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奸佞相助,三寸不爛!楚懷王再次上當!屈原嘔血!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丟你老母!這一段司馬遷全程都隻說了六句話,卻句句深刻,尤其是這最後關於人心的這一段,我頭皮都炸了啊!”
“通過事件來看人物,進而看國運,再來判斷忠奸,最後看古人對人心的把控!媽喲,一本史書居然有四層境界,這解讀,老牛氣了!”
“誰說不是呢,誰能想到一本普普通通的史書,會有這麽多層含義?我以前就是當做紀傳體來讀的啊。”
“話不能這麽說,那也得是史記這種級別的才行,像那種事無巨細啥事都寫的史書,根本就沒眼看,要不然,史記怎麽會被成為二十四史之首?”
“我現在才真切的感受到,為什麽史記會有這麽高的評價,我之前也看過史記,根本就覺得無趣,裏麵無非就是記錄了一些事件罷了,原來還有這麽多重深意,合著我壓根就沒看懂唄!”
“學廢了學廢了!我自己也是寫小說的,有時候寫著寫著就偏離了,甚至寫到後來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寫啥了,司馬遷就不一樣,居然從一開始就明確了這四重境界,真不愧是史聖。”
“史書也好,小說也罷,其實都是把一個故事,用更容易讓人接受,且更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不然的話,真的是狗都不會看。”
“你在說北江台麽?哈哈哈,有剛從那邊過來的兄弟麽?那邊的節目怎麽樣了?”
“嗨,別提了,真的是一言難盡啊,要不是為了抽獎,老子壓根就不想在那待著,你知道後來他們開始聊什麽了麽?居然聊起了藩王和分封,還把劉徹給吹上了天,而且全程就可著劉徹一個人在那尬聊,真的是看得我尷尬症都犯了。”
“聽你這麽一說,我更不想看了啊,本來還想去看看中沒中獎來著。”
“我勸你別去,真的,安心在這看書藏古今吧,不怕貨比貨,差太多了。”
這邊正議論間。
畫麵已經再次來到了張儀這,那靳尚正在那招待張儀。
“來啊,呈上來。”
酒過三巡,張儀抬手衝著外麵一吆喝。
當即便有人端著一個個托盤走了進來,托盤上是一件件精美的禮物和寶盒。
“張相,這是作甚?”
靳尚見狀眼中露出一抹狂喜之色,但嘴上卻還說著推辭的話語。
張儀長得吧也算是相貌堂堂,聞言當即笑著擺手道:
“多謝大夫周旋,區區薄利,不成敬意。”
“再者說了,我也知道你們的困難。”
“理解,理解!”
一聽這話,靳尚當即十分認同的點頭道:
“張相此言可是說到我心坎上去了啊,要不是那屈正則之變法,我等又緣何會淪落至此?”
說著說著,靳尚便拉開了自己的衣襟,露出了裏麵的內襯,然後一臉委屈的道:
“張相你看看?那屈正則一心一意扶持百姓,卻置我等貴族之利益於不顧,如此行徑,與那強盜何異?”
“還跟我說什麽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又有何用?”
“照我看啊,這幫百姓就該讓他們窮苦到死,不然的話,他們便會騎到我等的頭上!”
聽到這話的張儀眼底閃過了一絲森冷的寒芒,但卻很快被他掩飾了下來,笑著附和道:
“大夫說得對,這屈原的確是該死!”
“屆時那屈原迴返,還望大夫幫在下多多美言幾句。”
“我這賤命,可就全仰仗大夫照拂了。”
說著說著,張儀便要朝著靳尚拜謝下去,靳尚見狀臉上露出一抹自得,但最後卻還是假兒把式的彎腰把張儀給架了起來,並且信誓旦旦的道:
“張相但且放心,有我在,就不會讓那屈正則傷你分毫,說不得,還能讓你趕在他迴來之前離去呢。”
“哦?此話怎講?”張儀頓時來了興趣,開口問道。
翌日。
張儀麵見楚懷王。
並且當著一眾大臣的麵提出道:
“大王,感謝大王不殺之恩,臣願意前去遊說秦王,讓他不要黔中之地。”
“並請秦王派太子前來楚國為質,以及把秦王的女兒嫁給大王為姬妾,兩國永結兄弟鄰邦,互不相侵。”
“當然,也請大王將太子送往秦國,作為交換,你看如何?”
聽到這話,楚懷王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
一旁的上官大夫見狀,當即上前附和道:
“大王,這才是真正的兩全其美之策啊,既能保住黔中之地,又能與秦國世代交好。”
楚懷王顯然十分一動,卻又有些猶豫的道:
“如此,豈不是破了先前連橫之大計?”
靳尚上前一步,正色勸諫道:“大王啊,您糊塗啊,如今若是繼續堅持連橫,必將與秦國交惡,如今我楚國損兵折將,正是需要修養的時候啊,再啟戰端,隻會與其他諸國越差越遠,往後,可如何與其他諸國再戰啊。”
“這……”楚懷王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張儀道:“好吧,那孤便再信你一迴!你且迴去勸諫秦王,太子也隨你一同上路吧。”
“大王聖明!”張儀不忘拍馬匹道。
當下,張儀便引著一隊人,帶著楚太子,浩浩蕩蕩的往外去了。
剛出了郢都城,遠遠的便有一輛馬車迎麵而來。
雙方交錯而過之後不久,張儀的隊伍便兵分成了兩路,一路護送楚國太子快馬加鞭去往秦國,而他自己則調轉方向,直奔韓國而去。
也是在這時候,從剛剛那輛馬車內探出來一個人頭,不是屈原又是誰?
他疑惑了看了看張儀兵分兩路的隊伍,接著便麵色大變的衝著車夫吼道:
“快!快進城!去王宮!”
馬車當即開始加速。
直奔楚王宮殿而去。
到地方的時候,朝會還未解散。
楚懷王見到屈原,頓時笑著問道:
“屈平,你可迴來了,齊國之行可順利?”
然而屈原卻沒有立即迴話,而是急切的開口道:
“大王!我在路上聽說那張儀已被送來,此人現在何處?”
楚懷王臉上的神情一滯,露出了一副有些理虧的樣子來。
一旁的上官大夫當即站出來指責屈原道:
“羋大夫!這是你跟大王說話該有的態度麽?”
“你剛從齊國迴來,不先向大王匯報此行的任務完成的如何,居然反客為主,如此質問大王?”
“你究竟是何居心你?你要造反嗎?”
楚懷王一愣,當下眼中便湧現出一股怒意,看向屈原的目光也變得不善了起來。
而屈原卻仿若未覺一般,一把推開上官大夫,站到楚懷王麵前道:
“前次大王被這張儀欺騙,甚至不惜發兵攻打秦國!”
“我本以為這張儀來到楚國,大王會用鼎鑊(古代兩種烹飪器鼎和鑊)將這信口開河的小人煮死!”
“如今卻將其釋放?難不成大王忘了那秦國最後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嗎?難不成我楚國近二十萬將士,還有那些領地,就白白喪失了嗎?”
聽到這話,楚懷王當場勃然大怒,拍案怒吼道:“來啊!派人去給我把張儀追迴來!”
結果話音剛落,一旁的靳尚便站出來道:
“大王,我等既然已經答應了張儀,要以質子互換,那便不能再出爾反爾,否則,不止黔中一地不保,恐我楚國還要流失更多的領土啊。”
楚懷王一聽也對,當下便點頭對著屈原道:“靳尚大夫說得也不錯,我既然已經答應張儀的建議,便不能輕易背棄,更何況太子已經隨其一同出發,這會兒怕是拍馬也趕不上了。”
“什麽?剛剛那是太子?!噗!”屈原當場睚眥欲裂,接著便是一口鮮血從嘴中吐出。
“羋大夫!”
一旁的陳軫、昭睢等人見狀,頓時大驚失色,衝上前扶住屈原。
屈原臉上帶著一抹淒慘的笑容,定定的看著楚懷王,虛弱的開口道:
“某剛才恰好在路上遭遇那張儀的車駕。”
“他並未返迴秦國,而是朝著韓國去了。”
“遊說秦王……他壓根就沒把我楚國放在心上!”
“大王啊……嗬嗬……大王啊……你又上當了……”
說罷。
屈原再次嘔出一口鮮血,兩眼一閉,當場暈厥了過去……
“通過事件來看人物,進而看國運,再來判斷忠奸,最後看古人對人心的把控!媽喲,一本史書居然有四層境界,這解讀,老牛氣了!”
“誰說不是呢,誰能想到一本普普通通的史書,會有這麽多層含義?我以前就是當做紀傳體來讀的啊。”
“話不能這麽說,那也得是史記這種級別的才行,像那種事無巨細啥事都寫的史書,根本就沒眼看,要不然,史記怎麽會被成為二十四史之首?”
“我現在才真切的感受到,為什麽史記會有這麽高的評價,我之前也看過史記,根本就覺得無趣,裏麵無非就是記錄了一些事件罷了,原來還有這麽多重深意,合著我壓根就沒看懂唄!”
“學廢了學廢了!我自己也是寫小說的,有時候寫著寫著就偏離了,甚至寫到後來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寫啥了,司馬遷就不一樣,居然從一開始就明確了這四重境界,真不愧是史聖。”
“史書也好,小說也罷,其實都是把一個故事,用更容易讓人接受,且更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不然的話,真的是狗都不會看。”
“你在說北江台麽?哈哈哈,有剛從那邊過來的兄弟麽?那邊的節目怎麽樣了?”
“嗨,別提了,真的是一言難盡啊,要不是為了抽獎,老子壓根就不想在那待著,你知道後來他們開始聊什麽了麽?居然聊起了藩王和分封,還把劉徹給吹上了天,而且全程就可著劉徹一個人在那尬聊,真的是看得我尷尬症都犯了。”
“聽你這麽一說,我更不想看了啊,本來還想去看看中沒中獎來著。”
“我勸你別去,真的,安心在這看書藏古今吧,不怕貨比貨,差太多了。”
這邊正議論間。
畫麵已經再次來到了張儀這,那靳尚正在那招待張儀。
“來啊,呈上來。”
酒過三巡,張儀抬手衝著外麵一吆喝。
當即便有人端著一個個托盤走了進來,托盤上是一件件精美的禮物和寶盒。
“張相,這是作甚?”
靳尚見狀眼中露出一抹狂喜之色,但嘴上卻還說著推辭的話語。
張儀長得吧也算是相貌堂堂,聞言當即笑著擺手道:
“多謝大夫周旋,區區薄利,不成敬意。”
“再者說了,我也知道你們的困難。”
“理解,理解!”
一聽這話,靳尚當即十分認同的點頭道:
“張相此言可是說到我心坎上去了啊,要不是那屈正則之變法,我等又緣何會淪落至此?”
說著說著,靳尚便拉開了自己的衣襟,露出了裏麵的內襯,然後一臉委屈的道:
“張相你看看?那屈正則一心一意扶持百姓,卻置我等貴族之利益於不顧,如此行徑,與那強盜何異?”
“還跟我說什麽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又有何用?”
“照我看啊,這幫百姓就該讓他們窮苦到死,不然的話,他們便會騎到我等的頭上!”
聽到這話的張儀眼底閃過了一絲森冷的寒芒,但卻很快被他掩飾了下來,笑著附和道:
“大夫說得對,這屈原的確是該死!”
“屆時那屈原迴返,還望大夫幫在下多多美言幾句。”
“我這賤命,可就全仰仗大夫照拂了。”
說著說著,張儀便要朝著靳尚拜謝下去,靳尚見狀臉上露出一抹自得,但最後卻還是假兒把式的彎腰把張儀給架了起來,並且信誓旦旦的道:
“張相但且放心,有我在,就不會讓那屈正則傷你分毫,說不得,還能讓你趕在他迴來之前離去呢。”
“哦?此話怎講?”張儀頓時來了興趣,開口問道。
翌日。
張儀麵見楚懷王。
並且當著一眾大臣的麵提出道:
“大王,感謝大王不殺之恩,臣願意前去遊說秦王,讓他不要黔中之地。”
“並請秦王派太子前來楚國為質,以及把秦王的女兒嫁給大王為姬妾,兩國永結兄弟鄰邦,互不相侵。”
“當然,也請大王將太子送往秦國,作為交換,你看如何?”
聽到這話,楚懷王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
一旁的上官大夫見狀,當即上前附和道:
“大王,這才是真正的兩全其美之策啊,既能保住黔中之地,又能與秦國世代交好。”
楚懷王顯然十分一動,卻又有些猶豫的道:
“如此,豈不是破了先前連橫之大計?”
靳尚上前一步,正色勸諫道:“大王啊,您糊塗啊,如今若是繼續堅持連橫,必將與秦國交惡,如今我楚國損兵折將,正是需要修養的時候啊,再啟戰端,隻會與其他諸國越差越遠,往後,可如何與其他諸國再戰啊。”
“這……”楚懷王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張儀道:“好吧,那孤便再信你一迴!你且迴去勸諫秦王,太子也隨你一同上路吧。”
“大王聖明!”張儀不忘拍馬匹道。
當下,張儀便引著一隊人,帶著楚太子,浩浩蕩蕩的往外去了。
剛出了郢都城,遠遠的便有一輛馬車迎麵而來。
雙方交錯而過之後不久,張儀的隊伍便兵分成了兩路,一路護送楚國太子快馬加鞭去往秦國,而他自己則調轉方向,直奔韓國而去。
也是在這時候,從剛剛那輛馬車內探出來一個人頭,不是屈原又是誰?
他疑惑了看了看張儀兵分兩路的隊伍,接著便麵色大變的衝著車夫吼道:
“快!快進城!去王宮!”
馬車當即開始加速。
直奔楚王宮殿而去。
到地方的時候,朝會還未解散。
楚懷王見到屈原,頓時笑著問道:
“屈平,你可迴來了,齊國之行可順利?”
然而屈原卻沒有立即迴話,而是急切的開口道:
“大王!我在路上聽說那張儀已被送來,此人現在何處?”
楚懷王臉上的神情一滯,露出了一副有些理虧的樣子來。
一旁的上官大夫當即站出來指責屈原道:
“羋大夫!這是你跟大王說話該有的態度麽?”
“你剛從齊國迴來,不先向大王匯報此行的任務完成的如何,居然反客為主,如此質問大王?”
“你究竟是何居心你?你要造反嗎?”
楚懷王一愣,當下眼中便湧現出一股怒意,看向屈原的目光也變得不善了起來。
而屈原卻仿若未覺一般,一把推開上官大夫,站到楚懷王麵前道:
“前次大王被這張儀欺騙,甚至不惜發兵攻打秦國!”
“我本以為這張儀來到楚國,大王會用鼎鑊(古代兩種烹飪器鼎和鑊)將這信口開河的小人煮死!”
“如今卻將其釋放?難不成大王忘了那秦國最後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嗎?難不成我楚國近二十萬將士,還有那些領地,就白白喪失了嗎?”
聽到這話,楚懷王當場勃然大怒,拍案怒吼道:“來啊!派人去給我把張儀追迴來!”
結果話音剛落,一旁的靳尚便站出來道:
“大王,我等既然已經答應了張儀,要以質子互換,那便不能再出爾反爾,否則,不止黔中一地不保,恐我楚國還要流失更多的領土啊。”
楚懷王一聽也對,當下便點頭對著屈原道:“靳尚大夫說得也不錯,我既然已經答應張儀的建議,便不能輕易背棄,更何況太子已經隨其一同出發,這會兒怕是拍馬也趕不上了。”
“什麽?剛剛那是太子?!噗!”屈原當場睚眥欲裂,接著便是一口鮮血從嘴中吐出。
“羋大夫!”
一旁的陳軫、昭睢等人見狀,頓時大驚失色,衝上前扶住屈原。
屈原臉上帶著一抹淒慘的笑容,定定的看著楚懷王,虛弱的開口道:
“某剛才恰好在路上遭遇那張儀的車駕。”
“他並未返迴秦國,而是朝著韓國去了。”
“遊說秦王……他壓根就沒把我楚國放在心上!”
“大王啊……嗬嗬……大王啊……你又上當了……”
說罷。
屈原再次嘔出一口鮮血,兩眼一閉,當場暈厥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