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諾。”
袁術嚇得慌忙轉身欲走。
就在他快走到門口時,終究是忍不住又返迴去抱住楊嬌,大嘴直接就印了上去,貪婪吮吸著楊嬌的櫻唇。
楊嬌感受到他濃濃的愛意,一時間氣也就消了。
二人耳鬢廝磨,依依不舍,最後還是楊嬌理智一些,硬催著袁術離開了藏嬌閣。
袁術出來時正值午夜時分,但見明月高懸,眏得大地一片白亮。
虧得前有靜兒掩護,後有楊方照應,袁術才得以安然脫身。
出了袁府後門,袁術長舒一口氣,強壓下心中意猶未盡的欲火,然後便悠哉悠哉地往不遠處的楊府找楊彪商量去了。
卻說那個時代一年之中沒有宵禁的日子本就不多,能夠無拘無束通宵玩樂的日子就更是屈指可數了。
在這種舉國歡慶的重大節日裏,普通百姓尚且經宿不睡,何況這些個王公貴族們,不更得徹夜狂歡嗎。
子時正是賞月的最佳時機,孩童們開始爭相出來放花燈,女眷們也都跟著出來看熱鬧。
袁家正廳之上的宴席已到尾聲,奴仆們早將現場的杯盤狼藉清理得幹幹淨淨。
案幾上已然重新擺上了果脯甜品,眾人簇擁著袁隗一並皆到院中賞月。
袁隗一時興起,便向眾人提議,不如借此良辰美景抒情詠月如何?
詩詞歌賦體裁不限,但求一樂而已。
眾公子既是出身名門,自是打小便飽讀詩書,對此無不胸有成竹。
況且袁隗已經明言隻為取樂,那還有何懼哉。
於是一個個俱都踴躍參與,不甘落後,這其中尤以袁基和袁遺最為出彩。
二人皆是明經射策入仕,不似袁紹和袁術隻能舉孝廉入仕,他倆可都是憑著真才實學,名副其實的察茂才為郎,那起點比袁紹哥倆可不止高了一星半點。
特別是袁遺,平素裏幾乎手不釋卷,絕對稱得上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此刻口吐珠玉,一氣嗬成,立作一《醉酒賞月賦》,眾人聽罷俱都自歎弗如,齊聲叫好。
大家依次吟頌,均想在袁隗麵前留個好印象,卻不知這可把後邊一人給急壞了。
袁虞本身就是個二世祖,又一直貪玩成性,不學無術,眼看早晚要輪到自己,他想了半天,最後腦子裏就憋出四個字來,趕緊開溜。
田易不明就裏,連忙一把拉住袁虞,問他何故逃跑?
袁虞這才想起身邊還有這麽一位喝過‘醒腦神湯’的神奇侍從,於是急忙向田易求助。
田易也是無語,搞不懂這群讀書人到底都是咋想的,動不動就愛附庸風雅。
其實他想不通實屬正常,畢竟他隻是剛重生到這個時代,對這方麵還不甚了解。
待他日後慢慢適應了自然會知道,這隻是當今文人雅士們最廣泛普及的一種娛樂項目罷了。
漢代本來就有學術辯論的風氣,以前主要側重於經學。
此後經曆了兩次‘黨錮之禍’,名士大儒們都對朝廷大失所望,士人學子們也不再專心於學業。
由於大家都賦閑在家,所以其中一部分人便選擇縱情於山水,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放不下名利的,他們更喜歡聚在一處開始評論時政,品鑒人物。
這其中尤以許靖和許劭兄弟二人主持的‘月旦評’最為聲名遠播,儼然已成了當時的風氣標杆,盛極一時。
袁紹,袁術和曹操當年也都曾慕名而去,隻為求許劭能夠品評一二。
他們幾人在漢末的名頭能如此響亮,除去他們自身能力超凡之外,許劭的評語絕對稱得上功不可沒。
雖然如今‘月旦評’已然作古,但它遺留下的清談之風卻廣為流傳開來。
範圍也早已不止局限於品評辯論,而是風花雪月,三教九流,包羅萬象,涉獵極廣了。
言歸正傳,隻因田易所知的三國知識,僅是一些淺顯易懂的表象,所以便導致此刻他心裏對這些隻會吟詩作賦,高談闊論的腐儒充滿了鄙視。
不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眼下主子既然有求於自己,那田易身為‘龍族侍從’,當然是責無旁貸啊。
於是他大腦立刻飛速運轉起來,試圖翻出一些應景的詩詞來應對眼前的局麵。
可惜一番苦思冥想下來,田易無奈地發現,自己肚子裏貌似並沒有幾首符合現狀的賞月詩詞。
畢竟他隻是一個初中生,知識儲備量屬實有限啊。
此時的田易情不自禁便想起了前世的老二,唉,如果老二在這裏,估計很輕鬆就能應對這個局麵吧。
田易正在這刮著鼻尖,犯愁不知該怎麽答複袁虞時,眼角卻忽然瞥見寧兒從廳內提著花燈朝他們走了過來。
看著這娉婷佳人提燈夜行的嬌俏模樣,田易驀地靈光一閃,一首好詩倏忽便湧上心頭。
他立即附在袁虞耳邊悄聲說出自己的打算,袁虞聽得喜形於色,連連點頭。
寧兒這時聽到眾人都在賦辭賞月深感好奇,忙悄悄來到袁虞身旁調笑他有何佳作。
袁虞既得田易指點,正怕時間一長記不住,此時見寧兒主動靠過來,趕緊迫不及待地舉手朗聲說道:
“諸位兄長,暫請稍等片刻。未免讓佳人久候,請容小弟僭越,先行賦詩一首。在此多有失禮,還請諸位兄長海涵。”
眾人紛紛大笑,他們自然是不會怪罪袁虞的,倒是都齊聲鼓勵他隻管大膽吟來。
其中有幾個還在打趣袁虞,怎麽春天未到就開始春情蕩漾起來了,真是個風流才子啊。
袁虞可無心跟他們取鬧嬉戲,眼中現在隻有美人、花燈交相輝映,哪裏還裝得下別的。
他癡癡地望著寧兒深情吟誦: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惟願去年人,此生長廝守。”
這是田易前世偷看老三中秋節寫給女孩的情書,覺得順口就無意間記了下來,沒想到今天居然派上了大用場。
雖然自己覺得此詩意境上有些別扭,但聊勝於無嘛,對袁虞這水平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袁術嚇得慌忙轉身欲走。
就在他快走到門口時,終究是忍不住又返迴去抱住楊嬌,大嘴直接就印了上去,貪婪吮吸著楊嬌的櫻唇。
楊嬌感受到他濃濃的愛意,一時間氣也就消了。
二人耳鬢廝磨,依依不舍,最後還是楊嬌理智一些,硬催著袁術離開了藏嬌閣。
袁術出來時正值午夜時分,但見明月高懸,眏得大地一片白亮。
虧得前有靜兒掩護,後有楊方照應,袁術才得以安然脫身。
出了袁府後門,袁術長舒一口氣,強壓下心中意猶未盡的欲火,然後便悠哉悠哉地往不遠處的楊府找楊彪商量去了。
卻說那個時代一年之中沒有宵禁的日子本就不多,能夠無拘無束通宵玩樂的日子就更是屈指可數了。
在這種舉國歡慶的重大節日裏,普通百姓尚且經宿不睡,何況這些個王公貴族們,不更得徹夜狂歡嗎。
子時正是賞月的最佳時機,孩童們開始爭相出來放花燈,女眷們也都跟著出來看熱鬧。
袁家正廳之上的宴席已到尾聲,奴仆們早將現場的杯盤狼藉清理得幹幹淨淨。
案幾上已然重新擺上了果脯甜品,眾人簇擁著袁隗一並皆到院中賞月。
袁隗一時興起,便向眾人提議,不如借此良辰美景抒情詠月如何?
詩詞歌賦體裁不限,但求一樂而已。
眾公子既是出身名門,自是打小便飽讀詩書,對此無不胸有成竹。
況且袁隗已經明言隻為取樂,那還有何懼哉。
於是一個個俱都踴躍參與,不甘落後,這其中尤以袁基和袁遺最為出彩。
二人皆是明經射策入仕,不似袁紹和袁術隻能舉孝廉入仕,他倆可都是憑著真才實學,名副其實的察茂才為郎,那起點比袁紹哥倆可不止高了一星半點。
特別是袁遺,平素裏幾乎手不釋卷,絕對稱得上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此刻口吐珠玉,一氣嗬成,立作一《醉酒賞月賦》,眾人聽罷俱都自歎弗如,齊聲叫好。
大家依次吟頌,均想在袁隗麵前留個好印象,卻不知這可把後邊一人給急壞了。
袁虞本身就是個二世祖,又一直貪玩成性,不學無術,眼看早晚要輪到自己,他想了半天,最後腦子裏就憋出四個字來,趕緊開溜。
田易不明就裏,連忙一把拉住袁虞,問他何故逃跑?
袁虞這才想起身邊還有這麽一位喝過‘醒腦神湯’的神奇侍從,於是急忙向田易求助。
田易也是無語,搞不懂這群讀書人到底都是咋想的,動不動就愛附庸風雅。
其實他想不通實屬正常,畢竟他隻是剛重生到這個時代,對這方麵還不甚了解。
待他日後慢慢適應了自然會知道,這隻是當今文人雅士們最廣泛普及的一種娛樂項目罷了。
漢代本來就有學術辯論的風氣,以前主要側重於經學。
此後經曆了兩次‘黨錮之禍’,名士大儒們都對朝廷大失所望,士人學子們也不再專心於學業。
由於大家都賦閑在家,所以其中一部分人便選擇縱情於山水,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放不下名利的,他們更喜歡聚在一處開始評論時政,品鑒人物。
這其中尤以許靖和許劭兄弟二人主持的‘月旦評’最為聲名遠播,儼然已成了當時的風氣標杆,盛極一時。
袁紹,袁術和曹操當年也都曾慕名而去,隻為求許劭能夠品評一二。
他們幾人在漢末的名頭能如此響亮,除去他們自身能力超凡之外,許劭的評語絕對稱得上功不可沒。
雖然如今‘月旦評’已然作古,但它遺留下的清談之風卻廣為流傳開來。
範圍也早已不止局限於品評辯論,而是風花雪月,三教九流,包羅萬象,涉獵極廣了。
言歸正傳,隻因田易所知的三國知識,僅是一些淺顯易懂的表象,所以便導致此刻他心裏對這些隻會吟詩作賦,高談闊論的腐儒充滿了鄙視。
不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眼下主子既然有求於自己,那田易身為‘龍族侍從’,當然是責無旁貸啊。
於是他大腦立刻飛速運轉起來,試圖翻出一些應景的詩詞來應對眼前的局麵。
可惜一番苦思冥想下來,田易無奈地發現,自己肚子裏貌似並沒有幾首符合現狀的賞月詩詞。
畢竟他隻是一個初中生,知識儲備量屬實有限啊。
此時的田易情不自禁便想起了前世的老二,唉,如果老二在這裏,估計很輕鬆就能應對這個局麵吧。
田易正在這刮著鼻尖,犯愁不知該怎麽答複袁虞時,眼角卻忽然瞥見寧兒從廳內提著花燈朝他們走了過來。
看著這娉婷佳人提燈夜行的嬌俏模樣,田易驀地靈光一閃,一首好詩倏忽便湧上心頭。
他立即附在袁虞耳邊悄聲說出自己的打算,袁虞聽得喜形於色,連連點頭。
寧兒這時聽到眾人都在賦辭賞月深感好奇,忙悄悄來到袁虞身旁調笑他有何佳作。
袁虞既得田易指點,正怕時間一長記不住,此時見寧兒主動靠過來,趕緊迫不及待地舉手朗聲說道:
“諸位兄長,暫請稍等片刻。未免讓佳人久候,請容小弟僭越,先行賦詩一首。在此多有失禮,還請諸位兄長海涵。”
眾人紛紛大笑,他們自然是不會怪罪袁虞的,倒是都齊聲鼓勵他隻管大膽吟來。
其中有幾個還在打趣袁虞,怎麽春天未到就開始春情蕩漾起來了,真是個風流才子啊。
袁虞可無心跟他們取鬧嬉戲,眼中現在隻有美人、花燈交相輝映,哪裏還裝得下別的。
他癡癡地望著寧兒深情吟誦: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惟願去年人,此生長廝守。”
這是田易前世偷看老三中秋節寫給女孩的情書,覺得順口就無意間記了下來,沒想到今天居然派上了大用場。
雖然自己覺得此詩意境上有些別扭,但聊勝於無嘛,對袁虞這水平來說已經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