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提出利用內城牆斥掉後的空地修建內環道,以緩解目前東京巨大的交通壓力,這一點立即得到了沈清直等人的讚同,紛紛誇他高瞻遠矚、英明卓識。


    楊逸淡淡一笑,在他的規劃中,這隻是第一環道。


    他接著說道:“各位請看,擴建之後,現在的外城牆就變成內城牆了,這次規劃,在現在的外城牆外則,還要保留一條三十六丈寬的環道,環繞全城,我們暫且稱之為二壞道;


    同時,要在二環道的四個頂角,各位保留一個長寬各兩裏的空地,栽以花樹,以作市民休憩之用。”


    這就是公園了,四個四平方裏的公園,這是必須的,目前的東京城麵積不大,人口密度又如此高,所以空地比較少,從城市整體格局上說,這是極大的缺憾。


    現在既然要擴建,這些最基本的東西楊逸自然是要考慮進去的。


    不等眾人作出反應,楊逸就繼續說道:“另外,在將來的外城牆內則,還要保留一條三十六丈寬的環城道,暫且將之稱為三環;


    我的要求就是,這次擴建京城,要修成三條環城大道,另外預留四塊空地,餘者有關城牆、城門樓、甕城、橫街、順街、供水、排水、潛火鋪(消防站)、垃圾站等等,就由你們來規劃了,時間還是三天,給我把詳細的圖紙、施工的方案,以及大概的預算拿出來,就這樣吧。”


    “大人。你能不能說個預算的大概數字了,這樣下官等規劃起來心裏也好有個底。”一個叫歐陽疇的官員問道。


    楊逸想了想答道:“擴建工程事關千秋萬代。你們要考慮的是牢固、實用、便利、美觀的問題,至於要花多少錢。這個你們先不要管,盡管先按最好的規劃出來,錢不是問題。”


    錢不是問題?真是這樣嗎?


    隻怕蔡尚書聽了這句話,哭都沒地方哭去,或者直接殺到擴建提舉司來拚命。


    不管了,就算蔡尚書來找人拚命,也是找楊太傅,寧公國、楊大學士,樞密院副使楊某某。怎麽著也輪不到咱們,就按最好的設計吧。


    跟著這樣的上司做事就是爽啊,司馬伯方等人大受鼓舞,個個擼起袖子埋頭苦幹起來。


    沈清直接到跟著楊逸進了他的簽押房,皺眉說道:“大人,擴建京城涉及到大量土地征用問題,而且城外的地土多為權貴之家所有,要征用這些土地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大人可曾有腹案?”


    楊逸淡淡笑道:“這關咱們屁事。咱們提舉司現在就三十個人,難道讓咱們這些人去征地?


    我已經有奏疏遞上去了,此事讓尚書省想辦法去,征不來土地。咱們就不建。本官是被別人下放來建城的,指望我能有多積極?


    這種得罪人的差使本官是堅決不會幹的,他們想讓我在這兒老實呆著。就先把土地征來,哈哈。這很公平,不是嗎?”


    沈清直眼都直了。楊逸這話聽上去就象個無賴,不過細想來還真是這個理,本來以楊逸的身份,讓他來負責擴建工程就是不合理的事情,這建城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楊逸肯來主持已經很不錯了。


    你還指望他去包攬征地這種最得罪人的差使,那是想也別想。


    沈清直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來,這征的事本來他以為會落到自己頭上,正為此發愁呢;


    靠近京城的土地基本就是那些皇親國戚的,他一個工部右侍郎,去向這些權貴征土地,隻怕怎麽死都不知道。


    現在好了,楊逸把這差使推給了尚書省,也解除了他最大的心結,哪能不高興啊。


    楊逸說道:“在具體設計方麵,我是外行,這事就交給你負責協調了,有什麽解決不了的,再報到我處就是。”


    “大人放心,下官保證,三天之內,一定完成你交待下來的任務。”


    就這樣,楊逸突然間又成閑人了,在工程設計方麵,他確實是外行,這外行總不好去瞎指揮人家內行,想不閑都不行啊。


    窮極無聊的他,又向沈清直交待了幾句,便悄悄出了禮部,然後從橫街過興國坊,很近的,興國坊就在禮部後麵,嘿嘿,老子先迴家睡個午覺再說。


    滿朝大臣中,大概也隻有他有這個膽量,且有這個條件這般偷懶。


    在學士院他是主官,在擴建提舉司他是主官,鬼才知道他呆在哪邊,想監督都無從監督;


    你我若是兩邊都找不著,那我就是在路上,正從提舉司趕往學士院呢,你能奈我何?


    尚書省裏,章惇可就沒這麽好命了,楊逸分明就是故意的,征地的事推到了尚書省來,而且還振振有詞,說什麽現在提舉司隻有三十個人,連城池設計的人手都不夠。


    章惇不禁暗暗苦笑,這廝這是明著耍賴皮啊,現在又不是不給你調人手,是你自己交上來的名單隻要二三十個人,我不給我這麽多乍嘀。


    章惇算是想明白了,這麽大的工程,楊逸開口隻要二三十個人,分明早就想好推掉征地的差使了。


    而且章惇也清楚,征地這事交給誰去負責,估計誰都會推托,皆因涉及的權貴太多,隻能以朝廷的名義去征,這朝廷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不具體算哪個人。


    政事堂裏,很快召開一場會議以討論征地工作,派人去通知楊逸來開會,結果迴複說,楊大學士出城實地考察去了,去向不明。


    好吧,東京周長幾十裏,不知走哪個方向確實不好找,人家剛接下差使就去作實地考察,這份認真負責的態度著實難能可貴,咱們也不好說人家什麽不是,那就別等了,這會咱們自己先開吧。


    這次政事堂會議主要討論的是征地的補償方案,政事堂的宰相、尚書們各抒己見,隻是大家都覺得有些怪怪的,缺少了楊逸的政事堂會議,竟然讓大家覺得有些不習慣。


    為什麽有這種感覺呢,或許是之前楊逸總是別出心裁,給大家找出解決事情的辦法,有他在,大家對解決問題都會多一份信心。


    從他提出統一稅賦開始,無論軍政,但凡有什麽大事,這些年來采納的多是他的主意,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


    今天楊大學士突然不參與了,大家難免有些不習慣啊。


    ****************************************


    ps:感謝mars800423、秋之神光等人的支持,謝謝。


    昨夜打雷,附近的電路全部斷電,剛剛才修好,以至更新被推遲了,向各位說聲抱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