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說完抬頭看向了不遠處盡是素縞的大殿。


    隨後紅著眼眶,在內侍的帶領下,走進了偏殿。


    在這裏,張儀見到了秦惠文王之後的下一任秦王,秦武王。


    秦武王長得孔武有力,身形魁偉。


    此刻,他的臉上的帶著一抹哀思,見到張儀之後,更是露出了一不滿,低聲的嗬斥道:


    “張相為何不去大殿緬懷先王,反而讓人把我叫來此處,豈不是忘了昔日先王的知遇之恩?”


    張儀聞言咬了咬牙,隨後眼中的淚水便滾滾而下,然後拿著自己的衣袖用力一抹,然後才跪地開口道:


    “臣正是感念昔日先王的知遇之恩,才會特意如此,還請大王聽臣細細說來。”


    秦武王看到張儀情真意切的樣子,臉上的不滿頓去,歎氣道:


    “你且說來,站起來說。”


    “謝大王!”


    張儀叩謝,卻並未起身,而是繼續開口道:


    “大王,為社稷著想,還請大王對外宣布,剝奪臣的一切,並將臣趕出大秦。”


    秦武王色變,忍不住的問道:


    “這……這如何使得?張相為我大秦遊說各方,勞苦功高,孤若是如此對你,豈不寒了人心?”


    然而張儀卻搖了搖頭道:


    “為大秦著想,我大秦身居華夏西南,若是其他諸國不動蕩,我大秦便沒有可趁之機,那蘇秦連橫之計,使我大秦十五年不敢出函穀關。”


    “但如今卻不一樣了,臣已破了這連橫之計,使六國君王各揣心思,彼此猜疑。”


    “函穀關正在向我大秦敞開!”


    “此話當真?”秦武王本就是一個好戰之人,聽到此話當即兩眼放光。


    張儀點了點頭,然後接著道:


    “千真萬確,大王隻需對外宣布將臣掃地出門,那諸侯國必會撕毀先前答應的臣服約定,再迴昔日連橫,但此時的連橫卻已不再是昔日的連橫。”


    “屆時,大王便可以他們撕毀昔日稱臣隻約定為由,使我大秦刀兵,指向六國。”


    “且其餘六國已各懷心思,絕不會再重新聯合。”


    秦武王眼前一亮的同時臉上的笑意卻在慢慢收斂,眉頭微微皺起道:“若真如此做,張相豈不是要不容於這天地之間?”


    張儀沒有迴應這句話,而是接著道:


    “到時候,大王必須以正人君子之形象麵向其餘諸國,以大王的正,對他們的叛,此乃堂堂正正之師,且絕不會失了人心。”


    “而像我這等不講信用,欺上瞞下之人,正適合拿來替大王立此威名!”


    “所以,臣懇請大王,聯合大臣們,向各國宣布,說大王自太子時期便不喜歡微臣人品,如今登基,為恐被天下人恥笑,故特將臣掃地出門!”


    秦武王再一次動容了,費解而又吃驚的看著張儀道:


    “張相,你這又是何苦?這麽做,對你又有什麽好處啊?”


    張儀俯首拜倒,一頭貼地:“微臣所作一切,隻為使我大秦強盛,更是為了一報當年先王的知遇之恩,若無先王,則世間便沒有我張儀一席之地!”


    “懇請大王,依臣之言行事,則我大秦,必將橫掃六國!”


    “一統天下!”


    “可是……”秦武王還想說什麽,卻被張儀再次打斷:


    “大王將臣驅趕之後,那齊王見各國紛紛開始連橫抗秦,必定會第一個想到是被臣所騙,屆時,臣去往哪裏,那齊國的軍隊就會攻向哪裏。”


    “臣打算前往魏國,屆時齊國軍隊必會向魏國發起進攻。”


    “屆時,大王隻需利用這個機會,全力攻打韓國,直進三川,將函穀關占領。”


    “然後挺入周都,逼那周天子交出祭器。”


    “從此之後,大王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掌天下之圖籍,成就千古帝王功業。”


    秦武王被張儀說得胸腹間一陣起伏,同時望向張儀的目光也愈發不忍:


    “張相,你何故如此啊?究竟是為何要做到此等地步啊?可是想要什麽賞賜?財帛、金銀、美女?”


    張儀聞言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隻需大王賜我三十輛兵車,將我送至魏國便可。”


    “除此之外,張儀不要大秦一竹一帛。”


    “臣來時身無分文,走時,也要身無長物。”


    說罷,張儀便再一次朝著秦武王拜倒了下去。


    秦武王麵色一陣變幻,隨後便沉聲開口道:


    “來啊,把樗裏疾叫來,另外,在準備三十輛兵車,等候發落!”


    “謝大王!”張儀躬身再拜,隨後站起身,侍立一旁。


    不多時,一名大臣快步到來,雖然眼有哀色,但在見到張儀之後,卻親和的對他點了點頭,然後才來到了秦武王的麵前彎腰道:


    “大王!”


    秦武王不忍的看了張儀一眼,隨後開口道:


    “傳孤的旨意,張儀此人不講信用,欺上瞞下,反複無定,且肆意妄為,出賣國家,以期獲取君上的恩寵,我大秦若是再用他,恐為天下人恥笑,故,將其逐出秦國!”


    “大王?!這如何使得?”樗裏疾是個麵向溫潤的中年人,聞言麵色瞬間大變,忍不住的勸道:


    “大王,我王兄昔日健在時,張儀可是為我大秦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我等豈能就此將其驅逐?還請大王,三思啊!”


    “王叔,我意已決,就此昭告天下。”秦武王說完,轉過身,然後當著樗裏疾的麵,對著張儀所在,深深的一拜:


    “孤,代自己,也代大秦,謝過張相!”


    一旁的樗裏疾見狀先是一愣,接著眼中便閃過了一絲明悟,隨後便紅著眼眶,同樣對著張儀深深的一拜,然後開口稱頌道:


    “張相高義!恭送張相!”


    張儀眼泛淚光,抿緊了嘴唇,留戀的看了一眼這熟悉的殿堂,然後抱拳拜倒道:


    “臣,張儀,就此告退!”


    說罷,他便轉身朝外走去。


    看到這裏,林凡已是眼有淚光,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司馬遷道:


    “先生,這一段與正史明顯不同,緣何先生不明文記錄?”


    司馬遷笑著搖了搖頭:


    “林生,史書不會把所有的道理都寫在紙麵上,更不會偏向和誇大任何一人。”


    說罷,司馬遷麵色一正,拿起隨身攜帶的毛筆和竹簡,在上麵書寫道:


    “記: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夫張儀之行事甚於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其說,成其衡道。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林凡看到這裏,眼中閃過一抹惱怒,也不招唿司馬遷,邁步便朝著張儀追了過去。


    司馬遷看到林凡的舉動,眼中露出一抹疑惑,然後輕輕的搖了搖頭:


    “林生啊林生。”


    “所謂大義,又豈可輕易書於竹帛?”


    “若史書通篇是誇讚之詞,後世有該當如何自處?”


    “史書是秤,更是標準,這可是你當年告訴我的道理啊,難不成,你忘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