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左右都是死,那還不如試上一試!
沒過多久,錦衣衛便押著上百名戴著枷鎖的宇文家族人走到了城牆下,還有那宇文浩,雖然還在昏迷,也被幾名衙役用轎子給抬來了。
“不計手段,將他弄醒。”
吩咐一聲,便有兩名錦衣衛蹬蹬蹬跑下城樓走到宇文浩身旁,而後一名錦衣衛掏出一把小刀將宇文浩左手手背上的一塊皮給剝了下來,另一名錦衣衛立時拿著一袋鹽巴往上一撒。
原本還睡得不省人事的宇文浩,突然就睜大了雙眼,想叫卻叫不出聲,隻有脖頸處包裹著的紗布正在源源不斷地往外滲血。
另外一名錦衣衛連忙拿起早就準備的好的止血藥物往他脖頸上抹去,同時對抬著他的幾名衙役吩咐道:
“速速抬其上城樓見指揮使!”
待宇文浩被抬上城樓後,他的視線就完全定在了城外的南征軍軍陣上,對於侯世貴,是看也不看一眼。
見得滿臉震驚的宇文浩,侯世貴輕輕一笑,在他耳邊說道:
“沒想到吧,南征軍與你宇文家造反了。”
聽得此言,宇文浩轉頭對侯世貴怒目而視,長著一張嘴卻隻能發出啊啊呀呀的聲音。
侯世貴知道他這是在罵自己,也不以為意,繼續笑道:
“宇文將軍,你也知道,造反是個什麽罪名,不妨替本官當當說客?勸勸這些可憐的兵卒?”
說完此話,侯世貴見他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之意。
便讓人取來筆墨紙硯放在宇文浩身前:
“本官知你不能說話,但寫一封親筆書信,再蓋上你宇文帥的大印也行。”
宇文浩冷了侯世貴一眼,拿起紙幣就開始寫了起來,不過他寫的卻不是什麽勸降信,而是寫給侯世貴看的:
“大楚有律,叛者複歸,最輕的責罰,也要貶為邊奴,三輩不得翻身。
今上心性更是極端,這些人就算臨陣歸降,倒頭來,今上也定要將他們盡數坑殺泄憤!
既然已叛,何必再降?”
所謂邊奴,便是發配到邊地負責修築防禦工事的奴隸,完全不被當成人來看,還不如死了。
見得宇文浩所寫手書,侯世貴嘿了一聲,這宇文浩倒是真了解楊河。
以楊河那剛愎自用,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又愛麵子的性子,這一萬叛卒,最後的下場還真可能是被楊河坑殺了。
而且誰勸都沒用,畢竟楊河要掩蓋他在位期間的這些破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人不再提及。
怎麽不提?當然是讓幹出這些破事的人人間蒸發,沒人見到,沒人提及,自然也就會從人們心中慢慢淡忘。
到得最後,史書上可能也隻剩下一句:
“初成十三年,十萬軍南征,敗,全軍沒。”
這宇文浩雖在閻王殿前走過一遭,可還是不想將自己的部下推入火坑。
雖然南征軍造反,結局已是必敗,可終究能逃得一個算一個,總好過被自己騙得抱著並不存在的希望苟活幾日。
此時此刻,宇文浩隻想早死早超生,是一刻也不願苟活在這世上。
至於侯世貴想讓他做的事,他自認為自己已將該說的全都說了,現下自己不欠任何人,自也不會去幫侯世貴坑害自家部下。
就在他等著侯世貴大發雷霆,威脅要將自己要殺時。
沒成想侯世貴非但沒生氣,還轉過頭朝身後的清港城看了一眼:
“聽聞宇文將軍打小便是在這清港長大?”
由於不知道侯世貴想要幹嘛,宇文浩隻是躺在轎子上靜靜地看著侯世貴,不發一言,不動一筆。
侯世貴也不在意,隻是長長地吸了口氣,滿臉感慨地歎道:
“故鄉啊,宇文將軍在南方時,應該很想念故鄉的宜人氣候,可口美食以及,那些伴著宇文將軍長大的故人吧?”
說著,侯世貴向前幾步,來到城牆下低頭一望。
宇文浩周圍的衙役也將宇文浩抬到城牆便往下一看。
隻見城牆的清港城方向下方空地中,已有上百名戴著枷鎖穿著囚服哭成了淚人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項旭帶領的錦衣衛牢牢控製著。
見得此幕,侯世貴尚且麵不改色,倒是宇文浩瞪大了雙眼,一副怒發衝冠地模樣轉頭就衝侯世貴使勁嚷嚷。
可他喉嚨卻破了,除了像個嬰孩般咿咿呀呀的發出令人聽不懂的聲音外,再無任何聲音傳來。
不過就是這咿咿呀呀之聲,侯世貴也能從中聽出其語氣中的那股滔天怒意。
他當然該怒,因為那片空地上的百餘人,皆是居住在清港的宇文家族人!
宇文浩從小在清港長大,與這些族人關係也是不錯,感情那更是沒得說。
不過猶此,侯世貴還不滿意,張口對下方的項旭喊道:
“老項,人數未免少了些,且打聽打聽,宇文將軍在家族外還有什麽故交好友,青梅竹馬,紅顏知己,一並請來。
畢竟是宇文將軍的好友,今日便讓宇文將軍與他們最後見上一麵,也算本官仁至義盡了。”
侯世貴話音剛落,宇文浩也不知哪來的氣力,雙手撐著轎子邊緣就要朝城牆下撲去。
竟是想當場跳下去自盡!
那幾個將他抬上來的衙役哪會想過堂堂一軍主帥,還是好不容易救活的人想要自盡。
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隻能看著宇文浩往前一撲。
然而還沒等他撲下去,兩雙有力的大手便抓住了他的腳和身體。
孔恆和孔俊由於嗓門大,孔俊記性又好,便一直伴在侯世貴身邊做傳令兵的職務。
這二人也是眼疾手快,一把將宇文浩拉上來又按迴轎子中後,便對周圍的幾名衙役惡狠狠地說道:
“若宇文將軍出了什麽差池,仔細你們的腦袋!”
幾名衙役心有餘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脖頸,再不敢大意。
還有一人為了保險,甚至還悄悄拿出繩子將宇文浩的雙腿捆在了轎子上,以防他做出傻事。
就在項旭領命而去時,城外那邊南征軍與宇文軍的軍陣內,已響起了蹬蹬蹬的戰鼓聲。
這是他們商議好了對策,要開始進攻了。
聽得這戰鼓聲,侯世貴努力壓下心中急躁的心情,表現得一片風輕雲淡,連迴頭看一眼城外都是不遠。
沒過多久,錦衣衛便押著上百名戴著枷鎖的宇文家族人走到了城牆下,還有那宇文浩,雖然還在昏迷,也被幾名衙役用轎子給抬來了。
“不計手段,將他弄醒。”
吩咐一聲,便有兩名錦衣衛蹬蹬蹬跑下城樓走到宇文浩身旁,而後一名錦衣衛掏出一把小刀將宇文浩左手手背上的一塊皮給剝了下來,另一名錦衣衛立時拿著一袋鹽巴往上一撒。
原本還睡得不省人事的宇文浩,突然就睜大了雙眼,想叫卻叫不出聲,隻有脖頸處包裹著的紗布正在源源不斷地往外滲血。
另外一名錦衣衛連忙拿起早就準備的好的止血藥物往他脖頸上抹去,同時對抬著他的幾名衙役吩咐道:
“速速抬其上城樓見指揮使!”
待宇文浩被抬上城樓後,他的視線就完全定在了城外的南征軍軍陣上,對於侯世貴,是看也不看一眼。
見得滿臉震驚的宇文浩,侯世貴輕輕一笑,在他耳邊說道:
“沒想到吧,南征軍與你宇文家造反了。”
聽得此言,宇文浩轉頭對侯世貴怒目而視,長著一張嘴卻隻能發出啊啊呀呀的聲音。
侯世貴知道他這是在罵自己,也不以為意,繼續笑道:
“宇文將軍,你也知道,造反是個什麽罪名,不妨替本官當當說客?勸勸這些可憐的兵卒?”
說完此話,侯世貴見他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之意。
便讓人取來筆墨紙硯放在宇文浩身前:
“本官知你不能說話,但寫一封親筆書信,再蓋上你宇文帥的大印也行。”
宇文浩冷了侯世貴一眼,拿起紙幣就開始寫了起來,不過他寫的卻不是什麽勸降信,而是寫給侯世貴看的:
“大楚有律,叛者複歸,最輕的責罰,也要貶為邊奴,三輩不得翻身。
今上心性更是極端,這些人就算臨陣歸降,倒頭來,今上也定要將他們盡數坑殺泄憤!
既然已叛,何必再降?”
所謂邊奴,便是發配到邊地負責修築防禦工事的奴隸,完全不被當成人來看,還不如死了。
見得宇文浩所寫手書,侯世貴嘿了一聲,這宇文浩倒是真了解楊河。
以楊河那剛愎自用,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又愛麵子的性子,這一萬叛卒,最後的下場還真可能是被楊河坑殺了。
而且誰勸都沒用,畢竟楊河要掩蓋他在位期間的這些破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人不再提及。
怎麽不提?當然是讓幹出這些破事的人人間蒸發,沒人見到,沒人提及,自然也就會從人們心中慢慢淡忘。
到得最後,史書上可能也隻剩下一句:
“初成十三年,十萬軍南征,敗,全軍沒。”
這宇文浩雖在閻王殿前走過一遭,可還是不想將自己的部下推入火坑。
雖然南征軍造反,結局已是必敗,可終究能逃得一個算一個,總好過被自己騙得抱著並不存在的希望苟活幾日。
此時此刻,宇文浩隻想早死早超生,是一刻也不願苟活在這世上。
至於侯世貴想讓他做的事,他自認為自己已將該說的全都說了,現下自己不欠任何人,自也不會去幫侯世貴坑害自家部下。
就在他等著侯世貴大發雷霆,威脅要將自己要殺時。
沒成想侯世貴非但沒生氣,還轉過頭朝身後的清港城看了一眼:
“聽聞宇文將軍打小便是在這清港長大?”
由於不知道侯世貴想要幹嘛,宇文浩隻是躺在轎子上靜靜地看著侯世貴,不發一言,不動一筆。
侯世貴也不在意,隻是長長地吸了口氣,滿臉感慨地歎道:
“故鄉啊,宇文將軍在南方時,應該很想念故鄉的宜人氣候,可口美食以及,那些伴著宇文將軍長大的故人吧?”
說著,侯世貴向前幾步,來到城牆下低頭一望。
宇文浩周圍的衙役也將宇文浩抬到城牆便往下一看。
隻見城牆的清港城方向下方空地中,已有上百名戴著枷鎖穿著囚服哭成了淚人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項旭帶領的錦衣衛牢牢控製著。
見得此幕,侯世貴尚且麵不改色,倒是宇文浩瞪大了雙眼,一副怒發衝冠地模樣轉頭就衝侯世貴使勁嚷嚷。
可他喉嚨卻破了,除了像個嬰孩般咿咿呀呀的發出令人聽不懂的聲音外,再無任何聲音傳來。
不過就是這咿咿呀呀之聲,侯世貴也能從中聽出其語氣中的那股滔天怒意。
他當然該怒,因為那片空地上的百餘人,皆是居住在清港的宇文家族人!
宇文浩從小在清港長大,與這些族人關係也是不錯,感情那更是沒得說。
不過猶此,侯世貴還不滿意,張口對下方的項旭喊道:
“老項,人數未免少了些,且打聽打聽,宇文將軍在家族外還有什麽故交好友,青梅竹馬,紅顏知己,一並請來。
畢竟是宇文將軍的好友,今日便讓宇文將軍與他們最後見上一麵,也算本官仁至義盡了。”
侯世貴話音剛落,宇文浩也不知哪來的氣力,雙手撐著轎子邊緣就要朝城牆下撲去。
竟是想當場跳下去自盡!
那幾個將他抬上來的衙役哪會想過堂堂一軍主帥,還是好不容易救活的人想要自盡。
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隻能看著宇文浩往前一撲。
然而還沒等他撲下去,兩雙有力的大手便抓住了他的腳和身體。
孔恆和孔俊由於嗓門大,孔俊記性又好,便一直伴在侯世貴身邊做傳令兵的職務。
這二人也是眼疾手快,一把將宇文浩拉上來又按迴轎子中後,便對周圍的幾名衙役惡狠狠地說道:
“若宇文將軍出了什麽差池,仔細你們的腦袋!”
幾名衙役心有餘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脖頸,再不敢大意。
還有一人為了保險,甚至還悄悄拿出繩子將宇文浩的雙腿捆在了轎子上,以防他做出傻事。
就在項旭領命而去時,城外那邊南征軍與宇文軍的軍陣內,已響起了蹬蹬蹬的戰鼓聲。
這是他們商議好了對策,要開始進攻了。
聽得這戰鼓聲,侯世貴努力壓下心中急躁的心情,表現得一片風輕雲淡,連迴頭看一眼城外都是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