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粽子問世!然,斯人已逝……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生!”
林凡手捧著萬儒血書,抬頭望著屈原離去的背影,急聲喊道。
然而屈原卻頭也不迴,隻顧大步前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蕭瑟的秋風,吹來他慨然的頌念聲。
就這樣,在林凡的目送中,屈原,漸行漸遠。
“先生!”林凡眼中流露出一抹不舍,想要追上去,卻被司馬遷一把拉住。
林凡費解的迴過頭朝司馬遷看去,卻發現此刻太史公早已老淚縱橫。
他對著林凡搖了搖頭,然後目光崇敬的看著屈原的背影,哀戚的說道:
“林生,你們有你們的使命。”
“我們,也有我們的使命。”
“就讓屈子,去吧……”
林凡用力握了握拳頭,咬了咬牙。
與此同時,時間流速開始加快。
可以看到。
屈原孤身上路,一路步行。
渴了,取江水飲用。
餓了,食野果果腹。
先到鄂渚,到嶽陽、經洞庭,溯沅水西行,一直到湘西辰溪、漵浦等地,再轉而經沅水迴到洞庭;又溯湘水過長沙、上南嶽、九嶷山,然後再迴到嶽陽、汩羅一帶。
曆時數載,其足跡遍及沅、湘各地。
至此,屈原便在汩羅開始了定居,他廣招門生,教化一方。
同時,又根據自己流放中所見所聞,寫下了《惜誦》、《涉江》、《哀郢》等《九章》中的大量優秀詩篇。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上庸、漢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鄧、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勢如破竹,攻陷楚國國都郢,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襄王在兵敗後,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於陳城(今河南淮陽縣)。
此戰,秦國大獲全勝。
不僅占領了楚國西部長江以北(江漢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區)大片土地,並在此設立南郡,楚國國力得到嚴重削弱!
時間流速恢複,鏡頭鎖定屈原。
得到消息刹那,時年六十三歲的屈原渾身巨震,麵色一片慘白。
兩行淚水,無聲的從他眼中奪眶而出。
“夷陵……郢都……”
“我楚國,亡了……”
“亡了啊……”
喃喃的嗟歎聲中,屈原起身走出暫住的草堂,目光凝滯,邁步朝外走去。
“先生,你要去哪裏?”
“先生,課不上了嗎?”
“先生?你怎麽哭了?”
一群半大的孩童看著屈原離開,全都發出了疑問。
屈原腳步一頓,迴頭慈愛的看向這些孩童,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慘然的道:
“孩子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了,先生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好耶!”
孩童們不疑有他,聽到不用上課了,紛紛歡快的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四散著走了。
屈原的嘴角牽起,露出一抹複雜的笑容,隨後她凝望著這一間由村民們搭建的草堂,眼中閃過一抹惋惜。
接著,他便踏步朝汨羅江邊走去。
來到江邊,屈原尋到移民漁夫,把身上的所有的錢財都交給了對方,以遊江為由,從他那裏要來了漁船,並借口獨自遊江恐漁船傾覆,在岸邊抱來了一塊巨石壓在了船頭,並承諾事後還會將漁船歸還。
漁夫一聽有這好事,而且屈原的安全能夠保證,當下便收了錢把漁船交給了屈原。
漁夫走後。
屈原抱著石頭上船,隨後,他劃動船槳,朝著汨羅江江心而去。
“先生!”
看著屈原孤身而去的蕭瑟背影,林凡再也忍不住,一步邁出,悲痛的喊道。
屈原劃動船槳的動作一頓,迴過頭看向林凡,臉上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隨後,他慨然說道:
“林君,你來了,我在草堂內,給你留了些東西!”
林凡聞言搖頭哽咽道:“先生啊!你何至於做到如此地步!”
“楚國既亡,平的時日便已來到了盡頭!”
“這也是平,能為楚國,為後世所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就讓平,為後世所有愛國者去開那先河!我輩需知愛國,當不屈!”
屈原眼中帶著一抹鄭重,最後定定的看著林凡,灑脫的笑道:
“未來路漫漫,汝等當自強!平,將在史冊中陪爾等一同前行!”
說罷,他重新搖起了船槳,漸行漸遠。
風中,傳來他引吭的高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行至江心,屈原彎腰抱起船上的石頭,然後迴頭望向岸邊,曬然一笑:
“林君!”
“平。”
“去也!”
話落。
撲通一聲。
隻見屈原身形往前一倒,沉江而去。
“先生……先生啊!”
岸邊,林凡泣不成聲,一旁的司馬遷更是淚水翻滾,嘴唇顫抖。
“不好!先生跳江了!”
“快!會水的快下去把先生救上來!”
“先生於我等有大恩啊,不能死啊!”
就在這時,一大群人突然手忙腳亂的來到了岸邊,正是先前那些孩童的父母以及汨羅一帶的楚國百姓。
隨後,一場浩浩蕩蕩的救援行動就此展開。
可是,今日江上有風,那艘剛才承載著屈原的漁船早已不在原位,再加上汨羅江底暗流洶湧。
救援工作遲遲沒有進展。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一抹哀色。
孩童們站在江邊痛哭,那借船給屈原的漁夫更是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還撈麽?
眼看著時間流逝,所有人的心頭都浮現出這個疑惑。
但緊接著,他們便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決心。
撈!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一個正在船上撐著竹竿的民婦更是掏出身上的一個米團丟進了汨羅江內,同時嘴裏吆喝道:
“江底魚蝦多,大家快把身上的吃食丟下去,免得魚蝦吃了先生!”
眾人一聽頓覺眼前一亮:
“對!對對!”
“不能直接丟,直接丟容易被江水衝散,最好用箬葉包起來,然後丟到先生墜河的附近。”
“不錯!我這就去家裏拿飯來。”
“我去拿箬葉!”
“光是包起來也不行,還要用細繩將其綁起來,我家就有草繩!”
所有人群策群力,不多時,一筐又一筐粽子,就被漁船運到了屈原投江的地點附近。
嘩!
嘩!
隨著一個個粽子被丟下,在場的所有人眼中都浮現出了淚光。
剛才他們全都隻顧著忙活,但是此刻,他們卻不得不接受屈原已經離世的事實。
粽子問世了,但同時,哀慟的氛圍也在江麵上彌漫而出。
“屈原……屈原啊……”
“難過啊!我哭慘了!屈原就這麽去了啊!”
“誰說不是啊,屈原得到楚國滅亡的消息,整個人如遭雷擊的那裏,我已經不行了啊。”
“我是在他迴答孩子們問話的時候,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結果這件事就是去自投汨羅江啊。”
“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關於屈原的介紹,都說他是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才會投汨羅江自盡,但從剛剛屈原跟林凡的對話來看,屈原這明顯是要以自己的舉動來為後世做標榜,這才慨然赴死的,這境界完全都不一樣啊。”
“我聽到屈原的那一句,‘未來路漫漫,平,將在史冊中陪爾等繼續前行!’直接就淚崩了啊!原來他一直都在,一直在陪伴著我們。”
“是的,屈原的精神一直與我們同在!”
“何止是精神,還有他的作品。”
“香草美人,用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用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的小人,用以佩帶香草來象征詩人的品德修養,是他用比喻定義了現實中的忠奸、美醜、善惡。”
“不止是這樣,屈原的出現,還標誌著咱華夏詩歌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楚辭更是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
“風騷風騷,說的就是《詩經》裏麵《國風》和《楚辭》裏麵的《離騷》啊!”
“還有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也給後世所有的作家和詩人作出了示範。”
“對是非不分的黑暗社會的大膽的揭露和鞭撻,愛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藐視權貴,反抗現實,以及在遇到民族壓迫的關頭堅持理想,堅持鬥爭,這一係列偉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到源頭。”
“隻可惜斯人已逝,我們再也見不到屈原的音容笑貌,再聽到他念誦他那些華美的詩篇了啊。”
眾人正感慨間,書藏古今的評論區突然冒出來一大波不一樣議論:
“哎?這是啥情況?不是在播放史聖司馬遷麽?怎麽出現了粽子?”
“這是屈原的故事?”
“艾瑪,這畫質,還有這一股撲麵而來的古風,這比那個華夏帝王強的真不是一點半點啊!”
“還有這清爽的畫麵,太舒服了,華夏帝王那是個啥啊,要不是事先知道那是一個節目,我還以為那是一場大型抽獎直播呢!”
“就是啊,看的是什麽都不知道,對話牛頭不對馬嘴,真糟心!”
林凡手捧著萬儒血書,抬頭望著屈原離去的背影,急聲喊道。
然而屈原卻頭也不迴,隻顧大步前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蕭瑟的秋風,吹來他慨然的頌念聲。
就這樣,在林凡的目送中,屈原,漸行漸遠。
“先生!”林凡眼中流露出一抹不舍,想要追上去,卻被司馬遷一把拉住。
林凡費解的迴過頭朝司馬遷看去,卻發現此刻太史公早已老淚縱橫。
他對著林凡搖了搖頭,然後目光崇敬的看著屈原的背影,哀戚的說道:
“林生,你們有你們的使命。”
“我們,也有我們的使命。”
“就讓屈子,去吧……”
林凡用力握了握拳頭,咬了咬牙。
與此同時,時間流速開始加快。
可以看到。
屈原孤身上路,一路步行。
渴了,取江水飲用。
餓了,食野果果腹。
先到鄂渚,到嶽陽、經洞庭,溯沅水西行,一直到湘西辰溪、漵浦等地,再轉而經沅水迴到洞庭;又溯湘水過長沙、上南嶽、九嶷山,然後再迴到嶽陽、汩羅一帶。
曆時數載,其足跡遍及沅、湘各地。
至此,屈原便在汩羅開始了定居,他廣招門生,教化一方。
同時,又根據自己流放中所見所聞,寫下了《惜誦》、《涉江》、《哀郢》等《九章》中的大量優秀詩篇。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上庸、漢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鄧、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勢如破竹,攻陷楚國國都郢,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襄王在兵敗後,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於陳城(今河南淮陽縣)。
此戰,秦國大獲全勝。
不僅占領了楚國西部長江以北(江漢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區)大片土地,並在此設立南郡,楚國國力得到嚴重削弱!
時間流速恢複,鏡頭鎖定屈原。
得到消息刹那,時年六十三歲的屈原渾身巨震,麵色一片慘白。
兩行淚水,無聲的從他眼中奪眶而出。
“夷陵……郢都……”
“我楚國,亡了……”
“亡了啊……”
喃喃的嗟歎聲中,屈原起身走出暫住的草堂,目光凝滯,邁步朝外走去。
“先生,你要去哪裏?”
“先生,課不上了嗎?”
“先生?你怎麽哭了?”
一群半大的孩童看著屈原離開,全都發出了疑問。
屈原腳步一頓,迴頭慈愛的看向這些孩童,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慘然的道:
“孩子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了,先生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好耶!”
孩童們不疑有他,聽到不用上課了,紛紛歡快的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四散著走了。
屈原的嘴角牽起,露出一抹複雜的笑容,隨後她凝望著這一間由村民們搭建的草堂,眼中閃過一抹惋惜。
接著,他便踏步朝汨羅江邊走去。
來到江邊,屈原尋到移民漁夫,把身上的所有的錢財都交給了對方,以遊江為由,從他那裏要來了漁船,並借口獨自遊江恐漁船傾覆,在岸邊抱來了一塊巨石壓在了船頭,並承諾事後還會將漁船歸還。
漁夫一聽有這好事,而且屈原的安全能夠保證,當下便收了錢把漁船交給了屈原。
漁夫走後。
屈原抱著石頭上船,隨後,他劃動船槳,朝著汨羅江江心而去。
“先生!”
看著屈原孤身而去的蕭瑟背影,林凡再也忍不住,一步邁出,悲痛的喊道。
屈原劃動船槳的動作一頓,迴過頭看向林凡,臉上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隨後,他慨然說道:
“林君,你來了,我在草堂內,給你留了些東西!”
林凡聞言搖頭哽咽道:“先生啊!你何至於做到如此地步!”
“楚國既亡,平的時日便已來到了盡頭!”
“這也是平,能為楚國,為後世所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就讓平,為後世所有愛國者去開那先河!我輩需知愛國,當不屈!”
屈原眼中帶著一抹鄭重,最後定定的看著林凡,灑脫的笑道:
“未來路漫漫,汝等當自強!平,將在史冊中陪爾等一同前行!”
說罷,他重新搖起了船槳,漸行漸遠。
風中,傳來他引吭的高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行至江心,屈原彎腰抱起船上的石頭,然後迴頭望向岸邊,曬然一笑:
“林君!”
“平。”
“去也!”
話落。
撲通一聲。
隻見屈原身形往前一倒,沉江而去。
“先生……先生啊!”
岸邊,林凡泣不成聲,一旁的司馬遷更是淚水翻滾,嘴唇顫抖。
“不好!先生跳江了!”
“快!會水的快下去把先生救上來!”
“先生於我等有大恩啊,不能死啊!”
就在這時,一大群人突然手忙腳亂的來到了岸邊,正是先前那些孩童的父母以及汨羅一帶的楚國百姓。
隨後,一場浩浩蕩蕩的救援行動就此展開。
可是,今日江上有風,那艘剛才承載著屈原的漁船早已不在原位,再加上汨羅江底暗流洶湧。
救援工作遲遲沒有進展。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一抹哀色。
孩童們站在江邊痛哭,那借船給屈原的漁夫更是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還撈麽?
眼看著時間流逝,所有人的心頭都浮現出這個疑惑。
但緊接著,他們便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決心。
撈!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一個正在船上撐著竹竿的民婦更是掏出身上的一個米團丟進了汨羅江內,同時嘴裏吆喝道:
“江底魚蝦多,大家快把身上的吃食丟下去,免得魚蝦吃了先生!”
眾人一聽頓覺眼前一亮:
“對!對對!”
“不能直接丟,直接丟容易被江水衝散,最好用箬葉包起來,然後丟到先生墜河的附近。”
“不錯!我這就去家裏拿飯來。”
“我去拿箬葉!”
“光是包起來也不行,還要用細繩將其綁起來,我家就有草繩!”
所有人群策群力,不多時,一筐又一筐粽子,就被漁船運到了屈原投江的地點附近。
嘩!
嘩!
隨著一個個粽子被丟下,在場的所有人眼中都浮現出了淚光。
剛才他們全都隻顧著忙活,但是此刻,他們卻不得不接受屈原已經離世的事實。
粽子問世了,但同時,哀慟的氛圍也在江麵上彌漫而出。
“屈原……屈原啊……”
“難過啊!我哭慘了!屈原就這麽去了啊!”
“誰說不是啊,屈原得到楚國滅亡的消息,整個人如遭雷擊的那裏,我已經不行了啊。”
“我是在他迴答孩子們問話的時候,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結果這件事就是去自投汨羅江啊。”
“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關於屈原的介紹,都說他是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才會投汨羅江自盡,但從剛剛屈原跟林凡的對話來看,屈原這明顯是要以自己的舉動來為後世做標榜,這才慨然赴死的,這境界完全都不一樣啊。”
“我聽到屈原的那一句,‘未來路漫漫,平,將在史冊中陪爾等繼續前行!’直接就淚崩了啊!原來他一直都在,一直在陪伴著我們。”
“是的,屈原的精神一直與我們同在!”
“何止是精神,還有他的作品。”
“香草美人,用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用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的小人,用以佩帶香草來象征詩人的品德修養,是他用比喻定義了現實中的忠奸、美醜、善惡。”
“不止是這樣,屈原的出現,還標誌著咱華夏詩歌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楚辭更是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
“風騷風騷,說的就是《詩經》裏麵《國風》和《楚辭》裏麵的《離騷》啊!”
“還有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也給後世所有的作家和詩人作出了示範。”
“對是非不分的黑暗社會的大膽的揭露和鞭撻,愛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藐視權貴,反抗現實,以及在遇到民族壓迫的關頭堅持理想,堅持鬥爭,這一係列偉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到源頭。”
“隻可惜斯人已逝,我們再也見不到屈原的音容笑貌,再聽到他念誦他那些華美的詩篇了啊。”
眾人正感慨間,書藏古今的評論區突然冒出來一大波不一樣議論:
“哎?這是啥情況?不是在播放史聖司馬遷麽?怎麽出現了粽子?”
“這是屈原的故事?”
“艾瑪,這畫質,還有這一股撲麵而來的古風,這比那個華夏帝王強的真不是一點半點啊!”
“還有這清爽的畫麵,太舒服了,華夏帝王那是個啥啊,要不是事先知道那是一個節目,我還以為那是一場大型抽獎直播呢!”
“就是啊,看的是什麽都不知道,對話牛頭不對馬嘴,真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