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氣憤填膺,這家夥不思悔改反而還倒打一耙,真是無藥可救了。
“大哥且暫息雷霆,小弟隻是就事論事,並無他意。
誠如大哥所言,這些事隨便掂出一件來上報朝廷,任誰都不免牢獄之災。
假如這些事真的是小弟所為,勢必會做的十分隱秘,絕不會授人把柄。
卻不知叔父大人,您是如何得知的呢?”
“這個,有書信在此,證據確鑿。”
袁隗有些為難,就算袁紹知道是袁基告的密,他也不好直接說出來。
“那這書信是出自何人之手,又是何人所呈呢?”
袁紹不依不饒,繼續追問。
“呃,…”
“不必問了,你自知是我上呈給叔父大人的,何必明知故問。”
袁基主動開口承認,免去了袁隗的尷尬。
“大哥受累了,沒想到大哥身為朝廷重臣,日夜操勞國事,卻仍要不辭辛勞,煞費苦心地為小弟前程四處奔走,小弟委實感激不盡。”
“你少在這冷嘲熱諷,我這麽做都是為了家族著想。
你屢屢無視朝廷禁令,收容欽犯,結黨營私,以身犯險,若因你一人之過而牽累整個家族,試問你於心何安!”
“哈哈,大哥說得好,句句擲地有聲,大義凜然,不愧為朝臣表率。”
袁紹氣極反笑,拍手叫好,
“不過話說迴來,既然你承認是你向叔父大人揭發了我,那也就是說叔父大人先前並不知情。
你明知叔父大人日理萬機,殫精竭慮,知道此事之後定會勞心焦思,寢食難安,卻仍執意將此事上報叔父,敢問大哥,這就是你所謂的為家族著想嗎?
若因你之過而導致叔父大人憂憤傷身,試問大哥你於心何安!”
“你,你…”
袁基一時語塞,被袁紹懟得說不出話來。
“你什麽你,此事是你不孝在先,不惟我不孝,我為何不能質問你!”
“你你,簡直是強詞奪理,胡攪蠻纏!”
袁基氣得胡子都抖個不停,
“叔父大人,您給評評理,你看他這個樣子成何體統。”
“好了好了,你們倆都消消氣,這麽暴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既然袁隗開口打圓場,二人自是沒話說,俱都拱手應諾,恭聽教誨。
“剛才還說著正事,怎麽一會兒就扯到孝心上了。
你們兩個賢良孝悌,老夫自然是清楚的。
本初孝敬給老夫好茶,你大哥士紀也給我備了佳釀,你們都有心了。
不過老夫半生得意,早已享盡這世間榮華,如今垂垂老矣行將就木,還能活個幾年呢?
你們兄弟二人雄才大略,文武兼備,是我們袁家的麒麟子,同輩子弟們的表率,務須謹記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一旦老夫仙去,尚期冀你們兄弟二人可以兄友弟恭,精誠團結,同仇敵愾,共渡難關,將我們袁家的輝煌持久延續下去。
如此老夫有生之年足以老懷大慰,這才該是你們最大的孝心啊。”
袁基:“侄兒慚愧,必定謹記叔父大人教誨。”
袁紹:“叔父大人教訓的是,侄兒知錯了。
不過叔父大人精神矍鑠,寶刀未老,猶如枯木逢春,鐵樹開花,必能長命百歲,與天齊壽。
侄兒此次迴去之後定當日夜祈福,萬望叔父大人身體安康,領袖我們袁家重振朝綱,萬古流芳!”
“哈哈,本初啊,你還打算在家裏窩多久哪?似你這般人才,不入朝堂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嗬嗬,叔父大人過譽了。
我們袁家在朝堂之上有大哥照應已然穩如磐石,再加上叔父大人中流砥柱坐鎮三公之位,更是讓袁家固若金湯,安保無虞。
侄兒才疏學淺,實不堪大任,又何苦去畫蛇添足,自尋煩惱呢。”
“二弟太過自謙了,人生苦短,二弟正當盛年,不趁此大好年華一展宏圖,更待何時?
以二弟之才,有叔父大人和為兄鼎力舉薦,當可保你穩居朝堂。
到時我們叔侄三人轉圜進退,遊刃有餘,將來對付起那幫閹人們又更添幾分勝算,何樂而不為呢?”
“大哥是真心支持小弟入朝為官嗎?”
“當然了,這還用說嗎。
響應朝廷辟召,不管是對你自己還是對整個家族,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此乃是為家族興衰大計著想,為兄豈敢因私廢公,陽奉陰違。
為兄隻是看不慣你私底下幹的那些見不得人的蠢事,但對你的才華能力,可一直是首肯心折,佩服至極的。”
“唉~,沒想到我苦心孤詣,為家族後計甘願背負罵名,付出這麽多辛苦,換來的竟是大哥一句見不得人的蠢事。
也罷,今日恰逢佳節,明月當空,小弟就以這明月證心,對叔父大人和大哥剖肝瀝膽,一訴衷腸吧。”
“諾,老夫也正有此意。趁現在時間尚早,我們叔侄三人不如沏壺香茗,就在這裏推心置腹地好好聊聊吧。”
“諾,侄兒求之不得,正想品嚐品嚐叔父大人珍藏的好茶呢。”
袁隗立馬安排下人擺上茗具,不得不說豪門世族底蘊深厚,就連府上這些奴婢們也素質甚佳。
但見幾名妙齡少女井然有序,手法嫻熟,各司其職,不過一會兒功夫幾上便香氣嫋嫋,芬芳撲鼻了。
三人圍席而坐,還是袁隗首先開口:
“今日午時天現異象,二位賢侄皆在帝都,想必都已親眼目睹了吧?”
二人點頭應是。
“不知二位賢侄對此異象有何高見?”
袁基如實迴答:“侄兒認為此乃不祥之兆!然侄兒愚鈍,不通曉天機,亦不明陰陽之理,故而無法確切知曉其中緣由。”
袁紹:“迴稟叔父大人,此乃亡國之象是也。”
袁隗,袁基均大吃一驚。
不過袁隗終究老於世故,神色頃刻間便已恢複如初。
袁基則顫聲問道:“二弟何出此言?這種話可不能亂說呀,你是如何推斷出這個結果的?”
袁紹淡然一笑,搖頭說道:“這個大哥就不要深究了。你隻要知道小弟乃是得高人指點,所言非虛即可。”
“大哥且暫息雷霆,小弟隻是就事論事,並無他意。
誠如大哥所言,這些事隨便掂出一件來上報朝廷,任誰都不免牢獄之災。
假如這些事真的是小弟所為,勢必會做的十分隱秘,絕不會授人把柄。
卻不知叔父大人,您是如何得知的呢?”
“這個,有書信在此,證據確鑿。”
袁隗有些為難,就算袁紹知道是袁基告的密,他也不好直接說出來。
“那這書信是出自何人之手,又是何人所呈呢?”
袁紹不依不饒,繼續追問。
“呃,…”
“不必問了,你自知是我上呈給叔父大人的,何必明知故問。”
袁基主動開口承認,免去了袁隗的尷尬。
“大哥受累了,沒想到大哥身為朝廷重臣,日夜操勞國事,卻仍要不辭辛勞,煞費苦心地為小弟前程四處奔走,小弟委實感激不盡。”
“你少在這冷嘲熱諷,我這麽做都是為了家族著想。
你屢屢無視朝廷禁令,收容欽犯,結黨營私,以身犯險,若因你一人之過而牽累整個家族,試問你於心何安!”
“哈哈,大哥說得好,句句擲地有聲,大義凜然,不愧為朝臣表率。”
袁紹氣極反笑,拍手叫好,
“不過話說迴來,既然你承認是你向叔父大人揭發了我,那也就是說叔父大人先前並不知情。
你明知叔父大人日理萬機,殫精竭慮,知道此事之後定會勞心焦思,寢食難安,卻仍執意將此事上報叔父,敢問大哥,這就是你所謂的為家族著想嗎?
若因你之過而導致叔父大人憂憤傷身,試問大哥你於心何安!”
“你,你…”
袁基一時語塞,被袁紹懟得說不出話來。
“你什麽你,此事是你不孝在先,不惟我不孝,我為何不能質問你!”
“你你,簡直是強詞奪理,胡攪蠻纏!”
袁基氣得胡子都抖個不停,
“叔父大人,您給評評理,你看他這個樣子成何體統。”
“好了好了,你們倆都消消氣,這麽暴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既然袁隗開口打圓場,二人自是沒話說,俱都拱手應諾,恭聽教誨。
“剛才還說著正事,怎麽一會兒就扯到孝心上了。
你們兩個賢良孝悌,老夫自然是清楚的。
本初孝敬給老夫好茶,你大哥士紀也給我備了佳釀,你們都有心了。
不過老夫半生得意,早已享盡這世間榮華,如今垂垂老矣行將就木,還能活個幾年呢?
你們兄弟二人雄才大略,文武兼備,是我們袁家的麒麟子,同輩子弟們的表率,務須謹記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一旦老夫仙去,尚期冀你們兄弟二人可以兄友弟恭,精誠團結,同仇敵愾,共渡難關,將我們袁家的輝煌持久延續下去。
如此老夫有生之年足以老懷大慰,這才該是你們最大的孝心啊。”
袁基:“侄兒慚愧,必定謹記叔父大人教誨。”
袁紹:“叔父大人教訓的是,侄兒知錯了。
不過叔父大人精神矍鑠,寶刀未老,猶如枯木逢春,鐵樹開花,必能長命百歲,與天齊壽。
侄兒此次迴去之後定當日夜祈福,萬望叔父大人身體安康,領袖我們袁家重振朝綱,萬古流芳!”
“哈哈,本初啊,你還打算在家裏窩多久哪?似你這般人才,不入朝堂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嗬嗬,叔父大人過譽了。
我們袁家在朝堂之上有大哥照應已然穩如磐石,再加上叔父大人中流砥柱坐鎮三公之位,更是讓袁家固若金湯,安保無虞。
侄兒才疏學淺,實不堪大任,又何苦去畫蛇添足,自尋煩惱呢。”
“二弟太過自謙了,人生苦短,二弟正當盛年,不趁此大好年華一展宏圖,更待何時?
以二弟之才,有叔父大人和為兄鼎力舉薦,當可保你穩居朝堂。
到時我們叔侄三人轉圜進退,遊刃有餘,將來對付起那幫閹人們又更添幾分勝算,何樂而不為呢?”
“大哥是真心支持小弟入朝為官嗎?”
“當然了,這還用說嗎。
響應朝廷辟召,不管是對你自己還是對整個家族,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此乃是為家族興衰大計著想,為兄豈敢因私廢公,陽奉陰違。
為兄隻是看不慣你私底下幹的那些見不得人的蠢事,但對你的才華能力,可一直是首肯心折,佩服至極的。”
“唉~,沒想到我苦心孤詣,為家族後計甘願背負罵名,付出這麽多辛苦,換來的竟是大哥一句見不得人的蠢事。
也罷,今日恰逢佳節,明月當空,小弟就以這明月證心,對叔父大人和大哥剖肝瀝膽,一訴衷腸吧。”
“諾,老夫也正有此意。趁現在時間尚早,我們叔侄三人不如沏壺香茗,就在這裏推心置腹地好好聊聊吧。”
“諾,侄兒求之不得,正想品嚐品嚐叔父大人珍藏的好茶呢。”
袁隗立馬安排下人擺上茗具,不得不說豪門世族底蘊深厚,就連府上這些奴婢們也素質甚佳。
但見幾名妙齡少女井然有序,手法嫻熟,各司其職,不過一會兒功夫幾上便香氣嫋嫋,芬芳撲鼻了。
三人圍席而坐,還是袁隗首先開口:
“今日午時天現異象,二位賢侄皆在帝都,想必都已親眼目睹了吧?”
二人點頭應是。
“不知二位賢侄對此異象有何高見?”
袁基如實迴答:“侄兒認為此乃不祥之兆!然侄兒愚鈍,不通曉天機,亦不明陰陽之理,故而無法確切知曉其中緣由。”
袁紹:“迴稟叔父大人,此乃亡國之象是也。”
袁隗,袁基均大吃一驚。
不過袁隗終究老於世故,神色頃刻間便已恢複如初。
袁基則顫聲問道:“二弟何出此言?這種話可不能亂說呀,你是如何推斷出這個結果的?”
袁紹淡然一笑,搖頭說道:“這個大哥就不要深究了。你隻要知道小弟乃是得高人指點,所言非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