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屈原見端午,太史公淚目!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在評論區一陣議論之際,屈原卻已經看向林凡再次開口道:
“這位後生,且迴吧,我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
“是。”
林凡對著屈原拱手,然後抬手召出返迴的漩渦,和司馬遷一起陪同屈原返迴了他吟誦離騷的那處草廬前。
此時,林凡落筆寫下的那一副離騷也還墨跡未幹,而剛才前來送信的那名信差也仿佛對三人的離開渾然未覺。
屈原從身上拿出一串錢幣將其打發走了之後,便彎腰把那一卷寫有離騷的紙張拿了起來,然後笑著讚歎道:
“此物,還真是重寶啊,隻可惜平生不逢時,未能見此物大放光芒。”
“這有何難?”林凡笑著抬手一揮,一幅畫卷便在屈原的麵前憑空打了開來。
畫卷上。
一群現代的老爺子正在那裏揮毫潑墨,書寫著一篇篇的文章,有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然後是一台台正在打印報紙的機器,甚至還有噴香的油墨撲麵而來。
再然後,就是一間圖書館內,一本本各式各樣的圖書,整齊的堆放,一個個借閱者,或站或坐,全都在那專注的翻看著手中的書籍。
有曆史類的、軍事類的、文學類的,還有少兒類的,等等等等。
最後,鏡頭切換到了校園內。
那裏,一群後世的學子,正在那搖頭晃腦的閱讀著一篇文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看著這一張張稚嫩卻又充滿朝氣的臉龐,在那念著自己的過往,屈原的臉上露出了一抹豁達的微笑。
他伸出手,輕輕的觸摸屏幕上一個男孩子的臉,然後定定的看著印刷工整的課本,還有課本上的那幅自己背負雙手遙望遠方的水墨畫。
看著看著,他慢慢的紅了眼眶,絲絲的淚水在他的眼底浮現。
也是在這個時候,朗讀聲結束。
講台上傳來老師的講解聲:
“好的,同學們,我們先念到這裏,下麵,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文章當中的屈原。”
“屈原,是我們華夏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同時他也是我們華夏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
“香草美人的開創者,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了屈原的影響。 ”
“屈原作品的出現,也標誌著華夏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而這裏是所說的香草美人,則是出自漢朝王逸的離騷序,是對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思想的一種形容。”
“來,同學們,把這個香草美人記一下,這是一個經常會考到的考點。”
唰唰唰。
伴隨著老師的話音落下,下麵頓時響起了一陣筆尖滑動的聲響。
屈原含笑看著這一幕,輕輕點頭,眼中淚光閃動:
“能有如此盛讚,能被後世寫入書本,為萬人熟知,平,已經足夠素昧平生。”
林凡聞言,笑著開口道:“後世能得知羋大夫之事跡,還要仰仗像先生這樣的史官,是他們孜孜不倦的記錄,才會讓一樁樁一件件發生在我華夏的事情和一位位先賢被後世所得知。”
“平!拜謝先生!”屈原轉身,對著司馬遷拱手道謝。
可司馬遷卻仿佛被針紮了般的讓了開去,然後滿臉慚愧的道:
“子長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足為道,不過是將先父所作史記,和平生所見所聞進行修正和歸類罷了。”
“真正將屈子的言行和風骨傳頌下來的,是百姓,是傳統。”
“是……端午,是龍舟……和粽子……”
“哦?那是什麽?”屈原臉上露出一抹好奇,微笑著問道。
林凡抬手一揮,三人眼前的畫麵便轉到了一處江麵上。
此時,在江麵上正有十數艘顏色各異的龍舟一字排開。
每艘龍舟上,都坐了滿滿當當的劃手,他們身上穿了和龍舟同色的無袖短衫,手裏握著一把船槳。
而在龍舟的一頭,還有一名擊鼓手蓄勢待發。
江水兩岸,密密麻麻,數之不清的人群正在那裏圍觀。
呯!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發令槍響,一陣密集的鼓點和充滿節奏的號子聲開始在江麵上傳開!
咚咚!
咚咚!
咚咚咚!
“五月五,是端陽,龍船下水鬧長江!”
“咚嗆,咚嗆,咚嗆嚨通嗆咚,嗆格嚨咚嗆!”
“劃!劃!嗬囉囉劃!”
伴隨著一陣陣號子聲,十數艘龍舟穩穩的出發,並且越來越快!
而岸邊也傳來了一陣陣的加油助威聲!
也是在這個時候。
原本展開的畫卷突然開始變得愈發凝實,然後朝著林凡三人籠罩而來,最後化作身臨其境。
與聖偕行自動運轉,而三人所處的環境,也從一開始的草廬,變成了龍舟終點那座廊橋上的涼亭。
林凡悄然往後退了一步,把正在專注的看著賽龍舟的屈原讓了出來。
一旁的司馬遷見狀,也同樣往後退了半步。
隻是須臾,麵向所有龍舟,和底下人群的就隻剩下了孤身而立的屈原。
而隨著龍舟越來越靠近終點,自然也有人注意到了廊橋上的涼亭,以及涼亭內的屈原。
“快看!是屈原!”
“真的是屈原,這扮相,這也太像了啊!”
“這一期的賽龍舟也太有心了啊,居然還找人來扮演屈原!快!快拍照啊!”
“對對對!我要錄下來!龍舟馬上就衝線了,一會兒龍舟和屈原的合影一定要拍下來!”
“嗚,我淚奔了啊!這是什麽神仙劇情,電視劇都不敢這麽拍啊,屈原居然來看賽龍舟了!”
“屈原,你知不知道,這些全都是為了紀念你啊,你看到了嗎?看到我們對傳統的尊重,還有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了嗎?”
“屈原!快看這裏!啊!”
哢嚓哢嚓!
正議論間,龍舟比賽也有了結果。
那一艘刷了華夏紅的龍舟率先衝線,成為了本屆龍舟賽的冠軍,而無數的群眾也在這個時候按下了手機或者相機的快門。
把這一幕給記錄了下來。
而在廊橋上。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突然有些笨手笨腳的手捧著一個剝開的熱氣騰騰的粽子來到了屈原的跟前,她稚嫩的舉起手,把手裏的粽子遞到了屈原的麵前。
然後奶聲奶氣的開口道:
“屈原爺爺,吃粽子。”
屈原笑著彎腰,接過女孩手裏的粽子放到嘴邊咬了一口,然後溫和的笑道:
“真好吃!謝謝!”
“不客氣!屈原爺爺,你快吃,趁熱!粽子是熱的時候最好吃!”
小女孩笑眯眯的把粽子往屈原的手裏一放,放完還不忘把自己的手指塞到嘴裏美滋滋的吮了下。
屈原伸出另一隻手摸了摸小女孩的腦袋,然後便在她的注視下,把粽子一口一口的吃進了嘴裏。
一旁。
把這一幕看在眼裏的林凡瞬間就紅了眼眶,唿吸都急促了。
而在他身側的司馬遷則早已淚眼朦朧。
他的雙肩忍不住的顫抖,抬起自己的衣袖,抹了抹自己臉上的淚水。
也是在這個時候,那個小女孩的母親,把一個剝好的粽子遞到了司馬遷的麵前,然後熱情的笑道:
“這位大爺,你是不是也嘴饞了。”
“今天端午節!”
“咱們這裏別的沒有,粽子,管夠!來,這是我們自己家裏做的肉餡的,嚐一個吧!”
司馬遷看著自己手裏的香氣撲鼻的粽子,低頭一口咬下。
感受著糯米和醬肉的香味在自己的唇齒間滿溢。
在看著不遠處正在吃粽子的屈原。
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
滾滾而下!
“這位後生,且迴吧,我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
“是。”
林凡對著屈原拱手,然後抬手召出返迴的漩渦,和司馬遷一起陪同屈原返迴了他吟誦離騷的那處草廬前。
此時,林凡落筆寫下的那一副離騷也還墨跡未幹,而剛才前來送信的那名信差也仿佛對三人的離開渾然未覺。
屈原從身上拿出一串錢幣將其打發走了之後,便彎腰把那一卷寫有離騷的紙張拿了起來,然後笑著讚歎道:
“此物,還真是重寶啊,隻可惜平生不逢時,未能見此物大放光芒。”
“這有何難?”林凡笑著抬手一揮,一幅畫卷便在屈原的麵前憑空打了開來。
畫卷上。
一群現代的老爺子正在那裏揮毫潑墨,書寫著一篇篇的文章,有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然後是一台台正在打印報紙的機器,甚至還有噴香的油墨撲麵而來。
再然後,就是一間圖書館內,一本本各式各樣的圖書,整齊的堆放,一個個借閱者,或站或坐,全都在那專注的翻看著手中的書籍。
有曆史類的、軍事類的、文學類的,還有少兒類的,等等等等。
最後,鏡頭切換到了校園內。
那裏,一群後世的學子,正在那搖頭晃腦的閱讀著一篇文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看著這一張張稚嫩卻又充滿朝氣的臉龐,在那念著自己的過往,屈原的臉上露出了一抹豁達的微笑。
他伸出手,輕輕的觸摸屏幕上一個男孩子的臉,然後定定的看著印刷工整的課本,還有課本上的那幅自己背負雙手遙望遠方的水墨畫。
看著看著,他慢慢的紅了眼眶,絲絲的淚水在他的眼底浮現。
也是在這個時候,朗讀聲結束。
講台上傳來老師的講解聲:
“好的,同學們,我們先念到這裏,下麵,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文章當中的屈原。”
“屈原,是我們華夏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同時他也是我們華夏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
“香草美人的開創者,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了屈原的影響。 ”
“屈原作品的出現,也標誌著華夏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而這裏是所說的香草美人,則是出自漢朝王逸的離騷序,是對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思想的一種形容。”
“來,同學們,把這個香草美人記一下,這是一個經常會考到的考點。”
唰唰唰。
伴隨著老師的話音落下,下麵頓時響起了一陣筆尖滑動的聲響。
屈原含笑看著這一幕,輕輕點頭,眼中淚光閃動:
“能有如此盛讚,能被後世寫入書本,為萬人熟知,平,已經足夠素昧平生。”
林凡聞言,笑著開口道:“後世能得知羋大夫之事跡,還要仰仗像先生這樣的史官,是他們孜孜不倦的記錄,才會讓一樁樁一件件發生在我華夏的事情和一位位先賢被後世所得知。”
“平!拜謝先生!”屈原轉身,對著司馬遷拱手道謝。
可司馬遷卻仿佛被針紮了般的讓了開去,然後滿臉慚愧的道:
“子長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足為道,不過是將先父所作史記,和平生所見所聞進行修正和歸類罷了。”
“真正將屈子的言行和風骨傳頌下來的,是百姓,是傳統。”
“是……端午,是龍舟……和粽子……”
“哦?那是什麽?”屈原臉上露出一抹好奇,微笑著問道。
林凡抬手一揮,三人眼前的畫麵便轉到了一處江麵上。
此時,在江麵上正有十數艘顏色各異的龍舟一字排開。
每艘龍舟上,都坐了滿滿當當的劃手,他們身上穿了和龍舟同色的無袖短衫,手裏握著一把船槳。
而在龍舟的一頭,還有一名擊鼓手蓄勢待發。
江水兩岸,密密麻麻,數之不清的人群正在那裏圍觀。
呯!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發令槍響,一陣密集的鼓點和充滿節奏的號子聲開始在江麵上傳開!
咚咚!
咚咚!
咚咚咚!
“五月五,是端陽,龍船下水鬧長江!”
“咚嗆,咚嗆,咚嗆嚨通嗆咚,嗆格嚨咚嗆!”
“劃!劃!嗬囉囉劃!”
伴隨著一陣陣號子聲,十數艘龍舟穩穩的出發,並且越來越快!
而岸邊也傳來了一陣陣的加油助威聲!
也是在這個時候。
原本展開的畫卷突然開始變得愈發凝實,然後朝著林凡三人籠罩而來,最後化作身臨其境。
與聖偕行自動運轉,而三人所處的環境,也從一開始的草廬,變成了龍舟終點那座廊橋上的涼亭。
林凡悄然往後退了一步,把正在專注的看著賽龍舟的屈原讓了出來。
一旁的司馬遷見狀,也同樣往後退了半步。
隻是須臾,麵向所有龍舟,和底下人群的就隻剩下了孤身而立的屈原。
而隨著龍舟越來越靠近終點,自然也有人注意到了廊橋上的涼亭,以及涼亭內的屈原。
“快看!是屈原!”
“真的是屈原,這扮相,這也太像了啊!”
“這一期的賽龍舟也太有心了啊,居然還找人來扮演屈原!快!快拍照啊!”
“對對對!我要錄下來!龍舟馬上就衝線了,一會兒龍舟和屈原的合影一定要拍下來!”
“嗚,我淚奔了啊!這是什麽神仙劇情,電視劇都不敢這麽拍啊,屈原居然來看賽龍舟了!”
“屈原,你知不知道,這些全都是為了紀念你啊,你看到了嗎?看到我們對傳統的尊重,還有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了嗎?”
“屈原!快看這裏!啊!”
哢嚓哢嚓!
正議論間,龍舟比賽也有了結果。
那一艘刷了華夏紅的龍舟率先衝線,成為了本屆龍舟賽的冠軍,而無數的群眾也在這個時候按下了手機或者相機的快門。
把這一幕給記錄了下來。
而在廊橋上。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突然有些笨手笨腳的手捧著一個剝開的熱氣騰騰的粽子來到了屈原的跟前,她稚嫩的舉起手,把手裏的粽子遞到了屈原的麵前。
然後奶聲奶氣的開口道:
“屈原爺爺,吃粽子。”
屈原笑著彎腰,接過女孩手裏的粽子放到嘴邊咬了一口,然後溫和的笑道:
“真好吃!謝謝!”
“不客氣!屈原爺爺,你快吃,趁熱!粽子是熱的時候最好吃!”
小女孩笑眯眯的把粽子往屈原的手裏一放,放完還不忘把自己的手指塞到嘴裏美滋滋的吮了下。
屈原伸出另一隻手摸了摸小女孩的腦袋,然後便在她的注視下,把粽子一口一口的吃進了嘴裏。
一旁。
把這一幕看在眼裏的林凡瞬間就紅了眼眶,唿吸都急促了。
而在他身側的司馬遷則早已淚眼朦朧。
他的雙肩忍不住的顫抖,抬起自己的衣袖,抹了抹自己臉上的淚水。
也是在這個時候,那個小女孩的母親,把一個剝好的粽子遞到了司馬遷的麵前,然後熱情的笑道:
“這位大爺,你是不是也嘴饞了。”
“今天端午節!”
“咱們這裏別的沒有,粽子,管夠!來,這是我們自己家裏做的肉餡的,嚐一個吧!”
司馬遷看著自己手裏的香氣撲鼻的粽子,低頭一口咬下。
感受著糯米和醬肉的香味在自己的唇齒間滿溢。
在看著不遠處正在吃粽子的屈原。
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
滾滾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