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碩果傳承,與西醫,一決雌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啊,我還以為這期節目就到這裏了,結果又拋出來一個風疾,哎,你們有誰知道這個風疾到底是怎麽迴事嗎?怎麽聽上去好複雜的樣子?”
“風疾應該就是古代對腦部疾病的泛稱,我記得曹操好像也是這個毛病,不過卻沒有後來李治那麽嚴重。”
“何止是李治啊,這毛病可是他們老李家一脈相承的好麽,從唐高祖李淵開始,李世民、李治、順宗李純、穆宗李恆、文宗李昂、宣宗李忱可全都是這毛病啊。”
“哎,之前看到林凡從草廬離開的那一幕,聽到那個升之的稱唿的時候我還沒反應過來,現在聽林凡說起來,我才知道原來盧照鄰也得了風疾啊。”
“盧照鄰老慘了,他先是得了風疾,後來又誤吃了丹藥,結果最後整個人都偏癱了,再加上仕途不順,受不了打擊,所以後來就自盡了,這節目一開始沒說,我還以為孫思邈沒把這事放心上呢,合著他老人家是打算忙完了千金翼方之後,再來攻克啊,可見這件事他從來都沒有放下過啊。”
“聽上去這種病有點像是中風加腦血栓的集合體,但這跟大腦有關的毛病,可一直都是醫學上的難題啊,孫思邈打算憑借一己之力把這個毛病攻克會不會太強人所難了。”
“沒辦法,從他當時的那句話就能看得出來,這個東西已經成為了他心中的執念,怪不得史料上記載晚年孫思邈依舊手不釋卷苦心鑽研,原來是在研究這個啊。”
正議論間,畫麵已經再次來到了孫思邈所居住的那座草廬。
此時,還是林凡剛才離開沒多久的樣子。
隻不過孫思邈已經迴到了草廬內,正在那裏埋頭苦讀,而那隻打老虎正盤坐在他的身側,充當著他的靠背。
至於那名徒弟,則是在那清理著草廬門前的菜園和藥園,在他手邊,除了兩個籮筐之外,還有一捆放倒的杏林樹苗。
李時珍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前,但林凡卻一把將他拉住,隨後麵有悲愴的搖了搖頭。
李時珍先是一愣,接著便神情黯然了下來。
這時,時間流速開始加快。
隨著一顆顆蔬菜和草藥被挖出,一株接著一株的杏樹苗被栽下。
日升月落。
光陰流逝。
杏樹苗日漸拔高,化作了一片與草廬齊平的杏林,鬱鬱蔥蔥的樹葉如同傘蓋。
在此期間,孫思邈半步都沒有離開過草廬,終日手不釋卷的在那翻閱著各類藥典。
他的身形日漸消瘦,形容愈發枯槁,眼窩慢慢變得厚重,兩眼睜開隻剩下一條縫。
動作也更加遲緩,就連翻書也顯得如此吃力。
但卻依舊沒有放棄,目光也依舊矍鑠。
在他麵前,放著一疊紙和一支毛筆。
當看到重要的地方或有所感悟時,他都會提筆寫下一些什麽。
雖然每次都隻是寥寥幾筆,但數年下來,卻也寫了厚厚的一疊。
每天下午,他都會半靠在老虎的身上小憩一會,然後一覺睡醒,繼續看書。
直到,這一天。
他伸手想要提筆,卻再也沒能把筆抓起來。
時間流速,在此恢複。
這一刻,孫思邈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卷,然後抬頭看向了草廬外,吃力的張了張嘴,聲音幾不可聞的喊道:
“徒兒……”
“師尊!”
幸好正在外麵給杏樹澆水的徒弟足夠警覺,聽到動靜之後趕忙快步走了進來。
孫思邈眉眼吃力的抬起,然後緩緩的道:
“徒兒,我前日於你交代的事情,你可記住了。”
聽到這話,孫思邈那已人到中旬的徒弟竟當場紅了眼眶:
“徒弟謹記師尊教誨,必定會與其他師兄弟一起,將天下所有五十散藥方集中銷毀,必不讓其留傳於後世。”
“還有……還有呢?”
孫思邈目光透著嚴肅,虛弱的開口道。
“還有……還有……”這徒弟說著說著便開始泣不成聲,眼淚嘩嘩的往下流,他噗通一聲在孫思邈麵前跪下,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哽咽的開口道:
“待師尊走後,要薄葬,不要燒紙錢和紙紮,逢年祭祀時,不可宰殺牲畜。”
“你,可能做到?”孫思邈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紅潤,審視的目光落在徒弟身上。
徒弟用力的咬了咬牙,然後當頭拜倒,額頭重重的磕在了石頭地麵上:
“徒弟謹遵師尊教誨!”
孫思邈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然後瀟灑的抬手一揮:
“好!你且下去準備吧,名日清晨,來為為師收屍!”
此話一出,徒弟當場泣不成聲,卻不敢忤逆孫思邈的意思,抖動著肩膀滿麵哀戚的離開了。
等到其腳步聲逐漸遠去,孫思邈才抬頭看向了昔日林凡曾坐過的地方,平靜的開口道:
“林凡後生……你來了嗎?”
林凡帶著李時珍往前一踏,便出現在了孫思邈的麵前。
李時珍第一時間上前為孫思邈把脈,而林凡則彎腰對孫思邈恭敬一拜道:
“真人,我與先生早就來了。”
“嗯……”孫思邈淡淡的點了點頭,隨後便看向身側的李時珍,目光期許的開口道:
“時珍啊,別把了,我等身為醫者,難不成連自己是不是迴光返照都判斷不出來嗎?”
“真人……”李時珍聞言頓時老淚縱橫,握著孫思邈手腕的手,無力的垂下。
孫思邈目光慈祥而又嘉許的看向李時珍,嘴角吃力的牽起,微笑的道:
“時珍啊,孫某有一事相托。”
“真人但說無妨。”李時珍拿袖口抹了抹眼角,含淚迴道。
孫思邈眼中閃過一抹悵然,遺憾的道:
“孫某本以為,能窮此殘生之力將這風疾攻克,卻不曾想大限以至。”
“為今之計,也隻能將此成果交於你手,望你能憑借所學,將其完善,並將這碩果傳承下去。”
“此病,非大醫不能究,非大醫不能愈。”
孫思邈說罷,把桌上那一疊手稿拿起,鄭重的放在了李時珍的手上。
李時珍含淚接過,不停的點頭道:
“弟子,定不負真人所托!”
孫思邈聞言臉上露出一抹微笑,隨後眼中便射出一道信心十足的精芒:
“這病,我華夏中醫治不好,那西醫也同樣治不好。”
“不過,孫某卻相信,這病,將來必定能在我中醫手上率先得到治愈。”
“咱們和西醫,在後世,在未來。”
“在這風疾上!”
“一決雌雄!”
“風疾應該就是古代對腦部疾病的泛稱,我記得曹操好像也是這個毛病,不過卻沒有後來李治那麽嚴重。”
“何止是李治啊,這毛病可是他們老李家一脈相承的好麽,從唐高祖李淵開始,李世民、李治、順宗李純、穆宗李恆、文宗李昂、宣宗李忱可全都是這毛病啊。”
“哎,之前看到林凡從草廬離開的那一幕,聽到那個升之的稱唿的時候我還沒反應過來,現在聽林凡說起來,我才知道原來盧照鄰也得了風疾啊。”
“盧照鄰老慘了,他先是得了風疾,後來又誤吃了丹藥,結果最後整個人都偏癱了,再加上仕途不順,受不了打擊,所以後來就自盡了,這節目一開始沒說,我還以為孫思邈沒把這事放心上呢,合著他老人家是打算忙完了千金翼方之後,再來攻克啊,可見這件事他從來都沒有放下過啊。”
“聽上去這種病有點像是中風加腦血栓的集合體,但這跟大腦有關的毛病,可一直都是醫學上的難題啊,孫思邈打算憑借一己之力把這個毛病攻克會不會太強人所難了。”
“沒辦法,從他當時的那句話就能看得出來,這個東西已經成為了他心中的執念,怪不得史料上記載晚年孫思邈依舊手不釋卷苦心鑽研,原來是在研究這個啊。”
正議論間,畫麵已經再次來到了孫思邈所居住的那座草廬。
此時,還是林凡剛才離開沒多久的樣子。
隻不過孫思邈已經迴到了草廬內,正在那裏埋頭苦讀,而那隻打老虎正盤坐在他的身側,充當著他的靠背。
至於那名徒弟,則是在那清理著草廬門前的菜園和藥園,在他手邊,除了兩個籮筐之外,還有一捆放倒的杏林樹苗。
李時珍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前,但林凡卻一把將他拉住,隨後麵有悲愴的搖了搖頭。
李時珍先是一愣,接著便神情黯然了下來。
這時,時間流速開始加快。
隨著一顆顆蔬菜和草藥被挖出,一株接著一株的杏樹苗被栽下。
日升月落。
光陰流逝。
杏樹苗日漸拔高,化作了一片與草廬齊平的杏林,鬱鬱蔥蔥的樹葉如同傘蓋。
在此期間,孫思邈半步都沒有離開過草廬,終日手不釋卷的在那翻閱著各類藥典。
他的身形日漸消瘦,形容愈發枯槁,眼窩慢慢變得厚重,兩眼睜開隻剩下一條縫。
動作也更加遲緩,就連翻書也顯得如此吃力。
但卻依舊沒有放棄,目光也依舊矍鑠。
在他麵前,放著一疊紙和一支毛筆。
當看到重要的地方或有所感悟時,他都會提筆寫下一些什麽。
雖然每次都隻是寥寥幾筆,但數年下來,卻也寫了厚厚的一疊。
每天下午,他都會半靠在老虎的身上小憩一會,然後一覺睡醒,繼續看書。
直到,這一天。
他伸手想要提筆,卻再也沒能把筆抓起來。
時間流速,在此恢複。
這一刻,孫思邈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卷,然後抬頭看向了草廬外,吃力的張了張嘴,聲音幾不可聞的喊道:
“徒兒……”
“師尊!”
幸好正在外麵給杏樹澆水的徒弟足夠警覺,聽到動靜之後趕忙快步走了進來。
孫思邈眉眼吃力的抬起,然後緩緩的道:
“徒兒,我前日於你交代的事情,你可記住了。”
聽到這話,孫思邈那已人到中旬的徒弟竟當場紅了眼眶:
“徒弟謹記師尊教誨,必定會與其他師兄弟一起,將天下所有五十散藥方集中銷毀,必不讓其留傳於後世。”
“還有……還有呢?”
孫思邈目光透著嚴肅,虛弱的開口道。
“還有……還有……”這徒弟說著說著便開始泣不成聲,眼淚嘩嘩的往下流,他噗通一聲在孫思邈麵前跪下,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哽咽的開口道:
“待師尊走後,要薄葬,不要燒紙錢和紙紮,逢年祭祀時,不可宰殺牲畜。”
“你,可能做到?”孫思邈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紅潤,審視的目光落在徒弟身上。
徒弟用力的咬了咬牙,然後當頭拜倒,額頭重重的磕在了石頭地麵上:
“徒弟謹遵師尊教誨!”
孫思邈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然後瀟灑的抬手一揮:
“好!你且下去準備吧,名日清晨,來為為師收屍!”
此話一出,徒弟當場泣不成聲,卻不敢忤逆孫思邈的意思,抖動著肩膀滿麵哀戚的離開了。
等到其腳步聲逐漸遠去,孫思邈才抬頭看向了昔日林凡曾坐過的地方,平靜的開口道:
“林凡後生……你來了嗎?”
林凡帶著李時珍往前一踏,便出現在了孫思邈的麵前。
李時珍第一時間上前為孫思邈把脈,而林凡則彎腰對孫思邈恭敬一拜道:
“真人,我與先生早就來了。”
“嗯……”孫思邈淡淡的點了點頭,隨後便看向身側的李時珍,目光期許的開口道:
“時珍啊,別把了,我等身為醫者,難不成連自己是不是迴光返照都判斷不出來嗎?”
“真人……”李時珍聞言頓時老淚縱橫,握著孫思邈手腕的手,無力的垂下。
孫思邈目光慈祥而又嘉許的看向李時珍,嘴角吃力的牽起,微笑的道:
“時珍啊,孫某有一事相托。”
“真人但說無妨。”李時珍拿袖口抹了抹眼角,含淚迴道。
孫思邈眼中閃過一抹悵然,遺憾的道:
“孫某本以為,能窮此殘生之力將這風疾攻克,卻不曾想大限以至。”
“為今之計,也隻能將此成果交於你手,望你能憑借所學,將其完善,並將這碩果傳承下去。”
“此病,非大醫不能究,非大醫不能愈。”
孫思邈說罷,把桌上那一疊手稿拿起,鄭重的放在了李時珍的手上。
李時珍含淚接過,不停的點頭道:
“弟子,定不負真人所托!”
孫思邈聞言臉上露出一抹微笑,隨後眼中便射出一道信心十足的精芒:
“這病,我華夏中醫治不好,那西醫也同樣治不好。”
“不過,孫某卻相信,這病,將來必定能在我中醫手上率先得到治愈。”
“咱們和西醫,在後世,在未來。”
“在這風疾上!”
“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