”


    議論間。


    項羽已經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隨後,正如觀眾們所料,他再次加緊了對滎陽的攻勢。


    麵對項羽的滔天攻勢,劉邦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在接到灌嬰與靳歙攻破了魯縣的消息之後,選擇了撤離。


    漢三年八月,滎陽告破。


    劉邦選擇暫避項羽的鋒芒,駐紮在了河內。


    而另一邊,灌嬰與靳歙在魯縣打敗了項冠之後,於是靳歙南下攻打楚國腹地以牽製項羽,而灌嬰則率騎兵返迴前線增援。


    隨後,燕縣、白馬津連番被攻破,數萬大軍到達河內與劉邦會合,並護送劉邦南渡黃河抵達洛陽。


    而此時的項羽已經攻破了成皋到達洛陽附近的鞏縣。


    雙方在鞏縣交戰,但此時項羽的眼中卻已沒有了多少戰意。


    於是佯裝潰敗,不再西進,開始整頓兵馬,並把二十萬楚軍分配給龍且,命其操練。


    而劉邦方麵,也在這時開啟了正式反攻,開始與楚軍爭奪成皋滎陽。


    劉邦本想放棄爭奪,但其謀士酈食其卻站出來進行勸阻。謀士酈食其勸阻劉邦,不要退卻,並向劉邦說明敖倉的重要性,放棄成皋與滎陽就意味著放棄敖倉,此時楚軍後方受到靳歙的牽製,不能全力攻打敖倉,勸劉邦務必加緊進攻成皋,收複滎陽,堅守敖倉,並自請出使齊,勸說齊王田廣降漢。


    劉邦非常讚同酈食其的建議,讓他出使齊國,同時派遣灌嬰往邯鄲調迴一部分韓信鎮守趙地之軍迴到前線,堅守敖倉,並以灌嬰接任周苛的禦史大夫之職。


    酈食其不辱使命,以三寸之舌成功勸說齊王歸降,齊王同意歸降於漢,撤去曆城的守軍,示無反意,並與酈食其縱酒慶祝。


    另一邊,靳歙在魯縣打敗項冠後,也開始攻打楚國的腹地,接連攻克繒縣、郯縣、下邳、蘄縣、竹邑,對彭城形成了包圍之勢。


    此時的局麵,如果不出意外,靳歙隻需要再從東麵進攻,加上彭越的配合,兩人同時攻打項羽的背後,據守滎陽與成皋的項羽必將被漢軍包抄,漢軍不僅可以順利奪迴滎陽與成皋,就算是全殲項羽所部也是指日可待。


    但此時卻發生了一件令劉邦意想不到的事:


    那就是韓信擅自攻打齊國撤去防守的曆城,齊王大怒,將酈食其烹殺,急忙派齊軍再次防守曆城,韓信不能攻下。


    劉邦被迫抽調漢軍主力以武力平定齊國,派灌嬰、曹參、傅寬、蔡寅、陳涓、冷耳、柴武、王周等漢將赴齊助韓信攻打齊國。


    而攻打楚國後方的靳歙也不得不放棄進攻,迴到鞏縣抵擋項羽。


    而齊王眼看自己不敵,也在不得已之下,派人向宿敵楚國求援。


    接到齊王求助的那天,項羽屏退左右,獨把項伯叫到了跟前,神色鄭重的道:


    “叔父,可以了……”


    聽到這話,項伯如遭雷擊,整個人猛地一震,臉上更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道:“籍兒……會不會太早了……”


    項羽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轉而問道:


    “叔父,你覺得韓信此人如何?”


    “這……”項伯神情一滯,顯然沒有理解項羽問這個的緣由,猶豫了半天才開口道:


    “此人用兵如神,逢戰必勝,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帥才。”


    項羽笑著搖了搖頭,接著說道:


    “此次,孤欲派龍且率我西楚二十萬大軍前去相助齊王。”


    “有些話,我不方便當麵直說,你且替我給龍且帶句話,就說,讓他盯著韓信的親兵打,至於漢軍部將,能不打則不打,但韓信親兵,見之必殺,不計代價!”


    “另外,你再寫封信給張良,把你跟龍且說的這些話,告知於他。”


    項伯眉頭一皺:“籍兒,這又是為何?”


    項羽目光深邃的迴道:“那韓信是個帥才不錯,但,此人有私心,此次,他暴起攻齊,便是存了想要跟孤還有劉邦三分天下之意圖。”


    “孤,豈能讓其如願,而這也是孤當初不留他的原因。”


    “此人雖然有才,但孤的軍中,卻容不下他,亦不希望他死在我賬下,既如此,不如就送給劉邦,他這人工於心計,對付韓信綽綽有餘!”


    項伯聽著項羽的調侃,瞬間就紅了雙眼,哽咽的道:“可是籍兒,咱們就不能再等等嗎,太快了……這也太快了啊……”


    “快不好嗎?”項羽眼中露出一抹神往:“快點結束這亂世,萬民便能快點安居樂業,這天下亂了數百年,百姓又何其無辜,夠了,真的夠了……該統一了……”


    “可是籍兒……”項伯雙目盡赤,眼中有淚花翻滾,還要說些什麽卻被項羽抬手製止,他輕輕的揮了揮手道:


    “叔父,去吧……”


    項伯咬牙,用力握了握拳頭,隨後轉身離去。


    和他同樣握拳的還有近距離看到這一幕的林凡,以及屏幕前的無數觀眾:


    “項羽這是幾個意思?他要用自己兵力去消耗韓信的親衛?歪?”


    “兄弟們,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真相吧,你們是不是都覺得韓信是個好人,狡兔死走狗烹?何等的淒慘,但你們沒想到韓信也不是個好人吧!”


    “不錯,本來這個時候戰局已經基本上確定了,結果韓信卻出了幺蛾子,說是說範陽辯士蒯通勸說韓信搞獨立,但韓信要是自己沒有這個想法,他會在這個時候攻打齊國嗎?”


    “那也不能這麽說啊,韓信最後功高震主,然後被殺這些是事實吧?”


    “功高震主?那是因為後來齊國被攻略了以後,他以齊王自封,你說這種人,他是個好人嗎?還是霸王的眼光獨到啊,這人啊,有私心。”


    “不錯,韓信一直都有自立之心,隻是因為後來身邊全都是劉邦的人馬,而沒有他自己的,這才隻能選擇隱忍,再到後來,天下也統一了,他一直都沒有等來機會。”


    “怎麽會給他機會?人家霸王早就算在前麵了啊,史書記載龍且急功近利,不采取深溝高壘的計劃,而是決定和韓信擺開了陣勢拚殺,結果最後水攻中計,兵敗而死,後麵韓信還揮軍猛烈截殺來著。”


    “不用說了,肯定是因為龍且得了命令死磕他的親衛,所以韓信殺急眼了啊。”


    “另外剛才讓項伯給張良寫信也是神來之筆,這是在借張良之口提醒劉邦啊。”


    “是的,所以在垓下擊敗了霸王之後,劉邦親自來到了韓信的營帳內,下了他的兵權,還把他封到了韓地,而不是韓信起家的齊地。”


    “你們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其實不過是韓信臨終的感歎罷了,他這是寧願自己死了,也要汙蔑一把大漢朝廷的罷了。”


    “我尼瑪,你們這幫分析黨!我特麽都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學過曆史了啊?”


    “我都懷疑人生了好嗎?小時候聽了那麽多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結果你告訴我真相居然是這樣?”


    “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啊!”


    “我人麻了!項羽對劉邦這是什麽待遇,親兒子都不過如此吧?送人送兵送領地也就算了,居然連後麵的事情都替他考慮到了,還把最大的危險因素都替他剪除了。”


    “霸王哪是為了劉邦啊,他是為了這天下好不好,剛剛那一句‘百姓何其無辜’聽得我眼淚都掉下來了啊!什麽是胸襟,這才是胸襟,相比於韓信的私信,霸王真正做到了無私!”


    “服了!真的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