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傾危之士的意義!為百姓,不悔!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凡愣住了。
觀眾們愣住了。
就連史學院的一眾老餮也全都愣住了。
“老夫沒有聽錯吧?”
“張儀他居然一點也沒有因為傾危之士這個評價而感到慚愧和惱怒?”
“反而覺得驕傲?老蕭,這……”
黃有為雙眼瞪大,臉上滿是難以置信,仿佛受到了莫大的衝擊。
一旁的蕭致遠皺眉歎道:
“我也看不懂,換了我們在場的任何一人,如果在史書上留下這種點評,必然會感到無比忐忑。”
“那可是禍國之人才有的點評啊。”
“縱觀我華夏曆史,能有如此點評的,也不過隻有寥寥數人,三國的賈詡算一個,然後就是明代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了啊。”
蕭致遠此話一出,邊上的一群老餮紛紛跟著感慨道:
“可不是麽,這可不是什麽好評價啊,怎麽這個張儀就甘之如飴呢?”
“誰說不是啊,正常人如果得到這種評價,早就惶恐得不行了啊。”
“林凡這小子是不是又要搞事情啊。”
“再看看,再看看!”蕭致遠緊張的握了握拳頭,臉上露出緊張之色。
這一期節目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節目本身。
如果林凡在節目當中出現任何掉鏈子的行為,致使上麵對這檔節目生出不喜。
那大師兄的辭呈可就白白遞交了啊。
屏幕中。
林凡在短暫的驚愕之後,一臉疑惑的抬起頭來,不確定的問道:
“張相覺得,這是後人對你的肯定?”
張儀咧嘴一笑道:“難道不是嗎?”
“張某一介布衣,無權無勢,如今卻能攪動這天下風雲,更被後世記載於史冊,使其如此之忌憚。”
“這難道不是對張某的肯定?對家師所授這縱橫之術的褒獎?”
“可是……”林凡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張儀直接抬手給製止了下來,同時開口問道:
“我且問你,像張某這等人,誰最忌憚?”
林凡眉頭一皺,眼中露出一抹似懂非懂的神情:“應該是當權者吧。”
“不錯!”張儀點頭,然後接著道:
“首先忌憚的便是後世的帝王,他們觀看史冊,便是為了借鑒和學習,你覺得,若後世帝王在史冊上看到有張某這等人,他們在身為帝王的時候,會不會僅憑某人的一麵之詞,再輕易相信一人?”
“這……”林凡神情一滯,眼中閃過思索,努力迴憶著曆史上的諸位帝王,一一進行驗證,發現除了那些個昏君有寵臣之外。
但凡是有誌之君,都是廣開言路,不會偏聽偏信任何一人。
而這時,張儀的話語已經再次傳來:
“帝王隻需閱讀史冊,便能領悟為君之道,更會體悟偏聽則暗的道理,在跟臣子對話的時候,也會多方驗證,再有定論。”
“而其次要忌憚的便是臣子,若後世帝王將史冊作為必讀之物,那天下臣子便不敢信口胡謅肆意欺瞞。”
“最後更是要借此警醒天下人,上有乾坤,切不可肆意妄言。”
林凡眼中露出一抹明悟:“張相種種是為了以正視聽?”
張儀聞言,眉頭一挑,忍不住的笑罵道:
“你這小子怕不是個糊塗蛋?”
“我說的這些,全都是傾危之士的作用!”
“是那作史者的意圖和功勞,與我行事又有何幹?”
林凡傻眼了,經過張儀對傾危之士的解讀,他隻感覺自己大開眼界,終於明白了司馬遷為何要這樣記錄的緣由。
但與此同時,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隨之襲上心頭,他感覺自己的智商好像再一次被碾壓了。
不止司馬遷,就連張儀的智慧也全都在他之上。
而且聊天進行到現在,張儀居然還沒有迴答他一開始的問題。
真,三寸不爛之舌,無疑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張儀衝著林凡微微一笑,接著便拿手指沾了沾茶碗裏麵的水,然後在茶幾上寫下了兩個字。
同時開口說道:“這……便是吾之所求!”
林凡看著這茶幾上的小篆先是一愣,接著便驀然睜大了雙眼,臉上的汗毛根根豎起!
而張儀的話語卻還在接著響起:
“合縱抗秦?此乃小家寡人之道!就算最後把大秦覆滅了,餘下諸國還不是要打來打去?”
“這天下,亂了太久,打來打去,最後苦的是誰?死得最多的又是誰?還不是百姓?”
“早點結束這亂世,百姓便能早點安生。”
“貴族?豪紳?君王?不過是過眼雲煙!”
“百姓,水之源,木之根!”
“為百姓,吾寧分文不取,以資大秦,秦強一分,則戰亂早一日結束!”
“為百姓,吾寧巧舌如簧,背信棄義,雖背負這罵名,亦甘之如飴!”
“為百姓,吾寧化身為餌,縱死,亦不悔!”
林凡被震住了。
瞠目結舌。
他想象了無數個答案,卻沒有想到答案會是這個。
他站起身來,神情恭敬的麵向著張儀,拱起雙手道:
“張相有此等胸襟和氣概,真乃國士矣!”
“末學林凡,受教了 !”
“還請張相,受學生一拜!”
語畢,林凡躬身拜倒。
屏幕前。
史學院的一眾老餮已經全都陷入了震驚當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
“百姓……居然是百姓……”
蕭致遠看著茶幾上正在快速揮發的那兩個字,喃喃的開口道。
而那些觀眾們則已經開始嗷嗷亂叫:
“張儀!牛氣!”
“我差點又淚崩了啊,隻為了讓天下早日一統,然後就傾其所有,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格局啊!”
“國士!林凡說得沒錯,這是真正的國士啊!他不是為了哪一個國家,而是為了這天下,所以選擇了支持秦國!我服了!真的服了啊!”
“說實話,最後那三句把我看傻了啊。”
“張儀對傾危之士的點評和分析也震驚到我了啊,原來他一開始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會笑,是因為想到這個詞能夠以正視聽啊,我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一層啊!”
“嗬嗬,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汗毛豎起來了,而且直到這會兒還豎著呢。”
“說道汗毛豎起,林凡剛剛看到那兩個字的時候,那個表情才真的驚到我了啊,這到底是什麽字啊,我咋看不懂呢?”
“這是小篆,是秦國的正統文字,早於隸書,看不懂正常,寫的正是張儀口中的百姓二字。”
“這張儀,絕了啊!”
“司馬遷也絕了啊,剛開始他做記錄的時候,我還有點埋怨他來著,現在想象,那簡簡單單的一百個字不到的內容裏麵,居然包含了這麽多的深意!太史公牛氣!”
評論區一片誇讚,但屏幕中的張儀卻一點也沒有因為林凡的行禮而激動。
反而抬手拂去桌上的那兩個字,然後眼中露出了一抹哀色,感慨的道:
“無須對我行此大禮,我張儀可不是什麽好人,也沒有這麽高尚。”
“隻是不忍看蒼生受苦,所以做了點微末之事罷了。”
“更何況,因我之言辭,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將鬱鬱而死。”
“我……不過是個罪人罷了……”
說到這裏,張儀抬頭看向林凡:“後生,在下有一事相求。”
林凡一愣,然後拱手道:
“張相且說。”
張儀笑著道:“請代張某,去向一人道聲歉。”
林凡直起身,眉頭微微皺起:“何人?”
張儀從懷中掏出一物,遞到林凡麵前,然後沉聲開口道:
“屈原,屈正則!”
觀眾們愣住了。
就連史學院的一眾老餮也全都愣住了。
“老夫沒有聽錯吧?”
“張儀他居然一點也沒有因為傾危之士這個評價而感到慚愧和惱怒?”
“反而覺得驕傲?老蕭,這……”
黃有為雙眼瞪大,臉上滿是難以置信,仿佛受到了莫大的衝擊。
一旁的蕭致遠皺眉歎道:
“我也看不懂,換了我們在場的任何一人,如果在史書上留下這種點評,必然會感到無比忐忑。”
“那可是禍國之人才有的點評啊。”
“縱觀我華夏曆史,能有如此點評的,也不過隻有寥寥數人,三國的賈詡算一個,然後就是明代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了啊。”
蕭致遠此話一出,邊上的一群老餮紛紛跟著感慨道:
“可不是麽,這可不是什麽好評價啊,怎麽這個張儀就甘之如飴呢?”
“誰說不是啊,正常人如果得到這種評價,早就惶恐得不行了啊。”
“林凡這小子是不是又要搞事情啊。”
“再看看,再看看!”蕭致遠緊張的握了握拳頭,臉上露出緊張之色。
這一期節目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節目本身。
如果林凡在節目當中出現任何掉鏈子的行為,致使上麵對這檔節目生出不喜。
那大師兄的辭呈可就白白遞交了啊。
屏幕中。
林凡在短暫的驚愕之後,一臉疑惑的抬起頭來,不確定的問道:
“張相覺得,這是後人對你的肯定?”
張儀咧嘴一笑道:“難道不是嗎?”
“張某一介布衣,無權無勢,如今卻能攪動這天下風雲,更被後世記載於史冊,使其如此之忌憚。”
“這難道不是對張某的肯定?對家師所授這縱橫之術的褒獎?”
“可是……”林凡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張儀直接抬手給製止了下來,同時開口問道:
“我且問你,像張某這等人,誰最忌憚?”
林凡眉頭一皺,眼中露出一抹似懂非懂的神情:“應該是當權者吧。”
“不錯!”張儀點頭,然後接著道:
“首先忌憚的便是後世的帝王,他們觀看史冊,便是為了借鑒和學習,你覺得,若後世帝王在史冊上看到有張某這等人,他們在身為帝王的時候,會不會僅憑某人的一麵之詞,再輕易相信一人?”
“這……”林凡神情一滯,眼中閃過思索,努力迴憶著曆史上的諸位帝王,一一進行驗證,發現除了那些個昏君有寵臣之外。
但凡是有誌之君,都是廣開言路,不會偏聽偏信任何一人。
而這時,張儀的話語已經再次傳來:
“帝王隻需閱讀史冊,便能領悟為君之道,更會體悟偏聽則暗的道理,在跟臣子對話的時候,也會多方驗證,再有定論。”
“而其次要忌憚的便是臣子,若後世帝王將史冊作為必讀之物,那天下臣子便不敢信口胡謅肆意欺瞞。”
“最後更是要借此警醒天下人,上有乾坤,切不可肆意妄言。”
林凡眼中露出一抹明悟:“張相種種是為了以正視聽?”
張儀聞言,眉頭一挑,忍不住的笑罵道:
“你這小子怕不是個糊塗蛋?”
“我說的這些,全都是傾危之士的作用!”
“是那作史者的意圖和功勞,與我行事又有何幹?”
林凡傻眼了,經過張儀對傾危之士的解讀,他隻感覺自己大開眼界,終於明白了司馬遷為何要這樣記錄的緣由。
但與此同時,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隨之襲上心頭,他感覺自己的智商好像再一次被碾壓了。
不止司馬遷,就連張儀的智慧也全都在他之上。
而且聊天進行到現在,張儀居然還沒有迴答他一開始的問題。
真,三寸不爛之舌,無疑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張儀衝著林凡微微一笑,接著便拿手指沾了沾茶碗裏麵的水,然後在茶幾上寫下了兩個字。
同時開口說道:“這……便是吾之所求!”
林凡看著這茶幾上的小篆先是一愣,接著便驀然睜大了雙眼,臉上的汗毛根根豎起!
而張儀的話語卻還在接著響起:
“合縱抗秦?此乃小家寡人之道!就算最後把大秦覆滅了,餘下諸國還不是要打來打去?”
“這天下,亂了太久,打來打去,最後苦的是誰?死得最多的又是誰?還不是百姓?”
“早點結束這亂世,百姓便能早點安生。”
“貴族?豪紳?君王?不過是過眼雲煙!”
“百姓,水之源,木之根!”
“為百姓,吾寧分文不取,以資大秦,秦強一分,則戰亂早一日結束!”
“為百姓,吾寧巧舌如簧,背信棄義,雖背負這罵名,亦甘之如飴!”
“為百姓,吾寧化身為餌,縱死,亦不悔!”
林凡被震住了。
瞠目結舌。
他想象了無數個答案,卻沒有想到答案會是這個。
他站起身來,神情恭敬的麵向著張儀,拱起雙手道:
“張相有此等胸襟和氣概,真乃國士矣!”
“末學林凡,受教了 !”
“還請張相,受學生一拜!”
語畢,林凡躬身拜倒。
屏幕前。
史學院的一眾老餮已經全都陷入了震驚當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
“百姓……居然是百姓……”
蕭致遠看著茶幾上正在快速揮發的那兩個字,喃喃的開口道。
而那些觀眾們則已經開始嗷嗷亂叫:
“張儀!牛氣!”
“我差點又淚崩了啊,隻為了讓天下早日一統,然後就傾其所有,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格局啊!”
“國士!林凡說得沒錯,這是真正的國士啊!他不是為了哪一個國家,而是為了這天下,所以選擇了支持秦國!我服了!真的服了啊!”
“說實話,最後那三句把我看傻了啊。”
“張儀對傾危之士的點評和分析也震驚到我了啊,原來他一開始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會笑,是因為想到這個詞能夠以正視聽啊,我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一層啊!”
“嗬嗬,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汗毛豎起來了,而且直到這會兒還豎著呢。”
“說道汗毛豎起,林凡剛剛看到那兩個字的時候,那個表情才真的驚到我了啊,這到底是什麽字啊,我咋看不懂呢?”
“這是小篆,是秦國的正統文字,早於隸書,看不懂正常,寫的正是張儀口中的百姓二字。”
“這張儀,絕了啊!”
“司馬遷也絕了啊,剛開始他做記錄的時候,我還有點埋怨他來著,現在想象,那簡簡單單的一百個字不到的內容裏麵,居然包含了這麽多的深意!太史公牛氣!”
評論區一片誇讚,但屏幕中的張儀卻一點也沒有因為林凡的行禮而激動。
反而抬手拂去桌上的那兩個字,然後眼中露出了一抹哀色,感慨的道:
“無須對我行此大禮,我張儀可不是什麽好人,也沒有這麽高尚。”
“隻是不忍看蒼生受苦,所以做了點微末之事罷了。”
“更何況,因我之言辭,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將鬱鬱而死。”
“我……不過是個罪人罷了……”
說到這裏,張儀抬頭看向林凡:“後生,在下有一事相求。”
林凡一愣,然後拱手道:
“張相且說。”
張儀笑著道:“請代張某,去向一人道聲歉。”
林凡直起身,眉頭微微皺起:“何人?”
張儀從懷中掏出一物,遞到林凡麵前,然後沉聲開口道:
“屈原,屈正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