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貴卻隻以為他在惺惺作態,上前兩步抓起他的衣領,惡狠狠地看著他的雙眼,一字一句道:
“咱們不急,有的是時間,先從陛下之前派給你的兩個監軍開始說起,他們,應該不是意外或染病身亡吧?”
侯世貴在這邊說得激動,忽見門外汪厚跑了進來:
“公子。”
嗯?這種時候,汪先生不會無緣無故來叨擾我才對。
侯世貴知道汪厚定有要事,鬆開宇文浩的衣領,就朝汪厚走去。
二人走出屋外,汪厚這才說道:
“清港百姓開始在街上聚集了。”
“怎麽迴事?我不是派有緹騎維護治安嗎?”
侯世貴眉頭緊鎖,不知道這鬧的又是哪出。
汪厚臉色難看,瞧了一眼院落中進進出出的錦衣衛,這才說道:
“之前還好,百姓們不知道發生了何事,見得街上有騎士出沒,都隻是呆在屋中不敢出來。
可一個時辰前,不知是誰放出消息,說公子您抓了青天大老爺錢鬆,還有府衙上下的一眾清官,要害死他們換上一些貪官汙吏來清港任職。
於是百姓們立刻就不幹了,現在已經接二連三在街上聚集,提起喝令了幾次,都是無用,人數已越聚越多,現下已有近千人。”
“廝!!”
侯世貴倒吸了口冷氣,這肯定是宇文家的手筆,猜都不用猜。
見家主與家中權力保護的宇文浩被自己捉了,眼紅之下,便想鬧一處民變逼自己放人。
這宇文家,還真將自己當成孝平的土皇帝了不成?
侯世貴麵色一沉:
“調集緹騎,封鎖街道,勒令百姓呆在家中不許外出。
對了,再警告那些緹騎,若遇反抗,隻許傷人,誰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死手鬧出人命,休怪本官叫他拿命來賠!”
說完之後,侯世貴頓了頓,心想自己調來的提起隻有數百人。
而且人生地不熟的,治這些百姓,還得清港的地頭蛇出麵,便又道:
“叫人帶那守捉郎孫雲鬆來見我。”
汪厚走後沒多久,就有兩名錦衣衛押著醃得跟個鹹菜似的孫雲鬆到了侯世貴麵前。
一見到侯世貴,孫雲鬆就跟見到了救命稻草似的,當場就開始叫起了冤來:
“指揮使,小吏冤枉呐!陳金與宇文家幹的那些齷齪事,全跟小吏半點關係也沒有,就算有那麽點幹係,那也是他們拿小吏的家眷性命來逼著小吏幹的!
小吏若是不從,家眷性命便是難保,指揮使明鑒呐!!”
嗯?看來這錢鬆也沒那麽清明如水嘛。
不過現下侯世貴要說的可不是這事。
他和顏悅色地上前將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孫雲鬆從地上扶起,並親切說道:
“孫守捉忠肝義膽,清廉無雙,本官早有耳聞,孫守捉快快起來,本官相信,你絕不是那貪贓枉法之徒。”
這是鬧的哪出?
見這錦衣魔君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孫雲鬆可不敢蹬鼻子上臉,繼續擺著一副感激涕零地表情聲音沙啞的仰天喊道:
“知我者,指揮使也!!
指揮使便如我孫雲鬆再生父母,且容小吏叫您一聲爹吧!!”
這特麽的也太不要臉了!
侯世貴自問自己穿越那麽久,這個時代的人縱是再不要臉,心中至少還有一絲禮義廉恥的底線。
可這孫雲鬆,竟直接就向讓自己做他爹?
他年歲都比自己要大上十幾歲吧?
不過此時正是用他的時候,侯世貴也不好冷了他的熱枕,便點頭說道:
“好,我便認你這個幹兒子,從此以後,你就是我錦衣衛指揮使的幹兒子,甭管這清港換了誰做府君,都得看你的臉色行事!”
這……這就認自己當幹兒子了?
孫雲鬆一愣,幸福來得太突然,倒是叫他有些措不及防。
他雖然姓孫,可跟那世家大姓的孫家也沒什麽關係,反而是個寒門出生。
在清港府衙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好不容易碰上了清正廉明的府君,這才有的機會坐上守捉郎的位置。
按理說,錢鬆對自己有提拔之恩,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該認賊作父才對。
可……如今錢鬆的性命都在這人掌握之間,自己認賊作父,還不是為了尋個機會將這錦衣魔君哄開心了讓他繞過錢鬆一馬?
救他一命,也算還了他的知遇之恩罷。
而且,能做錦衣魔君的幹兒子,這其中好處,那可比什麽默默無聞的清港守捉郎要好多了。
就像爹剛剛說的,隻要爹一日不垮台,這清河無論哪個來當府君,還不是得看在爹的麵子上對自己客客氣氣的?
此時此刻,孫雲鬆好像已看到了日後的錦繡前程在向自己招手。
不過他也不笨,知道爹不可能就這麽把好處送給自己。
再說在這之前,自己跟爹也沒啥交情啊,爹肯定是有事要自己代為處理。
這廝倒也機靈,不等侯世貴發問,反而先問了出來:
“兒子觀爹您麵有愁雲,可是哪個不開眼的孫賊惹到了爹?
爹您一句話,兒子這就去將他剁成肉泥!”
說著,他就想刑房方向看了一眼,惡狠狠地道:
“可是錢鬆那老貨不開眼?爹您等著,兒子這就去取了那老貨的首級來給爹下酒!”
這廝倒好,剛剛還在心裏給自己找借口,想著認侯世貴做爹是為了曲線救錢鬆。
可現下為了表忠心,甚至都不等侯世貴開口,就要去把對他有提拔之恩的錢鬆腦袋砍了給侯世貴下酒。
侯世貴略有深意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見他一副赤誠肝膽地模樣,便說道:
“街上有些百姓,被小人蒙蔽蠱惑,你帶著衙役去處理一番,別鬧出人命。”
“原來是這事!爹您放心好了,兒子就是吃這碗飯的!”
說罷,調頭就走。
侯世貴對那兩名押著他來的錦衣衛說道:
“跟上他,去將那些衙役放了,若他有什麽異常舉動,直接殺了,不需證據。”
孫雲鬆這種人,嘴中說出的話連侯世貴也不敢確定哪句真哪句假。
而且他是在錢鬆擔任府君時期被提拔為守捉郎的,錢鬆也算對他有知遇之恩。
這個時代,知遇之恩大於天,侯世貴可不知道這孫雲鬆是笑裏藏刀還是怎麽,派上兩名錦衣衛跟著也是以防萬一。
“咱們不急,有的是時間,先從陛下之前派給你的兩個監軍開始說起,他們,應該不是意外或染病身亡吧?”
侯世貴在這邊說得激動,忽見門外汪厚跑了進來:
“公子。”
嗯?這種時候,汪先生不會無緣無故來叨擾我才對。
侯世貴知道汪厚定有要事,鬆開宇文浩的衣領,就朝汪厚走去。
二人走出屋外,汪厚這才說道:
“清港百姓開始在街上聚集了。”
“怎麽迴事?我不是派有緹騎維護治安嗎?”
侯世貴眉頭緊鎖,不知道這鬧的又是哪出。
汪厚臉色難看,瞧了一眼院落中進進出出的錦衣衛,這才說道:
“之前還好,百姓們不知道發生了何事,見得街上有騎士出沒,都隻是呆在屋中不敢出來。
可一個時辰前,不知是誰放出消息,說公子您抓了青天大老爺錢鬆,還有府衙上下的一眾清官,要害死他們換上一些貪官汙吏來清港任職。
於是百姓們立刻就不幹了,現在已經接二連三在街上聚集,提起喝令了幾次,都是無用,人數已越聚越多,現下已有近千人。”
“廝!!”
侯世貴倒吸了口冷氣,這肯定是宇文家的手筆,猜都不用猜。
見家主與家中權力保護的宇文浩被自己捉了,眼紅之下,便想鬧一處民變逼自己放人。
這宇文家,還真將自己當成孝平的土皇帝了不成?
侯世貴麵色一沉:
“調集緹騎,封鎖街道,勒令百姓呆在家中不許外出。
對了,再警告那些緹騎,若遇反抗,隻許傷人,誰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死手鬧出人命,休怪本官叫他拿命來賠!”
說完之後,侯世貴頓了頓,心想自己調來的提起隻有數百人。
而且人生地不熟的,治這些百姓,還得清港的地頭蛇出麵,便又道:
“叫人帶那守捉郎孫雲鬆來見我。”
汪厚走後沒多久,就有兩名錦衣衛押著醃得跟個鹹菜似的孫雲鬆到了侯世貴麵前。
一見到侯世貴,孫雲鬆就跟見到了救命稻草似的,當場就開始叫起了冤來:
“指揮使,小吏冤枉呐!陳金與宇文家幹的那些齷齪事,全跟小吏半點關係也沒有,就算有那麽點幹係,那也是他們拿小吏的家眷性命來逼著小吏幹的!
小吏若是不從,家眷性命便是難保,指揮使明鑒呐!!”
嗯?看來這錢鬆也沒那麽清明如水嘛。
不過現下侯世貴要說的可不是這事。
他和顏悅色地上前將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孫雲鬆從地上扶起,並親切說道:
“孫守捉忠肝義膽,清廉無雙,本官早有耳聞,孫守捉快快起來,本官相信,你絕不是那貪贓枉法之徒。”
這是鬧的哪出?
見這錦衣魔君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孫雲鬆可不敢蹬鼻子上臉,繼續擺著一副感激涕零地表情聲音沙啞的仰天喊道:
“知我者,指揮使也!!
指揮使便如我孫雲鬆再生父母,且容小吏叫您一聲爹吧!!”
這特麽的也太不要臉了!
侯世貴自問自己穿越那麽久,這個時代的人縱是再不要臉,心中至少還有一絲禮義廉恥的底線。
可這孫雲鬆,竟直接就向讓自己做他爹?
他年歲都比自己要大上十幾歲吧?
不過此時正是用他的時候,侯世貴也不好冷了他的熱枕,便點頭說道:
“好,我便認你這個幹兒子,從此以後,你就是我錦衣衛指揮使的幹兒子,甭管這清港換了誰做府君,都得看你的臉色行事!”
這……這就認自己當幹兒子了?
孫雲鬆一愣,幸福來得太突然,倒是叫他有些措不及防。
他雖然姓孫,可跟那世家大姓的孫家也沒什麽關係,反而是個寒門出生。
在清港府衙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好不容易碰上了清正廉明的府君,這才有的機會坐上守捉郎的位置。
按理說,錢鬆對自己有提拔之恩,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該認賊作父才對。
可……如今錢鬆的性命都在這人掌握之間,自己認賊作父,還不是為了尋個機會將這錦衣魔君哄開心了讓他繞過錢鬆一馬?
救他一命,也算還了他的知遇之恩罷。
而且,能做錦衣魔君的幹兒子,這其中好處,那可比什麽默默無聞的清港守捉郎要好多了。
就像爹剛剛說的,隻要爹一日不垮台,這清河無論哪個來當府君,還不是得看在爹的麵子上對自己客客氣氣的?
此時此刻,孫雲鬆好像已看到了日後的錦繡前程在向自己招手。
不過他也不笨,知道爹不可能就這麽把好處送給自己。
再說在這之前,自己跟爹也沒啥交情啊,爹肯定是有事要自己代為處理。
這廝倒也機靈,不等侯世貴發問,反而先問了出來:
“兒子觀爹您麵有愁雲,可是哪個不開眼的孫賊惹到了爹?
爹您一句話,兒子這就去將他剁成肉泥!”
說著,他就想刑房方向看了一眼,惡狠狠地道:
“可是錢鬆那老貨不開眼?爹您等著,兒子這就去取了那老貨的首級來給爹下酒!”
這廝倒好,剛剛還在心裏給自己找借口,想著認侯世貴做爹是為了曲線救錢鬆。
可現下為了表忠心,甚至都不等侯世貴開口,就要去把對他有提拔之恩的錢鬆腦袋砍了給侯世貴下酒。
侯世貴略有深意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見他一副赤誠肝膽地模樣,便說道:
“街上有些百姓,被小人蒙蔽蠱惑,你帶著衙役去處理一番,別鬧出人命。”
“原來是這事!爹您放心好了,兒子就是吃這碗飯的!”
說罷,調頭就走。
侯世貴對那兩名押著他來的錦衣衛說道:
“跟上他,去將那些衙役放了,若他有什麽異常舉動,直接殺了,不需證據。”
孫雲鬆這種人,嘴中說出的話連侯世貴也不敢確定哪句真哪句假。
而且他是在錢鬆擔任府君時期被提拔為守捉郎的,錢鬆也算對他有知遇之恩。
這個時代,知遇之恩大於天,侯世貴可不知道這孫雲鬆是笑裏藏刀還是怎麽,派上兩名錦衣衛跟著也是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